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每年超過百萬頭鯊魚遭捕殺

2020-11-25 騰訊網

世界海洋保組織Oceana最新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08年,在毫無捕撈量限制的產業化規模漁業活動中,至少有130萬頭鯊魚被捕殺,其中有很多都屬於瀕危物種。

據法新社報導,該組織在國際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護委員會(ICCAT) 於巴黎舉行的會議上發表的這項研究說,由於存在統計漏報,實際數字可能還會高出好幾倍。

此次會議旨在確保商業化漁業的可持續發展。ICCAT有權設立捕撈配額和各種限制條款。海洋生物學家說,當全球都在關注大西洋金槍魚的境況時,卻有很多珍貴的鯊魚品種陷入了更加可怕的困境。

「國際範圍內實際上並沒有針對鯊魚的管理措施。」Oceana的伊莉莎白格裡芬威爾遜(Elizabeth Griffin Wilson)說,「ICCAT有責任保護我們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高度洄遊」的鯊魚必須由國際機構進行管理。

在大西洋發現的21個鯊魚品種中,有四分之三被列入了瀕臨滅絕危險的名單。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數據,北大西洋中汙斑白眼鮫的數量減少了70%,錘頭雙髻鯊的數量減少了99%以上。

其他品種,包括鼠鯊、長尾鯊和短鰭灰鯖鯊,也都存在過度捕撈的情況,可能處於生存的邊緣。

許多人捕撈鯊魚是為了割取魚鰭,然後再將已經死亡或者垂死的它們扔回海洋。這種行為是被禁止的,但法律法規上的漏洞讓這項禁令被普遍忽略了。

Oceana和幾個環保組織在一些國家政府的支持下,曾呼籲ICCAT為這些以及其它易危品種的鯊魚制定捕撈配額和其他保護措施。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拒絕了一項按照《聯合國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規定對四個瀕危鯊魚物種加以保護的倡議,但現在它也開始敦促ICCAT禁止捕撈其中的汙斑白眼鮫。

幾億年來,鯊魚一直雄踞在海洋食物鏈的頂端。但這群技藝精湛的獵食者面對產業化規模的過度捕撈卻顯得尤其脆弱,因為它們成熟過程緩慢,繁殖後代的能力也比較弱。

「傳統的漁業管理方法是對一個特定的種群進行捕撈,直到所謂的最大可持續捕撈產量,在這種情況下,種群數量恢復的希望很大。但這對於鯊魚來說不適用。」皮尤環境組織的鯊魚專家馬特蘭德(Matt Rand)說。

