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圖像處理」超聲成像之超聲波束的產生

2021-01-15 深度煉丹爐雜燴

超聲成像利用聲波的頻率超出人類聽力範圍。這些波穿過組織,被反射,然後檢測到返回波(回波)並形成圖像。在B模式成像(醫學上最常用的成像)中,返回波的強度表示為監視器上的亮度水平,以在監視器上提供2D橫截面圖像。本節介紹超聲超聲波束的產生。

摘要

壓電效應是換能器晶體的特性。電流產生運動,反之亦然。壓電晶體的厚度= 1/2 x所需的λ底材的機械系數(Q值)高Q值=低阻尼,長脈衝低Q值=重阻尼,短脈衝脈衝重複頻率(PRF)=幀頻x每幀行聲波束行進的距離=時間x速度x 0.5視角深度= 0.5 x聲速/ PRF近場距離=(傳感器直徑)2 /4λ階梯式線性陣列增加了近場距離,可用於電子聚焦光束壓電效應

具有壓電晶體的換能器用於產生超聲波束。這是一種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反之亦然的材料。這意味著通過材料傳遞電壓會導致其振動,從而產生聲波。類似地,返回的回聲波使晶體振動,產生可以測量的電壓。通過這種方式,物料充當接收器和發送器。聲波的強度或壓力的變化與產生的電壓成正比。因此,系統可以將回波的強度表示為亮度點(B模式成像)。

自然/共振頻率

如果兩個相同波長的聲波以相同相位交叉,則它們會合併並被增強(相長幹涉)。但是,如果它們處於不同的相位,則它們會相互抵消(相消幹擾)。

當頻率產生的波長等於壓電盤厚度的2倍時,換能器將產生最大的輸出。這是因為隨著材料向後和向前脈衝,由於它們正好同相,它會增強波浪。因此,晶體被切成所需波長的一半厚度。

壓電盤的厚度= 1/2λ(所需波長)

脈衝持續時間

推動換能器後,它會持續短時間振動,強度呈指數下降(阻尼)。機械系數(Q值)反映了衰減信號的速度。

具有較高Q值的材料會長時間振動,即具有減震效果,並且脈衝會持續較長時間。Q值低的材料會迅速衰減振動,脈衝持續時間更短。

脈衝重複頻率(PRF)

掃描線密度是換能器發出的每幀採樣患者組織的光束數量。

典型的數字是每幀100行。為了獲得足夠的實時圖像,必須每秒掃描足夠多的幀。通過脈衝重複頻率(PRF)測量重複這些幀的速率。它取決於聲音的速度(假定為1500 m / s),要成像的結構的深度以及每幀發出的脈衝數。

PRF =幀頻x每幀行數

例如,每秒30幀,每幀100行,每秒鐘需要3 kHz的PRF

PRF較長的原因是:

成像的結構更深(返回所需的時間越長,脈衝的偵聽階段就越長)每幀更多行景深

在每個脈衝中,必須傳輸光束,到達要成像的結構,並且回波必須返回到換能器,然後才能生成下一個脈衝。到達結構所需的時間,光束的行進距離和光束的速度通過以下公式相互關聯。

距離=時間x速度x 0.5 ((除以2來回旅程))

每個脈衝必須到達最深的組織,然後在生成下一個脈衝之前返回換能器。可以用以下等式計算可以用特定PRF成像的組織深度:

視角深度= 0.5 x聲速/ PRF

換能器陣列

單換能器

當單個換能器產生光束時,它開始時是平行光束(近場)。這是光束中最有用的部分。然後,光束髮散(遠場)。此近場的長度取決於換能器的寬度。傳感器越寬,近場越長。

近場距離= D^2 /4λ (D =傳感器直徑, λ=波長)

為了獲得儘可能長的近場距離,我們必須使換能器變寬。但是,解析度將降低,整個換能器陣列的寬度將大得多。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使用了階梯式線性陣列。

階梯線性陣列

許多小型換能器彼此相鄰放置。然後將它們作為一組激活以加寬光束並產生更長的近場距離。然後,初始換能器被停用,而下一個換能器被激活,使光束沿其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比單獨激活的寬換能器更小的空間內產生更多的寬光束。

該線性陣列也可以用於電子聚焦光束。首先激活最外面的換能器,然後激活兩個最裡面的換能器,然後激活最裡面的等。通過這種方式,將發射的光束聚焦到特定點。換能器接收回波的順序也可以集中在優先接收特定深度的信號上。這是將焦點設置在超聲儀上時發生的情況。

