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陽新發現民國版《伍氏宗譜》[圖]

2020-11-29 東方網

《伍氏宗譜》

  東方網11月5日消息:4日上午,湖北陽新縣伍修利、伍淑安兩位老人將一本新發現的民國版《伍氏宗譜》送到湖北省博物館,要求將該館《荊楚百年英傑》展廳裡關於伍修權將軍的祖籍改過來。

  伍修權1908年3月6日出生於湖北武昌,曾任中顧委常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97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對於他的祖籍,一般認為是大冶。然而,伍修利稱,新發現的民國丁亥版(1947年)《伍氏宗譜》證明,伍修權真正的祖籍是陽新縣王英鎮毛坪村伍玄組。

  據《伍氏宗譜》記載,伍修權七世祖伍廣廉生於清康熙庚午年(公元1690年),從陽新縣王英鎮毛坪村伍玄組遷居武昌,生三子。其中記錄道,「武昌一脈的三子伍興英-次子伍開第-二子伍泰純-次子伍先列-獨子伍倫奎-長子伍理釗-四子伍修權」。

  據伍修利老人回憶,2001年與2008年,伍修權的兒子羅斌將軍(現退休)攜帶家人回陽新縣伍玄組掃墓,族人在宗祠裡掛上紀念牌匾,還自費將他祖宗的墳墓維修一新。

  昨日,湖北省博物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焱勝研究員認真查看《伍氏宗譜》後,表示要研究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民國十八年編撰《常州伍氏宗譜》,常州伍姓明朝萬曆年遷浙江常州
    族譜名稱:常州伍氏宗譜編撰年代:民國十八年(1929年)族譜卷數: 二十卷,首一卷。
  • 探訪全國最大伍氏宗祠:德傳三百載 八方尋根來(圖)
    探訪全國最大伍氏宗祠:德傳三百載 八方尋根來(圖) 2014-05-22 08:47:38近日,「雪花純生匠心營造」荊楚文化巡禮大型採訪活動來到位於陽新縣王英鎮大田村的伍氏宗祠。雖歷經3個世紀,古老的祠堂依舊保存完好,展示著獨特的宗族世家禮儀和文化內涵。  系出名門 子胥後人居於此  背靠綿延青山,面朝潺潺溪流,高大宏偉的伍氏宗祠就坐落在陽新縣浮屠鎮至鹹寧市的省級公路邊。
  • 全國伍氏字輩收集
    嶽池縣苟角鎮伍氏宗譜圖:仕元文有世 景光開洪本 國先來作定 祥安紹年青四川廣元旺蒼:春先鴻鳴世 福壽一常榮 永懷忠孝義 長發兆大清四川儀隴縣中壩鄉銅罐溝:文芝世開春 正大少元明 忠志承天德 永光治有興廣東省汕尾市海陸豐伍氏派歌:遜其廣大俊文明 紹克箕裘世澤榮 丕致家聲繩祖武 永稱豪富萃群英廣東省高州市(茂名市)荷花鎮:大日盛世 麗文登天下廣東懷集鳳崗桂坑班派: 舒式愛修時,升揚大爾基,多圖循訓示,動則邑維思貴州省湄潭縣字派為:孫兵新再家 國正天祥順 官清民自安
  • 湖北陽新:上海陽新商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募捐倡議書
    巜荊楚快訊》遊曉春湖北陽新報導2020-01-29 12:47 尊敬的各位會員、老鄉們: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家鄉疫情牽動在滬遊子心,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為支援陽新疫情防治工作,上海湖北陽新商會特向會員和在滬陽新籍愛心人土發出愛心募捐倡議:熱切期盼會員和在滬陽新籍愛心人士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積極行動,慷慨解囊,奉獻一片愛心,與家鄉人民同舟共濟。屆時,商會將依法依規公布捐贈接受和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 連雲港師徒「三劍客」,湖北陽新聯手戰疫情
    導師李小民是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江蘇支援黃石醫療隊陽新分隊總指揮、陽新縣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卜林、謝永鵬兩位博士是他的學生。 優秀的管理經驗,精湛的專業技術得到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總指揮部的一致認可,並選派他作為陽新分隊總指揮。謝永鵬聽說導師要上前線,便義無反顧地追隨,而卜林則是在前往黃石的車上得知導師、師弟也在同一條逆行戰線上。
  •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2014-12-26 16:31:27  據了解,在冊歷史建築中最年長的有208歲,是建於1806年的伍氏宗祠遺蹟,最年幼的25歲,是建於1989年的南越王墓博物館建築群;最密集的區域是荔灣區耀華大街、越秀區鹽運西街、海珠區溪峽街。  伍氏宗祠遺蹟最年長  廣州是全國一次性公布歷史建築最多的城市,實現了廣州市歷史建築保護「零的突破」。
  • 湖北陽新白沙鎮布局「一帶兩區三園」謀發展
    《湖北日報》全媒體 汪洋《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於境源 白沙宣 發自湖北陽新革命老區湖北陽新美麗七峰山,將重點發展生態旅遊,激發美麗經濟。湖北陽新縣白沙鎮,湖北重點中心鎮之一。白沙鎮,鎮域面積280平方公裡,轄38個行政村,總人口11.4萬,是鄂東南的農業大鎮、工業強鎮、經濟重鎮和旅遊新鎮。
  • 記者連線連雲港援湖北陽新前方醫療隊員
