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這 10 大類藥物可導致骨質疏鬆

2021-01-21 丁香園

據統計,臨床常見的骨質疏鬆症中 8%~15% 的人並非因為缺鈣、維生素 D 或疾病引起,而是由藥物導致體內礦物質代謝紊亂所致,臨床上又稱藥源性骨質疏鬆症。今天我們一起來扒一扒那些可導致骨質疏鬆的藥物。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導致骨質疏鬆最常見的藥物,主要是與糖皮質激素促進蛋白質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鈣、磷排洩有關。多見於兒童、絕經婦女及老人,嚴重者可發生自發性骨折。

 抗凝藥 

華法林也能引起骨質疏鬆,可能與其抑制降鈣素沉積、促進骨吸收有關。常發生在橈骨遠端、脊柱和髖骨,也見於肋骨。

肝素引起的骨質疏鬆常發生在脊柱和肋骨。作用機制可能與其增加骨膠原溶解、使甲狀腺功能亢進而加速骨吸收、抑制骨形成等有關。低分子肝素引起骨質疏鬆的風險低於普通肝素。

 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及骨骼、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主要用於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和單純性甲狀腺腫等。可通過抑制成骨細胞活性、促進破骨細胞的形成和分泌、影響鈣磷代謝引起骨質疏鬆。

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時,骨轉換還與促甲狀腺激素水平有關,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較高者發生骨質疏鬆的傾向更高。

 質子泵抑制劑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 2010 年 5 月 25 日發布警告稱,基於 7 項流行病學研究進行的審查結果,質子泵抑制劑(PPIs)可能會增加髖骨、腕骨及脊柱骨折的風險。所觀察到的風險大多數存在於 50 歲以上的患者以及 PPIs 服用劑量較高或用藥史超過 1 年的患者。

其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 PPI s 抑制胃酸分泌,導致腸道鈣離子吸收障礙,反饋性引起甲狀旁腺激素、1,25 雙羥基維生素 D3 等分泌增加,以及促進溶骨,增加骨吸收等有關。

 抗癲癇藥 

長期服用抗癲癇藥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可引起骨質疏鬆。該類藥物能通過促進維生素 D 的降解、減少鈣離子的吸收、降低機體對甲狀旁腺素的反應、導致維生素 K 與降鈣素缺乏等引起骨質疏鬆。

 芳香化酶抑制劑 

絕經後乳腺癌患者與同齡健康女性相比,骨丟失進一步加速,骨折風險升高,使得病殘率和死亡率增加。

應用芳香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AIs)(阿那曲唑、來曲唑等)是絕經後乳腺癌患者骨丟失危險因素。雌激素可促進破骨細胞凋亡,抑制骨吸收並促進成骨細胞分化,AIs 能夠降低雌激素水平,從而加速患者的骨丟失,增加骨折風險。

 蛋白酶抑制劑 

HIV-1 可能通過感染骨細胞而影響骨代謝,HIV-1 感染者低體質量,維生素 D 缺乏以及性腺功能減退也會影響骨骼系統。研究發現,HIV-1 感染者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的發生率遠遠高於普通人群。

薈萃分析顯示,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的應用,尤其是蛋白酶抑制劑,是 HIV-1 感染者骨密度降低的危險因素,接受 HAART 者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是對照組的 3 倍。

體外研究表明,利託那韋即可通過經典 Wnt信號通路影響破骨細胞分化,也可通過易化非經典的 Wnt 信號通路介導的破骨細胞分化而影響骨代謝。蛋白酶抑制劑也可能通過抑制羥化酶的活性,使 25-(OH)D3 不能有效地轉化為 1,25-(OH)2D3 間接影響骨代謝。

