被我國引進的6大魚類,圖5曾在國外很囂張,在我國野生的很少見

2021-01-13 食色君君

圖1、虹鱒,原產地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北美洲的山澗、河流中。虹鱒肉食性強,性格兇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虹鱒作為食用魚被引進國內,現已在大部分地區開展養殖。雖然在養殖過程中同樣出現過逃跑現象,但是野生虹鱒還是很罕見。在食客口中虹鱒一直被譽為「水中人參」。

圖2、雜交鱘,作為養殖型水產,由俄羅斯引進,是由鰉魚和鱘魚雜交而生,常常不誤認為是中華鱘。由於養殖過程逃逸和人為放生,近幾年來在寧夏、四川、浙江、青島、陝西、湖北等地方的江河、水庫、湖泊屢有發現。

圖3、斑點叉尾鮰,又名美國鯰,原產地北美,食性雜、生長快,在我國已實現大範圍養殖。雖然也有在養殖過程中逃跑到河裡的,但是野生美國鯰還是很難釣到。美國鯰肉質細膩,口感好,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價值高,深受食客們的喜愛。

圖4、美國紅魚,原產於南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水域,生長迅速,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強,食性廣泛。魚肉厚結實肉質細嫩,少刺多汁,味道鮮美,且色澤鮮豔,外觀、口感懼佳。被廣泛養殖。因其生存能力強,並捕食本地魚類,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利影響。其市場售價很高一般在60元左右一斤。

圖5、太陽魚,原產於北美,肉食性魚類,生存能力極強而且繁殖速度快,曾經入侵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造成當地淡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了一場生態災難。2015年在我國大別山地區野生環境下被發現,在錢塘江水系也曾多次捕到藍鰓太陽魚。據說太陽魚很好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可惜沒吃過,不知哪裡能吃到野生的?

圖6、食蚊魚,原產美國德克薩斯瓜達魯普河,因改魚種以喜食蚊子幼蟲而著稱,迅速被世界各國廣泛養殖。但是因為其個體小,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對土著物種的生存空間造成危害,破壞生態平衡,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被我國引進的6大魚類,圖5曾在國外很囂張,在我國野生的很少見!

