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5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宣布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非人靈長類動物———兩隻可愛的小獼猴「中中」和「華華」。刊登在美國《細胞》雜誌的論文,第三作者是一位年輕的女獸醫,她就是為兩隻小猴接生的高級實驗師王燕。
克隆猴從受孕到降生,以及出生後的健康成長,王燕付出了大量心血。這一世界級挑戰的圓滿完成,離不開她和獸醫團隊幾位小夥伴不分晝夜的辛勤照料。當她的名字與科學家一起,登上世界頂級自然科學學術期刊,王燕的努力和奮鬥再一次獲得了豐收。從雲南一座偏遠小城市走出來,她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斷收穫生活和事業上的驚喜。
為世界首批體細胞克隆猴接生
相距論文發表,又過去了近兩個月,現在本來出生相差十幾天的「中中」和「華華」,個頭已經長得差不多大,體重也都超過了500克,再過不久就可以離開暖箱。
回憶這兩隻小猴孕育、接生的過程,王燕說,他們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它們降生之前,科學家最好的紀錄是讓體細胞培育的胚胎懷孕到了81天,而獼猴的整個孕期有160天。用攝像頭全天候監控孕猴,一接到警報,即使半夜也立刻從被窩裡跳出來,趕往猴房……整個孕期,獸醫們沒一刻懈怠。生產過程中,由於母猴羊水快流光了,因此王燕為它實施剖宮產,將兩隻小猴迎到了人間。
然而,去年8月,他們也曾接生下克隆猴,但只存活幾小時後就夭折了。所以這兩隻小猴出生後,王燕和同事們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由於母猴一般只認順產的孩子,「中中」和「華華」得靠人工餵養。剛出生時,他們用注射器將人類的嬰兒奶粉餵進猴寶寶的嘴裡。「華華」由於早產,出生第一周必須每隔2小時餵一次奶,大家就輪流值班完成餵奶任務。
成為獸醫16年,王燕照料過的實驗猴不下1000隻,經她手為猴子實施的外科手術超過3000例。照料時間長了,實驗猴都對她十分親熱。每次她走進猴房,實驗猴們都會主動背過身,任她抓著尾巴做檢查。而王燕則會輕輕按摩它們的尾巴,並獎勵一些好吃的,對猴兒們的信任給以回饋。
從雲南到上海,要做「最好獸醫」
1979年出生的王燕來自雲南,專科畢業後進入雲南靈長類中心當獸醫。初進中心,她就立志要成為最好的獸醫。經過不懈努力,僅僅三年她就實現了這個夢想。同時,這也為她帶來了下一個機遇。2009年,神經所建立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時,體細胞克隆猴團隊負責人孫強把王燕引進到上海。
來到神經所的非人靈長類平臺,對王燕來說,就是踏上了一個更高的人生舞臺,對她的一生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為了支持她,王燕的家人也都搬到鄰近上海的蘇州安頓。
挑選供體和受體制定超排方案、B超監控卵泡大小、腹腔鏡取卵移植手術及剖宮產手術、孕猴及新生猴護理以及疾病預防與治療……這些克隆猴輔助生殖實驗,給王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學習顯微注射技術,又自學本科課程,王燕再一次挑戰自我。
「為了做好工作,我拿下了本科學歷,還評上了高級實驗師職稱。」不善言辭的王燕說到這裡,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細胞》雜誌上,她說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興趣就會去努力,努力了就會有收穫。」她還將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