 骨質疏鬆藥 

沒錯,骨質疏鬆藥也可能引起骨質疏鬆和骨折。雙膦酸鹽類藥物用於絕經期婦女,防止或減慢骨質流失,以減少骨質疏鬆的骨折風險。

FDA 於 2010 年 10 月 13 日提出警告:雙磷酸鹽類骨質疏鬆症藥物服用超過五年以上可能增加轉子下及骨幹股骨骨折風險。此類藥物包括包括唑來膦酸鈉、帕米磷酸二鈉、利塞膦酸鈉、依班膦酸鈉、阿侖膦酸鈉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骨骼自行重組的過程受到影響,從而阻礙了骨骼的修復。

地諾單抗是一種人源單克隆抗體,為作用機制獨特的骨吸收抑制劑,可抑制破骨細胞活化並增加脊柱、髖骨、橈骨骨密度和骨強度,降低骨折風險。2012 年 11 月加拿大衛生部警告稱,地諾單抗可能與少數患者中不同尋常的股骨骨折風險有關。公告說接受地諾單抗治療的患者,若在大腿、臀部、腹股溝出現沉悶或不尋常疼痛時,應立即告知醫生。

 噻唑烷二酮類藥 

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為胰島素增敏劑,主要用於治療胰島素抵抗的 2 型糖尿病。2006 年新英格蘭雜誌報導,羅格列酮會增加患者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

此後,多項研究顯示該類藥物能增加骨丟失、降低骨密度和骨質量。由其引起的骨質疏鬆常表現為全身骨骼受累,常見於上肢,累及肱骨和手部。

作用機制可能與其促進破骨細胞分化和骨吸收,抑制成骨細胞分化和骨形成有關,可能還與其影響芳香酶系統,減少雌激素合成,增加骨吸收、激動核轉錄因子過氧化物酶體增殖體激活受體 γ(PPAR-γ)  等有關。

 腫瘤化療藥 

許多化療藥物可對骨骼系統產生影響,如甲氨蝶呤通過減少成骨細胞活性、增加破骨細胞生成引起骨質疏鬆,長期大劑量應用甚至導致甲氨蝶呤骨病(骨痛、骨質疏鬆症、壓縮性骨折);環磷醯胺可引起成骨細胞損傷造成骨發育不全,並影響骨代謝阿黴素通過抑制成骨細胞使骨髓質和骨皮質的厚度下降。

此外,利尿劑、異煙肼、鋰製劑、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含鋁抗酸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藥物等也會引起骨質疏鬆,增加骨折風險。臨床醫生及藥師建議服用以上藥物應注意監測尿鈣、血 1,25-(OH)2D3、礦物質水平、骨密度等指標,或在醫生、藥師指導下服用鈣劑、維生素 D、降鈣素、雌激素等藥物防止骨質疏鬆。

參考文獻:

1. 劉琛, 王育琴. 藥源性骨質疏鬆的發病原因、致病藥物及防治 [J]. 藥物不良反應雜誌, 2011, 13(6):367-372.

2. 李定國. 藥源性骨質疏鬆, 豈止強的松 [J]. 家庭用藥, 2011,11(10):64-65.

3. 佚名. 骨質疏鬆患者服用雙膦酸鹽類藥物有發生股骨骨折的危險 [J]. 世界臨床藥物, 2011, 22(3):191. 

4. 董翔. 妥泰對成人癲癇患者骨代謝及骨密度的影響 [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誌, 2014, 17(21):24-25.

5. 巴建明, 孫啟虹. 藥源性骨質疏鬆 [J]. 藥品評價, 2014, 11(11):22-26.

6. 張麗麗, 傅曉敏, 劉敏燕, 等. 藥源性骨質疏鬆症綜述 [J]. 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 2015, 12(6):383-386.

7. 劉佐忠, 陳亮, 尹良軍, 等. 質子泵抑制劑與骨質疏鬆 [J].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 2011, 4(3):193-197.

8. 中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多學科管理骨安全共識專家組. 絕經後早期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相關的骨安全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J]. 中華腫瘤雜誌, 2015,37(7):554-558.

9. 邢巖, 趙晉華, 金文雅, 等. 芳香化酶抑制劑對絕經後乳腺癌患者的骨密度影響 [J]. 中國骨質疏鬆雜誌, 2011, 17(12):1045-1047.

