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模量與剪切波傳播速度的關係:公式的推導
現有的各種應用於臨床的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的儀器,都是直接測量剪切波的傳播速度。而在臨床應用中,可能更希望獲得組織的相關彈性模量(特別是楊氏模量)來更直觀反應組織的硬度。
目前,絕大部分的廠商都是採用下述的公式來換算,根據測得的剪切波傳播速度c 轉換為楊氏模量E:
上述公式中,E為楊氏模量,ρ為組織的密度,c為剪切波傳播速度。
這一公式實際上是在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的一個簡單的數學推導的結果。
前面的講座中中提到過:根據波動理論,橫波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主要取決於密度ρ和剪切模量G,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G為剪切模量,ρ為密度,c為剪切波傳播速度。
所以:
之前我們還提到過:對於各向同性的材料,楊氏模量E、剪切模量G和泊松比γ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其相互關係如下。彈性模量(E )、剪切模量(G )、泊松比(γ)三者關係公式為:
對於絕大部分的人體軟組織來講,其泊松比約為0.45~0.5,因此絕大部分廠商將γ=0.5直接代入上述公式得出:E=3G。
由此就得出前文所謂的剪切波傳播速度與楊氏模量之間的換算公式:
好了,我們現在知道了,這一公式的成立有兩個重要的條件:一是說研究的材料必須是各向同性的,二是材料的泊松比約為0.5.
《華斌的超聲筆記/第二輯》樣書已到。我們將在近期開始發售,請大家關注「華斌的書屋」。
《華斌的超聲筆記/第二輯》內容豐富,包括腹部、小器官、血管和介入超聲的相關內容。全書字數和圖片比第一輯多出了約80%(共390頁),仍舊為全彩色銅版紙印刷。本欲維持第一輯的價格不變,但實際成本遠遠超過預算,經過與出版社協商,將書的價格壓至最低,為每本169元。
歡迎關注「華斌的書屋」關注購買信息。「華斌的書屋」有專門人員管理,有問題可以直接向管理員提問。
《華斌的超聲筆記/第二輯》採用藍色主色調配色,厚度幾乎是第一輯的二倍。
書中的圖片質量更高、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