    自從2月11號連雲港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黃石陽新的白衣天使奔赴抗疫一線已經過去24天了,他們在一線辛苦的工作著,他們的狀況時刻牽動著港城人民的心。  近日,《在你身邊》記者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繫到了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市一院ICU主治醫師謝永鵬。  市一院ICU主治醫師 謝永鵬:剛到時,這邊縣政府,還有黃石市政府,對我們接待的非常好。
  • 姓氏文化--伍氏名字作品欣賞
    伍胥就是楚國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傳至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謀臣叫伍參,傳說便是伍胥的後裔。此後,伍參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其後裔世代稱伍氏至今,史稱伍氏正宗。伍姓淵源2、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稱小司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司徒,是上古時期官名,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在夏、商、周王朝時期都設有"司徒"之官,輔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務。
  • 首個大型冷庫即將落地陽新
    陽新冷鏈物流園冷庫動工儀式暨第一屆凍品大節,將於2020年6月18日盛大啟動。 工程位於陽新經濟開發區核心地段西商農博園二期區域內,集冷凍、保鮮、恆溫為一體的多樣化倉儲式冷庫。
  • 現實版天空之城!湖北「天空之鏡」成世界最大玻璃底觀景平臺
    5月31日,湖北陽新天空之城金氏世界紀錄授牌儀式暨國際潛水小姐大賽啟動儀式在天空之城景區啟幕。本次活動在天空之城景區主景觀「天空之鏡」玻璃觀景平臺舉行。天空之城的成功,證明了陽新縣縣委縣政府對旅遊產業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也向廣大投資商和企業傳遞出「投資在陽新,回報有信心」。天空之城景區董事長周現金表示,未來,景區將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差異化的旅遊體驗項目,為成為省內甚至全國的旅遊景區大IP而不斷努力。
  • 篳路藍縷富川巨變 玉汝於成全域振興——陽新爭當全省縣域經濟新的...
    帶著沿海發達地區先進的發展理念,懷抱一顆報效家鄉的心,當陽新向他伸出「橄欖枝」時,他毅然回到家鄉,投資1.5億元創立湖北宏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太陽能發電系統組件,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8億元以上。「市場環境在變,陽新也在變,變得更加務實高效,更加貼近企業。」
  • 客家伍氏族譜
    伍氏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伍氏起源古老。傳說伍氏起源於上古時期,黃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後代非常興旺。其子孫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春秋時,楚國有大夫伍參(伍子胥先祖),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這支伍氏起源於楚國的王族之姓羋姓。伍氏在梁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梁國望。姓纂:楚大夫伍參之後。
  • 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  此前,高松已在南京中山北路發現幾個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記者分別採訪民國史專家以及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南京電信局等單位後才發現,這些老井蓋「不容小視」它們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第一批使用電話的南京人。高松的意外發現引起不小反響。不少南京網友表示,這些老井蓋堪稱南京城市變遷的見證者,應當好好保護起來。
  • 皇帝御批「大夫第」 利溪伍氏今安在
    皇帝御批「大夫第」 利溪伍氏今安在 □郭安平 文/圖    在蓬安縣利溪鎮,至今保留著一座清代建築——伍氏「大夫第」,伍氏祖先曾以「一門三『大夫』,世代都為仕」而遠近聞名。一門三「大夫」    據《伍泰信——支族譜》記載,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伍泰信從湖北遷徙至四川蓬安縣利溪場,成為利溪場伍氏始遷祖,時年22歲,公元1746年,與羅田來川的趙氏婉秋共結連理。    伍氏入川第二代先祖伍德全與侄兒伍桂芳、伍蘭芳,清廷授朝議大夫。伍德全告老還鄉時,嘉慶皇帝御批「大夫第」,以彰伍氏一門三「大夫」。
  • 伍氏後人期盼將伍氏宗祠變文化地標
    原標題:伍氏後人期盼將伍氏宗祠變文化地標   伍氏宗祠破敗依舊 羊城晚報記者 湯銘明 攝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的伍氏宗祠成為了廣州首批歷史建築推薦名單中最古老的歷史建築。得知這個消息後,伍氏後人伍立橋長籲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