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樣發現和利用石油的?石油的名稱來歷

2020-12-03 我善良生活

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東西是由石油帶來的,加上連帶的事項,恐怕專業的科學家也數不清楚。這麼重要的石油是怎麼發現的,從什麼時候人類就開始使用石油了呢?追溯使用石油的歷史,不得不驚嘆古人的智慧,雖然不像現在這樣的充分地利用,但是在那樣的年代能發現石油的一些基本利用價值已經不簡單了。

課本上稱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一點不假。現在石油不僅成了最重要的動力燃料,而且是有機化學工業最重要的原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洗滌劑、合成氨、石油蛋白等在內,石油化工產品已多達六七千種以上。

能有智慧利用大自然的給予,也只有人類了。這些從地下淌出來的「黑色金子」,隨著被人類越來越廣泛的認識和利用,可以說支撐了人類文明史的前進和發展。那麼,人們是怎樣一步步的發現和利用這些上天賜予的「物華天寶」呢,看看人類是怎樣的聰慧。

當世界上某些民族的拜火教徒們把從地下跑到地面上來的石油氣體點著當做「聖火」而朝拜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認識和知道如何利用石油了。早在 1800 多年前,我國就有關於石油的文字記載。據《漢書·地理志》上說:上郡高奴縣的淆水,水像油一樣,可以燃燒。

上郡高奴縣就是今天陝西省延長縣一帶,淆水是當地的一條河流。可能是由於地層壓力的影響,埋藏在地下的石油跑到地面上來,浮在淆水上面,看起來好像油一樣,把油撈出來點火燒著,可以用來點燈做飯。

一千六百多年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又在甘肅玉門關附近找到了從地下流出來的石油。當時有一部古書《後漢書》上說:玉門關附近有一種泉水,像肉湯一樣油膩膩的,點起燈來極其明亮,但不能吃。這種油膩膩的泉水,就是一種含有石油的水,人們不僅用它來點燈,而且還把他像漆一樣塗在木桶上,所以又叫「古漆」,這就是聰慧人類。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水晶柱》上講到了甘肅酒泉發現含油的泉水,介紹了石油的性質、形色、產區和用途,並且指出:這種含油的泉水用來膏車,效果很好。所謂膏車,即潤滑車軸的意思。唐朝時,人們稱石油為「石脂水」。有一部古書上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甘肅的酒泉被突厥人包圍了,他們搭起雲梯來攻城。守城的軍隊用乾草澆上「石脂水」點著了往城下扔去,石脂水灑到突厥人的雲梯上(雲梯是木製的),雲梯就著火燃燒起來,突厥人忙潑水搶救,結果「石脂水」遇水,燃燒更加猛烈,突厥人大敗而去。油類著火不可以用水撲滅,現在人都知道的常識。

在北宋時,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設有專門管理軍械的機構軍器監,軍器監有「猛火油作」,也就是專門加工石油的車間。這說明,當時的猛火油已經是石油的加工產品,而且在軍事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了。

「石油」這個名稱最早是由宋朝人沈括提出來的。他在《夢溪筆談》一書中指出:鹿(縣)延(安)境內有石油。並指出:用石油的煙製成的墨(他稱為「延川石液,黑光如漆,比松煙墨還好。他還說,石油的數量很多,地下埋藏也很豐富,燒起來不留灰燼,大有發展前途。並且預言:這種用石油制墨的方法,在松木漸竭時將是取代松木製墨的最好途徑。當時不僅發現了石油在文化領域內的用途,而且還有石油在醫療方面利用的記載。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人類的科技如此發達,卻仍然在使用著天然的眾多的礦藏,更離不開這些礦藏。從古代發現和使用石油,不得不說人類就是地球「天然」的主人。大自然給了這麼多的寶藏,人類發現之後都能把它們的利用價值充分發掘出來。誰不慨嘆地球上的一切

