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垃圾,用1000種植物,他們成就最驚豔的中國色

2021-01-10 澎湃新聞
「好色狂人」的植物染世界

「文字你可以想像,但是我們是做色彩的,我一定要把紅樓夢裡面的顏色變為視覺可視性。」

說這個話的人,叫黃榮華,是國內植物染領域唯一非遺傳承人。

他完成了中國第一份植物染色標準色卡,高精度復原了紅樓夢中所描繪的60種顏色,被身邊的朋友稱為「好色之徒」。

植物染,是以植物做染料的一種傳統印染方法,這門古老的技藝,遠在周朝就已經有記載,由先人世代相傳,至今已有兩千八百年。

黃榮華的植物染,是祖上的手藝。

五歲的玩耍時,覺得用白紙做的風箏不好看,就碾樹葉來上色,這是黃榮華最早的啟蒙。

成年後,他進入國營紡織廠做工程師,一次偶然的工作機會,黃榮華了解了國內植物植物染技藝艱難的傳承處境。

他決定恢復古老的記憶,用自己祖傳的工夫,為植物染正名。

由決定到做成,中間的路並不容易。

植物染雖然歷史悠久,在化學染色市場衝擊之下,許多植物染配色方法,已經失傳或瀕臨失傳。

黃榮華在研究傳統天然染之前,並沒有任何人可以作為參考,一切的學習和研究,都只能靠他自己摸索和實驗。

而天然染色偶然因素很多,即便同一地方同一種植物,採集時間不同,成分也會有變化。

提取方法不同,染色過程中水質、水溫、時間的差異,以及媒染劑純度、用量、使用方法不同等,都會造成染色效果差異。

因此,每一種顏色的成功研發,都要經過無數次失敗的實驗測試。

為了復原傳統的中國技藝,他將自己工作多年的積蓄全投入了研究當中;為了採集到所需植物材料,更是常年奔忙,輾轉於深山老林中。

四十年,他嘗試了1000餘種植物,七八千種顏色,建立起了中國第一份植物染色標準色卡。

從第一篇介紹植物染的文章,到整個植物染百度百科的建立,他也組織搭建了中國的植物染系統。

黃榮華自稱並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因為熱愛,他把所有的耐心都給了植物染。

「這是一種樂趣。」

十來歲來看紅樓夢, 以「染匠」的身份去看紅樓色彩,越考證就越覺得有意思。

紅樓色彩,均是天然染色,其色相與當今的化工染色有極大的區別。

其文字雖然優美,無法見到實物。想像與實際顏色的差別巨大。

為了還原本色,不要不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而是深入考證他背後的文化和技藝。

密合色,為古代染料顏色的一種,是在紅樓夢、西遊記和金瓶梅中都提到過的顏色。

黃榮華之前研究20年,未十分明確密合色究竟是什麼顏色。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中醫藥大學的教授聊天,說起密合,教授說,密合是做完藥之後的炮製工藝。

結合古代的語境再研究下去,終於明白,這是一種類似於拔絲的顏色,而拔絲的每個階段顏色也不同,有些是略帶黃之本白,有些是微黃帶紅,古人以密合為色,實際亦給人以想像的空間。

百度百科上關於密合色的對比圖

類似於這樣的詞,還有很多。

將歷史的脈絡一一縷清,還原紅樓本來的底色,這是一個手藝人的心血和堅持。

2019年時,黃榮華操刀的紅樓夢色彩日曆,以其古典色彩的斑斕而為人所稱道。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如今,他仍在為中國第一本紅樓夢完整色卡而努力。

黃老師並不在意聲名,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植物染非遺技藝傳承人,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將這一門2000多年的老手藝傳承下去。

對於收徒,他有一定的標準:「不是誰跪在門口,那時候當你徒弟就可以收了。」

當他的徒弟,硬標準之一,至少十年起步。

黃榮華有很多的學生,而徒弟沒有一個,他希望能從學生中有堅持下來的傳承人。

談及匠人,黃榮華也有自己的理解:「匠人就做好本職工作的精神,別談什麼精神,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

傳統是魂,時尚是根,要傳承,還要讓色彩跳躍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植物染累積了許多前人的經驗與智慧,優良的色彩文化,在新時代也等待著,被重新賦予意義。

垃圾分類的廚餘魔法師

廚房裡做菜剩下的廢棄食材,除了扔進垃圾桶,任由其腐爛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價值?

