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衝刺年度排名 已有4隻大賺100%

2021-01-09 天天基金網

摘要

【公募基金衝刺年度排名 已有4隻大賺100%】2019年剩下最後兩個多星期,基金業績排名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衝刺階段,基金經理並未保守,更多基金業績繼續上漲,淨值漲幅超過90%的基金較11月末時進一步增多,業績翻倍的主動權益基金更是達到了4隻。同時,權益基金整體表現亮眼,剔除今年新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不計算分級基金),平均業績漲幅已達到31.33%。(證券時報)

  2019年剩下最後兩個多星期,基金業績排名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衝刺階段,基金經理並未保守,更多基金業績繼續上漲,淨值漲幅超過90%的基金較11月末時進一步增多,業績翻倍的主動權益基金更是達到了4隻。同時,權益基金整體表現亮眼,剔除今年新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不計算分級基金),平均業績漲幅已達到31.33%。

  10隻基金年內業績超90%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共有10隻主動權益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年內回報在90%以上,其中4隻基金年內收益率已經超過100%,這些基金也成為2019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冠軍最有力的競爭者。對於投資者來說,「業績翻倍」具有特殊意義,11月份時,業績翻倍的基金還只有一兩隻,進入12月,公募基金業績繼續攀升,業績翻倍基金增加到了4隻。

  在4隻業績翻倍的基金中,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獨佔3隻。數據顯示,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和廣發多元新興3隻基金,截至12月10日的收益率分別達到119.93%、109.29%、105.02%,多隻產品都能取得出色的業績體現出他投資風格的一致性。3隻業績翻倍的基金中,廣發雙擎升級尤其突出,業績領先優勢較為明顯,是年度冠軍最有力爭奪者。

  另一隻業績翻倍基金是同樣精選科技股的諾安成長,近期該基金淨值節節攀升,年內漲幅達到101.89%。

  此外,還有一批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接近100%。其中,交銀成長30截至12月10日的年內淨值漲幅為99.25%,據翻倍僅一步之遙。銀河創新成長、銀華內需精選、交銀經濟新動力也非常接近翻倍,今年以來業績漲幅分別為98.49%、96.35%、95.87%;廣發小盤成長、華安媒體網際網路等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也超過90%。

  此外,年內收益在80%到90%區間的主動權益基金達到了19隻,有潛力爭奪業績前10名的位置。

  權益基金整體收益出色

  今年是主動權益類基金豐收的一年。截至12月10日,按照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計算,剔除分級基金、指數型基金、今年成立新基金,主動權益基金年內回報已經達到31.33%。

  若從細分領域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內回報分別為41.36%和39.68%,顯然,最低倉位有要求的股票基金表現好於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權益基金表現要好於主流指數。截至12月10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今年以來漲幅分別為16.98%、36.96%、29.55%、33.44%、38.66%,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41.36%和39.68%的表現明顯勝出。

  對照滬深300指數,有255隻普通股票型基金跑贏基準,佔全部納入統計基金的74%,且沒有一隻基金出現虧損。偏股混合型基金方面,有545隻基金業績超過滬深300的漲幅,佔比達到75.9%。也就是說,主動權益基金基今年大面積戰勝了滬深300指數。

  實際上,2019年股市行情結構分化相當明顯,消費、醫藥、科技等行業龍頭表現強勢,抓住機會的主動權益基金表現也相當出色。尤其是三季度之後科技股走強,一批受益基金業績突飛猛進,目前排名靠前的基金多數都重配了科技板塊。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業績突出的基金較多,一批基金經理風格特別突出,投資者在選擇時要綜合評判,從長期出發,布局業績有持續性的基金。

