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將在廣州建設OLED面板廠,三星和京東方們怎麼看?

2021-01-11 虎嗅APP

在韓國被稱為千年老二的「LG」,最近存在感很強。不光是改名叫「愛爾金」刷屏(注意這是謠言啊),更因為一直有消息稱,LG Display(下文簡稱LGD,請自覺和老乾爹區分)將在中國建立 OLED 合資工廠。這一消息終於在今天坐實了,LGD 在中國市場投建大尺寸面板項目的計劃終於獲得了韓國政府的批准,擬在中國投建450億合資工廠。

擔心技術外洩,計劃一度被擱淺

早在今年7月25日,LG 旗下的顯示器公司就對外宣布:將在廣州市建設一家生產OLED大尺寸面板的合資工廠,其面板主要用於電視和電子廣告牌。

據「觀察者網」報導,這一合資工廠坐落於廣州開發區,與其2014年正式投產的8.5代線液晶面板工廠相鄰,目前已正式動工。根據LG官方網站,合資工廠的註冊資金約為157億人民幣,LG將持股70%。另外30%的股份,則由廣州凱得科技發展(下稱凱得科技)持有。

據接近凱得科技人士透露,此項目的總投資額約為450億元,157億僅為首期註冊資金。

LG和凱得科技的合作早有淵源。凱得科技成立於1998年,由廣州凱得控股有限公司全額投資,而廣州凱得控股有限公司是廣州開發區為支持高新技術發展和資產運營而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在2012年LG於廣州投資上述8.5代線液晶面板工廠時,凱得科技就是LG的合作夥伴之一,並持股20%。這一液晶面板項目的另一個合作夥伴是創維,持股10%。

但是由於政策,害怕技術外洩,中韓關係等等諸多複雜的原因,這次合作一直都受到了來自韓國政府的阻力。

今年10月,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LG Display公司成立廣州工廠計劃,已經遭到了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叫停。

報導中稱,在半導體、OLED等韓國國家核心技術領域,公司在韓國以外國家/地區建設生產工廠需要向產業部部長申報並獲得許可。而產業部認為,LG Display公司計劃設立的廣州工廠以該公司與廣州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經營,很容易導致LG Display公司的技術洩露到中國。因此,LG Display公司在華設廠的計劃遭到韓國產業部的叫停。

此外,韓國政府規定三星、SK海力士等記憶體廠,未來只有在緊急的特殊情況下申請豁免,否則不能在中國設新廠。

但LG似乎對這次合作勢在必得,壓根沒把韓國政府的叫停當回事。2017 下半年,雙方的合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推進。11月30日,廣州市的地標建築「廣州塔」,上線了互動體驗型項目——「OLED新視界」,而背後的技術提供商,就是 LGD。

在LGD 社長呂相德看來,「OLED新視界」不僅展示出OLED具有超高的設計自由度,更突顯了OLED非常優秀的畫質表現」。落成典禮上,LGD社長呂相德還表示,將在廣州市搭建OLED電視工廠,未來廣州將發展成為OLED的樞紐。

在中國的建廠計劃擱淺,LGD也沒閒著,轉頭把視線鎖定到了東南亞。12月初,根據韓國媒體《THE INVESTER》的報導,LGD 於批准了一項 1.19 兆韓元(約 11 億美元)金額的投資項目,用於擴建該公司在越南的 OLED 面板模塊工廠。

而 LGD 決定擴產越南面板模塊工廠的主因,就是在於韓國政府因為擔心 OLED 面板技術外流,而延遲批准 LGD 首個在中國的 OLED 面板投資案。此外,LGD也藉此表達了自己外海建廠的決心,不讓我在中國建,我就去越南,反正我要出去。

韓國政府的態度也有了軟化,根據《中國電子報》的報導,就在廣州塔「OLED體驗項目」剛剛落成的時候,韓國商務部、工業和能源部召開由顯示器行業私人專家組成的委員會閉門會議,審查LG在廣州建設OLED工廠的計劃。

 

「我們將在今天的會議上向部長匯報並達成共識,最終決定是否批准投資計劃很可能在今年內完成。」該部電子部門負責人說。

對於韓國政府關注的「技術外洩」問題,LGD覺悟很高,表了一下忠心,LGD 的一位官員說:

我們已經掌握了如何通過在同一地區經營LCD工廠來保護我們的技術。另外,也不會出現失業的情況,因為我們打算聘請韓國的專家,把他們帶到中國。

這不,2017年最後一周了,韓國相關部門沒有食言,正式批准了 LGD 在中國建廠的計劃。

LG Display 的技術水平如何?

