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要重視,先要檢測骨密度!

2020-12-04 健康一線視頻網

現在生活中骨質疏鬆越來越普遍了,檢查骨質疏鬆的金標準是做骨密度檢測,也叫做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對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它都有一個正常值,如果低於這個正常值,2.5個標準差,那麼就叫做骨質疏鬆。

臨床上通常用T值來判斷人體的骨密度是否正常,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骨密度測定骨質疏鬆診斷標準, T值≥-1屬於正常範圍,-1~-2.5屬於骨量低下, 小於等於-2.5為骨質疏鬆(出表)。

T值 :T≥-1 正常; -1 >T> -2.5 骨量低下; T≤-2.5骨質疏鬆。

人體有206塊骨頭,該查哪一塊呢?

人體分為椎體骨和非椎體骨,查骨質疏鬆,要查這兩方面,包括脊柱,髖部,都要做檢測。

骨質疏鬆要重視,先檢測骨密度,再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防治!

相關焦點

  • 甲癌術後防骨質疏鬆,檢查骨密度就夠了嗎?
    這時,醫生多半會囑咐甲友關注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因為TSH抑制治療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增加骨質疏鬆風險。這時,甲友心中可能就會有疑問:「如何及早發現骨質疏鬆?」「如果開始抗骨質疏鬆治療,該如何評判療效?」骨密度檢測方式甲友們術後恢復好了,拿到左甲狀腺素片準備要出院的時候,有些醫生可能會提醒要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
  • 警惕骨質疏鬆,骨密度篩查很重要!
    很多關於骨關節方面的疾病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平時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大礙,但是嚴重起來甚至可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很重要。什麼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因而被稱為「寂靜的疾病」或「靜悄悄的流行病」。但隨著病情進展,骨量不斷丟失,骨微結構破壞,患者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甚至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後果。部分患者可沒有臨床症狀,僅在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嚴重併發症後才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 JMT-8歲孩子為什麼會得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骨密度|膝關節|慢性病...
    三次全國調查我們的國民具備健康素養的水平:十個人裡只有一個人特別是中年人群,這類人群往往認為自己身體還可以,還能拼搏一陣子,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太重視健康。我們現在的中風病人,其中的中年病人佔比將近50%。14個ICU昏迷病人,就有10位是中風昏迷的病人且都是中年病人。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骨量丟失與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
  • 骨密度小於-2.7,是骨質疏鬆嗎?骨病醫生告訴你
    對於平時關注骨骼健康,並且定期做檢查的人來說,說起骨密度來並不陌生,人的骨骼是由大量的鈣質以及礦骨質組成的,他們一起組成了骨骼中的重要成分——骨基質,而骨密度就是指單位面積中所含的骨基質含量,在現在的臨床上,是判斷骨質疏鬆的標準,所以我們在檢查的時候,通過檢查骨密度的方式來檢查我們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
  • 常喝牛奶可增骨密度?教授:大錯特錯,預防骨質疏鬆要做這3件事
    只有不到半數的人去就醫,一-旦發生骨折才引起重視,所以人們稱之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這裡我們會體會到骨質疏鬆症這個慢性殺手比急性殺手更厲害。 哪些因素導致骨質疏鬆症 (1)年齡因素:男女兩性都有一個與年齡增長相伴的骨丟失過程,即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2)性別因素: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女性原發性骨質疏鬆明顯高於男性。
  • 骨質疏鬆的檢測手段有哪些?
    本文轉自足踝醫家骨質疏鬆症是「靜悄悄的流行病」,很多人在早期根本沒有症狀,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呢?3、常規生化指標:血清鈣,血清磷,25(OH)維生素D3,1,25(OH)2維生素D3,血尿常規,肝腎功能,PTH等02、常用的檢測手段 1、X線攝片法:四肢及/或脊柱正側位,對低骨量或早期骨質疏鬆不敏感。主要用於診斷骨折。進一步可做CT 或 MRI。使用歷史最早,其測驗結果不能量化。
  • 「骨質疏鬆」偏愛這類人,這樣可以快速測出你的骨密度
    先看一組數據感受一下我國有約1.5億60歲以上老人其中有8000萬人群患有骨質疏鬆症患者人數超過一半發病率極高國人骨骼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據2015年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廣東省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中國首個骨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人骨健康平均分未「及格」,超過三成國人骨骼指數不達標。
