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這些糖友要注意,慎用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

2020-12-06 騰訊網

有研究認為胰島素抵抗是大多數2型糖尿病發病的始發因素。2型糖尿病早期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後期則以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有胰島素抵抗。當一個糖尿病患者一天的胰島素用量超過40~60單位而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就需要考慮是否加用胰島素增敏劑了,而噻唑烷二酮類就是很經典的胰島素增敏劑。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有哪些品種?

目前我國上市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主要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羅格列酮

商品名文迪雅、太羅等,片劑有1毫克、2毫克和4毫克3種規格。單藥治療開始用量為每天4毫克,每天1次,經2周治療後,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最大推薦劑量為每天8毫克,每天1次或分2次口服。該藥也可與其他各類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聯用。

吡格列酮

商品名艾汀、瑞彤、艾可拓等,每片劑量為15毫克。單藥治療,開始劑量為每次15毫克,每天1次,經2周治療後,若降糖效果不滿意,劑量可加至每次15毫克,每天2~3次。吡格列酮劑量大於每天45毫克時,降糖效果並不會進一步增加。如果患者對單藥治療反應不佳,應考慮聯合用藥。本藥可與磺脲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類藥或胰島素合用。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此類藥物單獨使用時不導致低血糖,但與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聯合使用時可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體重增加和水腫是噻唑烷二酮類的常見副作用,這種副作用在與胰島素聯合使用時表現更加明顯。噻唑烷二酮類的使用還與骨折和心力衰竭風險增加相關。

這些人群不宜應用或慎用

心力衰竭患者(單用或與其它抗糖尿病藥物合用可引起液體瀦留,有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險)

嚴重酮症,糖尿病性昏迷或昏迷前,或1型糖尿病患者(此時必須用靜脈輸液及胰島素迅速糾正高血糖)

嚴重肝功能障礙的患者

嚴重腎功能障礙的患者

嚴重的感染症,手術前後,或嚴重創傷的患者。(此時為應激狀態,應用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更為適宜)

對本品成分有過敏史的患者

孕婦或有可能妊娠的婦女

現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的患者禁用吡格列酮

磺脲類降糖藥使用糖友該知道

所有服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者必須定期監測肝功能,最初一年每2個月複查肝功,以後定期檢查即可。

一般來講,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每天服用1-2次,每次4-8毫克,餐前餐後都可以服用,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製劑聯用。

無骨質疏鬆的絕經後女性、老年人服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時,最好同時補充鈣劑、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如發現骨質疏鬆,遵醫囑換藥哦。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與其他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聯合應用時,有發生低血糖的可能,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血糖情況遵醫囑酌情調整用藥的劑量。本藥與胰島素聯合應用時,可以根據情況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部分患者使用此類藥物會產生鈉水儲留和體重增加、血尿、尿頻等副作用,是否繼續使用此類藥物,要根據醫生判斷,不可自行停藥或者換藥哦。