  關注天天基金網微信公眾號(ID:tiantianjijin1818),獲取深度基金乾貨、聽基民講述真實理財故事、還有更多精彩活動等你參加!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公募基金衝刺年度排名 已有4隻大賺100%)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30隻基金成功逃離新年第一雷 公募投資專業性值得稱讚
    緊隨其後的是興全基金和國聯安基金,前者旗下1隻產品興全社會責任持有24,053,42股,後者旗下3隻產品合計持有18,113,842股。15,990,695股,其中,2隻為國聯安旗下主動管理型基金,另外2隻為大成深證成長40ETF及易方達深證100(159901,基金吧)ETF聯接A基金。
  • A股公募基金行為分析:公募基金的風格偏好可以持續嗎?
    截至 2Q2020,中國共有 129 家基金公司,共運營有 7289 只基金產品,其中開放式基金 6314 只,佔比 87%;對比 2012 年末,基金產品總數量增長了 521%,開放式基金產 品數量增長了 471%,封閉式基金產品數量增長了 1334%。當下中國公募基金整體 淨值達 17.69 萬億,較 2012 年末的 2.87 萬億增長 516%。
  • 曹泉偉、陳卓:中國公募基金市場權威解讀 道口研究
    截至2019年12月底,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數量達1567隻,繼續運營的基金數量為8956隻。同時,公募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4萬億元,同比增長9%。隨著公募基金規模的持續增長和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意義不言而喻。本報告以中國公募基金為研究對象,從發展現狀、業績表現、選股擇時能力和業績持續性等角度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 曹泉偉、陳卓:中國公募基金市場權威解讀|道口研究
    除了基金的年度收益率之外,很多投資者更關注長期投資於股票型基金或指數基金的累計收益情況。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的任職履歷為例,王亞偉在公募基金任職期間,共管理過4隻股票型基金產品,分別為「基金興華」「華夏成長」「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從表4展示4隻基金的起始和終止時間可以發現,在同一時間點,他曾管理著兩隻以上的基金產品。
  • 業績表現突出,公募基金分紅創歷史新高
    一、投資視角:業績表現突出,公募基金分紅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基金賺錢效應明顯,基金規模的不斷增大,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創下歷史新高。 1.公募基金已經連續兩年取得高收益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逼近18萬億元,較二季度末增長9273.68億元,有19家公募基金進入千億級別。2019年、2020年滬深300漲幅分別為36.07%、19.41%。得益於A股連續兩年上漲,公募基金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表現。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 2021年第一批爆款基金來襲:吸金逾500億 公募看好後市結構性行情
    景順長城核心招景、廣發興誠、富國均衡優選、中歐悅享生活混合等4隻基金脫穎而出,均宣布一日售罄,打響新年基金爆款的第一槍。 記者粗略計算,4隻一日售罄的新基金合計募集金額超過500億元。Wind數據顯示,除了上述4隻基金,1月4日全市場還有13隻基金新發,接下來還將有易方達基金、興證全球基金、銀華基金、博時基金等基金公司陸續發售新基金。
  • 年內基金收益最高者超258%,排名前20基金個個「異常」
    2018年公募基金業績「奇葩」迭出。從最高收益率看,年內公募基金的最高收益率超過258%,有20餘只基金收益率超過16%,不過這些基金的正收益大部分來自大額贖回後的贖回費補貼等項目。剔除這些因素後股票型基金全部虧損,無一賺錢。
  • 放棄百萬年薪 167位公募基金經理的「出走」故事
    在138家基金中,按照基金經理變動率排名,易方達、華夏、匯添富、中銀基金、博時基金均排在後列,排名分別是69、70、84、91、112名,這五隻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公司規模(非貨幣)排名中,位列前五。
  • 購買自家基金,竟暴賺1.3億,運氣還是實力?公募自購基金41億
    在基金公司自購風起雲湧的2020年,有基金公司靠買自家基金,不到一年賺了一個多億。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一年間,總計有超過100家公募基金公司購買自家基金產品,自購基金的資金規模高達41億,創下公募基金歷史上自購基金的新紀錄。
  • 基金三季報密集披露 白酒、生物醫藥、晶片股是公募基金重點關注的...
    進入10月底,公募基金三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截至發稿時,納入Choice權益類基金數據的570隻股票型開放式基金以及4329隻混合型開放式基金過半數產品已完成披露。資產配置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整體股票投資佔比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債券配置比例下降。