10. 張麗俠, 謝靜, 李太生.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 感染者骨質疏鬆的發病機制 [J]. 中華傳染病雜誌, 2013, 31(7):438-441.

11. 姚立新. FDA 警告: 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可能導致骨折 [J]. 廣東藥學院學報, 2010, 28(5):523.

12. 盛輝, 李文君, 盛春君, 等. 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物與骨質疏鬆症 [J].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 2011, 4(2):113-115.

13. 丁生. 腫瘤治療緣何易發生骨質疏鬆 [J]. 抗癌, 2001, 14(2):12-13.

14. 佚名. 治療骨質疏鬆藥物讓人更易骨折 [J]. 安徽醫學, 2009, 37(3):1133.

15. 楊寶峰. 藥理學 [M] . 第 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相關焦點

  • ...骨質疏鬆症日(2020.10.20),為大家盤點可導致骨質疏鬆的藥物。
    二、甲狀腺激素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可影響正常的骨代謝,通過抑制成骨細胞活性、促進破骨細胞的形成和分泌、影響鈣磷代謝引起骨質疏鬆,最終導致骨量的丟失。並且在不同的甲狀腺疾病中,發生骨質疏鬆的機制是不同的。因此,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時,要慎之又慎。
  • 臨床筆記丨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一覽
    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除老年人群,還有絕經後婦女,這主要是因為婦女絕經後其機體內的雌激素分泌往往會出現減少,導致機體內鈣離子大量丟失。雌激素類藥物適用於絕經婦女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其應用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公認雌激素對骨具有保護作用。雌激素替代療法經歷了只給予雌激素,聯合使用孕激素和組織特異性雌激素替代療法應用三個發展階段。採用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症,可與骨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有效結合,促使骨細胞增多,但長期採用雌激素治療,容易誘髮乳腺癌、心腦血管疾病。
  • 你為啥會得骨質疏鬆?這些原因完全想不到!
    X線檢查或CT檢查常可見明顯的骨質疏鬆,嚴重甚至有明顯的骨質破壞,酷似骨腫瘤,容易發生脆性骨折。甲旁亢引起的骨質疏鬆是雙重的,PTH對骨代謝具雙重作用,既影響骨吸收也影響骨形成,可導致溶骨性骨病。四腫瘤性疾病與骨質疏鬆症腫瘤會分泌某些細胞因子或骨礦物質代謝調節激素,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質破壞加速,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同時,大多數抗腫瘤藥物均抑制骨形成,損害性腺功能,加上腫瘤患者大多食慾減退,食量下降,維生素D缺乏和體質消耗的同時,很容易並發骨質疏鬆症。
  • 世界骨質疏鬆日:有三類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應該如何...
    原標題:世界骨質疏鬆日:有三類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應該如何防治?   骨質疏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全身骨骼所發生的一種病變,也是骨骼所發生的最常見的疾病。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患者一開始可能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隨著他們的骨骼質量、承重能力的下降,進而就會發生骨骼疼痛、變形,還極容易導致脆性骨折的發生。
  • 不想得骨質疏鬆?注意這 5 點!
    談到「骨質疏鬆」,人們往往色變。其實,當我們了解骨質疏鬆後,可以「閒庭信步」,笑談「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骨量減少性骨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分為原發性(絕經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繼發性、特發性骨質疏鬆。最多見的是原發性骨質疏鬆,下面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它吧。一、誘因。
  • 警惕骨質疏鬆,骨密度篩查很重要!
    很多關於骨關節方面的疾病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平時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大礙,但是嚴重起來甚至可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很重要。什麼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徵的骨骼系統疾病,骨強度反映骨骼的兩個主要方面,即骨礦密度和骨質量。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骨量丟失與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
  • 由航天員失重導致骨質疏鬆說起
    失重性骨質疏鬆是航天員長期太空飛行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醫學難題之一,這是由航天失重環境導致的一種特殊的廢用性骨質疏鬆,主要原因在於失重環境下骨骼無機械應力刺激,導致廢用。  為了保障太空人的身體健康,科學家們也想了很多方法儘量減少太空人在太空失重狀態下的骨質疏鬆和肌肉萎縮。1965年,美國太空人使用的健身器是一個簡單的橡皮繩裝置。拉動這根橡皮繩需要32千克的力量。
  • 骨質疏鬆一般可分為三類 推薦三款食療