20200608

相關焦點

  • 醫用超聲成像供電技術
    醫用超聲成像能夠用於顯現內臟,它無須像內視鏡、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X射線成像等一些其他成像系統那樣穿透皮膚或給人體帶來輻射
  • 前沿研究丨深度學習在醫學超聲圖像分析中的應用
    由於具有相對安全、成本較低、無創、實時成像以及操作舒適等優點,超聲成像尤其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的產前篩查中。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證實,與其他如X射線、磁共振成像(MRI)與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內的醫學成像模態相比,超聲成像具有一些明顯優勢,如無電離輻射、攜帶方便、易於接近以及成本效益高等。
  • 超聲醫學科開展超聲造影檢查
    超聲科王友軍主任為患者進行超聲造影檢查近年來,超聲科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努力打造學術型團隊,隨著胃腸超聲造影檢查、盆底超聲檢查等新項目的開展,超聲科業務發展快速駛向快車道,專業團隊日益壯大。肝臟血管瘤造影圖像顯示 腎臟腫瘤造影圖像顯示 甲狀腺腫瘤造影圖像顯示據悉,超聲造影技術為超聲科2020年重點新技術項目之一,肝臟超聲造影過程僅需6至8分鐘,是一項無創、無電離輻射、價格低廉的新型影像學技術,為後續超聲下微波
  • 超聲影像診斷在醫學上的應用及發展
    現在,沒有一個醫院可以離得開超聲影像診斷技術,超聲影像診斷具有高空間解析度、高軟組織對比、實時快速成像、操作方法簡便、無禁忌、無損傷、可重複、可提攜和經濟等特點,它與CT、MRI、同位素顯像一起構成了臨床醫學中必不可少的四大影像診斷技術。
  • 助力乳腺癌診斷的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專利獎巡禮」
    最少也得用上鉬靶吧,超聲這種小巧、無創的影像設備,也能診斷乳腺癌?在這裡,就讓小贏來和大家談談超聲的發展以及什麼是超聲彈性成像吧。超聲診斷大家都比較熟悉,其發展經歷了一維(A型)、二維(B型)、M型、都卜勒超聲(D型)多個階段。目前,隨著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進步和成熟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什麼是超聲彈性成像?
  • 超聲醫學(主治醫師)真題演練(七)- 附答案及解析
    γ轉換可用來解決人的視覺非線性校正,它屬於的範疇是A.圖像顯示裝置B.深度增益補償C.前處理D.後處理E.數字掃描轉換器影像三人行參考答案:D試題解析:γ轉換可用來解決人的視覺非線性校正,它屬於後處理的範疇。
  • 知識課堂2| 全聚焦法改善相控陣超聲成像!
    這篇文章可使那些熟悉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成像的檢測人員對全聚焦方式(TFM)成像有個基本的了解。然後,這些波形被合成處理,以生成被測樣件中反射體的圖像。超聲波圖像可被視為由眾多子圖像(被稱為幀)堆棧在一起而生成的圖像。例如: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中的扇形掃描是由一系列以不同角度採集到的A掃描(波幅對應時間)堆棧而成。在扇形掃描的定義中,單個A掃描的作用相當於幀。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策略就是以儘可能快的方式處理這些幀,並實時顯示和刷新總體圖像。
  • 《自然·化學生物學》加州理工:酶活性超聲成像的聲學生物傳感器
    Shapiro教授團隊引入了第一個可遺傳編碼的聲學生物傳感器,即響應蛋白酶活性而在超聲成像中「點亮」的分子。這些生物傳感器基於一類獨特的充氣蛋白質納米結構,稱為氣體囊泡(GVs),作者將其設計為響應三種不同蛋白酶的活性而產生非線性超聲信號。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深靜脈血栓分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本文系統回顧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評價DVT分期的研究現狀,並對各種彈性成像技術的成像優勢與局限性做一綜述,以期指導DVT臨床分期及治療。通過操作者的手法加壓探頭,獲取組織受壓前、後回聲信號移動幅度的變化,以灰階圖像或彩色編碼成像顯示表示不同組織(包括正常及病變組織)的硬度。診斷時多採用應變比值法,也可採用彈性五分法來反映組織硬度。
  • 《自然·化學生物學》加州理工:酶活性超聲成像的聲學生物傳感器
