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虹鱒,原產地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北美洲的山澗、河流中。虹鱒肉食性強,性格兇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虹鱒作為食用魚被引進國內,現已在大部分地區開展養殖。雖然在養殖過程中同樣出現過逃跑現象,但是野生虹鱒還是很罕見。在食客口中虹鱒一直被譽為「水中人參」。
圖2、雜交鱘,作為養殖型水產,由俄羅斯引進,是由鰉魚和鱘魚雜交而生,常常不誤認為是中華鱘。由於養殖過程逃逸和人為放生,近幾年來在寧夏、四川、浙江、青島、陝西、湖北等地方的江河、水庫、湖泊屢有發現。
圖3、斑點叉尾鮰,又名美國鯰,原產地北美,食性雜、生長快,在我國已實現大範圍養殖。雖然也有在養殖過程中逃跑到河裡的,但是野生美國鯰還是很難釣到。美國鯰肉質細膩,口感好,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價值高,深受食客們的喜愛。
圖4、美國紅魚,原產於南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水域,生長迅速,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強,食性廣泛。魚肉厚結實肉質細嫩,少刺多汁,味道鮮美,且色澤鮮豔,外觀、口感懼佳。被廣泛養殖。因其生存能力強,並捕食本地魚類,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利影響。其市場售價很高一般在60元左右一斤。
圖5、太陽魚,原產於北美,肉食性魚類,生存能力極強而且繁殖速度快,曾經入侵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造成當地淡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了一場生態災難。2015年在我國大別山地區野生環境下被發現,在錢塘江水系也曾多次捕到藍鰓太陽魚。據說太陽魚很好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可惜沒吃過,不知哪裡能吃到野生的?
圖6、食蚊魚,原產美國德克薩斯瓜達魯普河,因改魚種以喜食蚊子幼蟲而著稱,迅速被世界各國廣泛養殖。但是因為其個體小,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對土著物種的生存空間造成危害,破壞生態平衡,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被我國引進的6大魚類,圖5曾在國外很囂張,在我國野生的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