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中最奇怪的現象就是量子糾纏。如果兩個電子最初是一致地振動的,一種稱為「相干」的狀態,它們可以保持波狀一致,哪怕它們被分隔開了很遠的距離。儘管兩個電子之間的距離可能要以光年計,仍然有一個看不見的薛丁格波聯繫著它們兩者,就像是一根臍帶。如果一個電子發生了什麼,那這一信息中有一部分會立刻傳送到另一個電子。這被稱為「量子糾纏」,即相干地振動的粒子之間有某種深層次聯繫將它們連接在一起。
讓我們從兩個一致擺動的相干電子開始,如果我們測量一個電子的自旋,假設它在加快自旋,則你立刻就知曉另一個電子的自旋在減慢。就算兩個電子被分隔開許多光年,只要通過測量第一個電子就會立即得知第二個電子的自旋。事實上,你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得知了這一信息,因為這兩個電子是「糾纏的」。愛因斯坦嘲諷地把這叫做「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因為在他看來,沒有事物可以移動得比光速更快。
信息真的比光傳送得更快嗎?在光速是宇宙的速度極限這一點上,愛因斯坦錯了嗎?不完全是。信息的確比光速傳送得更快,但信息是隨機的,因此是無用的。你不能通過糾纏實驗傳送一條真正的消息或者莫爾斯密碼,哪怕信息傳送得比光速更快。
知道在宇宙另一端的一個電子正在減緩自旋是一條無用的信息,因為你不能通過這一方法傳送今天的股票行情。舉例來說,讓我們假設一位朋友總是穿一隻紅襪子和一隻綠襪子,次序隨機。假設你查看他的一隻腳,那隻腳上穿著一隻紅襪子,那麼你就知道——比光速更快地知道,另一隻襪子是綠色的。信息的確比光傳送得更快,但這一信息是無用的。不包含非隨機信息的訊號可以用這種方式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