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腿」控制的智能助行器

2020-11-25 騰訊網

行走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為普遍的一種行為活動,是人類獨立生活的重要保證。然而神經系統疾病如腦卒中後遺症、帕金森病會導致人體運動功能損傷以及行走能力的下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

助行器作為一種輔助行走設備,能夠輔助人體支撐體重、保持平衡和行走,是具有嚴重運動損傷的患者所必備的生活輔助用具。

常見的助行器主要為簡單的支架結構,有些助行器末端還帶有輪子。這些助行器均為無源的(即無電機驅動),沒有輪子的助行器需要使用者在行走過程中需要不斷將其抬起以調整合適的姿勢幫助自己前進,而帶有輪子的助行器需要使用者不斷使用「剎車」功能,以使助行器在支撐與移動中切換。這給使用者帶來了一定的身體負擔,部分使用者還可能會因操作不當造成二次傷害。

無源助行器

使用助行器的方法

(圖片來源:網絡)

手動操作助行器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進步,一些研究人員開始設計一些具有驅動功能的助行器,這些有源助行器帶有電機,從而解決了無源助行器給使用者帶來負擔的問題。

早期的有源助行器主要通過搖杆、按鍵、觸控螢幕等方式,控制助行器的前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的使用者的負擔,但這也引入了新的問題:使用者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在操控上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注意力,從而增加了意外發生的概率。

力反饋助行器

力反饋助行器的主要原理為在使用者與助行器交互的位置(通常為扶手)放置力傳感器,通過一些力位控制方法(如阻抗控制、導納控制等),使人與助行器之間的交互力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這樣可以使助行器自動跟隨人的腳步,同時給予使用者身體支撐,這樣極大的減小了使用者的負擔。

同時,研究人員通常還會增加剎車的功能,如果檢測到大的作用力,將會使助行器停止運動,從而保護使用者避免摔倒。例如Lee等研究者研發的助行器,通過檢測使用者施加在扶手上的力矩,助行器的跟隨運動;Mun等研究者通過檢測軀幹與助行器之間的交互力,實現助行器的跟隨。

力反饋助行器

(圖片來源:左圖[1],右圖[2])

運動反饋控制的助行器

隨著傳感技術的飛速發展,有一些研究者通過實時檢測使用者的運動從而判斷使用者的運動意圖,實現助行器自動跟隨人的運動而運動。通常使用的用於檢測人體運動的傳感設備包括紅外傳感器、雷射雷達、慣性傳感器等等。例如Lee等研究者研究的JAIST助行器,通過兩個紅外傳感器檢測使用者下肢的運動,實現助行器的跟隨運動。

JAIST助行器

(圖片來源:[3])

本團隊最新研發的智能助行器也具有檢測運動功能。本團隊的研究者使用四個慣性傳感器放置在使用者的小腿、大腿上,通過實時計算傳感器的姿態實現人體下肢運動的實時監測;隨後將計算的行走信息實時發送給助行器,助行器根據行走信息實現運動跟隨;為使使用者在行走過程中更加舒適,在扶手上增加力傳感器,通過導納控制維持一定交互力,從而增加舒適性。

運動實時檢測

運動的實時反饋

運動、交互力同時反饋

(原創圖片,侵權必究)

通過福祉君的介紹,各位同學是否對助行器的種類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福祉君的科普能夠讓大家對智能助行器有一定的認識。

作者:Nova

排版:Sweety

參考文獻

[1] Lee HJ, Jung S, 「Guidance Control of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ith Human Interaction Based on Force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vol. 8, no. 2, pp. 361-368.

[2] Mun KR, Guo Z, Yu HY, 「Restriction of pelvic lateral and rotational motions alters lower limb kinematics and muscle activation pattern during over ground walking,」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vol. 54, no. 11, pp. 1621-1629.

[3] Lee G, Ohnuma T, Chong NY, 「Design and control of JAIST active robotic walker,」 Intelligent Service Robotics, vol. 3, no. 3, pp. 125-135.

[4] Wang L, Sun Y, Li Q, Liu T, 「Estimation of Step Length and Gait Asymmetry 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IEEE Sensors Journal, vol. 18, no. 9, pp. 3844-3851, 2018.

[5] Wang L, Sun Y, Li Q, Liu T, Yi J, 「IMU-Based Gait Normalcy Index Calculation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Impaired Gait,」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2020.

