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科學家開發鋰電池替代品:或減少對稀有金屬依賴
《科技日報》9月16日消息,據最新一期的《自然·材料》報導,為了開發鋰基電池的替代品,減少對稀有金屬的依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有前景的新型陰極和電解質系統,用低成本的過渡金屬氟化物和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代替昂貴的金屬和傳統的液體電解質。
-
外媒:美國稀有金屬幾乎完全依賴中國,回收舊金屬或是最好選擇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能源產業的走向也出現了新的變化,近日外媒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在稀土、稀有金屬方面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中國了,回收舊金屬或是最好封選擇。據半島電視臺12月31日報導,自從上世紀的石油危機以來,美國就一直試圖實現能源獨立。
-
鋰電池回收新突破!新技術可減少90%能耗和75%溫室氣體排放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如今的大多數鋰電池都使用稀有而昂貴的金屬鈷作為陰極的一部分,但開採這種材料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代價。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更環保的替代材料,而磷酸鋰離子就是其中一種。
-
鋰電池回收新突破!新技術可減少90%能耗和75%溫室氣體排放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如今的大多數鋰電池都使用稀有而昂貴的金屬鈷作為陰極的一部分,但開採這種材料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代價。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更環保的替代材料,而磷酸鋰離子就是其中一種。據報導,最新研究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它的環保性能,一旦用完就可以使用少許能量就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
中國壟斷鋰電池,歐洲想擺脫依賴:遠沒那麼容易
中國是鋰電池的最大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歐洲想擺脫依賴,沒那麼容易。動力電池的種類很多,鋰電池是最重要的一類。從大方向上說,就是要減少碳排放。落實到汽車這個行業,自然是減少燃油車,推廣新能源汽車。最近幾年,歐洲各國紛紛出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同時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
-
新工藝減少化學合成中對稀有金屬的需求
為了製備這些產品,化學家們經常在合成的各個環節使用催化劑(通常以稀有金屬為基礎)。雖然稀有金屬催化劑非常有用,但由於供應有限,從長遠來看,其使用是不可持續的。合成化學家們需要一種替代方法。在最近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金澤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這樣一種替代品。
-
稀有金屬的新來源對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最靠近地表的巖石風化形成了一個粘土礦床,在那裡原始的礦物被分解釋放出稀有金屬,然後這些金屬粘在粘土礦物上。供稿:凱薩琳·古登諾和馬丁·史密斯由聖安德魯斯大學和布萊頓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稀土金屬的新發現來源,稀土金屬對可再生能源生產、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和電視等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
研究人員發明新塗層 使金屬鋰電池更穩定
8月26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和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焦耳》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塗層,可以使輕量金屬鋰電池安全持久,這將引領下一代電動汽車的誕生。
-
消耗能量減少80%至90% 科學家開發可降低磷酸鐵鋰電池回收成本新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據外媒報導,現在的鋰電池大多使用一種名為鈷的稀有和昂貴的金屬作為陰極成分的一部分,但開採這種材料需要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人們對鈷相關問題的認識不斷提高,推動了行業的轉變,許多人都在尋找替代電池設計,包括IBM和特斯拉這樣的大公司,他們今年開始銷售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Model 3。這些電池更安全、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不過有一個不足之處是,一旦用完,回收成本很高。
-
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世界首位!歐洲想擺脫依賴?遠沒那麼容易
正解局出品最近,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希望到2025年,歐盟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而不需要依賴進口。中國是鋰電池的最大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歐洲想擺脫依賴,沒那麼容易。從大方向上說,就是要減少碳排放。落實到汽車這個行業,自然是減少燃油車,推廣新能源汽車。最近幾年,歐洲各國紛紛出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同時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
-
JX金屬公司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開工
動態導航1.JX金屬公司設立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並開工2. DOE投入6400萬美元用於建設下一代燃煤電廠相關研發項目3. 三菱化學收購德國的碳纖維廠商c-m-p公司4.NTTdocomo與AGC公司合作開發出用於動態控制28G頻段5G無線電波的傳輸和反射的透明超表面技術1.JX金屬公司設立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並開工JX金屬公司在日立事業所(茨城縣日立市)設立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並開始運行。隨著鋰電池汽車的普及,今後鈷、鎳、鋰等正極材料需求會大幅度增加。
-
洛陽鉬業成功收購剛果(金)TFM礦業 世界稀有金屬龍頭企業如何煉成?
李朝春在交割儀式上表示,洛陽鉬業未來將緊抓中剛兩國合作的新機遇,通過大膽「走出去」開展海外經營,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優質資源,使公司的資源儲備更加豐富、產品組合更為多元,也為更多國內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益借鑑,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連結:世界稀有金屬龍頭企業如何煉成?
-
陳根:鋰電池製造元素新配方,兼顧成本與環保效益
文/陳根作為一種相對稀有且貴重的重金屬,鈷在當今鋰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十年來,由於鈷的高成本和採礦行業對環境和工人健康的負面影響(接觸危險劑量的有毒金屬和自然景觀/水源的退化),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從為電子設備供電的高能電池中消除鈷的方法。但是過去的嘗試並沒有達到鈷電池的性能標準。
-
500Wh/kg高比能金屬鋰電池負極設計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的Bing Han(第一作者)和Zijian Zheng(通訊作者)、Yonghong Deng(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鋰負極,其外殼是一層含鋰的液態合金,能夠有效的避免鋰枝晶的生長,從而顯著的改善了金屬鋰電池的循環壽命。
-
磷酸鐵鋰電池的優勢有多少
無論是車體輕量化、快充、還是高低溫性能等,最終都要依賴於電池方面技術的提升和改善。凌寶汽車所使用的電池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三元鋰電池,而是採用安全係數更高、壽命更長、更為環保的磷酸鐵鋰電池。
-
日本在太平洋島嶼上開採鋰離子電池所需的稀有金屬
《讀賣新聞》,一個負責自然資源的政府機構宣布,從日本專屬經濟區的海底成功挖掘出鈷和鎳等稀有金屬。對日本來說,國內稀有金屬生產一直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因為日本在稀土金屬方面高度依賴中國,而稀土金屬對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至關重要。海底採礦地點位於太平洋南鳥島南海岸,低於海平面約900米。
-
《自然·材料》:為了提高電池性能而意外發現稀有玻璃態金屬
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愛達荷國家實驗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的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在探索如何提高電池性能的研究中,意外發現了一種稀有的玻璃態金屬。這一驚人的發現,可能為更好的電池、更快的催化劑和其他材料科學的飛躍打開了大門。
-
「稀有金屬」院士李東英
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上世紀60年代,李東英在人們質疑「不可能」的情景下,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李東英在科研上倡導信息新、裝備新、發展思路新、項目新和人才新等「五新」理念。
-
北化頂刊:兼具力學和電化學性能,大大提高金屬鋰電池安全性!
該研究也許將引導對於高聚合物電解質分子設計在鋰金屬電池中的重新思考。鋰金屬電池具有極高的能量密度,被最有希望突破如今商用鋰離子電池的一個研究方向。但是金屬鋰在反覆充放電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形成枝晶,導致電池的刺穿而影響電池的整體安全。
-
改善新一代鋰金屬電池性能的新技術
哥倫比亞大學開發了一種防止枝晶生長的技術,其是鋰金屬陽極(負極)的主要課題。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全固態鋰電池等新一代鋰電池有望作為輕量、持久且低成本的儲能設備,為電池行業帶來革新。為實現這些電池的商業化,枝晶在鋰金屬陽極上的生長是必須解決的課題之一。精細結構的枝晶在電池運行時形成,會引起短路,從而造成起火或爆炸,極具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