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個世界,總有那麼一些愚蠢而不自知的人。
11月22日,一則「優衣庫女孩是最靠譜結婚女孩」的短視頻,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內心不適。
在這條短視頻當中,博主「有理有據」地向大家介紹來優衣庫買衣服女孩的優點。
「在優衣庫裡面,有多少女生你就去搭訕多少女生,搭訕到你滿意為止!」
「為什麼?因為這種女生特別的務實!」
隨後,他還邏輯縝密的分析了一波自己這個觀點是怎麼得出的:
「你想,來優衣庫說明她平常買衣服都是花100塊左右,她既不會特別委屈自己,也不會特別的鋪張浪費!」
「所以這種女生跟你在一起過日子,她會過得很務實,特別靠譜!」
要不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我差點就信了他這一番誇誇而談的話了。
沒想到到現在,居然還有人用這些low到爆的手段,來定義女性的自我價值。
如此「普通而又自信」的言論,自然引起了網友的猛烈的吐槽和斥責:
「那你去地攤搭訕不是更好?」
「我覺得去菜市場,也務實」
「哪裡來的傻X?」
逛哪家店,是女孩們自己的權利。
逛不同的店,只能代表女孩們的消費水平和個人喜好與他人不一樣罷了,這跟適不適合結婚有半毛錢關係?
逛優衣庫的適合結婚,不逛優衣庫的就不配結婚了?
你哪裡的自信,認為自己可以對女性指手畫腳下定義?
列夫 託爾斯泰曾說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只有他自己理解的東西。
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然是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的,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
人生價值的判斷標準有很多種。
但無論是怎樣的判斷,都應該是出自自己,而不是他人。
這種通過自我意淫來給他人定義人格價值的行為,不僅愚蠢,而且噁心。
02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喜歡給女孩打上各種各樣膚淺的標籤。
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滿足他「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日益變冷的人心,在這自以為是的傲慢態度折射下,變得愈發明顯。
去年2月份,「128元連衣裙」突然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全網熱詞。
而它大火的原因,來源於某位男士在微博上公布了幾條自己的擇偶標準:
第一,淘寶好評率低於98%的女孩,不能當女朋友;
第二,滴滴好評率低於4.8分的女孩,不能當女朋友;
第三,購買連衣裙價格低於128元的女孩,不能當女朋友。
這話一出,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
網友紛紛指責他的這種言論,是在侮辱那些買低價衣服的女孩。
看到網上對他這番話如此大的反對聲音,他又站了出來說:
其實128元是淘寶區分低價人群的標籤,「窮人的時間不值錢,可以為了幾塊錢和你耗一天」。
這番話的大致意思就是:
「你買128元的連衣裙,就是低價人群,但這不是我定的,是大數據定的,我也為你們感到難過。」
每一字每一句,無一不透露著一種痛心疾首的感覺,似乎他也為此感到悲傷。
可是,這個標籤不是你們非要打上的嗎?
感情你們把買128元連衣裙的女孩打上「低價人群」標籤,還委屈你了?
能把鄙視別人說的如此自我感動,真的是應了唐國強那句老話:
更讓我覺得神奇的,是在這條微博下面很多惡臭的評論,在支持這番明顯帶有歧視的話語:
「廠長真是好人,每天告訴大家真相」
「太經典了,這絕對是硬核識女人!」
「買128元連衣裙的女孩,都跟裙子一樣便宜。」
不親眼看到這些奇葩言論,我都不知道世上居然還有這麼多膚淺而又愚蠢的人。
人貴有自知之明。
你以為那些穿128元連衣裙的女孩很廉價,那你自己看到的淺顯表面輕易去評價別人的人,又能高端到哪裡去?
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犯這樣一種錯誤,就是把自己扭曲的價值觀強加於人。
要求別人跟你的步調一致,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可是,人生而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價值與選擇。
你憑什麼,覺得自己有資格去定義他人的人生?
戴著虛偽噁心面具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對別人說三道四?
03
以前大多數女性所面臨的困難,是社會的不公與強行捆綁的責任。
而現如今,女性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被愚昧和偏見充斥著的他人對自己的價值判斷。
2018年,藝術家郭盈光來到上海著名的相親角體驗,舉著徵婚廣告為自己徵婚。
她有著海外留學背景,碩士學位,父母均為知識分子。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條件,可以稱得上優秀二字了,在相親群裡也應該沒有幾個比這條件更好的。
然而現實,卻給了她重重的一擊。
一位阿姨得知她是「83年的」後,直接甩下一句「勇氣可嘉」轉身離開。
她的語氣裡,充滿了嘲諷與傲慢,這讓郭盈光頓時感到無所適從:
難道大家看重的,都是女性的年齡嗎?其他條件都不需要考慮嗎?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她深受刺激。
有一個大叔說道:「你看她讀碩士,根本就沒什麼用啊!(女孩子)本科畢業就可以了。」
聽到這句話,另一個大叔立馬附和道:「女子無才便是德。」
更有一個大叔,似乎是覺得女孩不懂相親的潛規則,所以直接告訴她:
「在這裡,男的就是銀行卡,你有錢,你就可以買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產。
你看她,長得還行,又沒結過婚,這個房型還可以。
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
這一刻,她完全明白了: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女性依然只是一種待價而沽的商品。
評價一個女人價值的,只有漂亮和年輕兩個標準。
過了30歲的女人就是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會買。
至於她們努力奮鬥的才華與成長,在此過程中收穫的學識和氣質,開闊而自由的獨立思想,在年齡與容貌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說實話,這種觀點的甚囂塵上,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
人們善於用這種居高臨下的自我優越感,來實現對他人的掌控與綁架,以此來實現自己無知卑劣的目的。
可是他們始終不明白,膚淺的定義,換來的只能是膚淺的人生。
放著價值連城的金礦視而不見,卻對包著黃金的泥土趨之如騖。
是該說這些人太無知淺薄,還是蠢到無極限呢?
04
成年人之間,沒有誰有資格定義誰的人格,這本應該是最簡單的一個道理。
可就是這最簡單的道理,卻早就被無數人棄如敝履。
現在我們滿眼所見的,是被偏見和無知包裹住的淺薄現象,似乎每個人都可以對別人的人生指指點點。
用「自我道德」審判他人,佔據輿論高地,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尤其是女性,在這樣的社會浪潮中,承受了太多不應該承受的傷痛:
打扮成熟性感一點,會被說「這不就是出來賣的嗎」;
買點奢侈品,會被說傍上大款;
30歲沒結婚,還會被說成是嫁不出去的老剩女;
......
眼見尚且不為實,更何況僅僅憑著自己知道的一鱗半爪,你又憑什麼輕易去定義別人的人生?
開口論是非,必是是非人。
喜歡用自我價值綁架他人的人,心裡充斥著的是一股莫名而來的虛假優越感。
可惜,他們始終不懂,真正優秀的人,從來不會對別人的人生指指點點。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會去做,不屑去做。
在別人的人生當中,釋放自己內心的陰暗與暴戾,這與禽獸何異呢?
與其費盡心思去指點他人怎麼生活,不如回過頭來把自己的人生拾掇一下。
畢竟,能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要用莫須有的自我優越,去定義他人的人生。
你不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