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骨密度檢查?要怎麼查?你想了解的問題,醫生一次說明白

2020-12-05 骨科醫生金勳傑

前些天,金醫生發布的文章裡有說到"骨質疏鬆"這件事。在文章評論區裡就有不少朋友問到自己骨密度檢查的問題:

自己要不要做骨密度檢查?骨密度檢查能不能查出孩子的缺鈣問題?怎麼從報告上看自己是不是得了骨質疏鬆?……

今天,金醫生就跟各位朋友說一說這些典型的問題。如果你身邊有人要做骨密度檢查,請記得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什麼是骨密度檢查?

隨著人年紀的增長,身體的各種"零部件"會慢慢老化,比如關節軟骨的老化,可能導致骨關節炎。而骨頭的"老化",則體現在骨頭密度的下降,讓骨頭變松變脆,甚至出現骨質疏鬆。

當骨頭"變松變脆"了,就比普通人的骨骼更容易斷裂,可能你只是不經意地撞一下(輕傷),就骨折了,非常惱人和危險。

(醫院病例:一位阿姨就因為手部被門夾了一下,直接出現小臂骨折)

而骨密度檢查,就是起到幫助大家了解骨骼強度、預測骨折風險等作用,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當然,嚴格來說"骨密度"只是個簡稱,它真正的名字是「骨礦物質密度」(BMD)——指一定面積的骨骼中,礦物質的含量。而雙能X線吸收法(DXA)是首選的骨密度檢查方法。

檢查過程大概需要5~10分鐘,把躺在檢查臺上的你,用X線機器來掃描你的骨頭——從而測量骨密度。一般檢查過程不會導致不舒服的感覺,無需用到藥物,也不會有器械刺激皮膚。

要注意,骨密度檢查並不是用於看骨頭缺不缺鈣的,而是用來判斷骨質疏鬆等問題的。對小孩子來說,骨密度檢查更不應該作為常規檢查。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檢查?

參照目前骨質疏鬆症主流指南的建議,一般 65 歲以上的女性, 70 歲以上的男性最好都做一下骨密度檢查,因為這時都是骨質疏鬆的高發期。(骨量除了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流失,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的減少,也會加速骨量的降低。)

除了年齡因素,如果你有以下可以症狀,也應該去查一下骨密度:

1. 骨痛。骨質疏鬆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才慢慢出現各種症狀。比如常見的"骨痛"——翻身、長時間行走後會出現疼痛,在晚上或者負重活動時加重。

2. 駝背、個子變矮等。這些脊柱問題是非常明顯的"警告信號"。

此外,如果你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或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有骨折病史等,都屬於高危風險的患者,應及時到當地正規醫院的骨科/內分泌科做一下檢查。

檢查結果該怎麼看?

大多數人拿到骨密度檢查報告時會比較茫然——"上面的字母T和Z又代表什麼?"

其實,我們可以把T值和Z值簡單理解為:

T值指的是"你"與同性別的年輕人相比,骨量的情況;Z值指的是"你"與同性別的同齡人相比,骨量的情況。

其中,T值對於絕經後女性、50 歲及以上男性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它是國際上通用的判斷骨質疏鬆情況的指標。那應該怎麼看呢?

①正常的情況

如果你的T值大於 -1.00SD(T>-1),說明骨密度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治療。要注意的是,即便骨密度正常,也要注意鈣的補充,以預防骨質疏鬆。比如要保證飲食中奶類充足(>300 ml),以及吃足夠的深綠色蔬菜(>500g)等等。

②骨量低或者骨量減少的情況

如果你發現檢查報告上的T值位於 -1.00~-2.49SD 之間,說明骨量低或者骨量減少了,儘管還不屬於骨質疏鬆,但患病風險已經極大增加。

對於這類人,一定要注意及時諮詢醫生,採取各種措施來改善骨量的情況。

③骨質疏鬆的情況

如果檢查報告上的T值 ≤-2.50SD(T≤-2.5),則為骨質疏鬆。請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比如各種鈣質、維生素D補充劑等等

對於診斷出骨質疏鬆的患者,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外,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骨密度的複查,以觀察治療的效果。

