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夏天最可怕的不是的高溫和暴雨,而是蚊子。
根據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官網信息顯示,世界上已經被人們認識並命名的蚊子約3500種,疾病傳播主要有登革熱、瘧疾、流行性Z型腦炎等,經過蚊蟲叮咬傳播的疾病高達80多種,每年造成約725000人死亡。
很多人誤認為,蚊子是夏季出現的昆蟲,其實並非如此。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胡好遠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蚊子一般自4月到11月都有出現,只是前後出現的數量比較少。到了8月、9月,蚊子迎來了一個活動的高峰期,因為從適宜其生存的溫度條件上說,25-28攝氏度是最適宜蚊子活動和繁殖的溫度。
關於驅蚊的謠言
謠言一:吃維生素b1或者用其泡水,會使人體產生一種令蚊子感到不適的味道,從而避免被叮咬。
真相:實際上維生素b1在實驗裡並沒有起到驅蚊的效果,並且大量補充維生素b1可能會產生頭暈眼花、腹瀉、浮腫等副作用。
謠言二:蚊子更喜歡叮咬O型血的人。
真相:這是上世紀70年代的一個不嚴謹的實驗表明的結果,而後在80年代一位叫Thornton的科學家和他的團隊再次進行實驗,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沒有發現蚊子叮咬與血型存在必然聯繫,膚色和體毛也同樣沒有影響。
謠言三:養殖驅蚊草、豬籠草和青蛙可以有效驅趕和捕捉蚊蟲。
真相:驅蚊草內確實含有香茅醛、檸檬醛等驅蚊蟲的物質,但是這些物質並不會主動揮發,只有在收到物理損傷後才會大量揮發;豬籠草的主要食物其實是螞蟻等陸地昆蟲,而非蚊子。而且豬籠草在吃掉蚊子後,蚊子會在其內腔中產卵,產生新的幼崽,吸引別的昆蟲輔助豬籠草進食,從而兩者形成一種互利的關係,共同生存下去。
蚊子會優先挑選對它更有吸引力的對象
1、 體溫高、呼出二氧化碳多和有體味的人:在蚊子的觸角裡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十分敏感,能在數米外通過嗅覺鎖定目標,此外,人體的汗液中含有大量胺基酸、乳酸及氨化類化合物,更容易被蚊子鎖定。因此,體型更大,運動更多的人更容易被蚊子襲擊。
2、 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有趨暗的習性,黑色是蚊子首選的進攻對象之一,其次是藍、紅、綠等。夏天深色衣服更吸熱,會使溫度升高,招惹蚊子。
3、 嬰兒和孕婦:醫學研究顯示,孕婦遭蚊子叮咬的機率大致比其他女性高一倍。這是因為孕婦呼出的氣體中有多種易招惹蚊子的化學物質,並且她們的腹部溫度較高,皮膚表面的揮發性物質也相對較多。此外,孕婦在妊娠後期,耗氧量比非妊娠女性高約20%,呼出的潮氣量會增加約40%,而這些對於蚊子都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4、 多化妝和塗抹髮膠的人:化妝品當中大多含有硬脂酸,而硬脂酸恰恰是蚊子的最愛。所以愛化妝的女士夏天儘量減少化妝,除非是一些必要的場合,可以適當的塗一些防曬霜。
我們該如何防治蚊子
1、 我們應該勤洗澡,減少體表汗液,降低使用化妝品的次數。少穿黑色的衣物,如晚上散步時可以穿長褲長袖將蚊子抵擋在外,儘量遠離草叢、花壇、水池等蚊蟲聚集地。
2、 注意清潔家中可能產生積水或潮溼的地方,如盆景、水缸及地漏處。
3、 除了在床上使用蚊帳這種物理隔離的方式,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方式驅蚊,如電蚊香(通過電力會發出滅蚊物質,一般藥效持續6-8小時,使用時需注意室內空氣流通)、驅蚊貼(利用精油揮發驅蚊,不宜使用時間過長並直接接觸皮膚,孕婦不宜使用)、驅蚊花露水(內含驅蚊化合物,是蚊蟲對人體氣味失去感應)
被蚊子叮咬後的處理
1、 用冰塊冷敷或輕拍被咬處,再塗上清涼油等外用藥。
2、 孕婦和孩子可用更溫和的肥皂水和蘆薈汁衝洗
3、 可以用爐甘石洗劑擦除止癢
4、 切記抓撓,可能會導致組胺釋放,感到更癢,甚至可以造成感染。
5、 如若形成較大腫塊幾天不消退或是出現全身發熱等情況,可能是人對蚊子的毒素過敏,或者發生感染,建議及時就醫並遵醫囑服藥修養。
來源:中國科普網綜合報導
作者:李椋暉(實習)整理
編輯:李椋暉(實習)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