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星實驗室和其他來源數據顯示,中國最近發射成功的空天飛機在位於偏遠的大西北羅布泊地區核試驗場的一處空軍基地跑道上成功降落。空天飛機在軌道上停留了兩天時間,這明確證實了這次發射的太空飛行器確實是可在常規跑道上起降的空天飛機。美國政府宣稱太空新增了兩個屬於中國的不明物體,可能是小衛星,它們應該與此次中國空天飛機有關。
▲此次發射的最後兩條飛行軌道,上條軌道經過羅布泊的空軍基地
2020年9月4日中國在位於西北戈壁沙漠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這架空天飛機,其詳細情況外界知之甚少,甚至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都沒有相關照片。而中國媒體報導這架空天飛機已於9月6日返回地球。
新華社從酒泉發出的報導確認該飛行器按計劃返回,但未證實其著陸地點。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注意到了上文所提的羅布泊中的這處空軍基地,這裡的跑道有近5000米長,是世界最長跑道之一。據他測算,根據現有數據顯示,空天飛機飛行軌道就終結於這一地點附近。
9月8日從行星實驗室獲得的高解析度衛星圖像中並未發現任何看起來像是空天飛機的飛行器,但在跑道北端可以看到重型設備。而這之後的衛星圖像中這些重型設備也消失了。
圖像顯示此處有一較高的機庫,估計大約45米長24米高,位於這一偏遠的空軍基地的核心地區。這一機庫可用來停放空天飛機和相關運輸設備。靠近機庫的坡道上有一個紅色頂部的小型掩體。
衛星圖像中還可見各種大小車輛,跑道和滑行道旁有多處建築物,考慮到它不長的滑行道和極長的跑道,除了用於後勤保障,似乎看不出這處基地的其他用途。
9月6日早上,即新華社報導空天飛機返回的那天,可能是在空天飛機著陸不久後行星實驗室拍攝到了這一地區的低解析度衛星圖像,圖像中可以看見跑道上的車輛,跑道中心線上有模糊的物體,可能就是空天飛機。
這架與美國X-37B頗為類似的空天飛機很可能會在跑道上停留一段時間,以便進行後續維護工作,並排空極易揮發的燃料,然後送往安全地點進行卸載和檢查。
根據新華社發出的該太空飛行器成功降落的官方聲明,位於羅布泊附近的這處基地很可能是緊急情況或天氣惡劣時的備用著陸點,這在航天發射活動中較為常見。比如NASA的太空梭就有幾十處備用的簡易跑道。
中國試驗性的空天飛機與該基地的潛在聯繫表明,中國確實發射了一架與美國高度機密的X-37B極為類似的小型太空梭。這種太空飛行器需要長長的常規跑道降落,而這次發現的這條長長的跑道完全能夠滿足這一用途。
各種證據表明此次發射的是一架空天飛機,比如長徵-2F運載火箭較以往發射任務大得多的有效載荷整流罩,看起來發射場也為發射如此大的載荷進行了某些改裝。
即便這次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不是空天飛機,也可能是某種膠囊狀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它可以在空軍基地附近降落,然後由地面人員快速找到並用車輛將太空飛行器運回基地,利用基地的便利條件進行降落後的後續工作。
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可用於在太空中快速布署小型衛星和其他太空設備,中國在這次試驗飛行中很可能已經成功進行了此類測試飛行。
9月6日,由美國軍方聯合太空行動中心(Combined space Operations Center)和美國-加拿大北美防空司令部(U.S.- canadian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維護的在線太空發射資料庫space track.org增加了一個條目,編號為2020-063G。該條目當前被列為「TBA」或「待評估」,並且沒有標明它代表的物體何時出現在軌道上。
條目代碼2020-063是中國此次試驗太空飛行器的基本標識符。2020-063A指太空飛行器本身,2020-063B是長徵2F運載火箭箭體。美國軍方認為2020-063C到F的物體是發射過程產生的碎片。
未知美國軍方後續是否會更新條目,或以其他方式公布這一信息。近年來俄羅斯發射了許多操控性強的小型「偵察」衛星。今年7月,《時代》雜誌發表一篇文章,提到了美國最新的「太空部隊」,其負責人陸軍參謀長約翰·「傑伊」·雷蒙德(John「Jay」Raymond)將軍公開宣稱,這些偵察衛星中其中至少有一項試驗實際上是在進行在軌反衛星武器測試。
「中國空天飛機發射成功以及出現小型不明物體可能表明中國也在進行類似試驗。「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獲得和開發一系列滿足『拒止』戰略需要的相關技術,包括動能攔截彈、地基雷射器、在軌空間機器人,進一步提升太空監視能力,它可以監控太空目標,進一步增強其執行『拒止』戰略的能力」。
「中國已經建立了廣泛的地面支持基礎設施,以支撐其不斷增長的「太空艦隊」,同時也在發展相關的飛船、太空飛行器的生產和發射、C2、數據下載能力」。此外,中國也在發展「拒止」戰略能力,包括即時發射能力、共軌道能力、電子戰和定向能武器,這些能力和裝備可以在危機時期或戰時阻斷對手利用太空。
中國和俄羅斯以及其他一些國家都在發展類似的能力,而以前這是美國佔有優勢的領域,比如早期預警、情報搜集、導航和武器制導、通信等,美軍高度依賴這些領域和技術,大力發展此類技術,可以讓中國、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國家站在與美國更為相同的起跑線上。
雖然中國官方對此次發射三緘其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後將會有更多的細節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