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博微展2018】劉敬:基於壓縮感知的高幀頻超聲成像研究

2021-02-20 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

SCI論文


1. Liu Jing, He Qiong, Luo Jianwen. A compressed sensing strategy for synthetic transmit aperture ultrasound imag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2017, 36(4): 878-91. (IF = 3.94)

2. Liu Jing, He Qiong, Luo Jianwen.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synthetic transmit aperture imaging: Validation in a convex array configur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18, 65(3): 300-15. (邀請發表,IF = 2.74)

3. Liu Jing and Luo Jianwen,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synthetic transmit aperture for phased array using Hadamard encoded diverging wave transmiss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18. DOI: 10.1109/TUFFC.2018.2832058. (SCI, IF = 2.74)

4. He Qiong, Tong Ling, Huang Lingyun, Liu Jing, Chen Yinran, Luo Jianwen.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lateral displacement estimation with spatial angular compounding [J]. Ultrasonics, 2017, 73: 9-21. (IF = 2.33)

專利


1. 羅建文, 劉敬, 何瓊. 合成聚焦超聲成像方法和裝置. 中國發明專利. 專利號:CN201510142749.4. 公開號:CN104688271A. 授權日期: 20170309.

2. 羅建文,劉敬,何瓊.合成聚焦超聲成像方法和裝置. PCT專利,申請號:PCT/CN2015/089005

3. Jianwen Luo, Jing Liu, Qiong He. Method and device for ultrasonic imaging by synthetic focusing. Application No.: 15/526,305. Pub. No.: US 2017/0336500 A1. Pub. Date: Nov. 23, 2017. (美國專利)

4. Jianwen Luo, Jing Liu, Qiong He. Method and device for ultrasonic imaging by synthetic focusing. Application No.: 15/526,305. Application. No.: EP15887196.2. (歐洲專利)

EI論文


1. Liu Jing, Luo Jianwen.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synthetic transmit aperture for phased array imaging [C]. IEEE International Ultrasonics Symposium (IUS), 2017: 1-4. (獲Student Travel Support Awards)

2. Liu Jing, He Qiong, Luo Jianwen. Compressed sensing for synthetic transmit aperture [C]. IEEE International Ultrasonics Symposium (IUS), 2015: 1-4. (獲Student Travel Support Awards)

3. Liu Jing, He Qiong, Luo Jianwen. Compressed sensing for high frame rate,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contrast ultrasound imaging [C].The 3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EMBC), 2015: 1552-1555. 

其他


1. 劉敬, 羅建文. 壓縮感知在超聲成像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5, 11: 12-7.

2. 劉敬, 何瓊, 羅建文. 基於壓縮感知的高時空解析度、高對比度超聲成像, 2015年度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 (獲蔣大宗青年論文競賽三等獎)