我是骨科醫生金勳傑,後續我會給大家寫一些疾病康復、藥物使用、中醫藥保健相關的內容,歡迎各位朋友留言和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教你從一張骨密度檢查單,看懂骨密度檢查!
    前幾天,有一位中年女性,在醫院體檢後,醫生告知其骨密度減低,但她拿到化驗單後,怎麼也看不明白,對很多數值都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以這位患者的檢查單為例,教大家一些骨密度檢查的基本常識。01被檢查的骨密度是什麼呢?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文|好孕姐前兩天,我姐姐問我要不要代購兒童鈣片,說她一個朋友經常到國外出差,代購的兒童鈣片肯定比國內的好。我是不要,因為孩子並沒有缺鈣表現。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
  • 除了骨密度和微量元素,這項檢查也被叫停了,預防其實很簡單
    查個骨密度,寶寶有枕禿,查個骨密度,這幾年,給孩子查骨密度成了媽媽們的心頭大事,總是覺得孩子會缺鈣,補補總是沒有壞處,一些孕嬰店,甚至是幼兒園的入園體檢中,也加入了骨密度的測試,那麼骨密度測試到底靠不靠譜呢?
  • 骨密度小於-2.7,是骨質疏鬆嗎?骨病醫生告訴你
    對於平時關注骨骼健康,並且定期做檢查的人來說,說起骨密度來並不陌生,人的骨骼是由大量的鈣質以及礦骨質組成的,他們一起組成了骨骼中的重要成分——骨基質,而骨密度就是指單位面積中所含的骨基質含量,在現在的臨床上,是判斷骨質疏鬆的標準,所以我們在檢查的時候,通過檢查骨密度的方式來檢查我們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
  • 甲癌術後防骨質疏鬆,檢查骨密度就夠了嗎?
    這時,醫生多半會囑咐甲友關注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因為TSH抑制治療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增加骨質疏鬆風險。這時,甲友心中可能就會有疑問:「如何及早發現骨質疏鬆?」「如果開始抗骨質疏鬆治療,該如何評判療效?」骨密度檢測方式甲友們術後恢復好了,拿到左甲狀腺素片準備要出院的時候,有些醫生可能會提醒要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
  • 醫生常說的定期查眼底,到底應該怎麼查?
    我經常說,像以下這些眼底病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定期檢查眼底: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且暫時未發現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視網膜病變的則應縮短檢查周期。近視患者(特別是大於600度的高度近視):近視患者應做到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底,度數越高眼底病變風險越大,尤其是周邊視網膜變性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
  • 醫生警告:有這3個表現,一定要測骨密度
    上了一定年紀以後,很多人都面臨一個問題——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前期幾乎無症狀,多數人都感覺不到,即便出現了以下3個症狀,也被人認為是其他疾病,耽誤治療。1腰背痛許多老年人出現腰背疼痛,大多都認為是年齡大了的自然表現,要不然就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狹窄、頸椎病等疾病,從未往骨質疏鬆方面想。在此提示50歲以上,特別是處於絕經期的女性,疼痛是骨質疏鬆最初的表現之一,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無明顯誘因疼痛時,請先考慮排除疾病,而不是靠休息,讓疼痛「慢慢好」。
  • x線、B超、CT檢查,哪個對身體傷害大?醫生一次說明白
    但是現在有這樣一種說法,在醫院檢查很可能就會有大量的輻射,還有人說如果經常去醫院檢查還可能因為輻射致癌。醫院的檢查真的都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嗎?今天醫生主要講3種比較常見的檢查,x線,B超,CT檢查。分別看看這些檢查會對身體產生多大的危害,都有哪些區別。人們所說檢查對身體產生的傷害大多是指檢查帶來的輻射。那我們就按輻射量的大小進行一個簡單的排序。
  • 年底扎堆體檢 不要盲目跟風 醫生告訴你20—60歲體檢最該查什麼
    轉眼到了年底,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都把體檢提上了日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體檢費該怎麼花?體檢該查什麼?有沒有針對性?記者昨日針對市民小梁的疑惑,採訪了6位由單位安排體檢和4位自行體檢的市民,得到的回答統一,「別人查什麼,自己就查什麼。」大家的回答是否科學?
  • 50歲後如何增強骨密度?骨科醫生告訴你具體做法,壯骨防疏鬆