對於張駿霖來說,這些別人會丟掉的「垃圾」,正是他十分珍惜的廚餘染原材料。

廚餘染,顧名思義,就是用廚房廢棄食材染指顏色。

廢物利用,變廢為寶染出來的美麗顏色,除了外表好看之外,還有保護環境的內在精神內涵。

因此,他染出來的顏色,在米蘭世界博覽會上,被讚譽為「世界最美的顏色」。

畢業於香港公開大學環境管理學系的張駿霖,因為專業緣故,平時特別注意環保問題。

香港每天都有3600噸的廚房垃圾被隨意丟棄,有些只是長相不好,實在太過可惜,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廚餘擁有新的價值呢?

因為偶然間被咖喱弄髒了衣物,他發現廚餘也是有顏色的。

這也給了張駿霖靈感,假如我把廚餘變成染料,不僅避免了浪費和環境汙染,還能讓它們物盡其用,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從大學開始,張駿霖就開始扎進了廚餘染的世界。

臨近畢業時,他本可以和同學一樣,考取公務員或考研,卻選擇跑去菜市場裡撿垃圾,將那些品相不好,沒人要的蔬菜撿過家,清洗分類,做成染料。

剛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理解,他在翻找垃圾時,常會有擺攤的阿姨覺得惋惜,勸他不要再撿了,因為這「不體面」。

父母並不反對他做得事,但也表示擔憂。因為剛開始時,張駿霖收入微薄,薪資可能與同學相比相差十倍,僅僅能保持最簡單的食物支出和交通。

他回憶,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曾經偷偷吃過撿過來的剩菜。

把喜歡變成工作,張駿霖卻樂在其中。

除了不被社會理解之外,廚餘染的本身製作過程也極為繁複,即使是氣候和食材的微小區別,也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而廚餘染的資料國內也非常少,很多細節,都需要張駿霖自己去摸索和實現。

「調配報廢是常有的事。」張駿霖說。單單是咖喱,在一個月內也會有200次試色,更不用提其他顏色。

在反覆的實驗中,張駿霖終於琢磨出了方法。

比如藍色,先把紫椰菜切碎曬乾,加入葡萄糖用攪拌機打碎,真空保存180天,等「厭氧發酵」讓紫椰菜變成糊狀,使用時兌上水,就變成了藍色染料。

他前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調配出基礎的幾種染料。

而他一直堅持,每一個顏料的原材料,都必須是來自垃圾。「如果用新鮮的食材,怎麼能算是廢物利用呢?」

在彈珠、橡皮筋等小道具的幫助下,張駿霖能在染布上塗染出各種天馬行空的圖案。

而他做的事情,也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他收到了來自米蘭世界博覽會的邀請函,將廚餘染布獨立成一個品牌,創辦染樂工坊,並開設了各種體驗活動,教人們親手染制旗袍、扇子、手帕、圍巾等衣飾。

張駿霖說,做了七年廚餘染,感覺現在還站在門檻上,未真正跨國大門。

而再過十多年,他會有信心說自己,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匠人,

「我還是相信,時間的力量。」

以植物為介,染指屬於中國的美麗顏色。更將植物染色發揚,與世界共享華夏文化的魅力。

將植物色彩帶給有緣之人,「拈花惹草」中,自有情趣。

本文原載自了不起的匠人

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二次轉載及使用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新公眾號