相關焦點

  • 磁共振成像的壓縮感知技術——Compressed Sensing
    由Donoho與Candes等人2006年提出的壓縮感知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研究方向,該理論表明,當信號具有稀疏性或者可壓縮時,設計隨機測量矩陣在K空間稀疏採樣,通過稀疏重建算法就可以獲得高質量的重建圖像——磁共振壓縮感知技術(簡稱CS)理論可以用比傳統乃奎斯特採樣定理要求少得多的數據恢復出原來的信號和圖像,被應用於數據壓縮中。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深靜脈血栓分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評價血栓彈性,血栓彈性由其組織構成決定,與其形成時間密切相關。隨著血栓的成熟,DVT構成成分逐漸演變,血栓硬度也相應改變。多個研究均表明不同時期血栓彈性存在明顯差異,提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評價血栓分期中的潛在價值。
  • 助力乳腺癌診斷的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專利獎巡禮」
    最少也得用上鉬靶吧,超聲這種小巧、無創的影像設備,也能診斷乳腺癌?在這裡,就讓小贏來和大家談談超聲的發展以及什麼是超聲彈性成像吧。超聲診斷大家都比較熟悉,其發展經歷了一維(A型)、二維(B型)、M型、都卜勒超聲(D型)多個階段。目前,隨著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進步和成熟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什麼是超聲彈性成像?
  • 基於小波包變換和壓縮感知的人臉識別算法
    壓縮感知理論的出現和發展,給人臉識別帶來了新的啟發,使得基於稀疏表示的人臉識別技術得到了廣泛研究。傳統的基於稀疏表示的人臉識別是利用壓縮感知超完備庫下的稀疏表示,將訓練圖片直接構造為冗餘字典,再求解重構算法下的最優稀疏線性組合係數,然後根據這些係數來對人臉圖像進行分類。
  • 基於VFW的成像聲納視頻壓縮存儲設計
    編者按:  摘要:針對聲納系統圖像實時存儲過程中的大數據量問題,本文提了一種聲納視頻壓縮存儲的工程實現方法。採用MPEG-4視頻編碼標準[1]及Xvid編碼器,基於VFW數字視頻軟體開發包,在VS2010開發環境下實現了對聲吶視頻的高壓縮率、高壓縮質量的實時壓縮存儲。
  • 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研究進展
    由此可見,超聲造影不僅可以通過分析增強強度、曲線下面積、達峰時間等定量指標,還可以通過測量其灌注範圍變化與未增強、低增強區域大小對NAC療效進行評估。但目前超聲造影對NAC療效評估的相關文獻研究例數均不足100例,缺少大樣本進行更加全面可靠的研究。
  • 功率放大器在超聲--電磁耦合彈性成像研究中的應用
    將納米技術與超聲彈性成像相結合,本文開展了基於磁納米粒子的超聲-電磁耦合彈性成像的新方法研究。超聲--電磁耦合彈性成像原理:該方法是利用磁納米粒子在脈衝磁場作用下產生磁致振動,並導致周圍組織的剪切波傳播,通過超聲探測粒子振動及剪切波傳播即可獲得磁納米粒子的分布及周圍組織的彈性信息。
  • 初識壓縮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
    最近粗淺地看了這方面一些研究,對於Compressive Sensing有了初步理解,在此分享一些資料與精華。本文針對陶哲軒和Emmanuel Candes上次到北京的講座中對壓縮感知的講解進行講解,讓大家能夠對這個新興領域有一個初步概念。
  • ISMRM 2015【科研專刊】壓縮感知技術在心臟成像領域的應用
  • 常規超聲及彈性成像在淺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研究進展_淋巴結顯像...
    常規超聲及彈性成像在淺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 PNAS:新技術助力深部視覺皮層的功能超聲成像|056期
    頂刊導讀目錄 1,清醒狀態非人靈長類動物深部視覺皮層的功能超聲成像 2,視覺心理意象和知覺共享的神經表徵發生在alpha頻帶 3,人臉和場景識別中人類內側頂葉的類別選擇性4,靈長類丘腦後側中的長期價值記憶在快速自動動作中的作用5,在先天性盲人的早期「視覺」皮層中解碼自然聲音1,清醒狀態非人靈長類動物深部視覺皮層的功能超聲成像 期刊: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鑑別乳腺良惡性病灶的病理基礎及應用進展
    我國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乳腺癌仍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榜首。相關研究表明乳腺癌5年生存率與診斷分期呈顯著負相關,Ⅰ期5年生存率可達95.2%,Ⅲ~Ⅳ期5年生存率僅為58.4%,因此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對於乳腺癌預後至關重要。
  •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8年01月12日 14:4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深圳2018年1月12日電 /美通社/ -- 1月8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7
  • 《自然·化學生物學》加州理工:酶活性超聲成像的聲學生物傳感器
    然而,由於組織對光的散射,主要基於螢光發射的現有分子生物傳感器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有限的用途。相比之下,超聲波可以輕鬆地以高時空解析度對深部組織成像,但缺少將其對比度與特定生物分子(例如酶)的活性聯繫起來所需的生物傳感器。
  • "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科技部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召開國家863計劃先進遙感技術主題項目「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驗收會議。    在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家優勢單位歷時2年的攻關下,「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突破了可預置贗熱光源、基於壓縮感知的圖像復原算法和遙感圖像定標算法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製了國際首臺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原理樣機,建成了三套被動式強度關聯壓縮感知多光譜成像的野外原理驗證裝置,建立了基於時空兩維隨機輻射場的微波凝視關聯成像理論體系和圖像質量要素評價體系
  • 《自然·化學生物學》加州理工:酶活性超聲成像的聲學生物傳感器
    然而,由於組織對光的散射,主要基於螢光發射的現有分子生物傳感器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有限的用途。相比之下,超聲波可以輕鬆地以高時空解析度對深部組織成像,但缺少將其對比度與特定生物分子(例如酶)的活性聯繫起來所需的生物傳感器。【科研摘要】為了克服上述局限性,美國加州理工學院Mikhail G.
  • 醫用超聲成像供電技術
    醫用超聲成像能夠用於顯現內臟,它無須像內視鏡、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X射線成像等一些其他成像系統那樣穿透皮膚或給人體帶來輻射
  • 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順利通過...
    近日,科技部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召開國家863計劃先進遙感技術主題項目「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驗收會議。    在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家優勢單位歷時2年的攻關下,「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突破了可預置贗熱光源、基於壓縮感知的圖像復原算法和遙感圖像定標算法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製了國際首臺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原理樣機,建成了三套被動式強度關聯壓縮感知多光譜成像的野外原理驗證裝置,建立了基於時空兩維隨機輻射場的微波凝視關聯成像理論體系和圖像質量要素評價體系
  • 北京協和醫院超聲醫學科楊萌發表於ULTRASOUND MED BIOL的研究
    本研究製備了一種可靶向識別血管生長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雙模態光聲(photoacoustic, PA)/超聲(ultrasound, US)微泡(microbubbles, MBs),該微泡通過生物素-親和素化學連接方式,標記了VEGF2抗體和螢光材料花菁素(cyanine 5.5, Cy5.5),通過超聲造影和光聲成像兩種成像方式實時顯示微泡到達並滯留於關節炎性區域
  • 基於真正單像素探測器的非相干X光「鬼」成像首次實現
    而自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以來,成像的方法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都是採用直接投影到面探測器,通過累計帶有物體信息的光子來展現出一定灰度分布的技術,因此這種方式的成像效率很低,不僅難以大幅度地降低成像所需劑量,而且解析度受光源尺寸及探測設備分辨力的限制,成為制約傳統成像方法的兩大相互牽制的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