    這些生物傳感器基於一類獨特的充氣蛋白質納米結構,稱為氣體囊泡(GVs),作者將其設計為響應三種不同蛋白酶的活性而產生非線性超聲信號。證明了這些生物傳感器能夠在體外,改造的益生菌內部以及小鼠胃腸道體內成像。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旁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超聲對於頸部疾病的檢查具有顯著優勢,其對於甲狀旁腺疾病的診斷特異度高。超聲彈性成像是超聲新技術,通過獲得組織彈性係數評估組織硬度,已逐漸應用於甲狀旁腺疾病。本文對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旁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 最全超聲英文術語...|超聲|探頭|增益|-健康界
    來源:網絡整理:超聲病例大全ultrasonic imaging 超聲成像real-time imaging 實時成像gray scale display 灰階顯示color scale display 彩階顯示transcranial doppler 經顱都卜勒
  • 醫學成像技術(醫學影像)詳細介紹
    醫學成像學的發展受益於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其與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技術的結合產生了一個新的計算機技術分支--醫學圖像處理。醫學超聲檢查:醫學超聲檢查(超聲檢查、超聲診斷學)是一種基於超聲波(超聲)的醫學成像學診斷技術,使肌肉和內臟器官——包括其大小、結構和病理學病灶——可視化。產科超聲檢查在妊娠時的產前診斷廣泛使用。超聲頻率的選擇是對影像的空間解析度和患者探查深度的折中。典型的診斷超聲掃描操作採用的頻率範圍為2至13兆赫。
  • 行研 | 國內超聲診斷行業: 國產品牌的崛起與發展之路(上)
    超聲探頭是決定成像質量的核心因素,超聲診斷儀是通過探頭產生入射超聲波和接受反射超聲波的,探頭可以發射和接收超聲,進行電、聲信號轉換,能夠將主機送過來的電信號轉變為高頻振蕩的超聲信號,又能將組織臟器反射回來的超聲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並顯示在主機的顯示器上。
  • 圖像噪聲處理系統設計開題報告_圖像噪聲處理實驗報告 - CSDN
    下面來介紹一下幾類主要的醫學成像方式:1、超聲成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在雷達、聲納技術基礎上,應用回聲定位原理發展了各種超聲成像技術,研製完成了A型、B型、M型超聲診斷儀。目前(透射型)超聲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UCT)已經成熟。超聲波成像具有無損傷、靈敏度高的優點。
  • 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研究進展
    超聲造影也存在局限性:①對於體積較大的乳腺癌病灶,超聲造影無法在同一切面上體現腫瘤的全貌,也無法留取足夠的正常組織作為對比;②對於多灶性並且不在同一平面的乳腺癌患者,超聲造影每次僅能評估其中的單個病灶,上述因素均可能對化療效果的評估產生影響。
  • 固體實現3D超聲圖像無損檢測,原來是有它的助力!
    PA最初是為醫療超聲領域中的人體腹部器官,血管和心臟的無創診斷而開發的。對於工業應用, PA已被廣泛用於對固體內部缺陷進行成像,從而可以直觀地識別缺陷。PA通常使用由多個矩形獨立元件組成的線性陣列換能器,這些元件與要檢查的結構直接接觸。商業線性陣列換能器的元件數量通常在32到128之間。使用線性陣列換能器的PA系統會產生二維(2D)圖像,稱為B-掃描圖像。
  • CST Tech Tips - ChIP酶解法的超聲處理
    CST TECH TIPS 系列課程 歡迎關注「CST博士互助平臺」 無論您採用的是超聲法還是酶解法,均需要對樣品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可以促進細胞和胞核的裂解,以及染色質的片段化。儘管已經使用酶解法進行染色質片段化,但這仍需一個簡短的超聲處理步驟來打開膜,然後釋放染色質。如果您只用超聲法進行 ChIP 實驗,請參考之前的文章,因為對於這種情況,其超聲處理更為嚴苛。
  • 超聲檢查對人體有害嗎?關於超聲檢查,這3點你要知道
    對於超聲檢查,可能多數人都比較陌生。作為一種基於超聲的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超聲檢查在人體各組織臟器的檢查上其實運用很廣,特別是在產前診斷方面。當然,它並不局限於產前診斷。關於超聲檢查的3點常識1、做超聲有輻射嗎?是否對人體有害?
  •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_產前檢查_超聲_影像科_醫脈通
    都卜勒超聲作為監測胎兒-胎盤循環的重要方法,測量標準化至關重要。2013年ISUOG詳細描述了如何優化都卜勒圖像,如何測量子宮動脈、臍動脈、大腦中動脈、靜脈導管的都卜勒頻譜。超聲新技術的發展 近年來容積超聲即三維和(或)四維超聲迅速發展,在產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成像模式呈現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增加了圖像的直觀性,在疾病輔助診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