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清楚,除客運飛行外,民用航空器在低空旅遊、醫療急救、能源勘測、農林作業、文化體育、公共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被劃歸為通用航空領域。
近日,湖南省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在長沙正式成立。這也意味著,湖南在通用航空領域的發展邁出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步。
近兩年,變幻莫測的無人機燈光秀不斷點亮長沙夜空,引發市民關注的同時,也吸引了全國網民的討論。這既是對無人機的創新應用,更是創意多多的湖南人在通用航空產業與商業、旅遊等產業進行結合所進行的一次有益。
早在2017年,湘雅醫院就開通了「航空救援」服務。該項服務開通頭一年,便完成了全省範圍內11名患者的轉運。而更早的時間內,省內一些合法運營資質的民營甲類通用航空公司也開通了低空飛行旅行觀光服務。這其中,就包括了湖南華星通航推出的「雅湖國際公寓—松雅湖—橘子洲頭—松雅湖國際公寓」長沙線路和「嶽陽樓—君山—洞庭湖—嶽陽樓」嶽陽線路。
在湖南通用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加持下,對普通消費者而言,乘坐小型直升機環遊洞庭湖,打「飛的」看病等等在過往看來有些匪夷所思的體驗,都成為了可能。
除上述相關行業外,我省的通用航空產業還涉及了農業、林業等作業飛行以及搶險救災等各方面的飛行活動。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湖南共有註冊通航公司18家,飛機63架,通航任務涵蓋了搶險救災、飛行訓練、航空旅遊體驗、電力巡線、醫療急救、跳傘、無人機等領域。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我國通航產業政策匯總 利好不斷》一文中就提到,5G時代到來後,「北鬥+5G」有望在機場調度、機器人巡檢、無人機、車輛監控、航空物流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
當然,在5G網絡打造的萬物互聯的世界裡,通航產業中被賦予無限可能的或許不僅僅是無人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模式的不斷改革創新,市場準入、機場建設、政府補貼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正空前活躍起來。
未來10年,通用航空行業將有萬億元投資,中國航空產業發展體現為一「大」一「小」。大飛機是國家戰略,小飛機是民間力量,應加快實現通航從「熱起來」向「飛起來」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