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催化科學開拓者之一、百歲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2021-01-12 澎湃新聞
中國催化科學開拓者之一、百歲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著名燃料化學家、催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第七、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第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民盟山西省委名譽主委,中國化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彭少逸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5月6日凌晨0時29分在美國洛杉磯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彭少逸先生1917年11月9日出生於湖北武昌。193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61年調入中國科學院煤炭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室主任。1979年6月至1983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彭少逸先生是我國最早從事色譜研究的人員之一,同時又是我國催化科學的開拓者之一。他創立了柱內顯色指示劑快速測定油品中烴類組成的色譜方法和薄層吸附劑快速分析氣態烴的色譜方法,開創了催化新材料和多項催化動態分析的研究,並取得多項理論性和應用性成果,在國內外產生深遠影響。他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年),國家發明三等獎(1979年),國家發明二等獎(1984年),何梁何利基金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化學類,1997年)等多項獎勵。

(原標題為《 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享年100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彭少逸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清明節追思:那些不能忘卻的分析化學家
    盧佩章院士:中國色譜分析的先驅者  我國著名分析化學家,中國色譜分析的先驅者之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盧佩章院士2017  盧佩章院士,我國第一臺體積色譜儀的設計者。他開創了中國色譜科學,被譽為「中國色譜之父」,為色譜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的應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傑出人才,多名學生已成為具有國內外重要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中國的色譜事業從無到有,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躋身國際一流。
  • 百歲院士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著名生物化學家許根俊院士逝世 享年73歲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消息: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第九、十屆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十三屆上海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常委
  • 百歲院士逝世!今年已痛失26位院士
    記住他們的名字↓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百歲專家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百歲專家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百歲專家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光明日報 圖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2019-08-08 08:54:48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夏靜、張銳 |字號:A+ | A- 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6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 2016-12-13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卓仁禧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2019年8月6日15時1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在聚磷酸酯合成方法的研究中,發現新的溶液縮聚催化反應和脂肪酶催化含磷環狀單體的開環聚合反應。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卓仁禧研究組研究基因治療化學載體,並取得出色成果。由於在有機矽化學和生物材料領域所取得的系列創新性成果,卓仁禧院士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勵,包括國家科學大會獎兩項,國家科技發明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四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兩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等。
  • 百歲院士李東英逝世,他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
    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2002年11月5日17:12  新華網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2020-10-18 0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在上海逝世 享年一百歲
    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在上海逝世 享年一百歲 2008年11月01日 2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資料圖:2006年9月15日,國際著名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家楨在上海迎來九十八歲華誕。
  • 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
    光明追思【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張乾二,於2020年 5 月 3 日逝世,享年 93歲。張乾二,1928年8月15日生於福建惠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張乾二早年參與了水溶液中培養晶體、研製粉末衍射儀的照相機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場理論研究方面獲得突破;20世紀90年代帶領課題組開展價鍵理論計算程序化的攻堅研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張乾二曾說:「科學家必須熱愛他的工作。如果一個科學家不為探求真理,只為求名求利,在科學方面就不會有什麼成就。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 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 2016-11-2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催化化學奠基人、中科院院士蔡啟瑞去世,享年104歲
    廈門大學最老院士蔡啟瑞生前照。網絡資料廈門大學最老院士蔡啟瑞今日(10月3日)安詳去世。中科院院士、廈大教授蔡啟瑞3日7時26分辭世,享年104歲。他是廈門馬巷人,中國催化化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為人異常謙遜禮讓,被形容為「如清泉般透徹」。
  • 著名有機化學家蔣錫夔院士逝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先生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新京報快訊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編輯 彭啟航來源:武漢大學原標題: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