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個紅手印背後的棚改故事

2020-12-05 騰訊網

新華社銀川1月14日電題:150個紅手印背後的棚改故事

新華社記者許晉豫

住進新居兩年,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西萃芳庭小區的棚改居民獲得感滿滿。為表達內心喜悅,近日,小區150戶居民聯名給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寄去一封感謝信、一面錦旗,並鄭重地在信後摁上自己的紅手印。感謝信裡寫道:「感謝黨和政府棚戶區改造的好政策,圓了大家住新房的夢。」

這150個紅手印代表的是寧夏原長城工具機廠小區1015戶、近6000名居民。成立於1965年的原長城工具機廠是一家「三線建設」企業,工廠職工大多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支寧人,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寧夏,但企業十多年前破產後,他們的住房就成了大問題。

「我1966年從遼寧大連來到銀川時,工廠附近都是沙地和墳地,工人們邊生產邊生活,下了班還要打土坯蓋宿舍,大家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才陸續住進樓房,每戶有五六十平方米。後來樓房也變得老舊,企業破產後小區沒人管了,除了偶爾停水停電,到處都是垃圾,大家都盼著儘快棚改。」79歲的原長城工具機廠老員工孫晨玉說。

儘管盼著住新房,棚改之初,不少居民對此卻顧慮頗多:擔心棚改爛尾、擔心新房質量不好、害怕搬不回老地方……感謝信的發起者範玉芝因不願搬遷還成了「釘子戶」。

2014年棚改開始後,範玉芝開始了3年多的「流浪」生活,為節省房租,他們老兩口在偏遠處租房,一有空就跑到工地看進度,直到2017年年底住進新家後,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讓範玉芝驚喜的是,住進新房半年左右,小區就給他們辦下了房產證。採訪時,範玉芝說後悔當了「釘子戶」。

範玉芝老兩口一向生活節儉,40年前購買的「永久牌」自行車去年才「退役」。但在交房後,他們花十多萬元把房子好好裝修了一番。來到範玉芝家,兩室新居寬敞明亮、溫暖如春,家中實木家具、60吋大彩電、現代廚衛應有盡有。

範玉芝笑著說:「小區內配套完善,出門就有小學,裝修工人也說我們小區房屋質量好。我們老了,能住上這麼滿意的房子自然願意好好裝修。」

棚改後的新小區裡老年人居多,為更好地照顧他們的生活,去年,範玉芝聯合小區其他四人自發成立了社區服務協調小組,每隔一段時間,他們便挨家挨戶徵集意見,並及時將問題反饋給小區物業。孫晨玉說,新小區不僅服務好還有人替我們這些老年人操心,更覺得這是個家了。

針對小區周邊老年人較多的現實,西萃芳庭小區還配套建設了7000平方米、可提供120張床位的康養中心,配套建設了診所、書報室、餐廳、娛樂室、護士站等。康養中心信息管理員徐紅雁說,2019年3月份開業後,康養中心還可提供居家養老,可服務周邊5公裡內的老人。

