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藍色香蕉

2021-01-20 科學網

 

眾所周知,當香蕉成熟時,它會由青變黃,然而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種鮮藍色的香蕉,能發藍光,令人大為意外。這是科學家首次看到這一現象。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藍色香蕉與葉綠素退化有關,當香蕉成熟時,葉綠素就會消退,水果就會呈現成熟的顏色,從而幫助動物尋找香蕉享用,並能在紫外線光譜下看到香蕉。

 

葉綠素是植物體內的一種綠色素,可以讓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從陽光中獲得能量。

 

當香蕉成熟時,葉綠素開始分解,此過程叫分解代謝。而這種分解代謝主要集中在香蕉皮上。在紫外線下,也就是我們所說黑光下,這些分解代謝產生螢光,發出藍色光芒。負責此項研究的因斯布魯克大學的伯尼哈德•卡特爾說:「令人驚訝,發現此藍色螢光完全出乎意外。」

 

此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10日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上。在此研究之前,科學家只在高等植物中發現有這種分解產物——發螢光的葉綠素代謝產物,且壽命很短,而香蕉的藍色發光並不會因為其成熟而減弱,顯然,這種代謝分解物異乎尋常地長壽。這一長壽特性歸咎於科學家在香蕉皮中識別的一種代謝產物,它具有穩定作用。在此之前,科學家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代謝產物是葉綠素的代謝分解產物。

 

為何這種葉綠素退化在香蕉中的表現與其它植物不同?目前科學家對此問題還不大清楚,但卡特爾有自己的看法。他說:「與人類相比,許多吃香蕉的動物能在紫外線光下看到東西,而香蕉的藍色螢光讓它們能夠清楚地識別出此香蕉已經熟了。」另一個可能性則是葉綠素代謝分解產物還對香蕉有特別的生理功能,可以讓香蕉的繁殖力保持更長時間。(來源:搜狐科學 元元) 

  

(《應用化學》(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0803189,Simone Moser,Bernhard Kräutler) 

 