相關焦點

  • 糖尿病用藥需注意!這6大類口服降糖藥,可不要弄混了
    其中除了由於自身免疫缺陷,遺傳,病毒感染的一型糖尿病患者外,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都是由於肥胖而導致患病的。而患上二型糖尿病的病人也別急,有6大類口服降糖藥可以幫助降低血糖。而且因磺脲類藥物刺激而產生的胰島素作用峰值是在90分鐘後。 為了能更有效控制餐後血糖,最好在餐前半小時服用這類藥物。值得注意的是,磺脲類藥物降糖能力較強,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患者需要謹慎關注自身血糖變化。
  •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毒副作用?
    診斷為糖尿病後,如果經過飲食、運動等治療,血糖不能控制在目標範圍,醫生就會建議患者使用降糖藥物。口服降糖藥物作為目前降糖藥物最為常用的一種類型,會被醫生選用。口服降糖藥物如果效果較好,通常會被長期使用,幾年甚至十幾年。長期服藥,「是藥三分毒」啊!
  • ...DPP-4抑制劑_SGLT-2抑制劑_α-糖苷酶抑制劑_噻唑烷二酮類_醫脈通
    ,例如,磺脲類和格列奈類的作用機制是促進胰島素分泌,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的作用機制則是改善胰島素抵抗。與傳統降糖藥物相比,這些降糖新藥,不僅降糖效果好,安全性高,而且還有除降糖之外的其他方面獲益(如減輕體重、心血管保護等)。下面,筆者就從作用機制、優勢特點、不良反應、性價比、適應證等幾個方面,對新老降糖藥做一比較,希望能對降糖藥物的合理選用有所幫助。
  • 當糖尿病遇見高尿酸,這些降糖藥最好不要用了
    ,患有糖尿病的病友們,當檢查出高尿酸血症時,既要降糖治療,同時也要降尿酸治療,但是,病友們知道嗎?有些降糖藥物會影響尿酸的代謝,其不良反應會加重高尿酸血症。所以,當糖尿病遇見高尿酸血症時,如何合理用藥呢?今天Fulu精靈就為您細數一二。 磺脲類降糖藥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一類藥,這類藥物的名稱以「格列某某」開頭。其中格列苯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等長期服用都能影響腎臟功能,減少尿酸的排出,使血尿酸升高。
  • 快馬加鞭,讓胰島素的降糖作用發揮更好的藥物,注意下副作用
    血糖能控制到正常,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事情,確實也非常的有難度,在嚴格的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應用過一些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以後,血糖可能仍然控制的不理想。 為了更好更快的控制血糖,醫生通常都建議患者選擇使用胰島素治療。
  • 注意:除了降壓藥,這些藥物也降壓!
    其實,除了上述降壓藥,還有一些藥物也具有降壓作用,下面來了解一下。一、降糖藥1.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GLP-1受體激動劑通過激活體內GLP-1受體而降糖,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目前國內上市的主要為艾塞那肽、利拉魯肽、利司那肽和貝那魯肽等。
  • 常用口服降糖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又該如何應對?| 用藥知識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口服降糖藥也不例外,雖然總體而言,降糖藥物益處大於風險,但仍有一些患者會對某些藥品產生明顯的不良反應。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包括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以及格列奈類)、雙胍類(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等,那麼這些口服降糖藥都有哪些副作用,該如何應對,筆者參考文獻做一總結,希冀對大家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 乾貨滿滿:經典降糖藥物的相互作用和臨床處理方法 | 用藥知識
    糖尿病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和經濟上的負擔,並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和年齡的增加,多數患者會伴有共病,需要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如降壓藥、調脂藥等。因此,了解不同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處理方法,對於臨床醫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 17張表,看懂七大降糖藥的相互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其他基礎疾病,在合併用藥時,難免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那麼,對於臨床上常用的7大類降糖藥,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可能的藥物相互作用,以減少類似上述不良事件的發生?
  • 得了2型糖尿病,吃什麼降糖藥比較好?那要看你的血糖情況了
    2型糖尿病患者,可選擇的降糖藥要比其他兩類糖尿病患者範圍要廣一些,目前正式批准上市的降糖藥都可以選擇但糖尿病患者無論服用哪種降糖藥,都需要醫生的診斷和處方,不可擅自服用降糖藥;更不能隨大流,看別人吃什麼降糖藥自己就吃什麼降糖藥;也不要聽信所謂的廣告宣傳,因為處方藥國家規定是不能做廣告的。
  • 七大類降糖藥|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2個月後,患者突發嚴重房顫而入急診。經查,患者血漿中地高辛濃度為0.27ng/ml(有效血藥濃度為0.8~2.0ng/ml)。停用阿卡波糖後,地高辛血藥濃度升至1.8ng/ml。當再次使用阿卡波糖後,地高辛血藥濃度再次下降,確定為地高辛和阿卡波糖之間的相互作用。 女性患者,83歲,因自感不適2周就診。
  • 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糖尿病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和經濟上的負擔,並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和年齡的增加,多數患者會伴有共病,需要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 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一文盤點各種降糖藥常見副作用,值得收藏
    糖尿病一旦被診斷,幾乎都需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但同時糖友們又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一個問題——藥物副作用!藥物副作用不僅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更可能會給身體帶來直接損害。特別是近年來不斷上市的新型降糖藥物,許多糖友們甚至來不及對它們作充分了解。今天,筆者就帶糖友們深度認識降糖藥物的常見副作用。
  • 合理用藥|七大類降糖藥的藥物相互作用匯總(收藏)
    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其他疾病,在合併用藥時,難免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那麼,對於臨床上常用的7大類降糖藥,了解不同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處理方法,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的文獻認為,伏格列波糖對地高辛的吸收無影響,可能機制是由於伏格列波糖對α-澱粉酶無影響,所引起的腹瀉、腹脹要少,所以對地高辛的吸收影響小。 此外,阿卡波糖與胰酶製劑聯用可能會導致阿卡波糖的作用降低。 表3:阿卡波糖的藥物相互作用
  • 降糖藥口服時間有講究,千萬別弄錯!
    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水平。口服降糖藥種類較多,不同類型藥物作用機制不同,因此服藥方式也不同。如果服藥時間不正確,很難達到預期的降糖效果。 口服降糖藥物按作用機制分為以下幾類: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雙胍類;胰島素增敏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
  • 《中國成人T2DM合併心腎疾病患者降糖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來啦...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與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聯合制訂了《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合併心腎疾病患者降糖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本文匯總了主要推薦意見和降糖藥物治療路徑。(Ⅰ A)推薦12:如果患者已經採用不包含SGLT2i或GLP-1RA在內的二聯(甚或三聯)降糖治療方案且HbA1c已達標,在加用SGLT2i或GLP-1RA時,可考慮停用一個二甲雙胍以外的降糖藥物或減少其劑量;如果患者在聯合SGLT2i或GLP-1RA治療3個月後HbA1c仍未達標,可啟動包括胰島素在內的三聯治療。
  • 使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注意事項
    代表藥有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依諾沙星等,種類繁多,但隨著此類藥物的廣泛應用,我們來了解一下此類藥的常見問題:1、左氧氟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注射劑僅可經靜脈滴注給藥,如果使用同一條靜脈通路連續輸注一些不同的藥物,注意給藥前後要衝管,以防止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 降糖藥忘記吃了怎麼辦?5大類降糖藥的補服攻略,請收好
    由此可見,不同種類的降糖藥,降糖的作用機制不同,漏服的補救辦法也不同,我們不妨一一道來: 1、磺脲類降糖藥 這是一類應用歷史最長的降糖藥,又稱胰島素促泌劑。該類藥物都是以「格列」打頭的,降糖作用要與進餐後血糖升高的速度相一致,大都需要在餐前30分鐘服用。
  • 這 10 大類藥物可導致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藥 沒錯,骨質疏鬆藥也可能引起骨質疏鬆和骨折。雙膦酸鹽類藥物用於絕經期婦女,防止或減慢骨質流失,以減少骨質疏鬆的骨折風險。FDA 於 2010 年 10 月 13 日提出警告:雙磷酸鹽類骨質疏鬆症藥物服用超過五年以上可能增加轉子下及骨幹股骨骨折風險。此類藥物包括包括唑來膦酸鈉、帕米磷酸二鈉、利塞膦酸鈉、依班膦酸鈉、阿侖膦酸鈉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骨骼自行重組的過程受到影響,從而阻礙了骨骼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