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撞月每年流失200噸水—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隕石撞月每年流失200噸水
該研究有助解釋水在月球上的分布

 

圖片來源:NASA

本報訊 當隕石猛烈撞擊月球時,它們無疑會揚起一些塵埃。如今,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些隕石也會撞出相當多的水分——大約每年200噸。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一個月球探測器觀測到了月壤中的水蒸氣進入月球周圍稀薄空氣中的情形。

行星科學家在回顧月球大氣和塵埃環境探測器的傳感器數據後發現了這一現象。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該月球探測器記錄了從月球上脫落下來的粒子(包括水分子)數量偶爾會出現激增。分析表明,在39個峰值中,其中有29個發生在月球和地球經歷過每年一度的流星雨後的48小時內,而這些流星雨的範圍足以擊中上述兩顆天體。

文章作者之一、該探測器項目科學家Richard Elphic說,月球周圍的稀薄空氣中含水量不高,因此在流星撞擊月球時,從月壤中撞出的水蒸氣哪怕只是在空中短暫存在,也能被探測到。

研究人員指出,一般來說,流星雨越強,從月球上拋入太空的粒子就越多。

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在4月15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同時表示,這些傳感器檢測到的水的含量太高了,大於流星中可能含水的量,因此不可能來自隕石本身或者蒸發的土壤。相反,他們認為大部分的水可能是從隕石撞擊點附近的月球土壤顆粒中釋放出來的。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月球上存在水。分析顯示,只要流星能夠鑽到月表之下8釐米處,就能把那裡所含的水分子撞擊出來。由於月表物質比較疏鬆,直徑約5毫米的流星撞擊到月表,就足以把水蒸氣擊入空中。

研究人員認為,在1年的時間裡,隕石撞擊可能從月球土壤中釋放出約300噸的水。其中大約1/3的水最終流向了月球的其他地方,包括位於月球兩極附近的永久陰影區域,而剩下的大約200噸水則永久釋放到太空中。

研究人員的發現表明,月球表面一層8釐米厚至3米深的乾燥土壤中含有200ppm(百萬分之一)至500ppm的水——比地球上最乾燥的土壤還要乾燥,而這些水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容易從土壤中提取出來。處理一噸月壤只能獲取不到500克水。

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水在月球上的分布。(趙熙熙)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1-019-0345-3

