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收錄於話題#最新研究142個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短短30多年間,愛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也是當前最棘手的醫學難題之一。

近日,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出了與HIV類似的病毒——SIV。這一重大突破使科學家們向開發人類HIV感染的療法邁進了一大步。

這項於11月27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題為「CRISPR based editing of SIV proviral DNA in ART treated non-human primates」。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Kamel Khalili博士說:「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這些病毒庫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並潛伏多年的細胞和組織,是治癒感染的主要障礙。這些病毒庫中的SIV或HIV超出了ART所能達到的範圍,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可以抑制病毒複製並清除血液中的病毒。一旦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病毒就會從它們的儲存庫中出來並重新複製。

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中,SIV的行為非常類似於HIV。Khalili博士解釋說:「在實驗室研究的SIV感染的恆河猴獼猴模型是重現人類HIV感染的理想大型動物模型。」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設計了一種SIV特異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結構。細胞培養實驗證實,編輯工具在宿主細胞DNA的正確位置切割了整合的SIV DNA,在非靶點編輯潛在有害基因的風險很小。研究小組隨後將構建物包裝成腺病毒9(AAV9)載體,可以靜脈注射到感染SIV的動物體內。

研究人員隨機選擇了三隻SIV感染的獼猴,每隻接受一次AAV9-CRISPR-Cas9注射,並用另一隻獼猴作為對照。三周後,研究人員從動物身上採集血液和組織。分析表明,在AAV9-CRISPR-Cas9處理的獼猴中,基因編輯結構已經分布到骨髓、淋巴結和脾臟等廣泛的組織中,並且已經到達CD4+T細胞,而CD4+T細胞是一個重要的病毒庫。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對受治療動物組織的基因分析,證明了SIV基因組是從受感染細胞中有效切割出來的。「一步一步地從組織和血細胞中高效地切除SIV DNA。」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Pietro Mancuso博士解釋道。切除效率因組織而異,但在淋巴結中達到顯著的高水平。

這項新研究是Khalili博士及其同事繼續努力的一項成果,即使用CRISPR-Cas9技術開發新型基因編輯系統(該技術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從攜帶該病毒的基因組中特異性去除HIV DNA。研究人員此前已經證明,他們的系統能夠有效地消除HIV感染的小動物模型(包括HIV-1人源化小鼠)的細胞和組織中的HIV DNA。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之一Andrew MacLean博士對研究結果感到鼓舞。MacLean說:「這是重要的發展,我們希望這將終結愛滋病毒/愛滋病。」 「下一步是在更長的時間裡評估這種治療方法,以確定我們是否可以完全消除病毒,甚至可能使受試者脫離ART。」

MacLean博士希望這種治療策略能應用於人類。Khalili博士是生物技術公司Excision Bio Therapeutics的創始人,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之一,Tricia H. Burdo博士在該公司從事臨床前研究和開發,並在科學顧問委員會中任職。在獲得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後,將為更大規模的研究和未來的臨床試驗提供資金和基礎設施。

Khalili博士補充說:「我們希望很快我們的工作也能進入人體臨床研究。40年來,全世界的人都在遭受愛滋病毒的折磨,而我們現在離找到治癒愛滋病毒感染的方法的臨床研究已經很近了。」

Kamel Khalili博士和Tricia Burdo博士 來源:天普大學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hiv-like-virus-primate-genome.html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821-7