相關焦點

  • 石油最早是誰發現的?不是美國!
    最早使用「石油」這個名稱的是宋代科學家沈括,他在《夢溪筆談》中將歷史上沿用的各種名稱統一為石油。中國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歷史最遲在公元前11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國最早記載石油的採集和利用的是張華的《博物志》:「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笪,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當時的人們用這種石漆做潤滑油潤滑車軸和照明之用。據考證,中國早在1100年就鑽成了1000米深的油井。
  • 人類第一次發現石油是什麼時候?是誰研究出石油的多種用途?
    石油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的形成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那麼石油就是史前海洋生物和海藻屍體變化形成的。
  •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中國數字科技館
    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越來越高。如果離開了石油,飛機、輪船、汽車以及工廠裡的很多機器都將無法正常工作。但是關於「石油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科學家至今仍在爭論不休。  1763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首先表明觀點:石油起源於植物。
  •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地球上石油快枯竭了嗎?解讀石油背後的真相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地球上石油快枯竭了嗎?解讀石油背後的真相 2020-11-02 16:53 來源:科學探索之路
  • 他是世界第一個發現石油的人,留下預言,至今影響著全世界!
    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夢溪筆談》不僅是我國古代的學術寶庫,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在宋朝士大夫中,沈括是最博學、最富於創造激情、人生經歷最豐富者之一。
  • 在我國古代,石油除了能照明,還有哪些奇特功用呢?
    石油和天然氣是現代社會重要的能源和工業原料的來源。我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了油、氣的性能,並將它們應用到生活和生產上。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幾個國家之一。在我國古代,石油及其製品,主要用於民用照明、工業上作燃能等、醫藥上殺蟲治病、戰爭上制「火球」作為火攻的武器等多種奇特功用。
  • 歷史上,中國全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10)——石油開採利用
    澤指的是湖泊,「澤中有火」指的是石油整齊在湖泊水面起火現象的描述。而最早有關石油的使用和產地記載的古籍,是在1900年前,東漢的歷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的記載。書中寫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高奴(今陝西延安一帶)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這裡明確記載了石油是可以燃燒的液體。
  • 石油用途廣泛但深埋地下,人類最早是如何發現石油的?其形態如何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能源,我們從野蠻走向文明,就是逐漸的學會了利用自然來使生活便的更加的豐富。慢慢的從古代以農作物生產為主,到近代主要依賴工業的發展,自然資源在逐步得到開放,人口數量的逐漸的增加,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增大,近代甚至是出現了開採過度這一現象。
  • 既然石油是古代生物沉積分解形成的,那麼古代有那麼多生物嗎?
    石油是地球上傳統能源的典型代表,它和煤炭、天然氣一起,作為傳統的化石能源,雖然在不完全燃燒以後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而且燃燒之後會產生增強溫室效應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但是,這些化石能源,卻是近現代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燃料來源,為世界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 石油的「古代生物成油說」,一個油田上億噸,有那麼多生物嗎?
    石油本身的實質就是地心運動過程產生的垃圾,只要地球不停這種垃圾就源源不斷的湧向地面,根據地殼的硬度導致了其深淺不同,從中能看出哪裡產油多哪裡地幔、地殼的地質變化。 相信生物殘骸「堆積如山」的理論都是不知道或者選擇性忽略了食腐生物和微生物的存在。現在不管開發的、未開發的、深海、淺海海底都沒有發現巨量的有機物堆積情況,從海洋表層沉落下來的星星點點的有機物都被海底生物瓜分一空。
  •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採的?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採的?2017-01-24 11:06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曾有人做過關於如何開採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 石油成因和峰值理論
    一、石油的成因   石油,地址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態,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採利用石油,而「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 石油是怎麼形成?看完會知道石油的形成和歷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據有西方關記載,四千年前,瀝青被用於建造巴比倫的牆和塔,並在古巴比倫附近和幼發拉底河的支流伊蘇斯河的河岸上發現了許多有坑。並且在古代波斯碑文中指出社會上層對石油大藥用價值和照明用途。在我國古代,石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
  • 科學家發現了石油的「分解者」,或能及時處理石油洩漏事故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含量最豐富的地區。石油既可以作為燃料,也可以經過提煉製作化工產品等。石油的用處是非常多的,但石油在運輸的過程中是十分麻煩的,運送石油的渠道通常都是管道和水運。而在這兩個運送渠道中,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導致石油洩露的問題。石油損失是小事,汙染了海洋則是很嚴重的事情了。
  • 新發現:地幔可能蘊含大量石油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科學新聞頻道日前報導,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迄今人們所知不多的地幔中可能含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在能源日趨緊張的今天,這一消息引起了各界關注,因為之前人們認為地幔「大概只是厚實的巖石層」,不大可能含有大量能源。  迄今為止,人們使用的石油都是從地殼中開採的。
  • 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 石油開採完會怎麼樣?來西瓜視頻,看看沒有石油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但是隨著勘探技術的進步,有很多新油田也被發現。但是地球那麼大,也不是每一處油田和油井都能被發現。而且即便是現有的油田,依照我們目前的開採技術,石油的採收率也不是那麼理想。因為石油不是像固體或者一灘水一樣,把上面鑿開石油就會都露出來,它是在巖石的孔隙之中的,所以開採難度非常大。綜上所述,石油開採的多少還是和我們的技術有非常大的關係。
  •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看完這全過程,怪不得如此昂貴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看完這全過程,怪不得如此昂貴石油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它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也被稱為工業的血液,那是因為它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當作燃料提煉出柴油。也可以提煉出化工產品,同樣我們的馬路用潤滑劑也都是由石油提煉的,那麼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烷的混合物。它們主要是因為生物沉積變化的,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變,再加上地球板塊的碰撞,在許多特定的環境物質之下,便形成了如今的石油,當然石油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
  • 石油起源理論和伊拉克戰爭(連載一)
    石油則是由地質變遷時把堆積在地面的古代生物遺骸埋到地下,在演變成化石過程中,經特殊環境下的物理、化學、生化作用而形成,所以西方的小學裡流行著簡單化的成因說,即煤是樹木變的,石油是恐龍變的。        煤的成因理論很容易得到證實,煤是一種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積巖,而且在煤層中還常能發現植物化石,這些都可以證明煤是由植物體轉化而成。
  • 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前者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微生物經過漫長演化形成的。這種理論認為石油形成時間非常漫長,在人類歷史上是不可重複的,所以石油為不可再生資源。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沉積物越埋越深,在埋藏過程中歷經複雜的生物化學和化學變化,通過腐泥化和腐殖化過程,形成乾酪根(Kerogen)。隨著埋藏深度的進一步加大,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乾酪根逐步發生催化裂解和熱裂解,形成最初形態的原石油。接著,這些原石油從生成的巖石中「溜出來」,經過初次運移、二次運移,最終在適當的環境下大量聚集,形成油藏,進而被人類所發現、開採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