    養生保健意識提高以後,很多人都知道定期體檢,通常會做尿常規、血常規、B超等項目,但是很少有人會做骨密度檢查。其實,50歲以後骨量加速流失,檢查骨密度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骨密度是否符合標準,才能根據結果適當補充,預防骨質疏鬆。
  • 看感冒要查兩種血象 網友發帖質疑「被檢查」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患感冒,市民周女士去社區醫院看病,醫生開了張血常規化驗單。通常這樣的檢查,只要18塊錢就夠了,但這一次周女士卻交了55塊錢。之所以多出這麼多,主要是裡面有一個以前沒見過的項目:高敏C反應蛋白(GRP)。多方了解後她才知道,原來這個檢查是可查可不查的。周女士將自己的遭遇發帖上網,引來眾多網友熱議。
  • 骨密度檢查是坑嗎?每個人都要檢查?
    雙能量X射線吸收法骨密度測量是WTO公認的診斷骨密度疏鬆症的金標準。 骨密度檢查可得出T值和Z值: T值 反映骨密度是否正常,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症 Z值 反映成人骨質疏鬆嚴重程度 建議以下人群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 1.絕經後女性; 2.50
  • 春季補鈣|骨密度測量正常 身體會局部缺鈣?
    這一類缺鈣往往在治療病痛時才會發現,通過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DXA)可以了解身體各部位骨骼的骨密度情況,還能監測不同時間段裡骨密度的變化。但對於大多數人更應該關注全身的鈣含量。人體有206塊骨頭,應該查哪一塊呢?人體分為椎體骨和非椎體骨,查骨質疏鬆,要查這兩方面,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推薦做脊柱、髖部的檢測。
  • 孕期該做哪些檢查,查什麼?
    今天有個女孩諮詢,孕六個月,吃不下飯怎麼辦,我想正規體檢的,應該肝腎功能都查過,再一問,僅僅做個超聲。原來不知道孕期該做什麼檢查。今天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孕期該做哪些檢查。下面講的不包括異常情況額外做的檢查。懷孕要40周280天,醫學上分了三段,早孕:發現懷孕到孕12+6周。
  • 男人為何要查「懷孕指標」,是醫生亂開檢查嗎?
    我一個大老爺們兒竟然查我有沒有懷孕(抽血做HCG檢查)?這種醫院、這種醫生必須投訴、曝光!」 (圖片來源:soogif)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條朋友圈,也會和這位男士一樣感同身受: 是不是醫生想通過多開檢查拿提成?多拿獎金?
  • 骨質疏鬆要重視,先要檢測骨密度!
    現在生活中骨質疏鬆越來越普遍了,檢查骨質疏鬆的金標準是做骨密度檢測,也叫做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對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它都有一個正常值,如果低於這個正常值,2.5個標準差,那麼就叫做骨質疏鬆。臨床上通常用T值來判斷人體的骨密度是否正常,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骨密度測定骨質疏鬆診斷標準, T值≥-1屬於正常範圍,-1~-2.5屬於骨量低下, 小於等於-2.5為骨質疏鬆(出表)。T值 :T≥-1 正常; -1 >T> -2.5 骨量低下; T≤-2.5骨質疏鬆。
  • 懷疑肝臟有問題,要做什麼檢查?肝病科醫生:重點查3個項目
    因此,當出現肝臟疾病的時候,應該及時的前往醫院做相關的檢查,避免肝臟疾病的惡化,引起人體的不良反應,大多人都知道體檢十分的消耗錢財,但是醫生也要通過明確的數據表示,才能診斷是何疾病,那麼對於肝臟可能出現的疾病,應該做什麼檢查最為合適呢?懷疑肝臟有問題,要重點查哪3個項目?
  • B肝病毒DNA檢測,為什麼要查HIV抗體?醫生告訴你
    他想知道:毫無徵兆,醫院為什麼要做HIV檢測呢?1 什麼情況下需要查HIV抗體?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醫院看病的過程中,並非所有的檢查項目都是必須要檢測的,可能存在亂開單的問題。2 日常的疾病排查很多檢查納入了常規檢查的範圍當中,其實臨床意義不大。只不過這這些檢查的費用也不是很高,還能起到一個整體的排查作用。
  • 消防安全檢查查什麼?怎麼查?發現問題或隱患怎麼辦?
    一查什麼?怎麼查?5、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小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實到位,有無走形式、走過場現象存在;、小區消防安全宣傳工作是否有效開展。
  • 你真的會體檢嗎?20歲、30歲、40歲、50歲,體檢最該分別查這些!
    昨天體檢行業巨頭愛康國賓董事長一席話讓網友炸了鍋——「有體檢單位護士冒充醫生看超生」、「直接扔掉體檢對象抽的血然後出結果」……體檢機構是不是有貓膩尚有待調查,但對於每年都要體檢的我們,還是應該了解一些相關知識。醫生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20歲到60歲,每個年齡段應該查哪些?趕緊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