原標題:《【Nature子刊】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近日,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出了與HIV類似的病毒——SIV。>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 美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在愛滋...
    據在線發表於《自然·通信》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這一突破是在愛滋病病毒研究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將使研究人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治療人類HIV感染的方法。主持研究的天普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相關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可從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 CRISPR成功在靈長類中編輯類HIV病毒
    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
  • CRISPR成功在靈長類中編輯類HIV病毒
    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一種可影響至少33種非洲靈長目的逆轉錄病毒,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SIV的行為與HIV非常相似。因此,被SIV感染的恆河猴模型是模擬感染HIV的人類愛滋病患者的最理想的大型動物模型。
  • 在靈長類中成功編輯類HIV病毒
    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一種可影響至少33種非洲靈長目的逆轉錄病毒,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SIV的行為與HIV非常相似。因此,被SIV感染的恆河猴模型是模擬感染HIV的人類愛滋病患者的最理想的大型動物模型。
  • 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示烏白眉猴遭受SIV感染卻不產生AIDS之謎
    為了了解烏白眉猴如何實現這一重要的健康壯舉,在美國埃默裡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主任Guido Silvestri博士的領導下,研究人員對烏白眉猴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通過與人類和其他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進行比較,他們發現了可能對人類HIV感染者有用的線索。
  • 研究人員首次利用CRISPR從活動物基因組中清除HIV
    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LKSOM)和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UNMC)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次重大合作,首次從活動物的基因組中消除了可複製的HIV-1 DNA,這是一種導致愛滋病的病毒。這項研究於近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它標誌著人類愛滋病病毒(HIV)感染可能治癒的關鍵一步。
  • 昆明動物所在樹鼩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進展
    樹鼩是一種與實驗大鼠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哺乳動物,是靈長類動物的近親,在生物醫學研究中頗具潛力。樹鼩繁殖周期短(~6周),每胎產仔數2-5隻,飼養成本低,作為在某些方面替代非人靈長類的實驗動物,具有獨特的優勢。
  • Science:重大突破!揭示單個鳥苷酸決定著HIV RNA基因組的命運
    2020年5月4日訊/生物谷BIOON/---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也稱為愛滋病病毒)感染了100多萬美國人和全球4000萬人。一項針對HIV病毒結構的新研究揭示出一個有前景的新藥物靶標可用於靶向HIV感染。它發現HIV感染的細胞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讀取這種病毒的遺傳密碼。
  • 人類攻克愛滋病獲進展,美國科學家從老鼠DNA中清除HIV病毒
    該項試驗成果7月2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劉易斯卡茨醫學院和內布拉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將基因組編輯技術與一種緩釋病毒抑制藥物結合起來。研究表明,該方法可以消除一些老鼠體內的愛滋病毒細胞。目前的愛滋病毒治療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病毒,但確實抑制了病毒的複製。
  • 「Nature子刊」基因編輯猴子胚胎產生HIV抗體為研究人員提供了研究HIV治療的新方法
    因為基因編輯應用於人類是違法與違背倫理的,所以最近有研究人員把基因編輯技術運用與猴子身上,發現基因編輯的猴子胚胎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治療HIV的新方法!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威斯康星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以及獸醫和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的Golos,Slukvin及其同事使用CRISPR編輯了食蟹獼猴新受精胚胎中的DNA。
  • CRISPR成功編輯類HIV病毒
    這項研究成功地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清除了與HIV密切相關的SIV-a病毒,這在愛滋病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突破也使得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SIV),是一種可影響至少33種非洲靈長目的逆轉錄病毒,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SIV的行為與HIV非常相似。
  • 我科學家首揭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的關鍵通路
    圖為高效製備基因編輯靈長類模型 中科院供圖新華網北京8月23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動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結合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人類幹細胞模型及基因編輯技術,首次揭示了可調控靈長類動物出生前發育程序的關鍵分子開關
  • 【Nature子刊】基因編輯猴子胚胎產生HIV抗體為研究人員提供了研究...
    因為基因編輯應用於人類是違法與違背倫理的,所以最近有研究人員把基因編輯技術運用與猴子身上,發現基因編輯的猴子胚胎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治療HIV的新方法!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威斯康星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以及獸醫和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的Golos,Slukvin及其同事使用CRISPR編輯了食蟹獼猴新受精胚胎中的DNA。
  • 【新華網】我科學家首揭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的關鍵通路
    ,結合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人類幹細胞模型及基因編輯技術,首次揭示了可調控靈長類動物出生前發育程序的關鍵分子開關,首次揭示了靈長類和嚙齒類動物在衰老調節通路方面的巨大差異,為開展人類發育和衰老的機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HIV等疾病研究進展
    近年來以CRISPR/Cas9為基礎的基因編輯技術在一系列基因治療的應用領域都展現出極大的應用前景,比如愛滋病、血液病、腫瘤等多種人類頑疾;那麼近期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在治療癌症和HIV上有哪些突破性進展呢?小編對此進行了盤點,與各位一起學習!原文:Treating Cancer with CRISPR?
  • 藏在我們基因組裡的病毒
    發現我們體內也有病毒的基因是近期的科學進展。當科學家測序人類基因組時,有時會發現一段DNA中具有很明顯的病毒特點,最容易辨別出的病毒種類是逆轉錄病毒——一種包括愛滋病病毒的病毒種類。逆轉錄病毒能使用一種酶,把自己的基因插入到宿主細胞的DNA中,這樣細胞就會把這種病毒DNA轉譯出可以組裝新病毒的各種分子,以組裝出新的病毒。由於逆轉錄病毒會入侵到人類卵子和精子中的基因組裡,於是,逆轉錄病毒最終會跑到新出生的嬰兒身上,使這個嬰兒也會攜帶病毒基因。就這樣,逆轉錄病毒可以一代又一代地傳播下去。
  • 昆明動物所等成功破譯樹鼩基因組
    之後與多個物種基因組進行了比較分析,從全基因組基因序列比較角度重構了樹鼩與其他物種的系統發育關係,證實了樹鼩與靈長類親緣關係最為接近。這一研究結果從基因組水平上解決了樹鼩分類學方面的爭論,為其在很多方面代替非人靈長類動物作為實驗動物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據。經過進一步分析樹鼩與靈長類之間的遺傳學關係,研究人員共鑑定出28個樹鼩與靈長類共有的功能性基因。之前的研究認為這些基因屬靈長類特有。
  • 研究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在靈長類中不會導致明顯的脫靶效應
    此外,對細胞系的研究發現,Cas9編輯細胞的基因組目標區域存在大片段結構變異。然而這些研究結果由於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方面的問題一直都存有爭議。獼猴(Macaca mulatta)作為與人類進化關係最近的可進行遺傳操作的非人靈長類,在大腦發育以及腦結構上都與人類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獼猴疾病模型上探索Cas9基因編輯的脫靶效應對未來的臨床應用至關重要。
  • 中國科學家首次在靈長類動物中實現一步基因全敲除 | 前沿
    但是,當前的基因編輯方法在製備轉基因動物時通常出現鑲嵌表型,也就是說動物身體一部分細胞的基因是被修改過的,而另一部分則不是。科學家通常的做法是通過雜交的方式在這些動物的後代中篩選出純合表型(也就是該動物所有的細胞都是同一種基因型)的動物來做研究。這種方法在小鼠等較低等的哺乳動物中是常用的手段,但是在高等哺乳動物比如靈長類動物中則成本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