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園協會2014科技委員會暨物種種群管理委員會年會在南京召開 白亞麗 攝
與會人員在熱烈討論加強物種種群管理工作 白亞麗 攝
中新網南京5月23日電 (田雯)「一個物種如果50年在野外見不著,就視為野外滅絕,現在已經30多年沒看見華南虎了,如果再有10幾年還是看不見的話,就要宣布它野外滅絕了。」23日,中國動物園協會物種種群管理委員會主任王進軍教授在南京表示,動物園需要承擔起華南虎等瀕危物種保存延續的任務,加強物種種群管理。
當天,中國動物園協會2014科技委員會暨物種種群管理委員會年會在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王進軍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當年的「正龍拍虎」事件出現時,已經25年沒有在野外發現華南虎了,所以學術界都很興奮。但是到現在,已有30多年沒有在野外看見華南虎了,它很可能將野外滅絕。
不過,王進軍說:「我們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幫助華南虎繁殖,已經從原來的40來只發展到現在的100多隻了,所以動物園就承擔起了華南虎物種保存的任務。」他表示,如果將來繁殖條件成熟了,能夠保證血緣的純度是正宗的華南虎,數量也足夠多,那麼就可以輸出到野外。因此,用技術手段保障物種種群的可持續發展是很重要的,這也就要求動物園需加強物種種群管理。
據王進軍介紹,物種種群管理在中國是剛剛起步,去年7月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統籌物種管理工作,聯合中國動物園協會的160多家會員單位,一起對物種種群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調配。王進軍說,物種種群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對個體進行鑑定,鑑定其基因、血緣的純正度,再進行個體標識,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調配,進行配對繁殖,讓種群能延續下去。目前,除了華南虎,還有大熊貓、金絲猴等10個珍稀物種已被列入一級管理。
出席會議的中國動物園協會科技委員會主任胡新波介紹說,雖然物種種群管理才剛起步,但有不少業內人士多年來一直從事著該項工作,也有成功的典型範例。「杭州動物園的公象,與上海野生動物園等地方的母象,就繁殖出了後代,成活了4隻。」但他同時表示,此項工作的難度也很高,除了要各動物園的配合,還有運輸環節,另外就是動物的生存和繁殖環境要打造得適宜。
胡新波說,在加強物種種群管理的同時,動物園裡的動物飼養、疾病防治、展區設計、動物福利等方面工作也舉足輕重,這也是為了能給動物最安全、最人性化的的飼養管理,創造最適合的生存環境。
在談及物種種群管理的重要意義時,中國動物園協會華南虎委員會主任袁耀華總結說,這有利於使動物園的動物數可持續發展,在適當時機還能向野外放歸,讓物種得以延續,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有利於公眾教育,提高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