《中國科學報》 (2019-04-18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NASA報告:隕石撞擊月球竟噴發珍貴水分,年損失約200噸!
    建立月球太空基地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月球缺乏氧氣、水等人類必需資源,而通過科學技術改造月球變成宜居還存在很大的技術鴻溝。此前NASA探測到月球上真的有水,而且以「水冰」的形態存在月球表層坑洞內。不過據NASA最新報告,科學家觀測到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時,除令月球表面散出粉塵,同時還有機會失去一點水份。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報告顯示,許多隕石在撞擊月球表面時引發一系列反應,導致在月球表面極度稀有的水分子以氣態形式噴出,進入月球大氣層中。
  • 塵暴助水「逃離」火星—新聞—科學網
    2018年,火星被塵暴包圍(如圖所示),這使得水從火星上「逃逸」。圖片來源:ESA/DLR/FU BERLIN/CC BY-SA 3.0 IGO 在沙丘、礫石、隕石遍布的火星上,塵暴十分常見。 目前已知的一個水逃逸的途徑來自太陽紫外線照射,它能將火星表面附近的少量水分解,分解後形成的氫和氧都比火星上主要的二氧化碳氣體更輕,因此滲透到火星大氣層頂部,在那裡它們「逃」入太空。但科學家認為這種機製造成的水分流失微乎其微。 2018年火星塵暴為科學家發現另一種水逃逸途徑帶來了線索。那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生Shane Stone正在查看來自MAVEN的數據。
  • "天外來客"隕石:每年落到地球上達幾百萬噸
    凌光   新聞背景   春節期間,一塊隕石墜落在俄羅斯,造成上千人受傷,引發全球關注   在我國的史料中,也記載了很多關於隕石造成災害的事例。其中死人最多的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4月4日,甘肅慶陽隕石雨「擊死人以萬計」。明正德七年(1512年),嶧縣(今山東嶧城)由於隕石引起火災,燒毀官舍、民房千餘間,郊區的樹林也成了一片焦土。   「聖物」還是「災星」?
  • 雲南小行星撞地球 外星人救了我們?—新聞—科學網
    彗星撞地球模擬圖。視覺中國供圖 編輯老師: 我是一名剛從雲南大理回來的遊客。
  • 如果隕石撞地球,那海洋的水會怎麼樣?
    地球曾經也被隕石撞擊過,小型的隕石撞了也就撞了,最多帶來局部性的災難,就像發生在俄羅斯的通古斯大爆炸那樣,爆炸的威力造成2000多平方公裡面積上的8000多萬顆樹被毀,衝擊波將650公裡範圍內的居民窗戶玻璃震碎。
  • 地球每年流失數十萬噸大氣,逃往外太空,還能堅持多久?
    地球生命耐以生存的兩大條件:空氣和水,離開其中一樣,地球繁榮的生命系統,將在頃刻間蕩然無存!但是,地球大氣卻以每年數十萬噸的速度逃跑,損失巨大!那麼地球上的空氣,照這樣的損失速度,還可以堅持多久呢?據科學家們分析,如今的地球上空氣,大部分是後期形成的,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空氣已經被輪換掉了,那麼早期的空氣都到哪去了,全部逃逸到外太空去了也就是說在時間的加持下,地球上的氣體曾經大部分流失掉,但是為什麼地球上的空氣卻沒有因此而減少,卻還增加了呢?
  • 小行星撞地球!雲南香格裡拉發生隕石掉落事件
    小行星撞地球!  (資料圖)  海外網10月5日電據NASA消息,北京時間2017年10月4日20時07分05秒,地球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撞擊地點為我國雲南香格裡拉縣城西北40公裡處,爆炸當量相當於540噸TNT,比2014年的錫林格勒事件(450噸)略強。
  • 張小平跳槽背後:航天國企人才流失嚴重 兩三年換一波
    航天國企人才流失,比想像中更嚴重。一篇2018年4月發表在《今日科苑》上的調查《航天主要科研院所調研訪談情況分析及啟示》支持了這個現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中心蔡聞一等5名作者,對航天科技集團的近200餘名工作人員進行了調研。
  • 面對隕石撞地球的末日,人類其實很無力
    1908 年發生在俄羅斯的通古斯爆炸相當,相當於 1000 萬~1500 萬噸 TNT 炸藥,超過 2150 平方公裡內的 8 千萬棵樹被焚毀倒下,其爆炸能量是 1945 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的 1000 倍。
  • 隕石會撞向中國嗎?多久會光臨一次地球?本文為你揭曉
    史上最可靠最早的一次隕石下落記載是在《七國考》卷十三上,"秦獻公十七年,櫟陽雨金"。而最近在中國的隕石記錄則是2019年10月11日墜落在吉林省松原市附近,當地居民在凌晨的時候只見到空中亮光一閃。所以隕石不管你是哪個國家,只要隕石還在前進,在特定的時間,就會在地球自轉到的那個地方墜落,理論上它有可能撞向任何一個國家。
  • 每年流失千億噸!南極洲冰川的融化速度遠比你想像的快
    每年流失千億噸!南極洲現在流失的冰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6倍!氣候變化可能會加速冰的流失,這可能造成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這些結論來自一項新的研究,該研究整理了改進後的數據集,並於本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 日現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證據 或致大量生物滅絕
    日現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證據 或致大量生物滅絕資料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12月2日報導,日本熊本大學教授近日在日本岐阜縣和大分縣發現一顆2億年前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時釋放的能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30億倍,可能導致當時大量生物滅絕。
  • 面對隕石撞地球的末日,人類其實很無力 | 完全極客養成指南
    1000 萬~1500 萬噸 TNT 炸藥,超過 2150 平方公裡內的 8 千萬棵樹被焚毀倒下,其爆炸能量是 1945 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的 1000 倍。所以就算是 Didymos 系統中較小的那顆隕石真的撞上地球,也將給撞擊區域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因為 Didymos 隕石會在 2022 年和 2024 年兩度靠近地球,雖說通過計算,這兩顆隕石完全沒機會撞到地球,但卻給 NASA 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測試目標,其靠近地球最近的距離將比月地距離還近,所以無需太多的能量,就能進行這次撞擊測試。
  • 地球表面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
    地球水量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這讓它成為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這些水總量約有14億立方千米,其中淡水只佔2.53%,人類可利用的只有0.26%。2015年,NASA測試後說,海平面在未來100~200年內上升1米已在所難免。而有人預估2050年上海將被演沒。讀到這裡,有人要問:又說河流乾涸,又說海平面上升...
  • 地球表面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
    2015年,NASA測試後說,海平面在未來100~200年內上升1米已在所難免。而有人預估2050年上海將被演沒。讀到這裡,有人要問:又說河流乾涸,又說海平面上升...那地球上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還是一成不變呢?前面說淡水匱乏,海水上升,這都不假。
  • 隕石中現身超導材料—新聞—科學網
    物理學家發現,撞入澳大利亞的9980公斤隕石含有微量的天然超導材料。 圖片來源:SYDNEY OATS/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0 一個由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發現,隕石有時含有天然形成的可在無任何阻力情況下導電的超導體。雖然這項在日前於洛杉磯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3月會議上得以報告的成果不會徹底改變科學家對太陽系的理解,但它引發了尋找室溫超導體材料的希望。而這可能帶來諸如磁懸浮火車等技術突破。
  • 島國每年流失一億噸土壤,當地人卻表示:有好處不用治理
    兩千多萬人口的島國,巔峰期居然有200多萬礦工(2019年仍有110萬),可想而知島上被挖成什麼樣?馬達加斯加是全球第四大島,59萬平方公裡生活著2600萬人口,2019年人均GDP僅500美元,實際可支配收入不足200
  • 求婚用33噸重隕石?是真隕石嗎?
    圖為烏魯木齊小夥子花100多萬買的33噸重的大多數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其實隕石並不是什麼稀罕物,每天都會有幾十噸的隕石掉到地球上,但重量大的隕石很少,多數隕石都像沙子、花生米、蠶豆那麼大。近日,有媒體報導,因女友愛看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烏魯木齊有位小夥子花100多萬買了一塊重33噸的隕石,用來向女朋友求婚,並成功了。
  • 隕石撞擊地球的可怕後果
    隕石撞上地球是可怕的對人類來說是毀滅性的恐懼。那麼這些碎片如果撞擊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我們人類又該怎樣有效的採取措施呢?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力量有兩個原因:動能和勢能。我們都學過物理速度越大動能就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質量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大小隕石撞向地球的後果。
  • NASA宣布未來這十四顆小行星或撞向地球?中科院:不怕,有我
    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號,一顆巨大的小行星隕石撞向地球,降落在俄羅斯通古斯河附近並發生極為強烈的大爆炸。事後,科研人員在爆炸當地發現了三個直徑在90米-200米的隕石撞擊坑。2013年車里雅賓斯克州事件:如果說「通古斯」大爆炸發生的時代過於久遠,那麼「2·15俄羅斯隕石事件」相信會有不少人仍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