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數據標註工廠:員工多為年輕人 工作有成就感

2020-11-30 環球網

7月12日,北京市北五環外西二旗一家數據標註工廠裡,一群年齡大多不到20歲的新標註員正聽資深員工講解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她們標註的數據將被用於人工智慧算法的訓練。

數據標註工廠

這些年輕人通過每天數千次的重複動作,與最前沿科技的人工智慧產生聯繫,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7月12日,趴在辦公桌上午休了半小時後,18歲的山東女孩李華婷睜開了眼睛,繼續從電腦裡的生活照、風景照或街拍照片中按客戶需求框出汽車、動物、樂器等物品,交給機器學習識別。她是一名人工智慧數據標註員,在北京市北五環外西二旗的這家數據標註工廠,這樣的動作她每天要重複數千次。

北京一家數據標註工廠,標註員們在電腦前工作。

所有人工智慧(AI)都離不開深度學習系統,這個系統的技術提升依賴大量人工完成的標籤化數據。數據在人工完成篩選標註後,交由機器自我學習,標註數據的人被稱為標註員。這些數據將被用於人臉識別、安防、無人車駕駛等,這是整個AI產業的基礎,是機器感知現實世界的原點。

22歲的郭萬軍從業已經兩年。

這家數據標註工廠目前有300多名員工,大多是年輕人甚至00後。這裡的標註員大都畢業於大中專院校,月收入5000多元,工廠在5站地鐵外為員工們提供了免費宿舍。

24歲卻已有7年工齡的安麗平在工位上午休。

21歲的張嵛森畢業於山東一所勞動技術服務學校,同期畢業的同學有的去了114查號臺,有的去了聯通、移動等電信公司做客服。他的室友阿寬今年17歲,剛剛入職不久。阿寬說,雖然每天坐在辦公室裡,但通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照片可以認識外面的世界。這也是張嵛森認為自己比其他同學幸運的地方,「這是一份有趣的工作」。

測試手機的面部識別系統。

張嵛森的女友林雪在工廠中負責質檢,一天要檢查2000多張處理好的圖片,需要時刻保持緊張的工作狀態。林雪的客戶會在500張做好標註的圖裡進行抽查,做錯一張圖,那500張就不會按照原價付款了。遇到人臉標註的照片時則需要抽查10%,如果錯誤率超過1%,客戶就會要求更換標註員和標註帳號。

晚餐時間,孫崇洋和在同一家數碼標註工廠的女友於春麗一起下館子。

除去容錯率,另一個最重要的規則就是信息保密。每一臺計算機都禁用USB口,標註員在封閉並且被監控的情況下處理數據。數據被交付給標註員前會先做碎片化的「脫敏處理」:一份表格被打散,再分發給終端節點作業員,每個標註員手中拿到的只是表格中的一部分。

38歲的杜榮霞負責管理清一色還在實習的年輕面孔。他們在經過1到3個月的培訓後,基本可以掌握處理數據的規則。有的實習生會在電腦鍵盤上插一個小圓鏡,通過反射看到從身後經過的人,這是在學校用來觀察老師行蹤的辦法。杜榮霞說:「他們比我的女兒大不了多少,有時候覺得就像帶著一群孩子一樣。」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杜霖是個80後。從事過圖像識別相關的工作,他看到人工智慧行業對數據的爆發式需求,於是決定創業。他介紹,國內人工智慧的數據市場已經達到數十億元人民幣的規模,但標註行業的團隊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團隊以很低的價格接標註任務,卻因為沒有技術積累,標註質量、交付日期經常會出問題。

晚上,幾名年輕的標註員在宿舍玩手機遊戲。

除了全職員工,這個行業裡還有不少兼職人員。「寶媽」(全職母親)掌握了相關規則後,在家就可以完成工作。杜霖還希望將一些基礎工作交付給行動不便或是有聽力障礙的殘疾人。在杜霖看來,他們找工作不容易,但大多認真專注,非常適合標註員的崗位。

