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龍飛船比太空梭好,睡起來很寬敞

2020-11-29 讀創

在搭乘載人龍飛船到達國際空間站後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三名NASA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談到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飛船和火箭的表現,對他們稱讚有加。

圖:SpaceX首次商業載人發射太空人,從左到右分別為香農·沃克、維克多·格洛弗、麥可·霍普金斯以及野口宗一。

其中,日本太空人野口宗一(Soichi Noguchi)曾乘坐過NASA的太空梭和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進入太空。繼約翰·楊(John Young)和沃利·施拉(Wally Schirra)之後,他現在成為第三位乘坐過三種不同太空飛行器進入軌道的人。

當被問及這三種載人太空飛行器哪種表現最好時,野口宗一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載人龍飛船。他說:「從各種記錄來看,載人龍飛船的表現最好。」

NASA太空人、任務指令長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也說:「你可以看到載人龍飛船和火箭迫切地想要離開地面。它們肯定已經準備好了,而且幾乎是從發射臺上跳起來的,這真是令人驚嘆!」

這次商業載人任務是在5月份進行最終演示飛行之後進行的。而那次試飛也結束了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NASA依賴俄羅斯飛船進入軌道的尷尬局面。在將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送到空間站兩個月之時,NASA繼續執行了Crew-1飛行,使載人龍飛船成為首款獲得NASA載人航天認證的私人擁有、私人運營的太空飛行器。

霍普金斯與NASA同事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ever)以及野口宗一四人,於美國當地時間周日晚上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大約27小時後抵達空間站。他們計劃在那裡駐留六個月並進行科學實驗,其中包括密西根州高中生提出的一項實驗,即將研究太空飛行如何影響大腦功能。

周一,載人龍飛船自動與空間站進行對接,同時它以每小時17500英裡(28163.5千米)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太空人們坐在一旁監視著飛船,但沒有插手控制。

格洛弗曾是海軍戰鬥機飛行員,在40多架飛機上飛行了3000多個小時,其中包括24次戰鬥任務。當被問及是否很難保持不插手的狀態時,格洛弗說:「這不是問題。獵鷹9號火箭表現出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載人龍飛船的表現同樣非常棒!」

NASA太空人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和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Sergey Ryzhikov)、謝爾蓋·庫德-斯維爾奇科夫(Sergey Kud-Sverchkov)上月抵達空間站。現在空間站上共有7名乘客,但魯賓斯說並不感到擁擠。她說:「這裡非常忙碌,又充滿活力,總是能感到有人從身邊匆匆而過。」

由於國際空間站上只有六個鋪位,霍普金斯現在只能住在載人龍飛船裡,這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太空臥室」。作為此次任務的指令長,霍普金斯說:「我覺得那就是我應該去的地方。我們討論過這件事,每個人都表示願意睡在任何地方。當身處太空時,你可能不會抱怨這些瑣事兒。總體而言,我認為這種辦法比較有效,畢竟龍飛船裡面非常寬敞。」

儘管如此,霍普金斯稱自己還是會保持謹慎,以確保他在漂浮著進出時不會做損壞載人龍飛船。他說:「這是我們回家的必需之物,所以我想確保睡在那裡時不會損壞它。」

按照長期的太空飛行傳統,太空人們攜帶了「零重力指示器」,這種指示器可以漂浮起來,讓太空人知道他們已經擺脫了地心引力。在這次飛行中,太空人們還攜帶了尤達寶寶(Baby Yoda)玩偶,希望能帶來輕鬆愉快的感覺。霍普金斯說:「當你看到它的時候,很難不露出笑容。」