相關焦點

  • 我國冷水性魚類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
    在鱘魚產業生產中,鱘科魚類養殖品種主要以我國土著品種和引進品種兩類為主,主要土著品種有史氏鱘、達氏鰉、達史雜交品系。引進品種有小題鱘、西伯利亞鱘、匙吻鱘、歐煌等品種。主要苗種生產企業有北京鱘魚工程繁育中心、成都日興特種魚試驗中心、北京市水產研究所試驗站、北京龍興鱘魚開發有限公司、撫遠縣東龍鱘魚公司、北歐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全年苗種生產量約在6.5×107&nbsp粒,進口量約在1×107&nbsp粒。1.4&nbsp我國冷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在我國一些水域已開展冷水性魚類增養殖。
  • 為什麼湄公河裡會有很多巨型的魚類,而在我國卻很少見
    湄公河這條河流,想必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在我國叫做瀾滄江。這條河流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多個國家,是東南亞地區最長的河流,經越南匯入大海。在湄公河流域,有著非常多的巨型魚類,而在我國的河流這種大魚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 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它就有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在遠古時期,它在北美洲、歐洲和非洲都有分布,但隨著氣候的變化,到人類社會的時候只有北美地區才有野生的品種。它的體長可以達到3米左右,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域,偶爾也會出現在海水附近。在北美地區,亞洲鯉魚曾作為一種觀賞性比較強的魚類資源被引入,但引入後卻發現沒有天敵,所以在北美泛濫成災。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在我國農村的旁邊幾乎都會有一條河,河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魚,小時候沒人把它們當好東西,逮到往往都是做成飼料味雞鴨了,如今這些野生魚可成了稀罕物,不僅成為了觀賞魚,有些還是餐桌的美味,一斤難求,而且價格還很貴,有些種類品質上乘的野生魚,一條就要幾百元,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 346種國外野生植物種子備存我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2月15日電(記者 嶽冉冉)來自英國丘園千年種子庫的78科346種野生植物種子,日前到達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庫的國外備存種子數增至1197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一個國際性的植物種質資源保藏機構,截至2015年12月,該庫在安全保障我國9129種67869份野生植物種子的同時,也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做著努力。
  • 600多種物種入侵我國,你以為很遙遠?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在南方一些河道內鱷雀鱔甚至已經形成種群,它在水域內生存主要捕食其他魚類為生,對於本土魚類危害巨大。清道夫、清道夫來自南美洲,上世紀80-90年代進入我國,短短幾十年,已經在南方有些水域內泛濫。清道夫最初進入國內目的是為了清潔魚缸,因為在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魚類的排洩物需要清理,所以引進了清道夫。
  • 這種草在國外「囂張」起來如萬馬奔騰,在我國還沒長大就上了餐桌
    在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一些地區,有一種乾枯後會到處跑的植物,每當秋冬季節有大風吹起的時候,這種植物就在空曠的原野上不斷滾動,多的時候猶如千軍萬馬一起奔騰一般,非常的「囂張」。很多朋友都知道風滾草,但是見過它的應該不多,因為印象中風滾草是國外才有的植物,實際上並非如此,這種植物在我國也很多
  • 這魚在我國是極品美味,燉火鍋是一絕,到國外卻成「淡水魔王」
    其實不止小龍蝦,在我國還有好幾種類似的特種農產品,其中就有這麼一種魚,它是在我國是極品美味,燉火鍋是一絕,到國外卻成「淡水魔王」。(國內養殖的黑魚)還在上學那會,筆者曾看過2部電影,分別叫做《科學怪魚》和《恐怖食人魚》。
  • 我國海岸線漫長,那麼我國的近海可能有鯊魚嗎?
    上圖,我國海底地形地貌非常複雜,受燕山和喜馬拉雅兩次造山運動的影響,使得我國沿海大陸架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海岸線曲折,多港灣,這些都是鯊魚經常出沒的地方。鯊魚是海洋裡生物鏈頂端掠食者,其中大白鯊兇狠殘暴,幾乎捕食海洋裡所有的魚類,它的嗅覺非常靈敏,可以聞到5公裡之外的血腥味,及時準確地判斷出傷殘海洋生物的位置,並捕殺魚類和生物屍體為食。虎鯊是海洋裡僅次於大白鯊的第二大掠食性鯊魚,它的行蹤遍及熱帶、亞熱帶、溫帶海域,它常年深遊在深水區域,通常生活在水深350米左右的地方,有時也會遊到淺水區捕食。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
  • 作為食物引進我國,卻因寄生蟲高達6千條被禁,見到請立即除掉
    實際上大家不必擔心,這個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螺螄並非我們常見的螺螄,而是一種主要生長在雲南省高原湖泊裡的一種螺螄,其學名叫做「環稜螺」,別說吃了,一般人見到見不到,所以大可放心的吃螺螄粉,也大可放心的去夜市嗦螺螄了。 當然,這個放心是讓大家吃能吃的且安全健康的螺螄,可不要什麼螺螄都吃。