「了不起的匠人」

一起,發現東方好物

—END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驚豔!用創意愛地球!臺灣地區環保第一人把廢舊垃圾變為藝術品!
    紫金獎·首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匯聚了新生代設計力量,不僅是一場讓思維碰撞的創意狂歡,更是一次集設計、藝術、教育等各個領域跨界融合的全新探索。在此次設計展上,臺灣南華大學和江蘇臺青企業積極參展,秀出了他們的獨家設計作品,來看看他們的這趟藝術創意之旅。
  • 每日郵報:用雷射來清理太空垃圾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裡的東西,但中國的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用巨大的雷射來處理圍繞地球軌道的碎片。中國研究團隊對雷射發射站進行了模擬,認為這將是清理地球軌道垃圾的有效方法。一個月後,一枚俄羅斯火箭意外爆炸,在空中拋下1000多枚太空垃圾。
  • 中國傳統配色怎麼成就「高級感」?
    他們翻閱近400種典籍,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文物中,梳理出了完整的384種中國傳統色。    還根據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甄選了應時應節應色的96件故宮文物,以手繪方式復原、呈現文物被磨損的色彩,提取出令人驚豔的中國傳統色色譜。
  • 日本科研機構開發用雷射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衛星
    人民網東京6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在地球的周圍,使用壽命已經結束的人造衛星和火箭的零件等太空垃圾不斷增多。為清除這些垃圾,日本SKY Perfect JSAT和物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日前發布消息稱,將研發一種能用雷射照射垃圾讓其掉落到大氣層的小型衛星。
  • 攝影師初見7號色:七生萬象 用光線構成奇妙的世界
    明天,華為nova7系列即將發布,而在最近的一周裡,7號色已經成為數碼、時尚圈共同熱議的話題。比較能達成共識的觀點是——7號色是每個人眼中的一道光。說到對光影有著深刻理解的人,恐怕非攝影師莫屬,他們善於用相機通過獨特視角捕捉這個世界奇妙的光影變化,展示這個世界別樣的精彩。
  • 讓人又愛又恨的霓虹色到底怎麼用?
    霓虹色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種設計元素啊。作為設計趨勢,你會看到別人的設計中,霓虹色的運用是如此的帥氣和炸裂,可是自己上手的時候,卻一下子將逼格拉回到80年代,尷尬。現實世界中的霓虹燈所帶來的效果本就參差不齊,在網頁設計當中運用,稍不注意……就會整段垮掉。這種局面讓我忍不住去仔細審視那些成功的霓虹色運用案例,並且有了今天這篇零碎但是有用的文章。
  • 住建部:《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淨化用粉狀活性炭》(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淨化用粉狀活性炭》(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行業標準《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淨化用粉狀活性炭(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7年工程建設標準規範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16〕248號),我部組織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了行業標準《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淨化用粉狀活性炭
  • 用太平洋的垃圾做成墨鏡?酷斃了
    這項技術可以從水面分離出塑料,但為了證明這一技術的實際作用性,他們還需要解決一個困擾了數年的問題:如何將這些塑料變為可循環使用的材料,這樣它們就不會再變成垃圾了。「這真的是個挑戰,因為這些廢棄材料已經放了幾十年了。」
  • 高產科幻小說家的創作心法:用數量成就經驗,用經驗化為創意
    因為布雷德伯裡的寫作啟發了成千上萬讀者,鼓勵他們去做夢,去思考,去創作。我一口氣讀完,仿佛穿越了時空般,聽著大師喃喃細語,娓娓道來:寫作提醒我們還活著,用你的執念與激情去表達內心,用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應填充自己
  • 中國垃圾大半靠埋!垃圾分類「斷層」背後的殘酷真相
    定時定點的垃圾投放苦了996不著家的社畜,全面撤銷垃圾桶和嚴苛的處罰條例似乎有那麼點矯枉過正的味道。在超出人類常識的分類條例面前,我們求助於各類APP、小程序、大數據:問,你是什麼垃圾?各大科技和網際網路公司抓住痛點,推出形色各異的查詢功能,支持語音、圖像查詢。不過由於資料庫不夠豐富,在千奇百怪的垃圾面前,「普通的不用問,想問的它不懂」。
