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上古神仙
開天:盤古
三皇:伏羲、神農、黃帝
五帝: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
大神: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大禹、祝融、共工、嫦娥(常曦)、后羿等
山神:燭陰,英招、陸吾、長乘、江疑、耆童、帝江、蓐收、紅光、燻池、武羅、泰蓬、驕蟲、天愚、笆圍、計蒙、耕父、於兒等。
《山海經》中描繪了眾多神人形象,如名叫奢比屍的神,長著人的面孔、狗的耳朵、獸的身體;又如一位名叫武羅的神,長著人的面孔,有著豹子般的花紋,牙齒雪白,腰身細小;還有魚身人面之神赤鱬;人面虎尾之神泰逢等。
眾神之中,《山海經》描繪西王母的筆墨最多: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從「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人面虎身」這些原始質樸的詞彙中看出,西王母是半人半獸的形象。
《山海經》裡神仙所具有的功能也是十分奇特的,《山海經·海外北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燭陰是一位人面蛇身之神,他的職責是掌管氣候,使晝夜交替、冬夏更迭,產生光明、照亮黑暗,可以說是一位光明之神。
除了燭陰之外,《山海經》還記載了其他三位光明之神,分別是羲和、常羲和登比氏:
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方百裡。
羲和、常羲和登比氏都是女性,又都是光明之神。羲和、常羲分別生出太陽和月亮,登比氏則生出能用生命的能量照亮大澤的兩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