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彈性成像普及系列之四:剪切力與剪切波的傳播

2021-01-19 華斌的超聲世界

剪切力與剪切波的傳播


剪切波的概念來源於地震學。

剪切波(shear wave)也叫繼發波(Secondarywave,S wave),是彈性體(或粘彈性體)內部的兩種彈性波之一。

彈性體(或粘彈性體)內部受激勵後被壓縮振動而產生縱波,波的傳播方向與彈性體受激勵的後的振動方向(譬如聲波)一致,這屬於彈性體內部波的另一種——P波(Primary wave)。

S 波繼發於P波,傳播方向與P波垂直。促使S波傳播時質點振動和回復的力來源於質點間的剪切效應所產生的「剪切力」。

圖1 P波,S波和剪切力與S波的傳播示意圖

 

上圖顯示,我們假設A,B.C…分別是彈性體內部的與P波傳播博方向垂直方向的一系列質點,當A點被激勵後(比如ARFI)產生壓縮波P波。A點被激勵移位後,它與B點之間會產生剪切效應,由此形成的剪切力F帶動B點移動,C點以後亦然。同樣,A點回復原位的時候,剪切力同樣會帶動B點回位,C點以後亦然。這樣,剪切波(S 波)就沿著P波傳播方向的垂直方向傳播了。我們會發現,S波的質點(A,B.C…)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是垂直的,所以,S波是一種橫波,它遵循所有橫波傳播的規律和特點。

A點產生的剪切力要傳遞到B點並帶動B點移動,要求A,B兩點之間必須有足夠的黏附力(分子間力等等),否則剪切力就不會依次傳遞,S波就會中斷傳播。固體內部的質點之間的黏附力足夠大,能夠保證S波的傳播,而固體和液體邊界以及液體內部質點之間的黏附力非常小,S波的傳播久會被阻斷。

(在固體和液體交界處,還會發生S波和P波轉換現象,這是後話,有機會再講。)

此外,A點產生的剪切力要想傳遞到B點並帶動B點移動,還要求A點被激勵後產生位移足夠大,加大激勵所用的力是一種可行的方案,這也是我們目前在臨床實踐使用的剪切波彈性成像中要用ARFI,而非診斷用超聲波的原因。此外,當A點為接近剛性體的堅硬組織時,其被激勵後的位移也很微弱,隨即產生的剪切力也很小,因此剪切波的傳播也就不可能實現。這也就是我們在剪切波彈性成像中出現堅硬的區域「空心」現象的原因之一。

 