  • ldc1000傳感器是什麼_ldc1000怎麼用
    ldc1000傳感器是什麼 LDC1000是一款非接觸式、短程傳感的電感檢測傳感器晶片,能夠將模擬電感值轉換為數值量,同時具有低成本、高解析度遙感的導電性。LDC1000傳感器與普通傳感器的區別就是電流和磁傳的區別。
  • 美國被評世界垃圾第一國 「垃圾」用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美國被評世界垃圾第一國 「垃圾」用英文怎麼說?而中國和印度佔世界人口36%以上,產生的固廢佔全球27%。美國回收率也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是唯一一個廢物產生量超過其回收能力的發達國家。
  • 3年間清理160多噸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他們這樣做
    面對那麼多的海洋垃圾他們又是如何讓美景回歸的?跟著志願者的步伐,我們開始探尋他們與海洋的這段情緣。 淨灘不是撿垃圾那麼簡單天蒙蒙亮,我們來到東極海洋環保志願者驛站,發現這裡已聚集了三三兩兩的人。一旁的志願者們清一色身著防曬裝備,精神抖擻。夏日的青浜,長長的環島路,每一公裡都能領略到獨特的海島風景。這是今年以來青浜的第4次淨灘活動。西風灣礫石灘位於青浜島東端,海灘上的垃圾幾乎都是從海裡衝上岸的。潮起潮落間,海上漂浮的垃圾就「躲」在卵石間的縫隙中。
  • 今夏流行的「彩虹」色怎麼搭?先從被明星們帶火的垃圾分類包說起
    自從垃圾分類實行之後,各種關於垃圾分類的段子、新聞就層出不窮,這不最近有一款垃圾分類的小包就被明星們帶上了熱搜。微醬和咖老師覺得,以環保為主題,應當下時事熱點延伸出的時尚潮流,既有趣又有一定的特殊意義。如果你也想趕這波潮流,不妨先看下微醬和咖老師為你梳理的這幾個要點:垃圾分類小包,一共由4個顏色組成。
  • 用科技拓寬想像用藝術打動人心本周《百變達人》突破常規成就非凡
    西安人的歌:非洲男孩用地道西安話唱出中國情明明母語是法語,西安話卻說得比當地人還溜?每天都要吃臊子麵和biangbiang面?秦腔也能隨隨便便張口就來?曾經登上央視的非洲男孩英勇表示:「西安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長安大學讀建築研究生的他在舞臺上唱響了《西安人的歌》,來表達對西安和中國的熱愛。
  • 《鬼滅之刃》發色還原到現實,蝴蝶忍紫發超驚豔,你最想擁有哪個?
    我們都知道動漫中有許多角色的發色都非常的華麗,與三次元不一樣,你有沒有想過動漫發色在三次元出現會是什麼樣子呢?《鬼滅之刃》這部作品中有許多角色的發色都是非常漂亮的,網上有位大神ins:shigaman將他們的發色帶到了現實中,看上去非常驚豔,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 用潮牌重新定義中國彩妝,bibididi致力打造潮牌彩妝第一品牌
    在此次中國國際時裝周上, bibididi 完美詮釋了 「 潮牌彩妝締造者」的風韻 ,匯聚原始與新生,融合傳統與時尚, 以驚豔妝容點綴東方紅唇烏髮 ,用潮牌重新定義中國彩妝中國彩妝,已然走向世界,驚豔世界。
  • 中國用「垃圾」建造的公路,全長122公裡,耗費600萬噸垃圾
    大家對垃圾的印象怎麼樣?惡臭的日子、骯髒的日子等一定是對大家心中垃圾的形容,事實上,垃圾也可以變成寶物,中國利用垃圾的特性修過道路,全長122公裡,總共使用了600萬噸垃圾,我來詳細介紹一下這條獨特的路。
  •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居然比國外領先這麼多
    我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你知道當時古代的天文成就有多厲害嗎?一、天象記錄公元前28年在西漢時期,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記錄在《漢書·五行志》中。而歐洲進入黑子最早的一次是公元807年,比世界公認的中國紀錄晚800多年。我們國家黑子的記錄十分豐富,許多國外科學家根據我國黑子的記錄,做出了十分重大的科學研究。我國對於彗星的最早記錄在公元前1034年,並且世界公認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而歐洲最早記錄慧星和哈雷彗星分別比中國晚了1000多年和670多年。
  • 太空垃圾不再是垃圾?專家:用它可以找到外星人!
    我們的地球正被太空垃圾包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大量火箭和衛星的殘片散落在地球周圍的空間中,據估計,數量超過一萬個。對於空間活動和人造飛行器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但是,現在,科學家們宣布,太空垃圾也能成為一種幫助——科學家們希望通過監控發現圍繞遙遠星球的「太空垃圾」,來確認先進的外星生命的存在。在天文學領域,天文學家經常用觀測凌星的方法來尋找系外行星,這是一種恆星發出的光顯著地下降的現象,這是因為周圍的星球剛好運行到它的前方,從而得以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