據官方介紹,LG Display(中文:樂金顯示) 是一家全球領先顯示技術創新公司,隸屬LG集團。公司是集研發、生產、銷售 AH-IPS、FPR 3D、OLED、Flexible等技術Display產品的跨國企業。目前樂金顯示在中國的南京、煙臺和廣州均有工廠。

在我們過去的印象中,LG一直在屏幕技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但都只限於 LCD屏幕,而 OLED 屏幕的核心技術一直都被三星掌握。

但這僅限於小尺寸屏幕,在用於電視機產品的大尺寸OLED顯示面板中,LG Display則佔據壟斷地位。在全球OLED大尺寸面板市場上,LG Display是唯一實現量產的生產商。LGD 不斷加碼推廣OLED大屏顯示技術,在此之前該企業就已與蘇寧合作,在北京、南京、廣州等大城市開設OLED技術展示館。

不久前,韓國企業LG Display發布公告,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LG Display的總營收為58.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其中,電視面板業務佔到了2017年Q2總營收的46%。

而老對手三星在大尺寸 OLED 屏幕領域則是時運不濟,據《南方日報》報導,有消息指出,一直向三星電子供應液晶面板的日本夏普日前突然切斷供貨,三星電子的電視核心零組件——液晶面板部分供貨管道突然被切斷,為此,三星電子甚至計劃向競爭對手LG Display「求救」。

可以說,在三星遭遇變故,日產式微,國產廠商還在起步階段的現在,LGD 的大尺寸 OLED 技術是佔據領先地位的。

OLED 時代將至,競爭不可避免

根據《科技新報》的報導,業界人士指出,南韓政府願意放手的原因之一,可能跟日前中國面板廠京東方開始量產 OLED 面板有關。而根據南韓貿易部表示,南韓政府批准 LGD 在中國興建 OLED 面板工廠的條件,是 LGD 要更多的使用南韓的材料和設備,並且增加在南韓的後續投資,並加強安全檢查流程等。

韓國政府的擔心是有道理,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數據則顯示,第三季度,京東方超越LG成為全球最大大尺寸面板生產商(不僅限於 OLED),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京東方將會生產大尺寸OLED電視屏幕,主要是55英寸。與此同時,華星光電11代線也正如期建設中。

2016年初,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5家,而到了2017年,全球已經有13家電視廠商加入OLED陣營。目前僅在中國市場就已經有LG電子、創維、康佳、長虹、索尼、飛利浦等絕大部分的主流電視整機廠商推出了OLED電視,OLED陣營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擴張,同時奧維雲網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OLED面板全球出貨量將達150萬片,同比增長78%。