西萃芳庭只是寧夏乃至全國棚戶區改造的一個縮影。談及現在的生活,範玉芝說:「1968年剛來銀川時因條件非常艱苦,我一年偷跑回家兩次,當時哪能想到現在住著新房,拿著養老金,日子天天像過年,這一輩子值了!」(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棚改的高峰與退潮:貨幣化安置政策成拐點
    但一度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重點,棚改規模之大、推進之快,足以被世人評議多時——自2008年至今,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累計超過5000萬套。 如何評價這十餘年的棚改進程?
  • 羅湖棚改的長篇報告文學《家園》面世
    書中所講述的羅湖棚改項目,是現代化進程中「城市病」治理的一個範例。專家建議,可將其列為基層黨政幹部的必讀書籍。  據悉,羅湖棚改項目涉及面積達62萬平方米,1300多棟房屋,9.3萬人口,因範圍之大、隱患之多、情況之雜被稱為「中國棚改第一難」。經過2年半時間的改造,已實現「四個全部」:插花地居住人員全部搬離、違法建築全部拆除、重大公共安全隱患全部消除、規劃建設全部如期推進。
  • 1份動員令,112個紅手印
    緊接著,政工室的電話響個不停,微信工作群請戰消息接連不斷。截止上午12時,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分局政工室就接到100餘名民輔警報名。刑偵大隊教導員寧立志帶著大隊28名民輔警報名名單來到政工室,鄭重請求批准他帶隊,派大隊民輔警到疫情防控最危險的前沿去,其中懷孕2個多月的女民警簡蘭也在其列。滄水鋪派出所14名民輔警全體報名,並附上「請戰書」。
  • 海拉爾區:近4萬戶棚改居民實現「安居夢」
    海拉爾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提高「3個認識」,即棚改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是建設中心城區的現實需要;強化「3個觀念」,即群眾觀念、政策觀念、清廉有為觀念;攻克「1個難點」,即房屋徵收,要在優化徵收方案的基礎上堅持以安置促徵收,堅持依法依規徵收;確保「4個到位」,即責任落實到位、資金保障到位、建設管理到位、氛圍營造到位。
  • 老人告別蝸居 棚改後搬上樓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此前一家五口擠在21平米幾十年,棚改後住進樓房,設施更便利;對未來五年更有信心漏雨的屋頂、反水的下水道、寒冬取暖要燒蜂窩煤……想起從小長大的大雜院,61歲的詹繼甫忍不住搖頭。成家之後,他搬出大雜院,但父母獨居在老平房中,更是令他掛心老人的起居安全。
  • 世界500強企業或「牽手」張家口780畝棚改區?
    9月張家口房天下小編實地走訪,發現屬於張家口拆遷老大難地塊之一的後屯,工作已經展開…… 前情回顧 2017年12月24日張家口橋東區柳樹屯村棚改地塊正式籤訂拆遷協議,標誌著牽動張家口多年的棚改大難題終得解決!
  • 政信投資集團到訪陝西漢中發投 加速棚改煥發城市新面貌
    全國棚改「三年會戰」已經邁入了攻堅的最後階段。為了實現陝南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漢中市立足陝南資源稟賦,全面啟動「四個在漢中」建設。2020年,漢中市中心城區新開工7個棚改項目,加快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步伐,切實提升市容市貌和人居環境,加速美麗城市建設,讓城市煥新顏展新貌。
  • 7個常見的瑜伽手印及功效,你認識幾個?
    因此,當我們的手在瑜伽手印中時,會刺激大腦的不同區域並在體內形成特定的能量循環。通過這樣做,將有助於形成一種特定的心態。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內在的五個元素宇宙中有五個元素組成,五個手指中的每個手指都表示了這些元素之一。拇指代表著火元素,也代表著普遍的意識。
  • 濟寧南楊莊棚改項目C區順利通過單位工程竣工驗收
    濟寧南楊莊棚改項目C區順利通過單位工程竣工驗收 2021-01-08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州故事|考棚路,這兒曾經是海州歷史上的科舉考場
    科舉不振,激發歷屆州官圖治,州署在赴考路上興建文峰塔,修葺文廟,改山名為孔望山,都是希冀藉助聖力改良文風,興文倡學祈盼福音,一改海屬之地文化落後之貌。海州作為直隸州,一直沒有自己的童試場所。生童科考都要遠赴淮安應試,長途要五百餘裡,短程也有三、四百裡,遇水渡河逢田跨溝,艱辛自不必言說,費時費力費財,影響了海州科舉之勢。鄉賢士紳不斷呼請在海州開設試院,方便學童就近應試。
  • 十堰17萬㎡棚改安置區項目最新進展來了
    十堰市常隆花園棚改安置區項目是十堰市城市規劃改造工程中國一冶十堰常隆花園棚改安置區項目部書記蔡志剛告訴記者:「一期工程一共有17萬平方米,一共有五座主樓,還有一棟管理用房以及幼兒園」。為了讓重點民生工程如期交房不讓棚改區居民失望,中國一冶項目部大幅增加資源投入追趕工期,為保證工程質量,工程部、質監站、安監站通力協作,工程快速推進,讓年底前每位業主都能搬進新居變成了現實。
