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關於骨關節方面的疾病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平時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大礙,但是嚴重起來甚至可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很重要。
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徵的骨骼系統疾病,骨強度反映骨骼的兩個主要方面,即骨礦密度和骨質量。
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
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因而被稱為「寂靜的疾病」或「靜悄悄的流行病」。但隨著病情進展,骨量不斷丟失,骨微結構破壞,患者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甚至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後果。部分患者可沒有臨床症狀,僅在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嚴重併發症後才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一) 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二) 脊柱變形
骨質疏鬆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 影響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會改變腹部解剖結構,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減低和過早飽脹感等。
(三) 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從站高或者小於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動而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髓部,撓尺骨遠端和朧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發生骨折。發生過一次脆性骨折後,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 四 )對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對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骨質疏鬆症及其相關骨折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危害常被忽略,主要的心理異常包括恐懼、焦慮、抑鬱、自信心喪失等。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 骨折後缺少與外界接觸和交流,均會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
如何鑑別診斷骨質疏鬆?
超聲波骨密度檢查。超聲波骨密度分析儀是用人體骨骼礦物質密度的醫療檢測儀器。通過獲得超聲波在被測量骨的速度來計算出骨質的密度,利用聲波傳導速度(SOS)和振幅衰減(BUA)能反應骨礦含量多少和骨結構及骨強度的情況,其檢測結果是檢測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的防治不是單純的補鈣,而是綜合治療,包括提高骨量,增強骨密度和預防骨折。
1. 基礎治療。骨健康基本補充劑(維D+鈣劑)+抗骨質疏鬆藥物(1.抑制骨吸收類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降鈣素、雌激素類2.促進骨形成類藥物:甲狀旁腺激素3.活性維生素D類4.活性維生素K類5.中成藥)
2. 補骨生髓:強骨生血口服液。補充骨礦物質,增強骨密度,防止脆性骨折。(周思裴)
[責編:樊汝琴]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