晚7點,西二旗地鐵站,張嵛森和同在數據標註工廠的女友林雪準備回宿舍。

不久前,美國特斯拉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事故,就是因為系統誤將前方車輛的藍色車身識別為藍天白雲。「如果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行駛中出了事故,原因可能就是標註沒有做好。」林雪說。這些年輕的標註員相信,自己所處理的每一個數據都將和最前沿科技的人工智慧聯繫起來,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雋輝攝影報導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就業人數從就業人數來看,東莞市很有發言權。老話說得好,「東莞堵車,全球缺貨」,東莞可謂是 「世界工廠裡的世界工廠」。然而,根據艾媒諮詢統計,自2013年到2018年六年間,東莞市蜂鳥騎手數量增長了31倍,與之對應的是,東莞市人社局在年前公布的2019年東莞市企業節後用工需求信息顯示,800多家企業節後將空缺崗位近10萬個。
  • 智能經濟帶來就業新機遇 數據標註師成就業「新寵」
    數據採集和標註就是人工智慧訓練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數據標註師通過對數據貼標籤、做記號、標顏色等,教會AI認識數據,讓人工智慧像人一樣去感知、思考和決策。 數據標註師成就業「新寵」記者近日在百度(山西)人工智慧基礎數據產業基地(以下簡稱「百度山西數據標註基地」)看到,辦公室內,一個個年輕人正坐在電腦前忙碌工作。
  • 工廠月薪5000也招不到普工,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工廠了?
    年後是招聘旺季,大家都想趁著這個時候多招一些員工進去,現在都是搶人的階段,如果這個時候招不到人,下一次就只有6月份等畢業生招聘了。不過工廠都是高薪在招人,然而卻招不到人了,這是怎麼回事。年後工廠月薪5000也招不到普工,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工廠了嗎?
  • 東莞石碣最大的電子廠,工廠變化到底有多大,如何激勵優秀員工
    東莞石碣最大的電子廠,主要是做電源產品,因為有好幾個分廠,員工總數加起來大概有3萬多人。 在東莞石碣待過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吧,這是工廠裡面的食堂,看這個規模就知道有多大了,穿白色衣服的都是職員,穿黃色衣服的都是普通的員工。
  • 年輕人普遍不喜歡幹模具,也不去工廠上班,都去哪裡了?
    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 近年來國內出現就業「怪象」,工廠招不到人,年輕人都幹這行了?
    眾所周知,實體經濟是國家強大的基礎,而實體經濟最離不開的就是製造業,可如今工廠作為製造業的最前端,卻始終得不到年輕人的青睞,工廠招工難問題已經在很多城市凸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了實體企業家們最擔憂的問題。
  • 普工在一線城市的工廠車間工作,月薪有多少?90後大專生透露實情
    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90後的打工者在論壇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歷,這位90後的小夥吐槽:現在普通工人在一線城市的工廠,其實工資並不是很高,由於大家的技術能力有所差異,那麼無論是收入還是職位都是各不相同的,而由於這位90後小夥在工廠裡已經工作兩年,可是他卻覺得自己的年薪才僅僅5萬左右,所以才選擇了辭職
  • 深度探訪BMTS上海工廠 走進渦輪增壓工業4.0時代
    11月9日,全球渦輪增壓技術領導者BMTS上海工廠媒體開放日開啟,蓋世汽車與來自全國各地近20家主流汽車媒體一起深度探訪渦輪增壓工業4.0技術,在生產「一體化」、數據「信息化」、物流「自動化」、品控「可視化」的智能工廠裡,領略
  • 為何工廠工資不高,還有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想去?原因是這3點
    對於很多人來說,工廠工作一定是個選擇之一。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廠工作並不是一個絕佳選擇。因為工廠工作很多時候都是比較封閉的,而且對於社會中的事情參與度都比較低,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脫節。再加上有些工廠的工作其實比較辛苦,有的年輕人並不能適應,還會感覺到枯燥難受。所以說工廠這個工作有些人並不能接受。
  • 為什麼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火葬場工作呢?老員工透露原因,真相了
    圖:網絡 文:職場實戰乾貨導語: 為什麼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火葬場工作呢?老員工透露原因,真相了第一、工作沒有高低之分,崗位也沒貴賤之別,抱著平常幹工作的心情去工作,何來害怕一詞,如果是我,還是很願意幹的,畢竟薪水誘人。錢就是動力之源,人活幾十年,全都為了錢。第二、生活被逼,只有選擇,業分萬種,守精忠職,只然衣食無憂,安得餘生!
  • 數據標註員被取代?EasyData為開發者提供服務
