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伍氏字輩收集
湖南漢壽一支,始祖醇公,字派:紹安宗天清世單思文鳳星卓正良音友經邦成繼禮法……湖南華容萬聖堂一支:(尊醇為長沙伍氏一世祖。)振起維新,善全本有,定福之基,衍慶祈久,文運宏開,永世克受,培植根源,長庚盛祖。湖南湘潭一支:原姓伍,始祖醇公,由福建遷江西安成,為安城一世祖,衍派二分:前街、后街。
-
姓氏文化--伍氏名字作品欣賞
伍胥就是楚國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傳至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謀臣叫伍參,傳說便是伍胥的後裔。此後,伍參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其後裔世代稱伍氏至今,史稱伍氏正宗。伍姓淵源2、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稱小司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司徒,是上古時期官名,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在夏、商、周王朝時期都設有"司徒"之官,輔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務。
-
伍氏冰沙 夏日潮冰品(組圖)
走進伍氏 享受美味與健康
-
伍氏齊賀!裔孫齊聚高州,拜祭伍氏先祖![內含視頻]
來自嶺南伍氏綠圍房七世祖奎元公之裔孫,齊聚廣東高州市長坡鎮參拜嶺南伍氏綠圍房七世祖奎元公墓。嶺南伍氏七世祖奎元公,字圭峰,鹹淳間鄉試解元,官授參政,終於泰定四年丁卯五月十六日,壽享七十八歲,葬於今廣東高州長坡水庫邊(獅子嶺),名曰獅子墳,丙向前後左右有界碑,是我嶺南伍氏的又一風水寶地。
-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廣州"曬"478處歷史建築名單 含伍氏宗祠遺蹟(圖) 2014-12-26 16:31:27 據了解,在冊歷史建築中最年長的有208歲,是建於1806年的伍氏宗祠遺蹟,最年幼的25歲,是建於1989年的南越王墓博物館建築群;最密集的區域是荔灣區耀華大街、越秀區鹽運西街、海珠區溪峽街。 伍氏宗祠遺蹟最年長 廣州是全國一次性公布歷史建築最多的城市,實現了廣州市歷史建築保護「零的突破」。
-
湖北陽新發現民國版《伍氏宗譜》[圖]
《伍氏宗譜》 東方網11月5日消息:4日上午,湖北陽新縣伍修利、伍淑安兩位老人將一本新發現的民國版《伍氏宗譜》送到湖北省博物館,要求將該館《荊楚百年英傑》展廳裡關於伍修權將軍的祖籍改過來。
-
逾百國家和地區伍氏族人臺山紀念民族英雄伍氓
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7日電 (記者 郭軍)4月7日,107個國家和地區的伍氏族人相聚臺山市大江鎮,在該鎮宋代皇帝特頒聖旨御建的功勳祠----上柱國伍公祠,參加紀念民族英雄伍氓大將軍誕辰922年活動。 當日上午,13000多名伍氏族人從臺山上柱國伍公祠集中出發,分乘近三百臺大巴和各類小車奔赴陽江市象山伍氓大將軍陵墓拜祭。
-
逾百個國家和地區伍氏族人聚臺山紀念民族英雄伍氓
中國僑網江門4月7日電 (記者 郭軍)4月7日,107個國家和地區的伍氏族人相聚廣東臺山市大江鎮,在該鎮的宋代皇帝特頒聖旨御建的功勳祠
-
溪滑為何移民海外?
早年野生溪滑絕非罕見,聽說某水電站忽然停機,後於激流處查電機,見葉輪卡住一條大溪滑,足有百斤!我鄰居曾在山渠獲得三尾溪滑,共98斤,賣了2940元,當時農家年收入不過千餘。我亦於深山採樵見蛇行,舉石砸之,長尺餘,近看卻是溪滑。又某年大雪天,鄰村一牧童於赤陵溪,拾得凍僵的溪滑,重32斤,魚頭被某官人花八塊錢購去。後數年鄉人偶得此物,必於冬雪之後。
-
順德伍氏宗親為何祭拜伍子胥?