  • 農村河裡的6大「野味」,圖3是蜻蜓的幼蟲,圖6可作為觀賞魚類
    農村河裡的6大「野味」,圖3是蜻蜓的幼蟲,圖6可作為觀賞魚類。第一種:柳根魚,東北特有的野生小魚,經濟與營養價值極高。專業人士也稱之為最原始的魚類之一,屬於黑龍江水系「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中的十八子之一"柳根子",這"柳根子"並不遜於三花五羅,可以說是魚之珍品。
  • 長江中的10大野生動物,萬斤巨魚、水中大熊貓等三大魚類已滅絕
    然而,在人類出現以後,由於人類活動的過多參與以及影響巨大,導致很多野生動物在進化巔峰期就已經滅絕,未能進一步完成物種演化的步驟,比如旅鴿、大海牛、巴巴裡獅、裏海虎、白犀牛等等,都在進化過程中戛然而止。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是生物多樣性最典型最豐富的生態河流,也蘊含了我國最珍稀的水生野生動物,是很多重要的野生魚類的棲息場所,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包括特有魚類142種,擁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很多動物都是長江特有。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長江中重要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  第一、已經滅絕的重要的水生動物。
  • 原是我國特有珍稀動物,結果在國內滅絕,現只能從國外引進
    直到近期我國專家發布聲明,人們才不甘心地承認,長江白鱘確實已經滅絕了。而除了長江白鱘,其實在中國近代史上,我國還有一種特有的珍稀動物,比長江白鱘還要珍稀,但早已在國內滅絕,如今只能從國外陸續引進。這是怎麼回事呢?這種動物就是麋鹿,一種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的動物,俗稱「四不像」。原產於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性好合群,善遊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 張家口「雞豹子」大鬧雞舍,竟是世界級珍稀動物,我國曾有百萬隻
    ,也有人說是土豹子、貓豹子等等,名字不一而足,都認為這種動物已經很少見,肯定是國家保護動物,於是報告當地相關部門。當地森林公安工作人員趕到後也拿不準它是一種什麼動物,請教了野生動物學家,專家驚呼它是一隻豹貓,我國北方地區已經極為少見,民間名字很多,又叫金錢貓、石虎等,屬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我國魚類對水溫環境適應分幾種?
    我國魚類對棲息環境與食性的普遍要魚類生長,繁殖共性特點。具體養殖魚類倒可識別特徵,棲息習性,適溫性,適鹽性,食牲以及繁殖習性。主要養殖魚類在自然條件與人工養殖條件下的生長特點。此外還有金槍魚,鰹,鯖了卜珊中的一些熱帶魚類2 溫水性魚類:溫水性魚要求在溫帶水域申生活,其生存水溫為0.5~38,攝食與生長適合水溫為20~32C,繁殖適合水溫為22~26C,低於10C以上攝食量增加。我國淡水魚類與近海的一些經濟魚類多屬這種類型。
  • 1935年我國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後在國內泛濫,如今怎樣
    就拿一個池塘來說,本身魚類生活的很好,突然有一天加入了一些其他東西,導致池塘的生態系統被破壞,這就需要人類來及時調整。只要是能夠調整過來,生態系統中新加入的東西就會融入,生態系統就會再次升華平衡。再比如長頸鹿,最早出現在宋朝,當時它生活在非洲,最開始來到我國中原地區時,給我國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同樣破壞了生態平衡,後來隨著人們整治加調整,數量相對穩定住了,影響也就定性了。上世紀30年代,我國引進了一批「大肚魚」,目的是為了消滅蚊子。後來事實證明,這一物種泛濫成災,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吃都吃不及。
  • 我國最難吃的10大淡水魚,真是應驗網友的話,「長得醜,活得久」
    ,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難吃的10大淡水魚,真是應驗網友的話,「長得醜,活得久」!1、清道夫清道夫學名國王異型,原產於拉丁美洲,又名吸盤魚、垃圾魚,體大且口唇發達如吸盤,因為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得名,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這種魚被引入我國後大量繁殖,在南方某些地方此魚已泛濫成災,導致整條河流本地原生魚類滅絕殆盡
  • 全球五大珍稀野生動物,圖三僅存我國,曾被賣出上百萬一條
    東北虎,現代虎類亞種之一,是目前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受到人類活動以及非法捕殺等因素的影響,東北虎野生數量已經少於五百隻。這種珍稀的野生動物生死存亡已經僅繫於一線。白鰭豚,中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動物,是目前數量最稀少的一種鯨類。
  • 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較大的鱷雀鱔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一個池塘或養殖水域有1—2條這樣的魚,可以將池塘裡養的魚都吃光。」14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日一則《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