相關焦點

  • 是的,我們有藍香蕉!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鮮藍色的香蕉,能發藍光,這是科學家首次看到這一現象。當香蕉成熟時,葉綠素開始分解,而這種分解代謝主要集中在香蕉皮上,在紫外光下表現出強烈的藍色光芒。
  • 香蕉中發現抗愛滋病的成分!!
  • ...科學家首次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
    從飛機上看到的閃電精靈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在美國中西部地區上空,科學家首次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的3D影像。1989年,科學家首次發現紅色精靈。
  • 香蕉特殊成份可用於治療愛滋病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從香蕉提取特殊成份研製了一種「神奇藥物」,能夠用於治療許多致命頑疾——C型肝炎、流感和愛滋病。
  • 科學家首次發現溫血魚類——月魚
    科學家首次發現一種溫血的魚類——月魚,改寫我們生物學教科書中的「魚是冷血動物」的概念。這種月魚有恆定的體溫,平均肌肉溫度比周圍水溫高五度。據《華盛頓郵報》5月14日報導,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科學》雜誌最近一期發表研究論文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首次發現身體內完全流淌著溫熱血液的月魚。報導說,這項新發現改變了教科書中魚類是冷血動物的概念。
  • 水果變色後啥樣子,藍色橘子暫且忍了,看到香蕉:我的少女心
    看圖中的橘子本來是橘黃色的,但在這裡卻變成了天藍色,雖然有些奇怪,可看起來倒是挺小清新的,所以就暫且忍了。還有草莓應該是挺受人們喜歡的水果了,但它的價格也確實不便宜,草莓都知道是紅色的。可是如果它變成了圖中的深藍色你們還會吃嗎?光是看著都覺得挺不好吃的吧,像是草莓中毒了似的。
  • 殺死香蕉的真菌已經到達拉丁美洲,這是否意味著香蕉會滅絕?
    將水果喜愛的調查,範圍擴大到全世界,那麼香蕉絕對在眾多明星水果中脫穎而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水果全世界每年消費超過1000億香蕉。印度、中國、巴西和印度尼西亞佔了一半。香蕉約佔每年熱帶水果貿易的75%,是世界上出口最多的水果。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出口國是厄瓜多,最大的進口國是美國。香蕉是一種適合所有人吃的水果。
  • 科學家首次發現中微子
    NBC新聞報導,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首次檢測到追溯到聚變的中微子。科學家確定,通過其Borexino檢測器通過的難以捉摸的粒子源於太陽中心的碳-氮-氧(CNO)融合過程。這種行為早在1938年就已被預測到,但儘管科學家在1956年發現了中微子,但至今尚未得到驗證。
  •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
    科學家首次發現蛇類琥珀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重要價值緬甸曉蛇復原圖 劉毅繪/光明圖片本報北京7月19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出一個全新的物種。
  • 巨大「海怪」首次被發現於北半球!科學家:但是它好像翻車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愛仕達奇聞說」,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祝福了
  • 科學家首次發現,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
    一項新發表的科學研究首次發現,即使生活在地球最深處的生物,也正以驚人的數量食用塑料垃圾。這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2014 年,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科學家 Richard Thompson 在研究中首次發現海床上有微塑料。目前為止,有關深海與塑料的實驗室研究進展一直較少,從而使得塑料對於深海生物的未來影響仍處於未知階段。報告中測試的6個海溝地點,均圍繞太平洋兩側。三款 Lysianassoidea amphipods海洋動物採樣。
  • 科學家首次在銀河系中心發現吸血鬼恆星
    (圖片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提供) 北京時間6月14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最近第一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發現「吸血鬼」恆星,它們從鄰近恆星吸取能量。 科學家曾在銀河的其他部分發現這種名叫藍離散星(blue stragglers)的「吸血鬼」恆星,它們的年齡顯然滯後於其他恆星,它們明顯更熱、更年輕和更藍。
  • 真菌感染導致香蕉滅絕了?「香蕉味食品」為什麼不像真香蕉?
    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遠在3000~4000多年前已被發現並在4000多年前希臘已有文字記載。大米七香蕉又叫做大麥克香蕉,這種香蕉沒有種子,外皮厚實,體格奇大足有成年人小臂大小,成熟後表皮為淡黃色,色澤誘人,表皮厚實這一特性讓大麥克香蕉可以長期儲存,從而飄洋過河從非洲和每周運往全球各地,這種香蕉豐富的口感刺激了當時人們的味蕾,也讓香蕉這一水果一直火到了今天。
  • 科學家發現「藍色星球」,疑似地球二號,深入研究卻令人失望
    科學家發現「藍色星球」,疑似地球二號,深入研究卻令人失望我們都知道,從太空中看的話,地球就好像是一個藍色的大水球。這一點也被天文學家們沿用,每次觀測到帶著藍色的星球,就會第一時間被其所吸引視線。而科學家們也通過不懈的努力,尋找到了一顆同地球一樣,滿是覆蓋著藍色的星球,並將它命名為HD1894733b。據了解,早在很早以前,這顆星球就被天文學家們觀測到了。一開始發現這顆星球的時候,天文學家們無疑是非常振奮的。因為它同地球一樣布滿著藍色,這也就意味著其上很有可能分布著眾多的海洋。但是因為當時的科技條件所限,科學家們無法進一步的對它進行研究。
  • 香蕉可能要滅絕了,為什麼蕉農們都開始玩手機?
    事實上,2013年,TR4首次在亞洲以外的約旦發現。而上個月初(2019年8月),哥倫比亞首次檢測到TR4,表明這種對香蕉具有致死性的真菌傳播到了香蕉主產區之一的拉丁美洲,哥倫比亞成為第一個受到波及的國家。為此,哥倫比亞農業研究所(ICA)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 火星發現藍色「水滴」,或許是一種罕見寶石,科學家十分興奮
    最近,科學家們就從探測器捕捉到的一張圖片中,發現了一個非凡的存在,那就是藍色的「水滴」。據了解,這張照片的拍攝是由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HiRISE)儀器完成的,拍攝地點位於火星上的哥白尼火山口附近。通過彩色成像,我們發現這裡竟然有許多巨型的「水滴」狀結構,表面呈現藍色。科學家認為,這或許是一種富含珍貴礦物的沙丘,裡面應該含有一種罕見的寶石,橄欖石。
  • 科學家解開了16歲的藍色星雲之謎
    藍星雲十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但新的發現表明,這可能是已知最年輕的兩顆恆星合併成一顆恆星的例子 天文學家在2004年首次發現了這個神秘的物體,帶領他們發現了導致圍繞恆星形成一個藍光圈的原因,該恆星名為TYC 2597-735-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認為,這個環實際上是一個圓錐體,在一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吞沒了一顆較小的恆星同伴後,發光的碎片就形成了。
  • 60年前的香蕉又大又甜,但是差點滅絕,還好科學家救了它們
    是我們今天都在吃,但我們也不總是吃這種香蕉。直到20世紀60年代,每個人都吃著同種香蕉。這是一種不同香蕉,名字叫大麥克香蕉,它是一種更大、更甜、皮更厚的香蕉。你可能會注意到,香蕉味兒的東西和真的香蕉比口感上還是差了一點。沒錯,確實如此,它們嘗起來像大麥克香蕉。
  • 「香蕉冷知識」香蕉的種子在哪裡?香蕉原來長這樣,進來漲知識
    吃香蕉真的能防止便秘嗎?香蕉會滅絕嗎?香蕉能補水嗎?今天小8帶你了解香蕉的冷知識!問:香蕉的種子在哪裡?答:香蕉裡!在公元前5000年人類就開始食用香蕉啦。但是那個時候的香蕉全身充滿了種子,種子又很硬,不方便食用,於是人們對香蕉進行了雜交改良,培養出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香蕉。雖然裡面也有微小的種子,但是不影響我們食用。問:香蕉種子能種出香蕉嗎?答:不能!
  • 一種黃色的鼻涕蟲,科學家命名香蕉蛞蝓,你感覺像啥?
    蛞蝓的形態,加上黃色的身體,很容易讓人產生比較不好的聯想,科學家也是如此,因此這種黃色的蛞蝓,最終被科學家命名為「香蕉蛞蝓」。 這種黃色蛞蝓,說是香蕉也無可厚非,因為它們的長度就跟香蕉差不多,在18公分左右,寬度跟火腿腸類似。這貨的確有點兒像是香蕉,只是絲毫讓人聯想不到香蕉的美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