    原標題:骨質疏鬆一般可分為三類 推薦三款食療   人從中年開始,身體機能逐漸減弱,抵抗力下降,鈣慢慢確實,從而形成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在老年人當中相當普遍,並且為老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
  • 靜悄悄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02脊柱變形 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因椎體壓縮性骨折,可出現身高變矮或駝背等脊柱畸形。多發性胸椎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胸廓畸形,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嚴重的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減低等不適。
  • 這10類藥物會引起帕金森病
    近年來,由於新藥的開發與應用逐年增多,藥物導致的帕金森症候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約佔用藥人數的60%;含硫元素,如氯丙嗪、甲硫達嗪,短期小劑量誘發錐體外系反應的作用相對較弱,但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誘發帕金森症候群。
  • 世界骨質疏鬆日:關於骨質疏鬆,專家告訴你不知道的「真相」
    骨質疏鬆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骨質疏鬆是一種代謝性骨病,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量開始降低,骨骼裡的結構縫隙越來越大,骨骼也就變得越來越脆弱了,因此,在很多人的觀念中,這是一種老年病,但實際上,骨質疏鬆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它可以發作於任何年齡。
  • 「骨質疏鬆」偏愛這類人,這樣可以快速測出你的骨密度
    江中二附醫院骨傷科聞金生介紹,骨質疏鬆症是老人的常見病,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有些患者甚至在10-20年內沒有任何不舒服,這也導致了多數患者沒有得到早期幹預。到了中期,出現腰、膝等其他關節的疼痛,經過幾天的休息症狀可減輕,所以很多人認為骨質疏鬆症並不是很嚴重的病,忽略了它即將帶來了危害。自測!這些症狀你有嗎?
  • 女性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多吃10種強化骨骼的食物,減少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症會導致骨質密度降低,骨頭容易折斷。患者會感到疼痛、失去活動能力及自理能力。隨著人口老化,我國中老年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據統計,我國約有1.4億人患有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有可能會讓患者身高出現「縮水」的情況,也可能出現駝背,讓人變矮。
  • 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骨質疏鬆症應該注意什麼
    骨質疏鬆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見病,那麼骨質疏鬆能治好嗎?一般除了慢性病、絕症類、過敏性類疾病不能根治外,大多數疾病還是能根治的,所以說骨質疏鬆能治好嗎?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揭開這一題。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 世界骨質疏鬆日 醫生教你看懂骨質疏鬆症!
    人民網成都10月18日電 (朱虹)什麼是骨質疏鬆?它有哪些症狀?該去找哪個科室的醫生看?在世界骨質疏鬆日到來前夕,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骨質疏鬆專科門診副主任醫生羅琳就相關知識進行了普及。
  • 【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知多少
    崇德|博學|人文|卓越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8年正式將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世界骨質疏鬆日 骨 質 疏 松 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 認識骨質疏鬆症
    導致骨質疏鬆症有哪些危險因素?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因素與可控因素。 1. 不可控因素 主要有種族( 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白種人高於黃種人,而黃種人高於黑種人) 、老齡化、女性絕經、脆性骨折家族史。
  • 世界骨質疏鬆日:不論男女老少,這份骨骼秘籍請收好
    2020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今年的主題是「強健骨骼,遠離骨折」。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骨折、體型改變和腰背疼痛是骨質疏鬆的三種常見症狀! 很多患者就是發生了骨折,就診後才知道自己是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的骨折。預防骨質疏鬆,告別骨質疏鬆的誤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
  • 雙能X線骨密度儀,骨質疏鬆檢查的金標準
    骨質疏鬆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兩大類,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早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6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明顯增高,女性尤為突出,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