LGD來勢洶洶,國產廠商厚積薄發,OLED 的大戰,是不可避免了。

相關焦點

  • 京東方等4個集團競爭有多激烈?行業將從競爭走向競合!
    ,如今在Oled顯示屏領域也成功打破了三星、lg等巨頭的技術壟斷,未來將於半導體領域跟三星分庭抗禮,在大尺寸領域,京東方、TCL華星、三星顯示和LGD都是綜合實力較強的面板巨頭,這4個集團之間不光是競爭,還有合作關係。
  • 三星、LG都反悔了,LCD屏還要繼續生產,京東方們怎麼看?
    為什麼三星、LG要要慢慢淘汰LCD屏,因為LCD屏太便宜了,京東方等國產廠商,不斷的打價格戰,把LCD屏的價格壓到極低了,對於三星、LG而言,生產LCD屏似乎已經無利可圖了,所以轉向了更高利潤的
  • 電視面板哪個最好?
    很久以前索尼曾經用過三星面板,後來因為成本問題開始選擇廉價的臺灣面板和大陸面板。  2.LG  lg液晶現在基本上出的都是比較低檔的ips屏走量養oled生產線……那些低端硬屏賣給長虹創維樂視康佳還有索尼的85f這檔機型裡  ……自己高端液晶裡用的ips好一些但是也就那樣  。
  • 大尺寸面板競爭加劇,華星光電、京東方和三星「亮底牌
    全球電視尺寸每年以2英寸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1年全球電視平均尺寸將可達到50英寸,而6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市場規模也將達到4400萬臺,佔比從2017年6.9%成長至2021年15.4%。  2017年是超大尺寸顯示的元年,各大面板廠爭相投入更多資源生產60英寸以上的面板,但超大尺寸面板產能大幅提升,還要等到2019~2020年各家10.5~11代線量產後才能擴大供給量。
  • 全球面板業者大洗牌,LG三星以及臺灣面板友達、群創策略大轉變
    根據市調機構Omdia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4月全球LCD面板出貨量,京東方以佔比27.3%居冠,群創、樂金顯示器和友達分別以16.4%、15.4%及14.8%名列第二至四名;另一家中國大陸面板大廠華星光電(China Star ),以及南韓三星顯示器則以5.8%、5%居第五、六位。
  • 投資465億元,京東方在重慶建設第三條6代AMOLED面板廠
    2018年使用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多,除了三星及蘋果之外,國內廠商在2000元及以上的高端機也普遍使用OLED屏幕,其中三星供應的AMOLED面板為多,國產OLED屏幕往往是用在中低端手機上,不過京東方的OLED屏幕在華為Mate 20 Pro上商用,實現了國產OLED面板進軍旗艦機的突破
  • 京東方面板廠崛起,群創和友達該如何應對?
    京東方面板廠崛起,群創和友達該如何應對? 工程師5 發表於 2018-06-05 20:21:00 京東方強勢崛起,群創和友達該如何應對?
  • 華為P40 Pro OLED面板供應商曝光:LG/三星提供
    P40、P40 Pro將於 3 月 26 日發布。3 月 18 日消息,據韓國媒體The Elec報導,P40 採用的是直屏OLED面板,P40 Pro採用的是四曲面OLED面板。
  • 深度解析京東方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面板_觸控螢幕與OLED網
    京東方成都 G6 1Q17 導入首臺 Tokki 蒸鍍設備。高陣列和有機鍍膜段設備導入+後段模組設備國產化進程加速,雙效應疊加將有利於中 遊面板企業掌控設備成本、提高產品良率和大尺寸產能主導權,隨著產能爬坡和積累量 產使用經驗,促進面板企業盈利能力上升,公司有望受益。
  • 臺灣面板廠商群創和友達如何應對京東方面板廠崛起?
    京東方強勢崛起,群創和友達該如何應對?2月初,美股重挫引發全球股市大修正,臺股也跟著快速回檔。但日前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分別召開法說會,2家公司都繳出10年來最佳獲利財報,一向被視為4大「慘」業之首、股價也都在十幾元浮沉的面板業,看似出現轉機。
  • 2020年OLED手機面板市場LGD成黑馬,三星京東方市佔比將下滑
    12月14日,市場研究公司UBI Research和Omdia均公布了今年和明年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市場分析,數據涉及三星顯示、LGD和京東方等幾家頭部中小尺OLED顯示器供應商。數據顯示,在3家屏廠中,今明兩年三星顯示和京東方在智慧型手機用OLED屏市場份額都將縮小,LGD出貨量快速上升,將攫取更多市場份額。綜合兩家研究機構數據,今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用的OLED面板出貨量環比大增在三成以上,銷售額環比大幅增長,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出貨量下滑,銷售額也幾乎持平。
  • 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線,各面板廠電視面板業務都處於虧損狀態
