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模量及剛度關係

2021-01-15 正脈科工 CAE

(1)定義

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內,正應力和對應的正應變的比值。

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

「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總稱,包括「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等。所以,「彈性模量」和「體積模量」是包含關係。

一般地講,對彈性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稱為「應力」)後,彈性體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應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應力除以應變。例如:

線應變——對一根細杆施加一個拉力F,這個拉力除以杆的截面積S,稱為「線應力」,杆的伸長量dL除以原長L,稱為「線應變」。線應力除以線應變就等於楊氏模量E=( F/S)/(dL/L)

剪切應變——對一塊彈性體施加一個側向的力f(通常是摩擦力),彈性體會由方形變成菱形,這個形變的角度a稱為「剪切應變」,相應的力f除以受力面積S稱為「剪切應力」。剪切應力除以剪切應變就等於剪切模量G=( f/S)/a體積應變——對彈性體施加一個整體的壓強p,這個壓強稱為「體積應力」,彈性體的體積減少量(-dV)除以原來的體積V稱為「體積應變」,體積應力除以體積應變就等於體積模量: K=P/(-dV/V)在不易引起混淆時,一般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就是指楊氏模量,即正彈性模量。單位:E(彈性模量)吉帕(GPa)

(2)影響因素

彈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參數,從宏觀角度來說,彈性模量是衡量物體抵抗彈性變形能力大小的尺度,從微觀角度來說,則是原子、離子或分子之間鍵合強度的反映。

凡影響鍵合強度的因素均能影響材料的彈性模量,如鍵合方式、晶體結構、化學成分、微觀組織、溫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熱處理狀態不同、冷塑性變形不同等,金屬材料的楊氏模量值會有5%或者更大的波動。

但是總體來說,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是一個對組織不敏感的力學性能指標,合金化、熱處理(纖維組織)、冷塑性變形等對彈性模量的影響較小,溫度、加載速率等外在因素對其影響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應用中都把彈性模量作為常數。

(3)意義

彈性模量可視為衡量材料產生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指標,其值越大,使材料發生一定彈性變形的應力也越大,即材料剛度越大,亦即在一定應力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越小。

彈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單位彈性變形所需要的應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彈性變形能力的指標,相當於普通彈簧中的剛度。

(1)定義

剛度:結構或構件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用產生單位應變所需的力或力矩來量度。.

轉動剛度(k):——k=M/θ   

其中,M為施加的力矩,θ為旋轉角度。

其他的剛度包括:拉壓剛度(Tension and compressionstiffness)、 軸力比軸向線應變(EA)、剪切剛度(shear stiffness)、剪切力比剪切應變(GA)、扭轉剛度(torsional stiffness)、扭矩比扭應變(GI)、彎曲剛度(bending stiffness)、彎矩比曲率(EI)

(2)計算方法

計算剛度的理論分為小位移理論和大位移理論。

大位移理論根據結構受力後的變形位置建立平衡方程,得到的結果精確,但計算比較複雜。小位移理論在建立平衡方程時暫時先假定結構是不變形的,由此從外載荷求得結構內力以後,再考慮變形計算問題。

大部分機械設計都採用小位移理論。例如,在梁的彎曲變形計算中,因為實際變形很小,一般忽略曲率式中的撓度的一階導數,而用撓度的二階導數近似表達梁軸線的曲率。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微分方程線性化,以大大簡化求解過程;而當有幾個載荷同時作用時,可分別計算每個載荷引起的彎曲變形後再疊加。

(3)分類及意義

靜載荷下抵抗變形的能力稱為靜剛度。動載荷下抵抗變形的能力稱為動剛度,即引起單位振幅所需的動態力。如果幹擾力變化很慢(即幹擾力的頻率遠小於結構的固有頻率),動剛度與靜剛度基本相同。幹擾力變化極快(即幹擾力的頻率遠大於結構的固有頻率時),結構變形比較小,即動剛度比較大。當幹擾力的頻率與結構的固有頻率相近時,有共振現象,此時動剛度最小,即最易變形,其動變形可達靜載變形的幾倍乃至十幾倍。

