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控快報|神奇的沃爾巴克氏菌!!!
科學家發現沃爾巴克氏菌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複製增殖,從而阻隔寨卡、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的傳播。細菌可以幫助阻止疾病的傳播嗎?檢索/翻譯/編寫:劉金淑審核:陳志錦拉莫斯·麗塔把一隻白桶放在她前面的樓梯口,桶裡盛放著一小包蚊蟲卵、一些魚食和水。
-
PLoS Pathogens:沃爾巴克氏菌有望控制登革熱疫情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4月1日公布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利用沃爾巴克氏菌阻止登革熱傳播的方法,這項成果將有望用於控制登革熱疫情。研究人員表示,自然界中約28%的蚊子體內天然攜帶共生菌沃爾巴克氏菌,不過登革熱的主要傳播者——埃及伊蚊體內卻不攜帶這種細菌。
-
神奇的轉基因蚊子:雌性變雄性,能繁殖卻不再咬人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證實,僅需改動一個基因,就可以將雌性埃及伊蚊轉化為可繁殖的雄性蚊子。研究者還確定了雄性蚊子飛行所需的一個基因。相關論文於7月1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雄性蚊子不會咬人,也不會傳播病原體。雌性蚊子則不同,為了產卵,它們需要攝取血液,並因此成為了寨卡和登革熱病原體的首要攜帶者。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昆蟲 色誘雄性昆蟲與其交配
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許多蘭花模仿雌性昆蟲來色誘雄性前來「尋歡作樂」。當然這些性偽裝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傳花授粉。當這些雄性昆蟲和其它花朵相會時,它們扮演了不知情的授粉者,從而幫助這些植物繁衍生長。科學家認為這種性欺騙是無害的,但他們發現一種名叫「蘭花欺騙的黃蜂」總是容易上當受騙,在和澳大利亞舌蘭交配時消耗了它們過多的寶貴精液。
-
新方法可檢測沃爾巴克氏菌
由於沃爾巴克氏菌只能存活於宿主體內,而不能在體外自由生活,因而如何有效特異的檢測沃爾巴克氏菌是對該細菌研究的必備工具。目前的檢測手段有聚合酶鏈反應法(PCR法)、免疫染色和電鏡法,每種方法各有利弊。PCR法靈敏簡單,但容易產生假陽性,同時它不能提供沃爾巴克氏菌在宿主體內分布的情況;免疫染色法克服了PCR方法的一些缺點,但目前使用的幾種抗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特異染色,使實驗結果不易解讀;電鏡法能提供沃爾巴克氏菌在宿主體內分布的直觀證據,但該方法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複雜的技術,不易在平常的實驗中使用。因此科學家們致力於發明新的方法以更好的檢測沃爾巴克氏菌。
-
生物基因「木馬」-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昆蟲生殖我來操控
Nicolle Rager Fuller,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沃爾巴克氏菌,又稱為屬於細菌門,變形菌綱(Proteobacteria)的α 亞綱,立克次氏體目(Richettsiaceae),立克次氏體科,Wolbachia屬。革蘭氏陰性菌,屬於廣義細菌。
-
【項目文章】195個microRNAs—連接葉蟎與沃爾巴克氏菌好基友同居的紐帶
但在分子層面,沃克爾巴氏細菌與宿主之間調控機制的研究非常少見。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通過small RNA高通量測序,構建smallRNA文庫,進行測序和分析,研究了microRNA在葉蟎和沃爾巴克氏菌共生關係中的調控機制。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色誘雄蜂交配以傳授花粉
雪梨麥考瑞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安妮-加斯科特表示,很多雄性昆蟲誤把花當成雌性伴侶,但很少有昆蟲象這些黃蜂一樣過頭。加斯科特領導研究了這些昆蟲對澳洲兩種舌蘭的示愛意圖。她說:「這些黃蜂只是無法抗拒。」但加斯科特表示,黃蜂對蘭花的這種吸引力可能使它想要和真正的雌蜂交配的努力變得更令人費解。蘭花素來以玩弄雄蜂而聞名。多種蘭花散發出模仿雌蜂的香味,引誘雄蜂採集花粉。
-
年邁的昆蟲——葬甲母親變得「心不在焉」
哺育幼崽貌似是所有的陸生脊椎動物所具備的 本能,可許多其他動物也會養育後代,昆蟲也 是如此,只是會養育後代的昆蟲實在不多。 殯葬甲就是為數不多的會養育後代的昆蟲之 ,就像鳥類一樣雌性殯葬甲會給幼蟲反芻· 些食物,殯葬甲是分解者,它們以各種大小型 動物的屍體為食,只不過它們的幼蟲沒什麼自 主進食的能力,還需要母親餵養才可以成長。
-
一個嵌合基因在單倍體黃蜂中影響雌性性別決定
一個嵌合基因在單倍體黃蜂中影響雌性性別決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2:04:20 近日,荷蘭格羅寧根大學Louis van de Zande及其研究組發現,一個嵌合基因在單倍體黃蜂
-
繁殖最快的昆蟲是什麼? 需要多長時間繁殖一代?
