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前段時間美國FDA先後批准了GE和東芝醫療的二維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這意味著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已經從「一枝獨秀」逐步發展到了「百花齊放」的新階段。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的獲批之路並不順利,2009年8月聲科(SuperSonic Imagine)的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率先獲得FDA的批准,但當時批准的只是二維剪切波超聲成像(Color velocity imaging),而定量測量則未獲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8093.htm
直到三年後的2012年8月,FDA才批准聲科可以進行剪切波速度測量(單位m/s),2013年9月楊氏模量測量才獲批(單位kPa)。同年10月西門子公司的聲觸診成像定量(Virtual touch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獲得FDA批准,從而打破了聲科一枝獨秀的局面。如今,GE和東芝的加入更加繁榮了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的患者。
超聲成像科技進步神速,一些新成像技術、新成像原理的開發可能催生一些行業「黑馬」,聲科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相反,某日本品牌曾經率先推出施壓式彈性成像技術而名聲鵲起,然而今天的他們在剪切波彈性成像時代卻有些沒落。這些現象值得民族品牌的廠商們思考與借鑑。
西門子plc相關文章:西門子plc視頻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