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10月18日電 (朱虹)什麼是骨質疏鬆?它有哪些症狀?該去找哪個科室的醫生看?在世界骨質疏鬆日到來前夕,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骨質疏鬆專科門診副主任醫生羅琳就相關知識進行了普及。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貴病」也逐步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與這些明顯的病症相比,還有第四個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卻常常被人們忽略。
羅琳介紹說,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骼的質地沒有那麼密實了,就像乾枯的樹枝一樣,變得脆弱易碎,輕微碰撞或摔跤就導致骨折的慢性疾病。是一個悄悄偷走骨質的「沉默殺手」。
圖A就是正常的骨組織,像茂密的樹枝一樣,而圖B所示的就是骨質疏鬆骨,像乾枯的樹枝一樣。
為什麼會有骨質疏鬆症?骨頭相對於胃、心臟等不停地在活動的器官來說,它是安靜的。其實骨頭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安靜」,骨頭內部是一個不停運轉的工廠。成骨細胞就是工人,把我們每天攝入的鈣、磷、鎂等礦物質和膠原纖維生長成骨;但是工廠裡有小偷,這個小偷就是破骨細胞,它不斷地把骨頭溶解到血液裡面去,並通過尿液排出到體外,導致骨丟失。當小偷的工作量大於工人時,骨質疏鬆也就出現了。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有很多,諸如吸菸、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女性絕經以後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甲狀旁腺亢進等疾病,長期服用激素等。
骨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羅琳說,比如身高變矮或駝背,脊柱的長度是身高的一部分,脊柱是由若干個椎體組成的,當椎體的骨頭疏鬆了以後,因不能承受身體的重量或者外力的衝擊即被壓扁了,從而導致身高變矮或者駝背,醫學上稱之為「椎體壓縮性骨折」。
比如腰背痛,往往是由於椎體發生壓縮性骨折而導致的疼痛,有些患者痛得起不了床、出不了門,甚至連翻身都困難。
比如腿、膝關節等全身莫名其妙地疼痛,骨組織是由很多像樹枝一樣的骨小梁組成的網狀結構,當這些樹枝幹枯了以後,就會發生斷裂,從而導致疼痛。
比如乏力、走路沒勁、抽筋等症狀,很多人都知道,抽筋就是缺鈣了。因為鈣、維生素D等物質的缺乏,會導致抽筋、走路乏力等症狀,甚至跌倒導致骨折。維生素D不僅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同時還具有增加肌肉力量、保持身體平衡,防止跌倒的功效。
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併發症。椎體、手腕和髖部都是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因為摔跤的時候,先著地的往往是手和髖,同時椎體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力,從而導致骨折。特別是髖部骨折,其致殘率高達50%,骨折1年後因為長期臥床並發栓塞、感染等死亡的比例高達27%。
骨質疏鬆症如何治療?羅琳說,骨質疏鬆症的治療不僅僅是補鈣。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因素有很多,首先需要找到病因,再進行規範系統地對因治療。主要就是「開源節流」——開源就是通過補充鈣、維生素D等原料或者服用促進骨形成的藥物來增加工廠的產量,達到加快骨生長的效果;節流就是使用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藥物來降低小偷吞噬骨頭的能力,從而減慢骨丟失的速度。加快生產、減緩流失,骨頭恢復了往日的活力,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硬朗,才能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它,積極對待它,完全可以拒它於生活之外。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