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超聲成像供電技術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醫用超聲成像能夠用於顯現內臟,它無須像內視鏡、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X射線成像等一些其他成像系統那樣穿透皮膚或給人體帶來輻射。此外,超聲成像要比非侵入式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的成本更低且更易於移動。超聲技術使用的增長將是未來數年內的重要趨勢。

  超聲系統(見圖)通常包含若干關鍵基本模塊,後者會增加供電需求。超聲探針包含了多達數百個壓電換能器。這些壓電換能器能夠將輸出的電信號轉換為聲波,或者將輸入的聲波轉換成電信號。

  為了產生將輸入給換能器的電信號,需要用到發射波束形成裝置。發射波束形成器通常由FPGA或DSP實現的。發射波束形成器產生電脈衝,後者經過定時和調整,照射到人體內的特定部位。

  

  圖 超聲系統的重要部件

  這些來自發射波束形成器的電信號經過高壓脈衝發生器或高壓D/A轉換器(DAC),所產生的能量用於激發換能器元件。在脈衝發生器或DAC之間有一個發送/接收開關。在發送期間,它確保低電壓接收電路免受高壓損壞,這是因為接收回路也需要連接到換能器。

  壓電換能器元件將這些電信號轉換成能穿透人體的聲波信號。這些聲波信號在各種內臟邊緣會被反射,並返回換能器。

  這些返回的聲波一經過換能器,就轉化為電信號。這些較低電壓的接收信號需要進行放大、濾波並轉換為數字格式,從而生成圖像。得益於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所有這些工作都可以在一個器件內完成:模擬前端(AFE)。

  數字輸出將加載到接收波束形成器,後者將對數據進行重建。在圖像完成重建之後,便可以對其進行一些視頻後處理並形成一種可輸出給顯示器的格式,以便技術人員查看結果。

  負載點電源

  超聲成像系統需要考慮提供多種電源電壓,在設計階段早些了解電源需求可以節省構建電源架構的時間。在確定系統總線電壓時,最好知道所需要的最高電壓。超聲發送脈衝發生器可能需要系統中的最高電壓,它需要數安培的電流來驅動換能器。

  12V是最受歡迎的一種中級總線電壓選擇。可能需要實施另一套電源來生成更高的正向和負向電壓,以便為脈衝發生器供電。如果超聲具有備用電池特性,可能就需要更高的電壓為鉛酸或串/並聯鋰離子(Li離子)電池充電,那麼28~30V的中級總線電壓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市面上有許多易於使用的DC/DC開關穩壓器能夠接受這種電壓作為輸入,並為顯示器、數字處理器和模擬電路提供負載點(POL)電源。此外,超聲成像系統可能非常容易受噪聲幹擾,因為它具有敏感的高精度模擬電路,並需要清晰的顯示圖像。帶有頻率同步功能的Dc/dc開關穩壓器可以由主時鐘頻率驅動,以消除那些可能會干擾模擬和視頻信號的拍頻。

  處理器電源

  超聲成像系統結合使用FPGA,DSP和微控制器來實現波束形成發送和接收功能,都卜勒處理以及圖形處理。為處理器供電是簡單的。

  但是,高性能處理器的供電必須考慮一些重要的因素。處理器廠商可能會指定最小和最大的電壓斜升時間,而許多DC/DC穩壓器都提供了可調節軟啟動引腳,以便編程實現電壓斜升時間。如果沒有可用的軟啟動引腳,請選擇帶有合適的預設軟啟動時間的DC/DC穩壓器。