繁殖最快的昆蟲是什麼? 需要多長時間繁殖一代?時間:2016-06-01 13:24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繁殖最快的昆蟲是什麼? 需要多長時間繁殖一代? 繁殖最快的昆蟲是什麼? 蚜蟲 在動物界中,昆蟲算得上多子多孫了,而其中繁殖速度最快的要數蚜蟲。
-
澳洲雌性鯊魚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一條雌鯊魚在長期為見到雄性鯊魚的情況下進化出了無性繁殖能力,此前,這種案例真是少之又少。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其中一個可能性是Leonie體內儲藏了來自其前任的精子,並用其使自己的卵子受精。
-
Science:昆蟲遷徙性研究
遷徙性昆蟲Autographa gamma資料來源: Ian Woiwod據2月5日的《科學》雜誌報導說,新的研究打消了人們認為的昆蟲的遷徙只不過是受到風力的驅使的想法,它披露了這些昆蟲的飛行行為的複雜性類似於鳥類的遷徙飛行
-
了不起的昆蟲:精彩紛呈的昆蟲日常
80%的昆蟲會發生「全變態」,就是幼蟲到蛹期的形態與成蟲完全不一樣,最常見的就是蝴蝶了。還有「漸變態」:幼蟲長大後經過蛻皮長出翅膀,最後變成成蟲。在成長過程中除了性成熟沒有任何變化的叫做「表變態」。全變態昆蟲的生活史為三個階段:不停地進食和成長的幼蟲階段,大變身的蛹階段和進行繁殖的成蟲階段。用植物來類比的話,幼蟲是從發芽到生長的過程,成蟲則是開花結果過程。
-
昆蟲翅或由腿進化而來
這種蚊子大小的昆蟲有兩種生活方式,幼蟲在水中茁壯成長,成蟲則在6月前後大量繁殖——它們在幾個小時內進行交配,然後很快死亡。 據《科學》報導,通過對一種不同尋常的、雄性有第二雙向上的眼睛的蜉蝣物種進行基因組測序,研究人員現在搞清了水生蜉蝣幼蟲是如何變為飛蟲的,並發現了昆蟲最初是如何進化出飛行本領的新線索。 由於數量眾多,蜉蝣是鳥類、魚類和哺乳動物的重要食物。
-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2020-03-11 15:5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BGR報導,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
-
雌性鯊魚能「處女生育」 未交配產卵(圖)
未交配就能產卵的鯊魚網易探索5月23日報導 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一家動物園對錘頭鯊進行的一項無性繁殖研究發現,雌性鯊魚能夠在沒有受精的情況下產卵繁殖後代。這頭鯊魚出生於2001年,當時在它出生的那個水池裡只有三頭雌性鯊魚,而且這三頭母鯊三年來從來沒有和雄性鯊魚有過任何接觸。在對這條幼鯊的DNA進行分析時,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來自雄性鯊魚的染色體。鯊魚專家稱這是鯊魚單性繁殖的第一例,也有人把它叫做「處女生育」。在昆蟲、爬行動物以及魚類物種當中,無性繁殖是比較常見的,在哺乳動物當中還從來沒有過無性繁殖的記載。
-
世界十大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
因為珊瑚擁有動物世界最嚴格的繁殖模式,對於大多數珊瑚來說,每年只有2天時間產生雄性和雌性配偶子,只有少部分後代可以長大成熟。蚜蟲蚜蟲是繁殖最快的昆蟲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夠生育,而且蚜蟲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懷孕。1年能繁殖10~30個世代,大約20-40天能夠繁殖多代。因此一隻雌蟲在春季孵化後可以產生數以億計的蚜蟲。當5天的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時,便開始繁殖。在氣溫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個世代需10天,在夏季溫暖條件下,只需4~5天。例如,甘藍蚜能夠繁殖41代雌性,如果全部成活的話,可以達到1.5×10^27個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