當天,伍子胥祭奠儀式同時舉行,來自海內外的不少伍氏宗親共聚一堂。據有關史料記載,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
-
客家伍氏族譜
伍氏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伍氏起源古老。傳說伍氏起源於上古時期,黃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後代非常興旺。其子孫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春秋時,楚國有大夫伍參(伍子胥先祖),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這支伍氏起源於楚國的王族之姓羋姓。伍氏在梁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梁國望。姓纂:楚大夫伍參之後。
-
伍氏通知
翰苑伍公祠座落於廣東臺山大江鬥洞村,是紀念翰苑房一世祖伍正的宗祠;伍正,號「佳山公」,是歆公第三子伍商之子,與柱國公是叔侄關係。翰苑伍公祠最近一次重建是在三十年代,建設期間,因日本侵華戰亂停工,一直到現在近80年了,都是未完工狀,令人惋惜,不少華僑、熱心伍氏,紛紛提出重修翰苑伍公祠,並列入第九屆世界伍氏宗親總會四項決議之一,世總會於2013年11月8日,正式發文委任中山熱心宗親伍柏強,作為建設翰苑伍公祠的總負責人,經過前期各方努力,終於可以正式動工。
-
伍氏後人期盼將伍氏宗祠變文化地標
原標題:伍氏後人期盼將伍氏宗祠變文化地標 伍氏宗祠破敗依舊 羊城晚報記者 湯銘明 攝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的伍氏宗祠成為了廣州首批歷史建築推薦名單中最古老的歷史建築。得知這個消息後,伍氏後人伍立橋長籲了一口氣。
-
中國人最早發明的醫用口罩——「伍氏口罩」
伍連德,字星聯,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臺山市),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1903年,年僅24歲的他,被劍橋大學授予醫學博士學位。1907年,伍連德應清朝直隸總督袁世凱聘請,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即副校長職)。清末時期,東北哈爾濱發生鼠疫,造成6萬人死亡。伍連德臨危受命,赴哈爾濱調查處理疫情。
-
肺鼠疫與伍氏口罩
伍氏加厚口罩有效抑制了疫情傳播。 對於人與人接觸導致的飛沫傳染,當時的人們沒有任何防護知識和措施,伍連德用紗布設計了一種縫製簡單的加厚口罩,兩層紗布中間包消毒棉,要求所有防疫人員和居民必須佩戴,這種口罩後來被稱為「伍氏口罩」。 當時正值年關,為阻止疫情隨返鄉過年的人流沿鐵路傳播,伍連德提出了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向關內徵聘醫生。
-
伍氏快訊 | 2019嘉應伍氏宗親總會川渝之行圓滿結束
中華伍氏網ID:chinawu5本網站是由民間伍氏宗親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公益平臺,不從屬任何機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我們旨在團結世界伍氏宗親,凝聚天下伍氏力量,傳播伍氏最新資訊及優良文化,為伍氏服務!所有管理人員不領一分工資,不謀一分私利,不向宗親收取一分錢!站長熱線:13480990598(微信同號)
-
伍氏宗親胥口祭祖
5月30日上午,來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宗親以及當地群眾參加了活動5月30日,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伍氏後裔齊聚胥王園,以傳統方式祭祀先祖伍子胥,紀念其2500年冥誕。當天,活動在當地群眾表演的打連廂、腰鼓等傳統節目中拉開帷幕。隨著主祭官宣布儀式開始,主祭官點燭燃香並行三拜禮,同時在氣勢恢宏、古樸凝重的古樂聲中,祭祀人員將供品供奉於桌上,以緬懷伍子胥的豐功偉績。接下來,伍氏宗親和自發趕來的市民紛紛上香共同祭拜。
-
《伍子胥》電視劇伍氏後人蘇州劇組籌資開拍
《伍子胥》電視劇伍氏後人蘇州劇組籌資開拍時間:2017-11-28 11:2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伍子胥》電視劇伍氏後人蘇州劇組籌資開拍 伍子胥第78代忠孝文化傳承人伍冠丞搖旗吶喊宣傳忠孝愛國教育傳統文化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城市規劃大師。
-
天下伍氏一家親:湖南新化三塘伍氏隆公祠堂莊重禮儀感恩祖宗功德
2019.3.30日,農曆二月二十四日,湖南新化三塘伍氏隆公祠堂門前紅旗招展,龍騰鳳翔。隆公後裔及各地伍氏宗親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十二修譜大會暨祭祀隆公隆母的莊重禮儀。到會的伍氏宗親懷著虔誠的心意,向歷代伍氏先祖叩拜大禮,感恩祖宗功德。然後前往隆公隆母墓前祭祀叩拜。回來後,緊接著召開十二修譜大會。大會始終凝聚著伍氏一條心,團結各地宗親的宗旨,至始至終完成好自家的事業。體現伍氏族人團結強大的力量。
-
107個國家地區伍氏族人聚臺山紀念民族英雄伍氓大將軍誕辰922年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4月8日訊(記者黃殿晶) 4月7日,來自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0多名伍氏族人,相聚廣東省江門臺山市大江鎮,在該鎮宋代皇帝特聖旨御建的功勳祠----上柱國伍公祠,參加紀念民族英雄伍氓大將軍誕辰922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