  • 什麼是骨密度檢查?要怎麼查?你想了解的問題,醫生一次說明白
    前些天,金醫生發布的文章裡有說到"骨質疏鬆"這件事。在文章評論區裡就有不少朋友問到自己骨密度檢查的問題:自己要不要做骨密度檢查?骨密度檢查能不能查出孩子的缺鈣問題?怎麼從報告上看自己是不是得了骨質疏鬆?
  • 純天然「強骨劑」就在身邊,經常吃,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可是檢測的血常規和心電圖都沒什麼問題,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夫建議他去做下骨骼CT掃描。結果發現了問題,原來陳先生的胸廓部位因為變形擠壓了胸腔體積,才引起了胸悶氣短的異常表現。而造成這種不利形體變化的原因,則是體內的骨疏鬆狀況。
  • 骨科主任:不論男女,早起2個好習慣,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患者如果出現突發性背部疼痛、身高減少超過3釐米或駝背,脊柱後凸情況時應當引起重視,不排除患骨質疏鬆症的可能骨科醫生表示,如果懷疑患上了骨質疏鬆症,不能隨便補鈣,因為有一些疾病的臨床表現也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由哪些不利因素引發的呢?
  • 骨密度檢查是坑嗎?每個人都要檢查?
    骨質疏鬆重在預防! 雙能量X射線吸收法骨密度測量是WTO公認的診斷骨密度疏鬆症的金標準。
  • 不知道已經有骨質疏鬆,定期篩檢,可減少它帶來的傷害
    尤其是三高族群,要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避免發生更嚴重的健康風險。另外,老年人還應關注骨質疏鬆帶來的健康威脅。它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可通過定期篩檢來預防。 我們都知道,老年人是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症的群體。其實還有更年期後的婦女,愛好菸酒者,以及患有肝病、腎病、糖尿病等人群都容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這些人群應要引起重視,避免發生更多意外,同時還要積極參與檢查。
  • 醫生警告:有這3個表現,一定要測骨密度
    1腰背痛許多老年人出現腰背疼痛,大多都認為是年齡大了的自然表現,要不然就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狹窄、頸椎病等疾病,從未往骨質疏鬆方面想。在此提示50歲以上,特別是處於絕經期的女性,疼痛是骨質疏鬆最初的表現之一,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無明顯誘因疼痛時,請先考慮排除疾病,而不是靠休息,讓疼痛「慢慢好」。
  • 86歲中醫研究骨病50年:骨質疏鬆別著急,做好3件事,維持骨密度
    醫生建議小劉做個骨密度檢查。檢查後發現,骨密度檢查結果竟和一般50歲的大媽相當,可確診為「骨質疏鬆」。醫生問小劉的生活習慣:愛美怕曬太陽、減肥、喜歡吃重口味食物、常熬夜、愛喝咖啡。而這些在醫生眼中,都是導致鈣流失的因素,這也是小劉頻繁發生「崴腳」的真正原因。骨質疏鬆症不僅僅是骨科疾病,更與體內鈣.磷代謝有著密切關係。
  • 春季補鈣|骨密度測量正常 身體會局部缺鈣?
    這一類缺鈣往往在治療病痛時才會發現,通過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DXA)可以了解身體各部位骨骼的骨密度情況,還能監測不同時間段裡骨密度的變化。但對於大多數人更應該關注全身的鈣含量。人體有206塊骨頭,應該查哪一塊呢?人體分為椎體骨和非椎體骨,查骨質疏鬆,要查這兩方面,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推薦做脊柱、髖部的檢測。
  • 骨質疏鬆多是拖出來的!身體若出現3個異常,請儘早檢查骨密度
    ,醫生說陳大爺就不應該拖著,應該及時的來醫院就醫,骨質疏鬆只會越拖越嚴重,所以平時如果身體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的就醫檢查自己的骨密度。骨質疏鬆的抽筋是連續性且經常性的抽筋,這是因為我們體內的離子數量變化導致的,肌肉痙攣時,離子數量變化,肌肉結束痙攣後,離子數量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是因為骨質疏鬆導致體內的鈣離子缺失,離子數量無法保持穩定狀態,因此導致經常性的抽筋。
  • 教你從一張骨密度檢查單,看懂骨密度檢查!
    前幾天,有一位中年女性,在醫院體檢後,醫生告知其骨密度減低,但她拿到化驗單後,怎麼也看不明白,對很多數值都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以這位患者的檢查單為例,教大家一些骨密度檢查的基本常識。01被檢查的骨密度是什麼呢?
  • 骨質疏鬆大多數是「吃」出來的,這3類人容易被盯上,要「警惕」
    骨質疏鬆症早期常無症狀,往往在拍片子時偶然被發現有骨質疏鬆症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骨質疏鬆症常見的症狀是腰酸背痛,身高縮短,但這些症狀常被認為是人老了的必然現象,未被重視,終致因反覆骨折而致 殘、致 死的後果。
  • 除了骨密度和微量元素,這項檢查也被叫停了,預防其實很簡單
    表妹要生孩子了,去孕嬰店裡挑選母嬰用品,恰逢一個寶媽帶著孩子進來買東西,店員看到孩子頭上有枕禿,就讓寶媽給孩子查個骨密度,看孩子是不是缺鈣,最後,寶媽又多買了一盒鈣片,花了一百多塊,其實,花錢是小事,寶寶到底是不是缺鈣呢?單憑母嬰店的儀器顯示,真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