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貢獻為人類探索更好的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2020-12-04 中國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七一」講話中說到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歷史貢獻,即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改革開放。中央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姚燕在解讀習近平今年「七一」講話時表示,因為有了這三大貢獻,我們中國共產黨可以帶領人民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中國方案,習總書記這個提法是很新的。

在今年7月1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慶祝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首次提出:"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裡所說的"初心"是指什麼?如何系統地領會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中國網《中國訪談》邀請黨史研究專家中央黨史研究室姚燕對此進行解讀。

姚燕表示,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把三件大事定性為三大偉大貢獻。胡錦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時候有一個講話,講話中他深刻地回顧了我黨90年來緊緊依靠人民做了三件大事,這個大家耳熟能詳了: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放了中國;二是完成了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三是緊緊依靠人民推進了改革開放事業,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姚燕說,如果說胡錦濤總書記當時的這個提法是告訴大家我們做了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做了什麼事情,是告知這個事情本身的狀態。那麼,習總書記在這裡把這三件事提升為三大偉大貢獻。這個提法,我個人認為是把這三件事情放到歷史中、放到中國當下、放到全世界這樣一個格局中,作出一個定性的判斷。他不是告訴你做了什麼,而是告訴你,我們做的這些事屬於什麼,也就是定性了。屬於什麼呢?屬於偉大的貢獻,對歷史的貢獻,對現實的貢獻,對整個人類的貢獻。所以,習總書記非常自信,他在後面講到,因為有了這三大貢獻,所以,我們中國共產黨可以帶領人民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中國方案,這個提法也是很新的。(中國網記者 韓琳)

訪談全文:習近平「七一」講話解讀:「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表態,更是告誡

相關焦點

  • 貢獻中國方案的思想理論體系
    原標題:貢獻中國方案的思想理論體系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指出,「世界怎麼了?應該怎麼辦?在這樣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解決世界經濟、國際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選擇」。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我國世界話語權,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為「人造太陽」貢獻中國方案
    原標題:為「人造太陽」貢獻中國方案   太陽能
  • 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 分享中國經驗
    原標題: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 分享中國經驗 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第十一次領導人會議在中國杭州成功舉行。1份公報、28個文件、近30項成果構成了「G20史上最長成果清單」。
  • 解決世界瘧疾難題 廣東貢獻中國方案
    8月26日,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五層高的中國(廣東)-巴新瘧疾防治中心正式運營,為這個飽受瘧疾困擾的國家帶來新福音。瘧疾被列為全球三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中國為解決人類這一衛生問題貢獻出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其中的廣東身影功不可沒。
  • 中共浙江省委舉行新聞發布會
    要以省域實踐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執行成果,讓世界從窗口內外的治亂對比、良莠之分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無與倫比的優越性。浙江將高起點提升城鄉區域經濟循環,高質量服務國內大循環,高水平融入國際大循環,為全國形成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立足「浙江所能」 比如,著力建設三大科創高地。浙江是創新高地。浙江將圍繞科技自立自強,聚焦聚力「網際網路+」、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打造全域創新體系,建設全球創新策源地。
  •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貢獻(環球熱點)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李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議題上進行了理念創新,如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作用;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等,為解決全球環境治理困境貢獻中國方案,凝聚更多國際共識。
  • 打造有國際影響的醫學期刊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https://flv1.gmw.cn/gmw/videoroot/2020-07-24/1595568261416.mp4 打造有國際影響的醫學期刊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 面向未來人類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建構邏輯
    作為最早進入人類文明階段的中華民族,在古代階段,以血緣為基礎,形成了有效整合與組織社會的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推動了社會發展與文明發展。隨著生產力發展與社會發展,基於血緣為基礎的分封制的政治制度安排開始無法適應發展需要,基於制度為基礎的郡縣制中央集權的古典政治被確立了。在兩千多年的古典政治推動下,中國社會取得了輝煌的文明成果。
  • 對人類社會進步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1900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人類物理學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瓦特蒸汽機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蒸汽機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藝保證各種機器包括蒸汽機本身的性能提高。
  • 探索中國特色生態補償制度體系
    筆者在認真學習四中全會《決定》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對生態補償政策的長期跟蹤研究,就落實生態補償制度、探索中國特色生態補償制度體系提出若干建議。  生態補償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環境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調節生態環境保護各利益相關方之間關係的制度安排。
  • 學好黨史 資政育人——中共黨史研究新進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我們要用這樣的研究來使我們對今天的路線和政策有更好的認識,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進步。以1956年至1957年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轉折和選擇為主線,從世界視野的廣度指出,中共對社會主義社會及其主要任務的認識,以及對社會主義同盟尤其是中蘇關係的估計,是其制定對內對外政策的理論基礎,並最終主導了中共對中國道路的選擇。該書最大特點是以原始檔案為基本素材,以第一手資料見長。 毛澤東說過:「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
  • 「析」為中用——珀金埃爾默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事業部生產製造線...
    為了更好地為中國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珀金埃爾默將元素分析、生命科學、信息技術整合為新的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事業部,應用領域涵蓋環境、食品安全、工業、汽車、地質、冶金等,幾乎所有的行業,著力於人類健康和環境健康。
  • 國際銳評丨探月精神將激勵中國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發來賀電,強調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無疑,這將激勵中國人繼續奮進,不斷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 「敢上九天攬月」,這是中國人的夢想與豪情。從嫦娥一號拉開探月序幕,到嫦娥三號帶著第一輛月球車「玉兔號」成功登月,再到嫦娥五號赴月球採樣返回,中國探月工程如期實現「繞、落、回」三步走規劃。
  • 信息快遞:為面向未來的艱辛探索提供歷史智慧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主辦,中共綏化市委黨校等承辦的「紀念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術研討會日前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召開。
  • 為人類可持續能源貢獻「中國方案」——華科大為「人造太陽」耕耘二十年
    作為報告起草人,20年來,潘垣團隊以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為目標,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主動貢獻「中國方案」。此項研究由我國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六方一同參與,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為人類提供「無汙染、無碳、安全、實際上不產生廢料的能源」。潘垣團隊就活躍在這項國際大科學工程中。
  •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 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重大成就為我們更好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會、歷史意義。二是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
  • 探索人工智慧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
    約一百年前,為研究工業化社會所帶來的影響,美國就曾通過組織大規模社會實驗,史稱「霍桑實驗」,對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人類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如今人工智慧技術已經融入當下人類社會和生活,而且正在以幾何級增長的速度擴展自己的存在,人類社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快速邁入智能化的新時代。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為開展智能化時代的社會實驗提供了理想的要素和場景。
  • 充分認識中國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
    一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未來社會所有制關係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根據中國所處發展階段的具體實際,探索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基本經濟制度。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形成了既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就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