來源:網易科技

相關焦點

  • 龍飛船裡體驗怎麼樣:太空人盛讚它是坐過最棒的飛船
    日本宇航局太空人野口聰一乘坐過美國太空梭和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現在,他又乘坐SpaceX的載人龍飛船進入太空,這使得他成為繼約翰·揚(John Young)和沃利·希拉(Wally Schirra)之後,第三位先後搭乘三種不同運載工具進入軌道的太空人。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太空人發射前都會焦慮些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正在發射的太空梭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太空發射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正如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首次發射時也出現了延期。如果事情沒有按照計劃進行,坐在火箭太空艙裡的太空人會是什麼感覺?
  • 龍飛船攜4名太空人升空 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龍飛船攜4名太空人升空,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SpaceX正式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載人龍飛船投入商業運營,進入常態發射期。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載人航天發射重回美國本土從1981年太空梭的首次飛行,到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著陸,帶翼的軌道飛行器家族是NASA幾十年來往返太空的主力。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工具全部「仰仗」俄羅斯飛船。
  • 龍飛船攜4名太空人升空,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
    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載人航天發射重回美國本土 從1981年太空梭的首次飛行,到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著陸,帶翼的軌道飛行器家族是NASA幾十年來往返太空的主力。 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工具全部「仰仗」俄羅斯飛船。
  • 龍飛船攜4名太空人升空,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
    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載人航天發射重回美國本土從1981年太空梭的首次飛行,到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著陸,帶翼的軌道飛行器家族是NASA幾十年來往返太空的主力。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工具全部「仰仗」俄羅斯飛船。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SpaceX接過NASA的冒險事業
    「他們頸後的毛髮都豎起來了,」妮可·喬丹說,「每個人都明白問題的潛在嚴重性。」  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機組人員喪生,當時妮可·喬丹還只是NASA的實習生。北京時間11月16日8時27分,SpaceX的龍飛船再次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飛船上有三名NASA太空人和一名來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太空人。  近10年前,NASA結束了長期的太空梭計劃,開始了另一項計劃:利用私人公司代表NASA運送太空人往返太空。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SpaceX接過NASA的冒險事業
    來源:新浪科技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意味著要對他們的安全負責。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從今年5月到8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完成了龍飛船的首次載人任務,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直播五位太空人太空匯合
    按照計劃,今年8月底,載人龍飛船將搭載3名美國人、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有生之年,遊客也有望上太空了。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對接的具體過程。小憩一下,等待對接這一趟太空旅行,Behnken和Hurley在接近國際空間站之前還睡了一會兒。事實證明,龍飛船上睡覺特別舒服。
  • SpaceX載人龍飛船太空人的新坐騎,騎在銀龍的背上飛向浩瀚宇宙
    下圖是SpaceX載人龍飛船搭載兩名NASA太空人鮑勃·貝肯和道格·赫利,接近NASA國際空間站的圖片(攝於2020年5月31日,來源:NASA)雖然整個載人龍飛船是全自動的,太空人仍可以在需要的時刻進行手動操作——經驗豐富的航天飛行員貝肯和赫利在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途中進行了該項測試。
  • 看NASA太空人如何評價SpaceX載人龍飛船
    據外媒報導,截止到目前,SpaceX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已經創造了歷史,它成為了美國自2011年太空梭時代結束以來首次在本土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同時也是首次由私人製造的宇宙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 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太空探索商業化開啟
    在駐留空間站期間,太空人克裡斯·卡迪西以及太空人鮑勃·貝恩肯執行了多次太空行走。當他們在空間站外看到龍飛船時,盛讚龍飛船相當漂亮。作為最新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龍飛船更符合現代人對於科技產品的諸多要求。寬敞的艙內空間,大屏觸控操縱臺、簡約不簡單的系統,讓不少見過龍飛船的科學家倍感現代科技的卓越之處。
  • SpaceX龍飛船發射升空,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Crew-1任務是首次使用經過NASA認證的SpaceX龍飛船的飛行。NASA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以及日本太空人Soichi Noguchi(野口聰一)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空間站任務後返回地球。
  • 龍飛船再次成功發射,搭載4人直奔空間站,美國不再向俄羅斯低頭
    在美國遭遇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的時候,美國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也是受到了影響,原本在10月底的發射被推遲到了11月15日開始,這是載人龍飛船第二次搭載太空人的發射活。與5月份的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不同,這次發射活動搭載的太空人數量翻了一倍,總共有4名太空人乘坐載人龍飛船奔赴國際空間站。
  • 「龍飛船」載人升空,時隔近十年,美重獲將人送入太空的能力
    自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NASA無奈地決定讓現存的三架太空梭,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在2011年全部退役。此後,美國再無獨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能力。在太空梭退役後的近十年裡。美國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當然,向俄方支付的費用肯定不少,最高峰時,送一位太空人上天,需向俄方支付8600萬美元。
  • 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第一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運載4名太空人上天
    本次飛行一共載了4名太空人,分別是3名來自美國的太空人和1名來自日本的太空人。有意思的是,這4名太空人中有男太空人,也有女太空人;有白皮膚的太空人,有黑皮膚的太空人,也有黃皮膚的太空人;有美國本土的,也有美國之外的。
  • 時隔9年,美國重歸載人航天,私人企業「龍飛船」接班太空梭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將於美國時間27日下午,發射龍飛船,將2名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此消息一出,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一直被載人技術所拖累。目前人類的載人航空技術,依然屬於最初級的階段。在此之前,歷史上並沒有任何非政府機構進行太空載人飛船的發射。對於美國來說,這也將是歷史性的時刻。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將NASA太空人送回地球
    最危險的著陸部分已經完成,這最終為載人龍飛船未來開始定期攜帶太空人進入太空鋪平了道路。SpaceX開發的載人龍飛船是NASA商業乘員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責成私人公司製造商業飛船將該機構的太空人運送到軌道上。本肯和赫利的飛行是該計劃的一部分,也是該太空艙的最後一次測試。Space計劃在今年9月和2021年分別發射載人龍飛船。
  • 馬斯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美國不需要太空梭了?
    劃重點: 1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謝幕,美國失去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能力,載人龍飛船讓美國擺脫對俄羅斯聯盟號的依賴。 3太空梭是美國汽車文化的產物,載人龍飛船更像是一臺MPV,馬斯克則有意打造SpaceX版「太空梭」。
  • 馬斯克的龍飛船獲NASA認證,本周末送4名太空人上太空
    包括獵鷹9號火箭和相關地面系統在內的SpaceX載人龍飛船系統,是自近40年前的太空梭以來,第一個獲得NASA認證、可定期搭載太空人飛行的新型飛船。SpaceX創始人馬斯克說,「這是一項巨大的榮譽,它激發了我們重返月球、登陸火星,並最終幫助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的信心。」
  • 太空人成功乘坐SpaceX 龍飛船離開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回家之旅
    自從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正式退役後,美國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和貨物均需依靠俄羅斯航天部門,關鍵是俄羅斯還每年漲價,漲價幅度節節攀升。NASA一直希望私人企業研發低成本的航天工具用於探索太空領域,打造新一代太空梭取代俄羅斯,眾多企業家中馬斯克慢慢成為其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