構件變形常影響構件的工作,例如齒輪軸的過度變形會影響齒輪嚙合狀況,工具機變形過大會降低加工精度等。影響剛度的因素是材料的彈性模量和結構形式,改變結構形式對剛度有顯著影響。

剛度計算是振動理論和結構穩定性分析的基礎。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剛度大則固有頻率高。靜不定結構的應力分布與各部分的剛度比例有關。在斷裂力學分析中,含裂紋構件的應力強度因子可根據柔度求得。

一般來說,剛度和彈性模量是不一樣的。彈性模量是物質組分的性質;而剛度是固體的性質。也就是說,彈性模量是物質微觀的性質,而剛度是物質宏觀的性質。

材料力學中,彈性模量與橫梁截面轉動慣量的乘積表示為各類剛度,如GI為抗扭剛度,EI為抗彎剛度

剛度

受外力作用的材料、構件或結構抵抗變形的能力。材料的剛度由使其產生單位變形所需的外力值來量度。各向同性材料的剛度取決於它的彈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見胡克定律)。結構的剛度除取決於組成材料的彈性模量外,還同其幾何形狀 、邊界條件等因素以及外力的作用形式有關。

分析材料和結構的剛度是工程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一些須嚴格限制變形的結構(如機翼、高精度的裝配件等),須通過剛度分析來控制變形。許多結構(如建築物、機械等)也要通過控制剛度以防止發生振動、顫振或失穩。另外,如彈簧秤、環式測力計等,須通過控制其剛度為某一合理值以確保其特定功能。在結構力學的位移法分析中,為確定結構的變形和應力,通常也要分析其各部分的剛度。

剛度是指零件在載荷作用下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零件的剛度(或稱剛性)常用單位變形所需的力或力矩來表示,剛度的大小取決於零件的幾何形狀和材料種類(即材料的彈性模量)。剛度要求對於某些彈性變形量超過一定數值後,會影響機器工作質量的零件尤為重要,如工具機的主軸、導軌、絲槓等。

強度

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和斷裂的能力稱為強度。按外力作用的性質不同,主要有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等,工程常用的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這兩個強度指標可通過拉伸試驗測出

強度是指零件承受載荷後抵抗發生斷裂或超過容許限度的殘餘變形的能力。也就是說,強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載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標。強度是機械零部件首先應滿足的基本要求。機械零件的強度一般可以分為靜強度、疲勞強度(彎曲疲勞和接觸疲勞等)、斷裂強度、衝擊強度、高溫和低溫強度、在腐蝕條件下的強度和蠕變、膠合強度等項目。強度的試驗研究是綜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其應力狀態來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狀況以及預測破壞失效的條件和時機。

強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壞(不可恢復的變形也屬被破壞)的能力.根據受力種類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1)抗壓強度--材料承受壓力的能力.

(2)抗拉強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3)抗彎強度--材料對致彎外力的承受能力.