相關焦點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旁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超聲對於頸部疾病的檢查具有顯著優勢,其對於甲狀旁腺疾病的診斷特異度高。超聲彈性成像是超聲新技術,通過獲得組織彈性係數評估組織硬度,已逐漸應用於甲狀旁腺疾病。本文對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旁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8年01月12日 14:4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深圳2018年1月12日電 /美通社/ -- 1月8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7
  • 助力乳腺癌診斷的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專利獎巡禮」
    最少也得用上鉬靶吧,超聲這種小巧、無創的影像設備,也能診斷乳腺癌?在這裡,就讓小贏來和大家談談超聲的發展以及什麼是超聲彈性成像吧。超聲診斷大家都比較熟悉,其發展經歷了一維(A型)、二維(B型)、M型、都卜勒超聲(D型)多個階段。目前,隨著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進步和成熟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什麼是超聲彈性成像?
  • 醫用無菌超聲隔離透聲膜企業標準
    1 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醫用無菌超聲隔離透聲膜的產品分類、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貯存及有效期。本標準適用於採用TPU和PE為主要原材料製成的醫用無菌超聲隔離透聲膜,產品適用於醫療單位,將醫用無菌超聲隔離透聲膜置於超聲探頭上,避免超聲探頭與患者體表直接接觸。2 規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深靜脈血栓分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隨著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在評估血栓分期中的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DVT是一種常見血管性疾病,一旦形成,除少數可自行消融或局限於發生部位外,大部分會擴散至整個肢體的深靜脈主幹。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評價血栓彈性,血栓彈性由其組織構成決定,與其形成時間密切相關。隨著血栓的成熟,DVT構成成分逐漸演變,血栓硬度也相應改變。多個研究均表明不同時期血栓彈性存在明顯差異,提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評價血栓分期中的潛在價值。
  • 繼聲科、西門子之後 GE、東芝獲批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
    據悉,前段時間美國FDA先後批准了GE和東芝醫療的二維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這意味著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已經從「一枝獨秀」逐步發展到了「百花齊放」的新階段。
  • 國家藥監局關於進一步規範醫用超聲耦合劑說明書等有關內容的公告
    根據醫療器械風險評價結果,為進一步提升用械安全,消除風險隱患,國家藥監局決定進一步規範醫用超聲耦合劑產品說明書及標籤進行規範。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 所有醫用超聲耦合劑(包括超聲耦合貼片等的產品)註冊人/備案人應當對產品說明書和標籤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行業標準《醫用超聲耦合劑》(YY 0299-2016)進行自查,嚴格規範醫用超聲耦合劑類別和用途。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超聲內窺鏡探頭
    新華社南京2月21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該所醫用聲學室研究員崔崤嶢帶領的團隊,最新研發出一種適用於人體消化道和腸道病變檢查的超聲內窺鏡微探頭。這種新儀器能更好地為病灶部位成像,以便醫生更準確地鑑別消化道腫瘤分期並制定治療方案。  目前,新探頭已實現小批量生產,預計兩年內進入產品註冊階段。
  • 行研 | 國內超聲診斷行業: 國產品牌的崛起與發展之路(上)
    彩超是黑白二維超聲與彩色都卜勒血流顯像結合的先進超聲診斷技術,代表了醫用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方向。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17年《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指標要求》中對高端彩超提出了明確要求:1)關鍵技術:數位化波束合成、高幀頻彩色血流成像、造影劑諧波成像、實時三維成像、剪切波彈性成像等新型成像技術,多模態技術,小型化設計技術;2)關鍵部件:高密度單晶材料探頭、二維面陣探頭等新型探頭;3)主要指標:物理通道數≥128。
  • 超聲新技術在甲狀腺結節中的一站式應用
    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有研究表明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對該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不但可以保護患者的甲狀腺生理功能,而且基本不影響患者的美觀度。現就超聲新技術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予以綜述。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鑑別乳腺良惡性病灶的病理基礎及應用進展