相關焦點

  • 最具人文關懷產品:幫助老年人鍛鍊和社交的助行器
    很多老年人走路要拄拐仗就是這個原因,不過有比拐杖更方便的助行器成為了老年人行走的助手,它不僅能充當拐杖的作用還能充當椅子。隨著科技的發展,歐洲科學家專門為此研發出了一款可以識別情緒的助行器FirWalk Robot Walker。
  • 除了嘴就是腿,生孩子都用腿,進化到海底沒有生物以此為食物
    從出現到現在經歷了幾次地球上的大變遷,而身體形態幾乎一直保持著這個樣子,而且隨著進化,為了更好地從海裡獲得氧氣,它的腿越來越長,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也長到腿上,逐漸捨棄了肉體。海蜘蛛經過4.5億年的進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
  • 李沁的腿才是真正的「直線腿」,穿裙子太短坐下還得用手遮,太美
    李沁的腿才是真正的「直線腿」,穿裙子太短坐下還得用手遮,太美李沁是最近比較熟悉的女演員,因為她的電影《誅仙》和《中國機長》口碑都不錯,她的表現也得到了肯定,很多人開始認識到這個低調的人。她被稱為腿精。一開始我不相信,但我知道她的腿真的很優越,因為我知道她的腿有多直。李沁穿著一件長款西裝外套和一件白色連衣裙,但是外套遮住了裙子,所以裙子只露出了2釐米。看到她穿了一條只露出2 cm的裙子,就能知道她的腿有多直,真讓人羨慕。李沁的這條腿比不上筷子,是嗎?
  • 海蜘蛛:生孩子這件事,我是用腿完成的!
    地球上有著各種各樣讓人驚嘆的動物,擁有大長腿的海蜘蛛就是其中一種,它真正做到了脖子以下全是腿,看起來很像存在於科幻大片的來自外星的生物。今天,我們要走進的就是這種神奇的生物。多功能大長腿海蜘蛛有4~6對細長的關節腿,沒有肺,沒有腮,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呼吸的器官。那它靠什麼生存呢?秘密全在它那幾條大長腿上!它的腿不僅能呼吸、消化食物,甚至還可以生孩子!因為它的內臟和生殖器都在腿上。而且,海蜘蛛是由雄性來撫育後代,這與海馬類似。
  • 槓鈴直腿硬拉正確動作要領,槓鈴直腿硬拉GIF圖解
    我們之前說了俯臥腿彎舉是很好的股二頭肌鍛鍊動作,然而和腿屈伸一樣這是一個固定器械,而且不是一個複合動作,因此我們很少會把俯臥腿彎舉作為最主要的鍛鍊股二頭肌的動作。那什麼動作能擔此重任呢?要是複合動作還得是自由力量的,答案就是「直腿硬拉」。
  • 明明是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會腿疼腿麻?
    很多人不理解,腰椎間盤突出為何會引起腿痛腿麻呢?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這其中的緣由。 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脊柱上最常見的一類「退變性疾病」。什麼是退變?
  • xo型腿改善的親身實踐總結
    為此,我在網上樂此不疲地搜羅了一堆健康運動、控制飲食的方式方法。因此貓姐關於減肥、塑形和飲食控制都頗有一番心得體會。存了一肚子的知識經驗,怕它們爛在肚子裡了,特地到公眾號裡來說說。 為了更好的總結和記錄,我打算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保存下來,如果能給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一些啟迪和幫助就更好不過了。
  • 174cm黃金比例的她,完美演繹「胸下全是腿」,這腿,是女生都愛
    才有了現在的「韓國第一腿精李多喜」。看到小姐姐的身材是不是饞了?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一套美腿動作,小夥伴一起做人間腿精。動作一原地高抬腿(50次)首先準備好一雙舒適防滑的運動鞋,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挺胸收腹,眼睛看向前方,首先是原地走路的姿勢。之後開始抬高你的一側腿,左右交替抬腿,把腿儘可能地抬高,雙臂跟隨著你的雙腿的動作自然擺動。
  • 連杆形式的腿機構(Leg Mechanism),長知識!
    提起連杆機構形式的腿機構,我們一般可以想到Jansen製作的沙灘怪獸。轉向時,每條腿(或每組腿)應分別控制;9. 腿機構能夠實現前行和後退。(當然還有其他的設計指標.)其實,連杆形式的腿機構,不僅僅只有Jansen腿,還有很多構型形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對準胖腿類型 甩掉大象腿
    腿粗有三大類情形:  其一,腿粗的原因是「肥」,特徵是肉軟軟白白的,小腿肚並不結實,特別是大腿後側,皮膚看起來松松垮垮的,就像人家常說的橘皮組織。繼續發展下去,就連臀部看起來也會垮垮的。  其二,腿粗的原因是「壯」,特徵就是肉其實還蠻結實的,看起來沒那麼白,有些人小腿肚還有一塊肌肉呢?
  • 供血呼吸都靠腿,腿長了不起?海蜘蛛:對,我還用它生娃呢
