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鎮戰家村原「第一書記」
萊州沙河鎮戰家村原來是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莊,村容村貌髒亂差,集體收入微薄,黨建工作被掛黃牌。自2012年萊州市機關事務管理處程顯理同志受組織選派任該村第一書記後,戰家村開始慢慢地發生變化,一步一步從「落後村」變成了「示範村」。
駐村伊始,工作開展非常困難。「最開始駐村的時候,主持會議經常被幹擾中斷,村兩委也提出過辭職。」程顯理如實說道。承包到期的土地七年不予交回,村民反響大,直接影響了其他工作的開展;村內道路坑坑窪窪,雨雪天泥濘難行,鄰裡常常為淤積洩水發生爭執;村內更是垃圾亂堆……面對種種困境,他沒有退縮,而是以黨建為突破口,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村莊規範治理。如今,黨員幹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新煥發,抗洪搶險,70多歲的老黨員也衝在一線,黨建工作一舉成為示範村。
上任7年多來,程顯理累計為村莊爭取幫扶資金350萬元,村內道路全部實現硬化亮化美化,村莊變成了大花園,家家戶戶門前花香四溢。淤塞多年、垃圾成山的洩洪溝也重新疏通修砌,建成了既能方便群眾停放農機車輛,又能為群眾提供傳統文化滋養的文化長廊。另外還修建了社區活動中心、幸福院,讓村裡的孤寡老人有了堅強的依靠。
為了解決非法佔用土地事件,程顯理曾強忍上火掉牙的痛苦,吊著因工作摔斷的左臂,登門入戶,帶領村兩委靠上去、面對面做村民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將事情圓滿解決,重新進行了發包,增加集體收入40多萬元。為了解決農業生產問題,他爭取資金帶領村民打機井、鋪管道,改造新上電力設施,使農民的生產生活得到極大保障。為了發展生態綠色農業,推廣無公害蔬菜,他自掏腰包為村民購買有機肥試用。「現在,六合福田黨支部領辦合作社500多畝蔬菜基地已成功申報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戰家青蒜和山芹也順利通過了無公害蔬菜認證,我們村集體年收入將突破30萬元,為村莊引進投資7000多萬元的山東和凱生態觀光旅遊項目也初現雛形。」面對村裡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程顯理感到由衷高興。
「程書記是黨的好幹部,我沒有別的親人,程書記就是我的親人。」戰家村貧困戶戰書文激動說道。面對村民的誇獎,程顯理說:「能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點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是一個黨員應盡的職責。」
鄉村振興沙河服務隊「老程」
「萬名幹部下基層」的契機將程顯理與沙河之間的緣分再次綁到一起。不同之處在於,此次程顯理並不是孤軍奮戰,服務隊十名隊員齊頭並進,帶著煙臺市委的囑託,肩負振興鄉村的重任,告別親眷,走出鬧市,深入一線,紮根基層。
60後的程顯理是隊裡的元老級人物,他是土生土長的萊州人,為了幫助服務隊迅速融入幫扶鎮村,他每天都教大家學習當地方言,帶著隊員們一同感受沙河的風土人情。他為人熱情大方,隊員們都親切地稱呼他「老程」。服務隊能在短暫的時間裡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老程功不可沒。
在服務隊裡,老程擔任產業振興的重頭工作。他所幫扶的南尼家村是集體經濟薄弱村,收入來源單一。為了改變村莊貧窮落後的面貌,老程和服務隊藉助煙臺市倡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良機,結合當地村情,做通村兩委班子思想工作,鼓勵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萊州市瑞羽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白羽肉雞。從項目選址到土地調整再到合作社項目審批手續,老程都親力親為。他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邀請農業項目專家進行現場指導、技術培訓,解決了合作社存在的堵點障礙,打通項目推進的最後一公裡。在老程和服務隊的全力協助下,合作社現已建成現代標準化棚舍8棟,年出欄肉雞約144萬羽,村收入將突破200萬元。為解決養殖糞便廢棄物汙染問題,老程又為合作社引進了纖維素腐化菌技術,就地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預計年生產有機肥3000噸,實現收入150萬元。這將大幅增加南尼家村集體經濟收入,徹底改變村莊貧窮落後的面貌。瑞羽合作社也被推薦為煙臺市級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南尼家村黨支部被評為2019年萊州市農村幹事創業典型並在表彰大會上作事跡宣傳。
當問到老程在幫南尼家成立合作社時,都遇到了哪些棘手事,老程微笑著說:「為民服務是每一位共產黨人的本職所在,無所謂棘手不棘手。但有兩件事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第一件是當土地測繪部門得知我們是要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時,對我說『你們在下面工作不容易,這是辦好事,我們堅決支持。』一般十五天左右的審批周期五天時間就辦完了,上級部門對基層工作的大力支持讓我感覺特別暖心,在鄉村振興事業上,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另一件是當南尼家雞苗入棚時,每一位社員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寫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那種幸福的神情,讓我深深確信『為民服務解難題』正是我們服務隊的價值所在。」
「60後的身體,90後的精氣神」,在服務隊隊員的印象裡,老程永遠都是幹勁十足,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做事高效麻利,思想新潮前衛。萊州沙河服務隊隊長邵俠:「心繫百姓,勤奮實幹,老程是全隊的標杆、年輕人的榜樣,有他在,整個隊都充滿了正能量和戰鬥力!」(通訊員 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