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2020-12-06 中國網河南頻道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2019-08-08 08:54:48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夏靜、張銳

| 字號:

A+

A-

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6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卓仁禧院士,1931年2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5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配到武漢大學化學系擔任助教;1957年至1959年到南開大學進修,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進行有機矽化學研究;1960年任武漢大學化學系講師,1978年晉升為副教授,1982年晉升為教授;1983年至1984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學者,從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為國際生物材料聯合會會士(Fellow);歷任武漢大學化學系主任、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主任等;2018年12月光榮退休。

卓仁禧院士畢生從事有機矽化學和生物醫學高分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屢擔國家重任,從研製光學玻璃防霧劑,到彩色錄像磁帶粘合劑和助劑等,不斷攻堅克難,成功解決了不少關乎國防及民生的難題。

上世紀七十年代,根據國家需要,卓仁禧院士勇挑重任,攻堅克難,創造性研製成功有機矽光學玻璃防霧劑,作為保護塗層應用於國防等多個領域;卓仁禧院士還與同事們一起將作為原材料的二元共聚物部分水解,同時加入一種有機矽化合物作為助劑,成功解決了當時電視屏幕的「閃」點問題。

由於在有機矽化學和生物材料領域所取得的系列創新性成果,卓仁禧院士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勵,包括國家科學大會獎兩項,國家科技發明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四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兩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等。

卓仁禧院士十分重視學科發展和科研平臺建設。上世紀八十年代,卓仁禧院士從美國進修回國後,結合國內外高分子學科的發展趨勢及國家需求,在當時科研條件非常艱苦的環境下,在武漢大學化學系開創了生物材料研究方向,並系統開展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目前,該方向已成為化學、材料、生物、醫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前沿和熱點領域。

1998年,卓仁禧參加國家教育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開放實驗室自評估會議。

卓仁禧院士執教數十載,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的思想和創新的能力」,常常鼓勵學生「要創新地學習」,在指導研究生時因材施教,給予學生創造空間。

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卓仁禧院士仍然堅持親自講授研究生課程,他講解化學原理深入淺出、推論嚴謹,且有問必答、風趣幽默;八十高齡時,他仍然關心實驗室的科研工作進展,常常與實驗室老師探討研究前沿,還到實驗室對研究生的科研方向給予具體指導。

卓仁禧院士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研究高分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優秀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已成為我國相關領域的科研中堅力量。卓仁禧院士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科學家。他一直堅信,「黨支部活動對於增強老師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八十高齡時仍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2016年被評為「武漢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夏靜、張銳

相關焦點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卓仁禧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2019年8月6日15時1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卓仁禧院士1931年2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5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分配到武漢大學化學系擔任助教;1957年至1959年到南開大學進修,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進行有機矽化學研究;1960年任武漢大學化學系講師,1978年晉升為副教授,1982年晉升為教授;1983年至1984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學者,從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2002年11月5日17:12  新華網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新京報快訊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編輯 彭啟航來源:武漢大學原標題: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黃志鏜逝世,享年88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黃志鏜逝世,享年88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有機化學家和高分子化學家黃志鏜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1月13日凌晨4時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胡宏紋逝世,享年91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胡宏紋逝世,享年91歲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綜合報導 2016-05-24 13:42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 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 2016-11-2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
  • 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逝世,10月已送別4位院士
    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消息: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原國科聯巖石圈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深部構造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融生先生,於2019年10月22日14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
    光明追思【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張乾二,於2020年 5 月 3 日逝世,享年 93歲。張乾二,1928年8月15日生於福建惠安。1947年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1954年從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1987年至1992年兼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張乾二早年參與了水溶液中培養晶體、研製粉末衍射儀的照相機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場理論研究方面獲得突破;20世紀90年代帶領課題組開展價鍵理論計算程序化的攻堅研究。
  •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 2016-12-13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2020-10-18 0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催化科學開拓者之一、百歲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中國催化科學開拓者之一、百歲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著名燃料化學家、催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第七、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著名生物化學家許根俊院士逝世 享年73歲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消息: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第九、十屆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十三屆上海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常委
  • 科學網—著名有機化學家周維善院士逝世
    【科學網 黃辛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 著名有機化學家蔣錫夔院士逝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先生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我們今年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 工程熱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王補宣離世!今年已痛失22位院士
    9月1日,南都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王補宣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今年已經送別22位院士 今年以來,我們已經送別了22位院士,其中包括1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 3年來,共和國已痛失102位兩院院士
    、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敬魁逝世
    據光明日報1月20日報導,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同志,於2019年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並曾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梁敬魁同志長期在結構化學、材料科學和固體物理交叉前沿領域從事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研製出屬首創的核試驗測溫裝置,在多晶X射線衍射結構分析和相圖測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創新性成果,並成功地應用於新材料探索,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的主要奠基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地理、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地理、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李吉均每日甘肅網7月22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武永明)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吉均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1日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