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揭示: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而能量是一種心的波動現象。心波動的幅度、頻率等不同,能量的聚散也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物質現象。
儒家典籍《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立焉,萬物育焉。」就是說,情緒中和,立天地、育萬物。
道教修行人體證說:聚則成形,散則成炁。
佛法修證者也說:心的妄動而產生宇宙萬相。
由此可見,凡是修行到一定的境界,都能感受到意識能量的波動,以及一念波動對生命的影響。
修行就是為了把握能量的波動,從而調整心意識狀態,進而改進生命。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修行經典有三種。
儒家經典,號稱四書五經,講得最多的是仁德的培養。以仁德為修身的標準。也就是說,儒家修煉以仁德為標準,調整人的意識狀態。
道教經典,主要有《道德經》《南華經》等,講的都是清淨心的重要。清靜為天下正。道家修煉,是以清靜為標準,調整人的意識狀態。
佛教經典,號稱三藏十二部,又分為大、中、小三乘教法。小乘依四諦法調心,成功得證阿羅漢;中乘依十二因緣調心,成功得證闢支佛;大乘依依照對「空、有」不同層次的妄想,而證得不同層次的境界,最後妄想盡、真性現。
修行方法千千萬,不管從哪裡修,只要具備正見,最後都殊途同歸。
關於調整人的意識狀態,現在有了量化指標,這就是《人類意識能級分布圖》,該圖顯示了心意識狀態與能量振動頻率之間的量化關係。是由美國大衛·霍金斯博士,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合作,經過多年的臨床實驗而發現的。
這個指標,對於修行者來說,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對於不屈服命運的人,希望獲得幸福人生者,也有莫大的助益。
目前人類的心意識能量層級主要集中在1-600這個範圍。其中200是正負能量的分界點。
關於心意識的狀態,佛教有類似表達,唯識中劃分的五十一心所,比能量層級分布圖的劃分更加精確細緻,但沒有量化的指標。所以這張圖,更容易為現代人所理解、操作。
意識能量層級若降到200以下,生命開始自顧不暇。
這時,生命能量逐漸喪失,飽受負面情緒困擾,身體脆弱,意志力下降,更加容易為環境所左右。層級越低,對宇宙整體能量的上升阻礙也就越大。
意識能量層級在200以上,生命開始力量增強,能夠自利利他。
這時,人的心力、體力會逐漸增強。安寧祥和、喜悅幸福等正面情緒體驗逐漸加深。身體健康、有獨立意志。層級越高,對宇宙整體能量提升的貢獻也就越大。
下面是一張高能級生命與低能級生命的對比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少數高能級生命的能量等同於大量低能級生命的能量總和。
一個能級300的人相當於90,000個能級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級400的人相當於400,000個能級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級500的人相當於750,000個能級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級600的人相當於10,000,000個能級低於200的人;
一個能級700的人相當於70,000,000個能級低於200的人。
人類社會,真修行者的意識能量層級要遠遠高於普通生命的意識能量層級,真修行者對人類社會整體意識水平的提升有很大貢獻,值得我們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