  • 6124點買的基金,如今79隻翻倍,最高大賺360%!牛基榜單來了
    不過,雖然指數目前在3300點震蕩,但不少股票創出了歷史新高,不少基金淨值震蕩中上升,創出歷史新高,且獲得不俗業績。據統計,大多數主動偏股基金已經超越了2007年的高點,其中備受矚目的是79隻主動權益基金實現了100%以上的收益,最高達到359.51%。
  • 財通基金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收益表現基金公司」
    、奠定「定增王」市場地位,國內首批ESG投資理念倡導和踐行者、率先發行ESG公募產品財通ESG100指數增強A(000042)、財通可持續混合型基金(000017);率先關注大宗詢價、可轉債可交債等再融資策略的公募產品財通福鑫定開混合(501046),2016年保險委外資格獲批,2018年QDII業務額度獲批,率先布局科技賽道並發行當時全市場僅有的名為「集成電路」的公募產品財通集成電路A(006502
  •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 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
    來源:上海證券報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距離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不到半個月時間,首隻公募MOM已經呼之欲出。1月13日,建信基金髮布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基金份額發售公告,公告顯示,1月20日這隻創新產品就將啟動發行,是首批獲批、首隻發行的公募MOM,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人民幣,而其餘4隻已獲批的公募MOM暫時沒有明確的發行計劃。2020年12月31日,首批公募MOM正式獲批。
  • 一年89名總經理變更,「公奔私」頻現,公募基金如何才能留住人?
    不僅如此,2020年發生變更的還有136位副總經理(僅次於2015年的146位)、45位首席信息官(僅次於2019年的50位),而發生董事長職位變更的數量(62位),也進入到了歷史排名前五。具體看,上述343位高管變更分布在108家公募基金公司當中。僅就總經理變更而言,既有東海基金、匯安基金、弘毅遠方基金等中小公募,也不乏博時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等頭部公募。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本報記者 周尚伃  目前,拓寬公募基金業務鏈條已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新年伊始,又一家券商獲公募基金「入場券」。至此,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隊伍已增至14家。
  • 最牛公募基金長什麼樣?業績至少賺十倍!拆解50隻十倍基,最高已賺39倍
    將時間維度拉長,我們可以發現在浩如煙海的公募基金陣營中,雖然十倍基是一個相當珍稀的「品種」,但截至去年年底整體漲幅超過十倍的基金達到了驚人的50隻(份額分開計算)。其中回報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已經將近40倍了,堪稱「業績之王」。 這些不同類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點?
  • 最牛公募基金長什麼樣?業績至少賺10倍!拆解50隻10倍基,最高已賺39倍
    將時間拉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以發現,在公募基金陣營中,雖然十倍基是一個相當珍稀的「品種」,但截至2020年底,整體漲幅超過10倍的基金達到了驚人的50隻(份額分開計算)。其中回報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已經將近40倍了,堪稱「業績之王」。這些不同類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點?
  • 又有基金公司改名字了!你知道公募第一大「姓」是什麼嗎?誰家LOGO...
    那麼在100多家基金公司中,牛妹突然想做一個有趣的統計,究竟誰是第一大"姓氏"?大家的名稱構成是什麼樣的?基金公司在最具代表性的LOGO裡最喜歡用的又是什麼顏色?  事實證明,咱公募基金不愧是以"公"為先,排名最靠前的兩大姓氏分別是"中""華",均有10家公司。而排在第三位的"國"也有8家公司以此為"姓",突顯了公募的重要屬性。  而後面的這些"姓"則反應出了基金公司的一項共同追求,那就是吉祥如意、財源廣進哪。所以"富""金""泰""財"這些字會上榜也不奇怪了,討個好彩頭嘛。
  • 被公募基金低配的銀行股 未來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被公募基金低配的銀行股,未來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銀行股大漲成為近期市場最大的熱點。而且,部分銀行股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銀行在第二季度期間備受基金嫌棄,數據顯示,全部公募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中,銀行股佔比分別為4.1%、2.3%,較2020年一季度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