每年從全球海洋中捕獲的鯊魚達千萬頭之多。區域性研究表明,當鯊魚種群遭到破壞,影響會以不可預料以及有害的方式貫穿整個食物鏈。

相關焦點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這些鯊魚鰭來自於包括路氏雙髻鯊和遠洋白鰭鯊在內的易危鯊魚種群。  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皮尤的馬特-蘭德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幸的是,由於對公海的鯊魚捕殺數量沒有限制,這種活動並未出現衰退的跡象。對全球鯊魚種群的這種露天採礦式的捕殺顯然無法維繫。」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全文)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1.清理鯊魚鰭這些鯊魚鰭來自於包括路氏雙髻鯊和遠洋白鰭鯊在內的易危鯊魚種群。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皮尤的馬特-蘭德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幸的是,由於對公海的鯊魚捕殺數量沒有限制,這種活動並未出現衰退的跡象。對全球鯊魚種群的這種露天採礦式的捕殺顯然無法維繫。」
  • 鯊魚到了最危險時刻!每年捕殺1億頭的背後是數十億美元魚翅市場
    而這種湯的消耗直接導致每年數百萬鯊魚的死亡。魚翅行業的中心是香港,但是鯊魚捕撈來自世界各地。鯊魚最多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印度,墨西哥,西班牙和臺灣。捕殺鯊魚看看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關於鯊魚當前命運的統計數據:世界各地超過125個國家貿易鯊魚產品。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四)
    4.鏟鯊魚鰭鏟鯊魚鰭臺灣的一家工廠,一輛鏟車正在鏟凍鯊魚鰭。TRAFFIC的桑特在電子郵件中說:「幾十年來,臺灣一直就是全球五大鯊魚捕撈地區之一。」1月,TRAFFIC和皮尤環境組織公布了一份報告,對全球捕殺鯊魚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評比。桑特是報告作者之一。報告評出的十大鯊魚捕殺國和地區分別是印度尼西亞、印度、西班牙、臺灣、阿根廷、墨西哥、巴基斯坦、美國、日本和馬來西亞。
  • 每年有超過7300萬條鯊魚被捕殺,那麼為什麼我們還在吃魚翅湯?
    儘管這種美味非常受歡迎,在漁業領域創造了一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市場,但它實際上可能對人類健康有害,其高需求已經危及許多鯊魚物種。那麼,為什麼全世界的人們還在點魚翅湯呢?首先,什麼是魚翅湯?然而,高檔餐廳仍然可以收取超過上千元一碗。鯊魚鰭的危害在墨西哥的一個魚鰭營地裡,一隻錘頭鯊被人用魚鰭割下來,在鏡頭前擺好姿勢。魚翅湯的流行使得魚翅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 漁民可以以每磅500美元的價格出售魚翅,有時甚至更高。
  • 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鯊魚瀕臨滅絕
    最新的一項環保調查顯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鯊魚都瀕臨滅絕,此次調查覆蓋的範圍前所未有的廣泛,包括了64種鯊魚,其中包括大白鯊和雙髻錘頭鯊(hammerhead)。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鯊魚專家小組發布的這個報告稱,特別是那些在公海範圍內被捕殺的物種處於危險之中,超過一半的鯊魚都面臨死亡的威脅。
  • 鯊魚保護組織:生產新冠病毒疫苗或將導致50萬頭鯊魚被捕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鯊魚保護組織的專家表示,生產新冠病毒疫苗或將導致50萬頭鯊魚被捕殺。 新冠疫苗和鯊魚,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東西,怎麼被聯繫在一起了呢?專家是這樣解釋的:一些新冠病毒候選疫苗的成分是從鯊魚肝臟中提取的角鯊烯。
  • 每年7300萬條鯊魚魚鰭被割 威脅海洋生態系統平衡
    因此,當水產貿易商從魚翅貿易中獲利,當食客在瘋狂地享用魚翅的味美時,人們就會問:全球究竟有多少條鯊魚?每年有多少鯊魚被捕殺?食客們緣何如此追捧魚翅?沒有了鯊魚,海洋就平靜了嗎?—— 調 查 ——每年約有7300萬條鯊魚因其貴重的魚鰭成為犧牲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漁業部門2010年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在2000—2008年期間,每年平均有近82.44萬噸鯊魚被捕撈。但是,一些民間環保組織則持不同意見,認為每年被捕的鯊魚維持在1000萬條左右。
  • 為查咬人「真兇」 澳捕殺三頭虎鯊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政府22日在大堡礁附近的惠森迪群島捕殺三頭虎鯊,以待專家確認這三頭鯊魚是否與先前發生的兩起鯊魚傷人事件相關。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漁業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說,漁業部門22日捕捉到體長分別為2米、2.6米和3.3米的三頭虎鯊。