(4)抗剪強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分清了嗎?
    彈性模量是表徵晶體中原子間結合力強弱的物理量,故是組織結構不敏感參數。在工程上,彈性模量則是材料剛度的度量,是物體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徵。彈性模量E在比例極限內,應力與材料相應的應變之比。對於有些材料在彈性範圍內應力-應變曲線不符合直線關係的,則可根據需要可以取切線彈性模量、割線彈性模量等人為定義的辦法來代替它的彈性模量值。
  • 一文了解: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
    彈性模量是表徵晶體中原子間結合力強弱的物理量,故是組織結構不敏感參數。在工程上,彈性模量則是材料剛度的度量,是物體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徵。彈性模量E在比例極限內,應力與材料相應的應變之比。對於有些材料在彈性範圍內應力-應變曲線不符合直線關係的,則可根據需要可以取切線彈性模量、割線彈性模量等人為定義的辦法來代替它的彈性模量值。
  • 楊氏模量與彈性模量
    楊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彈性階段拉伸狀態應力應變關係的(正應力)的物理量,彈性模量是描述彈性體(包括一維二維三維)在彈性階段應力應變關係的物理量。
  • 發現彈性模量
    彈性模量是表徵材料彈性變形、進行結構設計的重要指標。此外,係數C就是抗彎剛度EI,他把C稱為「絕對彈性」,認為它與材料的彈性性能,以及梁的截面形狀有關(參考鐵木辛柯《材料力學史》)。很多學者提到,歐拉在172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裡提出了彈性模量的概念(缺文獻),可能只是有關這一概念的想法。
  • 發現彈性模量
    眾所周知,1676年,Robert Hooke(1635-1703)於1676年給出了彈簧變形與力之間的關係,即虎克定律,這裡, F表示力,x表示彈簧變形。k是表徵彈簧彈性變形能力的常數,稱為勁度係數(倔強係數)或彈性係數,由式(1)可知k可以通過力F與彈簧變形x的比值求得。彈性模量在材料變形中有些像彈性係數k的意思,但它的發現要比彈性係數曲折的多。
  • 細說彈性模量
    模量的倒數稱為柔量,用J表示。  拉伸試驗中得到的屈服極限бs和強度極限бb ,反映了材料對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 或截面收縮率ψ,反映了材料塑性變形的能力。為了表示材料在彈性範圍內抵抗變形的難易程度,在實際工程結構中,材料彈性模量E的意義通常是以零件的剛度體現出來的,這是因為一旦零件按應力設計定型,在彈性變形範圍內的服役過程中,是以其所受負荷而產生的變形量來判斷其剛度的。
  • 彈性模量E及剪切模量G的本質
    通常,熔點越高的材料,其彈性模量也會越高。另外,彈性模量對溫度變化很敏感,溫度升高,彈性模量降低。因為溫度升高,原子間的距離也變大,原子間的結合力就減弱了。從而導致E或者G數值跟著變小。當基體金屬一定時,不能通過合金化,熱處理,冷變形等方法來改變彈性模量,所以說它是一個對組織不敏感的性能指標,這是彈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點(金屬的彈性模量是一個結構不敏感的性能指標。
  • 彈性模量的常用檢測方法
    彈性模量幾乎貫穿於材料力學的全部計算之中,而對於結構力學而言其計算過程中彈性模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物理量。對普通理工科高校實驗教學,針對彈性模量測量的幾點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能有利於廣大師生。彈性模量E,又稱彈性係數,楊氏模量,是材料的彈性常數,其值表徵材料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單位為Pa。E的數值隨材料而異,是通過實驗測定的。
  • 彈性模量的物理學本質
    從宏觀上講,彈性模量表徵了材料在一定的應力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的難以程度,彈性模量越大發生變形越難。從原子間相互作用力角度來看,彈性模量則表徵了原子間結合力強弱的程度,彈性模量越大,意味著原子間結合力也越大。
  • 什麼是體積彈性模量,什麼情況下它非常重要?
    流體容積隨壓力增加而減小割線體積模量也稱為「平均」彈性模量,切線體積模量也稱為真實模量當受到均勻的外部壓力時,大多數物質的體積會減少。體積與壓力的典型關係圖如圖1所示。定義體積彈性模量因為圖1中的圖不是直線,所以斜率在點與點之間變化。定義斜率或體積彈性模量有兩種常用方法:• 某一點的真實或切線體積彈性模量。在特定點放置與曲線相切的直線邊緣會產生切線體積模量。它寫為(作為派生詞):Br = dPV/dV.
  • 彈性模量的物理學本質