    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大長腿,渾身除了腿還是腿!什麼?你說蜘蛛,no no no,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海蜘蛛,一種真的只有腿的動物。腿超長的海蜘蛛 圖片來自https://www.theatlantic.com您可能會問了,海蜘蛛?就是生活在海裡的蜘蛛嗎?當然不是!
  • 關於硬拉,腿舉,深蹲這些練腿動作常見錯誤剖析,帶你遠離誤區!
    但有些動作畢竟實踐經驗太少,總會容易犯一些錯誤,也有很多小夥伴一直都用錯誤的動作進行著訓練,一來容易傷害身體,二來也無法讓目標肌群得到足夠的刺激。很多動作都是熟能生巧的過程,但一定要走對正確的方向,這樣健身才會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 怕刷出蒼蠅腿?睫毛膏這麼用,教你變大雙眼
    剛開始用睫毛膏的小美女們,一般都會刷出蒼蠅腿,導致失去對化妝的信心,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蒼蠅腿」這種現象呢?導致蒼蠅腿的原因· 選擇不合適的睫毛膏刷子每個人的睫毛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其實跟頭髮一樣,有密緻生長的,還有柔軟脆弱的。
  • 最新研發高能機械腿 助殘疾人保持平衡
    義肢能夠幫助失去腿的人重新站立起來,但它無法讓人保持平衡,很容易被絆倒。卡耐基梅隆大學正在研發一種機械腿,可模仿人類控制腿的方式,讓人保持平衡。 現在的假肢嘗試模仿自然的腿部運動,即使它們還無法像一個健康的人的腿一樣,對跌倒或被推作出回應。我們做這項工作就是出於這個的思考,如果我們能了解人類如何控制它們的四肢,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原理來控制機器人的四肢。該原理將不僅僅運用在機械腿上,足式機器人也可以。在最近德國漢堡舉行的IEEE智慧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上,Geyer展示了利用該原理的足式機器人。
  • 兩條腿動物比四條腿的動物聰明嗎?啥時候腿和智商掛鈎了?
    以腿的數量智商很不可取,沒有證據表明腿越少智商越高。企鵝和雞也是倆腿行走,但它們的行為表明它們比大型的哺乳動物智力差得多,比較客觀的指標是腦化指數。目前地球生命高等動物通常有分化的大腦和脊髓等神經中樞,物種出現的時間越短(說明生物演化經歷的歲月越長)越高等,大腦和脊髓的分化程度更高,分工也愈發明顯,人類的大腦基本上只關乎一些生死攸關的重要生理功能控制,一些原始反射活動都交給較為低級脊髓等神經中樞處理。
  • 女生腿型對照表,你是完美腿還是正常腿?
    相信很多女生都和小編一樣,想要美麗的大長腿,並對自己的腿型不滿意。但是妹子們,你們真的對自己的腿型很了解嗎?事實上,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和自己的身材相符,符合正常的腿型,就是完美的腿型了。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腿型都大致分為正常型、x型、O型、以及xo型的腿。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屬於那種類型。對於女生來說,腿型也可以簡單粗暴分為以下幾種。小短腿腿短,搭配不好就容易導致看起上半身的比例比下半身還長。
  • 想要瘦掉大象腿?這幾個事項你要了解,行動起來練成竹竿腿
    導語:腿部是我們人體最顯眼的部位之一,現在不管是男生也好,還是女生也好,對腿部的要求都非常大,男生想要粗壯一點的腿,而女生想要細長一點的腿,所以說現在練腿也成了健身房裡面最熱門的項目之一了,特別是女生,她們非常害怕自己練成肌肉腿,肌肉腿就會顯得很難看。
  • 單腿硬拉,一個鍛鍊臀腿,增強核心穩定性的必備動作
    那麼,接下來就分享一個經典的單邊動作,就是單腿直腿硬拉,它是直腿硬拉的升級版,當我們完成這個動作之時臀部會被收緊,腿部及背部會被拉伸,如果負重雙臂也會得到鍛鍊,同時單邊動作會增加身體的不穩定性,所以在動作過程中也會提升我們的核心穩定性。所以單腿直腿硬拉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鍛鍊臀部肌群、大腿後側的膕繩肌、背部肌群、手臂以及核心穩定性。
  • 機械仿生腿幫助殘疾人重新行走
    「雷克斯」是一種輔助殘疾人走路的仿生腿。它不僅能幫助殘疾人站立和行走,還能讓他們上下樓梯和山坡。艾倫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使用「雷克斯」讓我能再次走路時的感覺,別人告訴我走路要看著前面,但我就是不停地看著我運動著的雙腿。」使用者在離開輪椅並安裝好仿生腿後,只需用一個操縱杆和鍵盤就能控制它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