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人大頒布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後,近日廣東發文擬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一舉措加劇了特養戶的擔心。據了解,我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業體量較大,涉及一千多萬從業人員及數千億元的產值,其中有不少是貧困戶或者幾年甚至幾十年以此為生的專業戶。
目前特種經濟動物養殖陷入兩難抉擇。一方面是未卜的前景以及每天要吃料的動物,越養或許虧損更大,另一方面是數年甚至十幾年摸索打拼出的養殖場。目前,部分特禽被要求不能出售,不少養戶只能將其餓死處理.....
特養戶呼籲:儘早明確「禁養」品種名單。
未卜前途與半生心血如何抉擇?特養戶呼籲:儘早明確「禁養」品種名單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唐文豪 曾慧玲
自全國人大頒布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後,各省開始加快立法並加強執法力度。近日,《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正式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擬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作為全國最大的特養動物消費市場,廣東的這一舉措加劇了特養戶的擔心。
我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業體量較大,涉及一千多萬從業人員及數千億元的產值。其中有不少是貧困戶或者幾年甚至幾十年以此為生的專業戶。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上,需要考慮到這一問題,哪些人工繁育種類可以允許被食用或非食利用?如果必須被禁止人工養殖,那麼該如何減輕對這類特養戶的影響?又該怎樣引導他們轉型呢?
千億特養牽連廣大,養與不養農戶難抉擇
我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由來已久,尤其近十幾年來在媒體宣傳、地方政府鼓勵、國家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特養產業已頗具規模。
據統計,我國以供應食品、毛皮、藥用原料、科研試材為目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種類約100種。另據相關報導,中國工程院2017年發布的《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調查估算,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的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多萬人,創造產值5206多億元人民幣。其中,食用動物產業的從業者約626.34萬人,創造產值1250.54億元。其中爬行動物養殖從業人員501.13萬人,年產值643.22億元。兩棲類養殖從業人員101.7萬人,年產值506.48億元。鳥類養殖從業人員14.73萬人,年產值76.56億元。獸類養殖從業人員8.77萬人,年產值24.28億元。
根據全國人大頒布的《決定》等法規,《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和《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中的物種、農業農村部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大類人工飼養、繁育的野生動物不在禁食範圍之內。目前,可以人工養殖的水產品種已經確定,但人工養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品種《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還未公布。
目前未明確的品種中養殖規模較大的有鷓鴣、火雞等特禽以及蛇類、竹鼠等。據報導,我國特禽年出欄總量達10億隻以上,全國約500萬的特禽養殖戶。其中規模最大的肉鴿達7.6億隻以上,其他過億的品種有鵪鶉、綠頭鴨、鷓鴣等。
蛇和竹鼠的養殖,廣西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中國養蛇之鄉」的廣西靈山縣,養蛇規模和數量居全國前列,人工養殖蛇類已有近三十年歷史。據相關報導,2017年靈山縣養蛇農戶約1300戶,年銷售蛇180萬條,銷售收入4.5億元。2019年養蛇業更是成為10億元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廣西登記在冊的合法養蛇業主達15萬名之多。在廣西,養蛇被作為扶貧項目獲得重點扶持,崇左、梧州、百色、欽州等市皆有大量蛇養殖戶。
竹鼠的養殖量據界面新聞報導全國有約2500萬隻。其中,廣西是我國主要的竹鼠養殖區。據廣西畜牧研究所高級畜牧師劉克俊估算,單單廣西就約有10萬農民在家養殖竹鼠,竹鼠養殖存欄量在1800萬隻左右,佔全國的7成,年產值保守估計在28億元以上。
相比之下,豪豬養殖量相對較少。據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2019年我國的豪豬總存欄量約為6萬隻,年繁殖量大約在10萬隻左右。
目前特種經濟動物養殖陷入兩難抉擇。自春節前後各地禁止野生動物交易至今已有一個多月,許多特養品種已到預定出售期或者到了繁育時期。一方面是未卜的前景以及每天要吃料的動物,越養或許虧損更大,另一方面是數年甚至十幾年摸索打拼出的養殖場。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從業者該何如何從?