    表徵了材料在一定的應力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的難易程度,彈性模量越大發生變形越難。例如,熔點與原子間結合力有關,熔點高意味著原子間結合力強,所以一般情況下熔點高的材料彈性模量也越大;另外,環境溫度升高,會增大原子間距,從而導致結合力變弱。因此高溫下,彈性模量也會降低,如燒紅的鐵更容易被鍛造。 人們還發現彈性模量還隨原子序數呈周期變化,同一周期元素,如Na,Mg,Al,Si等,彈性模量隨原子序數增大而增大,這與元素價電子增多及原子半徑減小有關。
  • 重慶酉沿高速公路四分部進行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
    9月24日下午,路橋華祥公司重慶酉沿高速公路四分部工地試驗室一行人冒著大雨、穿越多處塌方路段來到總監辦進行了C50混凝土彈性模量的試驗。自帶了TM-Ⅱ型混凝土彈性模量測定儀,該儀器主要用於測定混凝土稜柱體或圓柱體試件的靜力受壓彈性模量,該產品符合GB11971、GB/T50081-2002標準要求,其主要技術參數有:千分表量程為0~1毫米 ,上、下環中心距為150毫米,夾持試件尺寸為 100×100×300毫米。
  • 薄膜材料的彈性模量
    各種材料的彈性模量是多少? 所謂彈性模量,是以在一定比例限度範圍內拉伸應力和拉伸變形之比來表示。實際應用時,多以F-2 、F-5來表示2%或5%伸長時的應力。
  • 混凝土彈性模量Ec經驗確定方法比較
    建立在<巖體和混凝土強度與變形模量的直接關係>一文的基礎之上, 這個筆記比較了先前建議的經驗方法與國家規範的建議方法.2 混凝土模量的表示方法簡而言之, 混凝土的模量有三種表示方法: ①原點彈性模量Eꞌc; ②切線模量Eꞌꞌc; ③變形模量Eꞌꞌꞌc, 如下圖所示. 在這三種模量中, 彈性模量Ec是我們最關心的參數.
  • 剛度、強度、泊松比是什麼
    案例:直徑分別為Φ10mm和Φ20mm的兩根圓柱狀牽引杆,長度100mm,材質都為Q235結構鋼,材料屈服強度為235MPa,彈性模量200GPa,泊松比0.26。將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大小為30KN(約為3噸力)的拉力,方向和杆的軸向一致,求兩根杆中的拉應力。
  • CSB:基於原子力顯微鏡微切削加工技術的癌細彈性模量計算
    細胞對外界刺激的響應主要依賴於細胞骨架, 細胞骨架由各種尺寸與剛度不同的細絲網組成。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探針研究細胞表面力學特性, 只能測量在細胞骨架支撐下細胞表面的彈性模量, 而將細胞材料逐層去除後可以測量細胞內部骨架和細胞器的彈性模量, 得到細胞內部彈性模量的分布。
  • 材料試驗機怎麼檢測材料彈性模量
    WY-5000S 伺服材料試驗機塑料拉伸彈性模量測試塑料彎曲模量測試報告在檢測彈性材料、工程塑料、金屬材料等特殊材料的彈性模量、楊氏模量、彎曲模量等力學性能時需要用到萬能材料試驗機進行分析測試試驗機通過輔助變形裝置(電子延伸計)結合試驗機軟體功能,能自動分析計算出模量數據。材料試驗機是根據不同材料的測試需求對測試軟體進行設置、匹配相應的測試治具即可實現更多力學性能分析測試。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單位為兆帕(Mpa)。
  • 楊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的關係式怎麼來的
    第三,彈性模量: 先看應力應變的一個關係曲線在Oa 階段應力和應變是完全的線性關係,我們把這一階段的物體變形稱為彈性形變,就是物體拆除外力後可完全恢復的形變。後面就是塑性直到破壞的形變啦,不研究了!    那麼彈性模量就是O到a 這段線的斜率,量綱和應變一樣。
  • 彈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
    作用在彈性敏感元件上的外力,引起彈性敏感元件相應的變形(應變、位移、轉角等),它們之間的關係可用以下特性指標表示。  1.剛度。 剛度是彈性敏感元件在外力作用時抵抗變形的能力,一般用k表示,其定義式為                 f  (4.2.1)式中F為作用在彈性敏感元件上的外力,x為元件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變形。   2.靈敏度。
  • 剛度折減係數,到底有哪些注意點 - 土木智庫
    工程概念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2015修訂]GB 50010-2010 > 5 結構分析 > 5.3 彈性分析5.3.2 結構構件的剛度可按下列原則確定:1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可按本規範表4.1.5採用;2 截面慣性矩可按勻質的混凝土全截面計算;3 端部加腋的杆件,應考慮其截面變化對結構分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