圖2 極硬的乳腺腫塊中心區的「空心」現象。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剪切波彈性成像普及系列之九:「KPa」還是「m/s」?
    在日常工作中,剪切波彈性成像分析組織和病變時是選用彈性模量值好(單位是KPa)還是選用剪切波傳播速度(單位是m/s)更好呢?在上一講中已經提到,現在大部分的廠商提供的剪切波彈性成像系統能夠直接顯示彈性模量值和剪切波傳播速度值。
  • 剪切波彈性成像普及系列之八:楊氏模量與剪切波傳播速度的關係:公式的推導
    楊氏模量與剪切波傳播速度的關係:公式的推導 現有的各種應用於臨床的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的儀器,都是直接測量剪切波的傳播速度
  • 繼聲科、西門子之後 GE、東芝獲批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
    據悉,前段時間美國FDA先後批准了GE和東芝醫療的二維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這意味著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已經從「一枝獨秀」逐步發展到了「百花齊放」的新階段。
  • 剪切波彈性成像評價胎盤功能研究進展
    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一項能評估組織硬度的新興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目前廣泛用於甲狀腺、乳腺、肝臟、腎臟、骨骼肌及淋巴結等,在產科方面也有頗多研究。本文圍繞SWE的原理及其評價胎盤功能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儀器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儀器發布時間:2020-09-25 13:13:04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楊霄霄 | 責任編輯:楊霄霄關鍵詞: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儀器
  •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8年01月12日 14:4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深圳2018年1月12日電 /美通社/ -- 1月8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7
  • 波前傳感器的技術革命-----四波剪切幹涉技術
    2000年法國Phasics研發團隊採用四波剪切幹涉技術成功研發了基於四波橫向剪切幹涉技術(4-Wave Lateral Shearing Interferometry),該波前探測器具有高解析度(400300)、高動態範圍(500um)、消色差、高靈敏度、高相對精度(2nmRMS)、無需校正、體積小、操作簡便等特點。
  • 什麼是超剪切地震?
    而破裂過程中,由於介質震動,會向四周輻射地震波,包括橫波(S波,也稱剪切波)和縱波(P波)。以往對地震的研究認為,斷層的破裂速度一般為剪切波速度的0.7~0.9倍,約為2.5~3.0 km/s,即:斷層破裂速度往往小於或接近於剪切波速度,但是隨著寬頻帶地震學的發展,實際地震中已經觀測到了一些超剪切破裂現象。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旁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1.2 動態彈性成像  動態彈性成像利用脈衝輻射使體內組織粒子產生橫向振動並形成剪切波,剪切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率與生物組織的軟硬度相關,通過測量其在組織內的傳播速率,可定量計算組織彈性值。動態彈性成像技術的優點是無需外界對組織施加壓力,計算組織硬度更客觀。動態彈性成像主要包括瞬時彈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聲輻射力脈衝彈性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和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鑑別乳腺良惡性病灶的病理基礎及應用進展
    VTQ技術,由聲輻射力造成組織產生橫向振動,以剪切波形式向周邊傳播,計算得到的SWV與組織彈性的平方根成正比,進而間接反映組織彈性特性。 VTQ技術通過量化超聲彈性值,以SWV作為定量參數評估組織硬度,SWV值越高則硬度越大。
  • 【乾貨分享】高壓均質機和高剪切均質機的區別及應用
    對此,筆者針對目前主要使用的高壓均質機和高剪切式均質機,從均質原理、不同物料的工藝流程以及實驗數據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 1、均質機理分析 液體物料分散系中分散相顆粒或液滴破碎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剪切力和壓力的作用。引起剪切力和壓力作用的具體流體力學效應主要有層流效應、湍流效應和空穴效應。
  • 華北克拉通地殼剪切波速和各向異性變化獲揭示
    近年來,對華北克拉通深部結構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揭示出克拉通破壞主要集中在東部, 而中-西部主要表現為克拉通邊緣和先存薄弱帶的改造。然而,對地殼結構和變形與克拉通破壞和改造的聯繫仍需要進一步認識。
  • 超聲波中縱波、橫波、表面波、板波對比??
    (1)縱波L,如圖11)定義:介質中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2)特點:當介質質點受到交變拉壓應力(分子力)作用時,質點之間產生相應的伸縮形變,從而形成縱波。別名:傳遞縱波時介質質點疏密相間,故縱波又稱為壓縮波或疏密波。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深靜脈血栓分期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ARFI)和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SWE)技術。 二、聲輻射力脈衝成像技術 ARFI技術利用聚焦超聲波束在組織內產生聲剪切波,以特定電子系統採集組織內剪切波信號,計算剪切波傳播速度(shear
  • 剪切增稠電解液確保電池碰撞安全
    不同SiO2含量電解液粘度隨剪切力變化曲線。文中所研究的剪切增稠電解液就是在常規的1.2M LiPF6 EC:DMC=3:7電解液中添加SiO2得到,製備方法非常簡單。但是SiO2種類和添加量是關鍵因素,需要仔細研究。圖1所示是電解液中添加不同種類和濃度SiO2得到的粘度和剪切力應變曲線。
  • 超聲領域前再迎新成員 「X-Insight」系列中高端彩超DC-90面世
    DC-90發布 X-Insight 延續了邁瑞公司 Resona 系列產品的卓越性能,是邁瑞應對高端技術和功能應用的普及而推出的全新系列中高端臺式彩超產品。 上千名超聲醫師齊聲高唱「我愛你中國」 得益於近年超聲人的大量應用研究,邁瑞實現系列研發創新,尤其是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獲得「2017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波前傳感器的技術革命
    本文簡單介紹了波前傳感器的原理和典型應用,以及四波剪切幹涉技術原理,比較了剪切幹涉技術的波前分析儀與傳統哈特曼傳感器的特點。  引言:  波前傳感器(Wave Front Sensor),按照其技術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00年德國科學家哈特曼採用挖孔的光闌技術製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用於檢測波前的傳感器。
  • 浙江大學高超團隊Nature Communications:液體剪切微印刷術智造...
    【本文亮點】 1)首次在低粘度的液體裡實現了穩定的直寫印刷,發現液晶的鬆弛時間與相轉變行為直接相關,打開了液晶直印圖案的新思路; 2)發明了液體剪切微印刷術,並與3D列印編程製造相結合,實現了液晶取向結構的三維自由操控
  • 高剪切下的黏度變大一定意味著剪切增稠嗎?
    對於低黏度流體,測量時除了會出現前文所說的低剪切下黏度意外上升外,在高剪切區也常常會表現出黏度明顯上升的現象,這是不是意味著這類流體存在剪切增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