  • 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民眾並不恐懼鯊魚 反對捕殺
    中國網4月11日訊 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是大規模捕殺鯊魚活動的密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屠宰場。然而,一項新的調查發現,這個國家的許多人其實並不害怕鯊魚的存在。今年已有45條鯊魚在澳大利亞海岸被捕殺。該國政府計劃利用三年時間繼續獵捕鯊魚。然而調查顯示,參觀海洋生物雪梨水族館的583人中,77%的受訪者「不害怕」或只「適度恐懼」鯊魚。87%的人認為儘管他們具有威脅性,這些動物仍不應該被殺害。
  • 誰說鯊魚都吃葷?研究發現:鯊魚是個"彈性素食者"
    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事實上鯊魚是一種真實的「彈性素食者(flexitarian)」,它能夠在肉食類和素食類捕食習性之間轉換。彈性素食者是近年才出現的一個新名詞,是指那些有時吃素,卻有時捕殺獵物,攝取蛋白質的雜食動物。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六)
    6.鯊魚鰭海洋
  • 殺50萬頭鯊魚來制新冠疫苗?鯊魚:我真的太難了……
    如果人們需要兩次接種疫苗才能免疫的話,這就意味著大約需要屠殺50萬頭鯊魚。 環保人士還擔心,開發疫苗的激烈競爭,可能會直接導致鯊魚角鯊烯的需求激增,從而使捕殺鯊魚的行為也隨即增加。 據環保人士的估計,如今每年大約有300萬頭鯊魚因為被提取角鯊烯而被捕殺。而提取1噸角鯊烯就需要殺害3000頭鯊魚。
  • 美最新研究發現魚翅藏神經毒素 或致老年痴呆
    魚翅藏「毒」可能致痴呆美最新研究發現鯊魚鰭和肉含神經毒素可能導致老年痴呆該成分保健品中也有別吃魚翅了,因為它不但不能給身體增加營養,還有可能傷大腦。據美國《赫芬頓郵報》今晨報導,一項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製作魚翅不僅讓大量鯊魚瀕臨絕種,而且還因為含有高濃度神經毒素,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症。報導稱,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海洋藥物》雜誌上,美國邁阿密大學科學家經過分析佛羅裡達州海域的鯊魚鰭後發現,鯊魚含有高濃度的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這是一種與腦退化症和葛雷克氏症有關的神經毒素。
  • 超過一億!人類割掉鯊魚魚翅後再放回海中,鯊魚會是什麼下場?
    超過一億!人類割掉鯊魚魚翅後再放回海中,鯊魚會是什麼下場? 就比如說,人類捕殺的鯊魚數量已經高達一億多條了,而捕殺鯊魚的目的,竟然只是為了它的魚翅,魚翅是鯊魚翅的簡稱,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名貴食材之一,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因而受到了人類的追捧,正因如此,人類肆意捕殺大量的鯊魚
  • 印尼成世界頭號鯊魚捕殺國 因中國魚翅市場所致
    原標題:印尼成世界頭號鯊魚捕殺國 因中國魚翅市場所致   據法新社30日報導,歐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尼西亞與印度成為全世界捕鯊最多的國家。調查報告認為,過度捕殺導致鯊魚數量減少,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由於中國市場的魚翅需求所導致的。而保護鯊魚等瀕危物種,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產銷監管鏈。
  • 幾百頭鯨魚和海豚遭捕殺 鮮血染紅丹麥海灣
    丹麥法羅群島每年都在進行鯨魚和海豚的屠殺,今年一天之內就屠殺了252頭長鰭鯨和35隻大西洋白海豚,鮮血將整片海水染成紅色。據英國《太陽報》7月20日報導,海洋守護者表示,「這是2020年第一次組織的鯨魚捕殺活動,此前因新冠疫情為避免大型集會而停止了狩殺。
  • 又接到金錢鯊落網消息 再捕鯊魚將遭到處罰(圖)
    9月 6日被膠南漁民捕獲的金錢鯊(資料照片)     再捕鯊魚將遭處罰    本報熱線又接到金錢鯊落網的消息 漁政部門展開調查    半島網9月9日訊 (記者陳修華 )連日來,膠南海域連續發現大型鯊魚,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動物保護團體指認挪威每年捕殺鯨魚「孕婦」
    &nbsp&nbsp&nbsp&nbsp一些動物保護團體8日發表聲明,抗議挪威捕殺鯨魚、尤其是大肆撲殺懷孕母鯨的行為。挪威國家廣播電臺(NRK)早先播出的一部紀錄片顯示,挪威每年捕殺的小鬚鯨有九成是雌性,而且幾乎全部有孕在身。
  • 《動物來啦》呼籲關愛鯊魚
    由於人類對魚翅的誤讀導致鯊魚瀕臨滅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張勁碩博士揭秘吃魚翅竟如同「吃鉛筆」;哪些東西屬於我國規定禁止入境攜帶的物品呢?首都國際機場檢疫犬小貝將為我們現場揭曉答案;國寶也要體檢,大熊貓抽血要從哪兒下手呢?本期《動物來啦》將為您繼續科普更多動物們的冷知識……748種動物滅絕!野生動物保護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