    以「簡單、專業」為最核心理念的EasyDL希望通過平臺建立一條連接需求和複雜技術之間鴻溝的橋梁,幫助開發者實現零門檻AI開發,從繁雜的數據準備、環境配置、代碼開發和服務部署中脫身,專注於業務與創新。首先,在採集環節EasyData提供了業內首發的軟硬一體、端雲協同的自動數據採集方案,極大降低了開發者在「設備選型、調測和集成開發工作上的成本」,將數據採集效率從「周級」提升到「小時級」。緊接著,針對採回的數據,平臺還提供自動數據清洗方案,將人工處理成本降低80%。
  • 聽聽年輕人就業創業的故事
    他還把實踐中的學問上升為理論,在校期間申請了課題,專門研究多肉植物如何在湘北地區屋頂綠化中得到更好運用。  2019年畢業季時,譚俊面臨兩難選擇:繼續種植多肉植物,還是找份父輩們眼裡的好工作。「讀書的時候長輩們都支持我不斷嘗試新事物,但當我準備紮根農村搞新型農業時,反對的聲音就多了。」譚俊說,親戚鄰裡們覺得我回鄉沒前途。
  • 工廠普遍現象:普通員工天天換,管理層卻一成不變
    現在大家應該都是能夠看到工廠裡面的普遍現象的,那就是普通崗位的員工基本上是天天換,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身處管理層的人基本上都是一成不變,很少會有人去離職的,這是為啥呢?其實原因說來也是非常簡單的,現在工廠裡面的工作者其實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工人,像是比較年輕一些的工人那是很少見的,但是對於工廠來說,想要招的人肯定是一些腿腳利索的年輕人。
  • 2000多名員工打砸工廠續:47人正己烷中毒
    中新社蘇州一月十六日電 (記者周建琳)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臺資企業聯建科技十五日發生二千多員工集體抗議事件,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聯建總部高層人士今天從臺灣飛往蘇州,專程處理本次事件。據廠方高層介紹,事件起因並非正己烷中毒。
  • 企業大數據挖掘:為員工構建職場知識圖譜
    這份體貼贏得了越來越多員工的信任和喜愛,目前在研究院中已經有 超過一半的會議 是由EDI來安排——是的,你沒猜錯,EDI是人工智慧。職場知識圖譜EDI為何如此聰明?一方面,EDI擁有精準的自然語言理解和對話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深度學習和社交網絡融合等前沿技術,EDI為每個用戶構建了一張關於他們的職場知識圖譜。
  • 越來越多的工作被人工智慧替代,失業人員該何去何從?
    人工智慧的時代,工廠裡的工人成了一個個嬌小的智能機器,餐廳送餐也不再是服務員端著盤子在上菜,成了機器人送餐,外賣小哥也在慢慢的被無人送餐車替代,還有無人駕駛公交等等,太多的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失業的員工們該何去何從?
  • 共享員工潮:多為簡單工種 薪水比停業待遇高數倍
    過去的兩周,楊濤從做壽司變成分揀,「以前一天才走七八千步,現在至少得走四五萬步,但有一定的收入,又能幫到京東,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不過,共享員工潮背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包括接收方能支付多高的成本,共享員工審批流程快慢以及這一形式對於企業存在哪些法務上的風險?
  • iPhone中國工廠非法使用正己烷致47名員工中毒
    據透露,由於聯建科技在生產過程中違法使用有毒物質正己烷,導致47員工不同程度出現「職業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目前這些工人中的首批10名工人已經出院,其他20多名工人仍然在住院治療之中,其中住院時間最長的已經有9個月。當被問及何時能夠康復出院時,一些病情較重的員工說,目前還不能正常走路,稍微多走兩步就會覺得很吃力。
  • 引人深思的TED演講:什麼樣的工作才會有成就感?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演講題目:什麼樣的工作才會有成就感?演講簡介:你覺得自己的工作無聊嗎?你覺得自己像是工廠中永不停歇的齒輪嗎?薪水當然是我們日復一日工作的重要理由,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就只是為了賺錢,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理由?
  • 在深圳工廠做普工,一個月的綜合工資有多少?打工妹透露到手收入
    在進入社會工作以後,其實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工廠或者是公司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那麼在深圳的工廠做普通工人,一個月能夠有多少工資呢?對此,在調查以後,筆者發現有位打工妹透露了在工廠裡的到手收入。這位打工妹坦言:其實在深圳工廠工作,大部分普工一個月的正常收入在4500元到5500元左右。由於工作性質不同,所以在工廠裡,有的年輕人會選擇做計件,還有的會選擇做計時,如果是計件的話,那麼員工的工資都要根據員工的工作效率多勞多得,才能夠讓你在工廠裡有更高的收入,而那些計時的員工其實在工廠裡都會有較高的底薪,通過加班費或者是生產製造出的產品,也能夠在工廠裡有穩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