都是名字惹的禍,廣東近億鷓鴣面困境
「又有十幾隻鷓鴣餓死了。平時養殖鷓鴣很少會死,現在因為缺少飼料全天飼餵改成了只餵一次。」肇慶市廣寧縣橫山鎮下白石村鷓鴣養殖戶範秀全表示。3月10日上午,向當地林地部門報備後他才把餓死的鷓鴣做填埋處理。這是因為野生動物禁售後,當地林業部門清點了鷓鴣養殖場數量,並要求不能出售。
餓死美國鷓鴣(石雞)正等待處理
去年8月份之前,範秀全是做飼料經銷生意並且養了200頭肉豬,但一場非洲豬瘟疫情衝擊下,肉豬損失了不說,賒銷的飼料款也收不回來。萬般無奈之下轉行養起鷓鴣,至今是養殖的第四批。第一批養殖的一萬隻鷓鴣因為技術問題損失過半,現在好不容易技術熟練了,打算擴大養殖再建一個場,風機和保溫等設備都買好了,誰曾想又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養殖業真是太難了,怎麼頭頭碰著黑。原本還計劃年後著帶動其他賦閒的養戶養殖,也好填補此前的飼料欠款,但現在......」
「鷓鴣怎麼就是野生動物了呢?」範秀全心裡泛起了嘀咕。鷓鴣養殖前10天溫度要求36 ℃-43 ℃,此後也要30℃以上。他養的第一批鷓鴣就是保溫沒做好才損失較大。他試驗過,鷓鴣養殖溫度低於18℃就不能生存。另外養殖疾病少,只養兩個月即可出售,收購價8元/只(每隻有半斤以上),也很大眾化,此前他對鷓鴣養殖前景很看好。
都是名字惹得禍,養殖戶養的是美國鷓鴣,本名石雞。「美國鷓鴣(石雞)是家禽,它和我們所說的「三有」保護動物的中華鷓鴣不是一個品種。」肇慶甘記禽畜養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溫振飛表示。
據鷓鴣養殖行業人士介紹,美國鷓鴣(石雞)在1830年由美國人在印度引進印度石雞進行馴化,所形成的家禽。肇慶養殖鷓鴣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由廣東農科院牽頭,肇慶市農業局立項,作為廣東省「星火計劃」中的一個科研項目從美國引入。
肇慶甘記禽畜養殖有限公司是目前廣東省內美國鷓鴣養殖規模領頭的企業。溫振飛介紹,目前廣東省美國鷓鴣養殖量在8000萬到1億隻間。甘記養殖美國鷓鴣25年,當前有種用美國鷓鴣30萬隻,肉用200多萬隻,受疫情影響,公司積存的200多萬肉用鷓鴣無法銷售,迫不得已只能屠宰後入庫存儲,但積壓了大量資金,使企業無法正常運轉而舉步維艱。
另外,公司2018年在肇慶懷集縣成立了廣東甘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和當地籤署投資2000萬元的扶貧項目,響應國家提出精準扶貧號召,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努力,預計帶動貧困戶600多戶。整個項目基地已經建好,但目前項目進展也只能停滯。請求相關部門深入分析鷓鴣和行業情況,還鷓鴣一個清白,給廣大鷓鴣農戶一線生機。
向上滑動閱覽
關於申請允許鷓鴣流通的請示
:
我司是肇慶甘記禽畜養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記公司),位於肇慶市鼎湖區鳳凰鎮,是集優質鷓鴣育種、生產和推廣於一體的農業龍頭骨幹企業,建立了從育種、商品鴣生產、技術研發、屠宰深加工到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體系。甘記公司自1997年來從事美國鷓鴣養殖已經有三十年,現在有存欄鷓鴣700萬羽,年出欄1370萬羽,營業額約1.5億元,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肇慶市300多農戶、2000多名農民實現增收增效,引導和幫助廣大農戶實現就業脫貧,注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為肇慶市養禽業和「菜籃子」工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甘記公司先後榮獲「肇慶市農業龍頭企業」、「肇慶市鼎湖區2012年度畜牧行業突出貢獻獎」、 「鼎湖區科普示範基地」、「肇慶市科普示範基地」、肇慶市市級「菜籃子」基地、等榮譽稱號,並通過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2019年底以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得突然,其影響範圍之廣,傳播速度之快,社會各界均始料不及,黨和政府迅速採取了強而有力的防控措施,有效抑制了疫情的蔓延。甘記公司認真落實政府防控疫情的各項措施,在春節之前及時停止了鷓鴣的回收、加工、銷售等工作,節後延遲復工時間,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目前,甘記公司雖然按照政府相關要求可以逐漸復工,但所謂「不復工是等死,復工是找死」,受到今次的疫情巨大衝擊,甘記公司目前已經身陷危局,舉步維艱,包括如下方面:
1、持續輸血,損失慘重。由於政府禁止活禽鷓鴣流通,導致我司的存欄量居高不下,以致每天消耗大量飼料(折算每天損失約15萬元)維持鷓鴣的生命,從疫情爆發之日起,累計損失已經超過500萬元!!!