    超聲檢查因其具有安全、經濟、可重複性好且無明顯禁忌證的優勢,已成為乳腺疾病篩查的重要方式。同時,隨著超聲彈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廣泛應用,超聲檢查的準確性有所提高,且UE安全無創,操作簡單,結果直觀,已成為常規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
  • 萊州市中醫醫院引進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
    萊州市中醫醫院: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簡介萊州市中醫醫院: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簡介中醫「CT」——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對未病探索就能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  醫用紅外熱成像是通過接收人體各部位代謝所產生的熱量,形成圖像,判別健康狀況的技術。人體是一個天然的生物發熱體,由於解剖結構、組織代謝 、血液循環及神經狀態的不同,機體各部位溫度不同 ,形成不同的熱場。
  • 知識課堂2| 全聚焦法改善相控陣超聲成像!
    全聚焦方式(TFM)的出現標誌著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技術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篇文章可使那些熟悉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成像的檢測人員對全聚焦方式(TFM)成像有個基本的了解。(PAUT)成像為了演示在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中採集幀的過程,這裡我們使用一個S掃描作為示例。
  • 常規超聲及彈性成像在淺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研究進展_淋巴結顯像...
    超聲檢查具有實時、便捷、費用低廉等優點,對可疑淋巴結檢出率高,已成為目前診斷淺表淋巴結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近年來,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發展使其在在淺表淋巴結疾病的診斷及評估中應用愈發廣泛。本文對近年來常規超聲及彈性成像在淺表淋巴結定性診斷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含有石蠟油、纖維素的醫用超聲耦合劑危害很大?
    隨著現代超聲醫學的發展,迫切需要安全而有效的新劑型問世,但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大多數耦合劑,生產廠家僅從化學的角度設計配方,故多為高分子水溶性凝膠型製劑,卻忽視了這些化學成分與組織的生物相容性及超聲波輻射下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 利用聲學結構光照明技術來實現超高解析度的超聲成像
    本周《通訊-生物學》發表的一項研究Acoustical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for super-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ing 用結構光照明顯微法的原理來加強超聲成像技術,從而提高醫學影像檢查的精度與準確性。 醫學影像檢查是診斷病症的一個重要的工具。
  • 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研究進展
    超聲造影和彈性成像作為新興的超聲檢查手段,不僅可評估瘤體大小,還可以對其腫物內血管及組織成分變化進行早期功能評價。本文就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技術在NAC療效評估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1.其基本原理為:將外部壓力施加於病灶,使病灶組織內部發生形變,收集因形變而產生的不同回波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在示波屏上以彩色的形式表示,從而得到不同顏色的組織彈性分布圖。研究顯示病變組織的硬度與其良惡性相關。近年來,各項超聲彈性成像的臨床應用表明乳腺惡性病變的硬度顯著高於良性病變。
  • 功率放大器在超聲--電磁耦合彈性成像研究中的應用
    隨著近年來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具有獨特光學、聲學、電學以及磁學等特性的納米材料常用於腫瘤標誌物的特異識別,能有效提高各種影像技術對癌症診斷的靈敏度和準確度,為醫療診斷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將納米技術與超聲彈性成像相結合,本文開展了基於磁納米粒子的超聲-電磁耦合彈性成像的新方法研究。
  • 「醫學圖像處理」超聲成像之超聲波束的產生
    超聲成像利用聲波的頻率超出人類聽力範圍。這些波穿過組織,被反射,然後檢測到返回波(回波)並形成圖像。在B模式成像(醫學上最常用的成像)中,返回波的強度表示為監視器上的亮度水平,以在監視器上提供2D橫截面圖像。本節介紹超聲超聲波束的產生。摘要壓電效應是換能器晶體的特性。電流產生運動,反之亦然。
  • 無損檢測:複合材料的超聲檢測技術
    大量的研究和應用表明,超聲檢測是目前對於複合材料最為實用有效、應用最為廣泛的無損檢測技術,它能可靠地檢測出複合材料中的分層、疏鬆、孔隙等大部分危害性缺陷。下表給出了幾種常見複合材料超聲檢測技術的特點。複合材料製品超聲檢測方法1 超聲C 掃描檢測技術超聲探頭接收到的脈衝回波具有不同的圖像顯示方式,常見的有A型顯示、B 型顯示和C 型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