  • 常德棚改PPP項目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通訊員 趙得歡 記者 潘錦)11月27日,常德棚改PPP項目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全體黨員前往常德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記憶及抗戰遺存。  活動中,黨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老西門抗戰文化展示館,觀看了抗戰碉堡及館內抗戰遺存物品、文獻和照片。
  • 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總是要按手印畫押?
    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兩個人指紋重合的概率為150億分之一,如此小的概率幾乎可以說明人的指紋是能夠準確識別一個人的身份信息的,所以指紋在刑偵破案中都是查找嫌疑人的關鍵線索之一,基本上找到了對應指紋之人,也就確定了嫌疑犯。
  • 背後的故事讓人溫暖
    背後的故事讓人溫暖千手觀音菩薩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陌生,早在2005年春晚的時候,一群聾啞女孩跳的千手觀音舞蹈就已經紅遍了大江南北,很可能很多人對於千手觀音菩薩的了解就僅限於此,但是今天軒哥就給大家一個科普。
  • 棚改項目華陽張家巷子片區(二期)A標段、原肉聯廠區域將啟動拆遷
    10月25日,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組織召開棚改項目華陽張家巷子片區參加當日搬遷動員會的有天府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局、天府新區土地儲備中心、天府新區住保中心、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及項目棚改居民和單位代表
  • 籤上名摁下紅手印,河南醫生西寫請戰書:請讓我上!
    1月24日,除夕,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杜娟第一個寫下請戰書,手術室張宇、肛腸科馬莉、生殖中心曹紅霞、外科李麗、整形美容科周璵嬌等也陸續主動請纓,寫下請戰書;疼痛科、心二腦病科、腫瘤二病區等科室在黨旗下,集體莊嚴按下紅手印,嚴陣以待;在醫院急需發熱門診醫生時,他們主動請戰、義無反顧。
  • 鍾南山的手印紋路,你看懂了嗎?
    由廣州日報承辦的「手印·銘記」大型活動宣布正式啟動,「1號手印」——鍾南山院士的一雙手印在現場展示之後,迅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並在網上熱傳。這對印在金色印泥上的手印,掌印深陷,有如鐵掌擊砂,力道十足;掌紋清晰,有如蒼鬆勁枝,風骨遒勁。網友評價,這才是真正的國手!這對手印,是3月18日那天廣州日報記者在鍾南山的辦公室採集的。
  • 範迪塞爾好萊塢中國劇院留手印
    時光網訊 當地時間4月1日,動作英雄範·迪塞爾在好萊塢TCL中國劇院留下手印、腳印,為即將登陸全球院線的新片《速度與激情7》做最後預熱。「飛車家族」成員眾星齊聚,範·迪塞爾家人到場慶賀。  在儀式現場,範·迪塞爾接受了時光網的採訪,他說道:「在聽過了我最艱難的十六個月之後,我兌現了承諾,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為我們給好萊塢帶來的兄弟情義感到驕傲,為這種家庭氛圍感到自豪,這是一個超火爆的動作系列,但它的核心,是我們都難感同身受的」家庭「二字,這個系列能得到大家認同,能成為」家庭「二字的代名詞,是我不曾料想到的成就。」
  • 棚改工地7天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每日可達1000份檢測量
    這個實驗室位於門頭溝棚改項目的東西辛房C地塊,僅用7天就建成,可達到每日1000份的檢測量。新華社資料圖記者從施工方中建一局獲悉,實驗室使用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方式,可迅速掌握患者體內的病毒含量,是目前醫院、疾控中心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核酸檢測實驗室。
  • 佛教養生入門系列之九:密宗的手印養生法!
    佛教養生,妙不可言,今天我們來講講佛教密宗的手印養生法!手印,即用雙手所做的各種姿勢,它是藏傳密宗「三密」之一---身密的主要特徵。多種多樣的手印,其含義均按固定的規則組成,左手一般表示禪定,以右手表示「方便」(辦事)。右手的五指從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表示菩薩道「十度」中的施、戒、忍、進、定五度,而左手的從小拇指到大拇指則依次表示智、力、願、方便、慧五度。再者,五指的從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表示地、水、火、風、空「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