2、困難重重,雪上加霜。既然政府禁止活禽鷓鴣流通,我司也表示理解、支持和配合,在危難之中,我司就千方百計謀求生路!我司於是絞盡腦汁籌集資金,儘快屠宰鷓鴣入冷庫存放,儘快減少損失,成為了我司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是,政府未明確鷓鴣冷凍品可以銷售,我司不能輕舉妄動,這又導致鷓鴣冷凍品堆積如山(折算的資金已經高達200多萬元)。
3、形勢危殆,一片哀鴻。公司的鷓鴣產品不允許銷售,不但收入為0元的嚴峻局面持續了一個多月,而且鷓鴣去向尚未明朗;不僅如此,我司還要不得不每天持續投入大約20萬元成本維持公司運作......公司已經奄奄一息了!資金鍊隨時有斷裂的可能,企業被迫一步一步地走進破產倒閉的深淵。這除了甘記公司自身苦心經營20多年心血的鷓鴣產業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之外,還連累了追隨公司多年的上百位員工及其家庭、幾百家養殖戶、飼料供應商、獸藥供應商......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甘記公司誠懇向政府迫切訴求!迫切訴求!迫切訴求!
我司的訴求是:國家應嚴禁野生動物的捕捉及買賣,嚴格頒發野生動物馴化繁育許可證,但不應該一刀切一禁了之,應區別對待,對規模化養殖馴化野生動物的,在國家林業部2016年頒布的《關於發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的通知》,應給予鼓勵支持,甚至政策補貼,理由如下:
1、人工繁育可以保護野生動物。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於文軒教授向中央建議都講到,通過科學合理地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擴大物種種群數量,可以為人類提供科學研究的樣本、恰當的物質和生活資料,滿足人類利用野生動物的需要,還能夠減少對野外種群的獲取需求,從而起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例如:我公司所飼養的美國鷓鴣,實際稱為石雞,一年可以繁育一百隻鴣苗,成本只是八元,在市面上賣十元一隻,但是中華鷓鴣一年只有一窩小鴣,不超十隻,市面上賣到三四百元,正是由於有人工繁育的「假野味」存在,才使真正的野味失去市場,捕獵者失去偷獵的積極性。
2、人工馴化動物有利於疫情防控。例如我司養殖的美國鷓鴣,飼養場所是密集化,規模化,進去全部要隔離、消毒,而種鷓鴣一生要注射新城疫,禽流感等多種疫苗,得病的概率非常之少。而野生動物,從來未有注射過疫苗,更不要談生物安全隔離了,所以帶一些細菌病毒。正是由於我司之類的替代產品,使到野生動物沒有市場。人工馴化動物可以使廣大農民脫貧,是扶貧攻堅的利器。以甘記為例,十年之中起碼過千戶農戶因為與甘記公司合作而走上脫貧和致富的道路。
3、如果一刀切不準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必將使我公司多年的科研成果付之東流。美國鷓鴣又叫石雞,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由美國人從印度帶回美國馴化,當時只有三十隻蛋一年,但是經過我公司二十多代的育種,使產蛋足足提高了一倍,現在最高產蛋可以一年生產120隻蛋,100隻鴣苗。
4、如果一刀切不能飼養鷓鴣,將使政府信用大大受損。因為國家之前的法律一直是鼓勵動物的合理馴化飼養的,根據國家林業局、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衛生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等12個部門《關於適應形勢需要做好嚴禁違法獵捕和經營陸生野生動物工作的通知》(林護髮[2003]99號),廣東省2016年頒發文件《核定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年度經營利用限額指標辦事指南》中都提及要從貫徹實踐「三個代表」思想和執政為民的高度,切實重視支持和規範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工作,要依法行政,強化服務意識,研究制定和逐步實行經營利用限額管理制度,推行統一標記制度,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為促進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養殖產業是長線。現在如果突然從鼓勵支持,變成全面禁停,將使大量從業人員措手不及而失去生活保障,引致民心不穩,因此,懇請政府慎重考慮,從嚴管理,切勿一刀切,簡單粗暴地關停了之。
5、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決定》明確提到(摘錄):
三、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需要注意把握好哪些界限?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答:
第二,比較常見的家畜家禽(如豬、牛、羊、雞、鴨、鵝等),是主要供食用的動物,依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管理。還有一些動物(如兔、鴿等)的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人民群眾已廣泛接受,所形成的產值、從業人員具有一定規模,有些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按照《決定》的規定,這些列入畜牧法規定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也屬於家畜家禽,對其養殖利用包括食用等,適用畜牧法的規定進行管理,並進行嚴格檢疫。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制定並公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家畜家禽的具體範圍按照國家公布的目錄執行。
甘記公司懇請政府相關部門儘快、充分深入調查和評估鷓鴣,鷓鴣符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第三點的第二條,給予允許恢復流通。
迫切訴求,萬望批准,萬分感謝!