    2020年,京東方武漢月產能為120片的a-si技術10.5代線、TCL華星光電深圳月產能為90片的a-si技術10.5代線、2021年月產能為90片的夏普威斯康星月產能a-si/Oxide技術10.5代生產線即將相繼量產。另外,雖然樂金顯示廣州OLED10.5代線的投產日期一再拖延,但目前也表示將於2020年上半年量產。
  • 液晶面板格局漸定,未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市佔之和有望超過50%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302/56415.html除了面板價格上漲之外,三星、LGD等企業減少或關閉旗下LCD液晶面板廠等舉措,降低了液晶面板產能,而全球面板的需求還在持續增長中,預計下遊訂單或將會向大陸的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廠商轉移。
  • 京東方或首次為華為供應on-cell OLED面板
    ,據韓媒TheElec報導,近日有內部人員稱,京東方或將首次為華為提供on-cell OLED面板,這款顯示屏還有望出現在Mate 40系列新品中。  據了解,過去的add-on OLED面板通常將觸摸薄膜附加在面板頂部,而這款on-cell OLED面板則是在內部薄膜封裝層上設置了一個觸摸電極,輕薄度上遠勝於add-on OLED面板,同時還節省了製作成本。
  • 京東方收購中電熊貓,TCL華星收購蘇州三星面板,雙雄龍頭地位得到鞏固
    TCL、京東方接連出手 面板行業迎來併購整合潮。10月19日,京東方與中國電子及旗下子公司共同籤署了《產權交易合同》,將以55.9億元收購南京中電熊貓 G8.5代線80.831%的股權;此前,京東方以不低於評估價收購成都G8.6公司部分股權已獲其股東大會通過。
  • 中國面板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正在糾結下一代10.5代面板產線該採取...
    打開APP 中國面板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正在糾結下一代10.5代面板產線該採取什麼製程技術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7 10:13:41
  • 京東方將首次向華為供應on-cell OLED面板 用於Mate 40系列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半導體顯示技術公司京東方(BOE)將首次向華為供應on-cell OLED面板,用於即將推出的Mate 40系列。據外媒報導,京東方將為華為Mate 40系列提供更便宜、更高效的on-cell OLED面板。據悉,這種面板嵌入了觸摸傳感器,這意味著它具有更好的光學和機械性能。外媒報導稱,華為Mate 40將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標準版,一個是Pro版,預計在今年9月到10月之間發布。
  • 國內主要液晶/OLED面板、LCD/OLED驅動IC及模組企業情況
    二期項目設計產能10萬片/月,成功開發並導入生產國內首家應用Cu/Cu製程+COA技術的全球最高穿透率的液晶面板。三期項目滿產後,將實現年產中小尺寸顯示面板或模組約8800萬片,第6代柔性LTPS-AMOLED項目和第11代TFT-LCD及AMOLED項目也在建設中。
  • 於蘋果,三星是過去時LG是現在時,京東方或成將來時
    ,將負責蘋果新 iPhone 10%(600 萬至 700 萬個面板)的產量需求。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指出,蘋果公司正在積極測試中國面板製造商京東方(BOE)的柔性 OLED 面板,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並且將在今年年底前決定是否將京東方作為 OLED 面板的供應商。   對此,臺北研究公司 WitsView 的資深分析師 Eric Chiou 表示:蘋果有動力為 OLED 顯示器的新供應商提供資格。。。。。。這讓京東方有機會打入新市場。
  • 三星硬式OLED顯示屏良率並不比中國的LTPS-LCD良率低
    那麼問題來了,本來大家的LTPS背板生產良率就相近,而國內的LTPS背板生產良率還遠不如三星,再在LTPS背板上加兩層光罩,那麼良率肯定就更低了,還怎麼跟三星的硬式OLED拼。事實上,全面屏顯示技術除了在異形切割方面,面板廠有動些腦子外,只是16:9轉換成18.X:9,對於面板廠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如果產線機臺靈活一點的話,甚至經濟切割性都沒有任何影響。而且尺寸越往上走,LTPS工藝和a-Si工藝在手機顯示屏上的差距會縮小很多。如今年全面屏起來後,屏幕尺寸被變相的拉升了一個規格,如果不做異型切割的話,a-Si工藝的手機屏反而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