肇慶甘記禽畜養殖有限公司
2020年3月7日
肇慶甘記禽畜養殖有限公司呼籲放開鷓鴣流通
竹鼠、蛇、豪豬等能不能養?養戶呼籲明確答案
相較於人工養殖馴化時間已久的美國鷓鴣等品種,竹鼠、蛇、豪豬、蛙類等特養品種前景撲朔迷離。但是特種養殖戶們仍懷抱一絲期待,因為割捨不下的是對養殖場投入的巨大投資和至少數年的精力與心血的投入。
廣西桂林市靈川縣永祥特種養殖場老闆文勇明表示,自己養殖蛇和竹鼠已經六七年了,現在養殖水律蛇、大王蛇和眼鏡蛇等3000多條、商品蛇1000多條,還有一千多隻竹鼠。先後投入100多萬,養殖技術自己摸索,現在如果禁養也沒有心力去摸索其他養殖或種植業。重慶的豪豬養殖戶也表示,已經50多歲也無法進工廠了。幾年前回鄉創業養豪豬,把全部資金和精力都投進去了,再次轉型很迷茫。
當前,特種養殖戶們最想確定的是到底還能不能養。廣西南寧一養蛇合作社負責人表示,現在都還要投入飼料成本。希望不管是禁還是可以養,都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儘快給出確切答案。因為實在拖不起了。文勇明表示,現在快到種蛇冬眠甦醒的時候,如果加溫餵食的話,未來種蛋的質量不好。但現在這種情況,養不養的問題很糾結。
特種養殖如果轉型怎麼樣?資金和技術是問題。養蛇戶認為,現在農業種植還是養殖都需要資金和技術,而且一般三五年才有起色。自己養的蛇以肉用為主,藥用價值較低,被禁的話損失很大,而且還有20萬銀行貸款。轉型首先資金就是問題,另外技術自己摸索還需要較久時間。
原有場地轉型也是困點。特種養殖場地往往是因地制宜,養殖其他品種比較難才選擇這個品種,轉型難度較大。重慶的豪豬養殖戶表示,當時就是看中豪豬養殖佔地少才選擇這塊坡地。豬和雞佔地較大,養水禽又缺少水源。
據記者了解,河源市開始幫助特養戶轉型,轉型方向是家畜家禽養殖,其次還有秀珍菇、中藥材種植等。記者採訪中特養戶們表示相信相關部門的判斷,支持國家政策,但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提供相應的補貼以及技術和金融支持。
重慶豪豬養殖戶表示:「如果國家出於某些方面的考慮禁止部分人工養殖,我們也是堅定支持。作為合法的養殖戶,希望國家能給予合理合規的補償金,以減輕養戶的損失。另外放棄多年的營生,這個年紀再轉型前景難測,希望國家能通過養老保險等措施解決特養戶養老的後顧之憂。」
禁養或致返貧率高,政府需及時制訂對策
如此龐大的產業影響了眾多養殖從業者的生計,如果必須禁止,特養戶該如何轉型?相關問題需提前制定策略。
禁養範圍如何定?由於此前存在的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人工繁育證洗白野生動物的現象,不少農業行業外的專家認為應該全面取締以商業利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據新京報報導,中國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周海翔表示,一些物種儘管人工養殖技術成熟,但成本高,而野外獲取更容易、成本更低,不少養殖戶依然熱衷於野外獵捕。對於這類物種,市場對馴養和獵捕無法辨別,只有全面取締商業利用,才有可能斬斷存在於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與養殖中的亂象。在周海翔看來,一旦商業利用的口子打開了,就沒有了度。目前階段,「一刀切」是必要之舉。
而行業人士認為,這可以看作馴化效用與人類需求的博弈。豬雞牛羊很久以前作為野生動物或也攜帶病菌,但其經濟性能和需求強大,人類在時間裡拿出人力物力開發藥物疫苗,制定養殖規範、屠宰規範以便流通和販賣,最後這些動物才成了家畜家禽。另外,如果對整個養殖場、進出欄的每一隻動物都進行檢測,給予安全證明,或許這些養殖戶還有一個緩衝過程,損失不至於那麼大。
對於很多地方將特養列為扶貧項目,如果執行「一刀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利庠表示,有可能會使返貧率升高。
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王新衛也提出了建議。他初步建議,首先國家禁養範圍可以靈活,比如確定特色地區可以飼養。飼養戶必須受到嚴格監管,動物必須嚴格檢疫,疾病防治規範,儘可能做淨化。其次,對於特養戶來說,產品必須定點屠宰,嚴格檢疫,保證提供優質產品。最後,轉變思路,改養家禽或者家畜,或者開發其他適合本地發展的技術。如果長遠發展考慮,可以培育類似品種動物成為家養牲畜。
實在有必要禁養,國家應依據情況適當發放補貼,引導農戶尋找相關的新技術致富門路,如開發旅遊、飼養家禽家畜,或其他適合本地農業技術,還可以對農戶進行培訓,鼓勵尋找其他工作。不管怎樣都很重要的是,嚴格打擊產業鏈上的偷獵野生動物行為,呵護人類和動物健康。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