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化身為動物在人間找樂子?古希臘宗教中為何將動物神化

2020-10-04 樂樂文史

動物形象在古希臘人的社會和宗教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不管是飛禽走獸還是蛇魚昆蟲都活躍在古希臘的神話作品中。在這裡,人、神和動物組成一個生命系統,他們不相同卻又彼此形成共生。

動物與神話的聯繫,有人們對自然的崇拜,也有它們在獻祭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古希臘人民的宗教思想。

一、古希臘宗教神話中動物與神的形象充分聯繫在一起

古希臘宗教把動物和神聯繫的非常密切,儘管神話傳說中已經把神擬人化,但他們仍然保留了動物的特徵,而且他們有動物陪伴,用動物的稱號加以稱呼,甚至變形為動物,所以動物在古希臘是神的象徵。

雅典娜女神與蛇的關係十分密切,被認為是女神的神聖動物。

奧維德《變形記》裡描述美杜莎是雅典娜的女祭司,她是一位美女,擁有美麗的秀髮。波塞冬被她吸引,竟在女神的聖殿中對其進行非禮。

雅典娜非常憤怒,為了懲罰將美杜莎的頭髮變為蛇,後來帕爾修斯按照雅典娜的指引將美杜莎殺死,並將美杜莎的頭獻給雅典娜,女生將頭顱鑲嵌在盾牌上。

特洛伊戰爭的神話中也有雅典娜與蛇的體現,希臘遠徵軍難以攻下特洛伊,奧德修斯則提出木馬計,製造大木馬並讓希臘士兵藏在其中,並加裝退兵。

特洛伊人以為擊退了希臘人,打算將木馬帶入城中視為戰利品,但特洛伊的祭司拉奧孔警告木馬是希臘人的計謀,而幫助希臘人的雅典娜則派出毒蛇殺害拉奧孔和他的家人。

在古希臘人心中蛇不是可怕的動物,反而是友善的,雅典娜形象的源頭是米諾人崇拜的蛇女神,後來傳到希臘成為他們的保護神。

不僅是蛇,貓頭鷹也經常與雅典娜聯繫起來,《荷馬史詩》中,荷馬就以長著貓頭鷹面孔的描述形容雅典娜。

阿爾忒彌斯是主宰動物的女神,

「她的遠行摻雜了近東,色雷斯和希臘土著的文化因素,神話中的女神是美麗少女,外形完全人化,沒有動物的特徵。」

作為動物的主宰,女神喜歡帶著獵犬在森林中嬉戲,遇到失散的小動物她也會承擔照顧的責任,這位狩獵女神也被賦予了動物的保護神職責。

阿爾忒彌斯與鹿的關係非常密切,阿伽門農因射殺了赤牧鹿惹怒女神,被迫將自己的女兒獻祭給她。

「她敬重阿爾忒彌斯,總是跟著那位女神,帶著奔跑的狗在綠色的森林中除滅野獸,得到凡人不可及的交遊。」

根據希波呂忒斯的生活,可以看出動物時常出現在阿爾忒尼斯身邊。

阿波羅也有著許多動物稱號,其中較為出名的是「海豚神阿波羅」,據說是因為阿波羅在建立自己的神廟途中,化身為海豚為船隻引導方向,從而獲得這個稱號。

狼神也是阿波羅的稱號,可以推測出他是牧羊人崇拜的神。阿波羅用弓驅散野狼,為羊群治療疾病。

赫拉也與動物有著種種關係,荷馬史詩中赫拉是古希臘的母牛神,同時用牛眼來稱呼赫拉還因為她對萬事的洞察,對宙斯在所有地方的一切行為都了如指掌。

神化為動物在希臘神話中也是常見的,宙斯作為希臘神話中的地位最高的神,是眾神之父。他曾變為公牛公牛與歐羅巴生下米諾斯,變為天鵝與勒達生下海倫,變為鷹搶走伽倪墨得斯成為自己的酒童。

狄奧尼索斯是古希臘宗教中最受歡迎的神之一,是農業之神,原型為葡萄藤、常春藤、公牛與山羊。

通過這些神話傳說可以看出古希臘神話與宗教中的神與動物有不可分開而談的關係,他們的原型皆為動物,或者化身為動物,反映了古希臘人對動物的想像。

二、通過對自然的崇拜以及生活的實際需求,古希臘人將動物神化

希臘神話與宗教中的動物形象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裡,人類的生存對自然的依賴性很高,自然力量是人們感受最深,最能夠支配人類的力量。

由於認識能力有限,這些力量被認為是神秘的,在人類之上的力量,是人們崇拜與信仰的對象,對動物的崇拜也是自然力量的一部分。

在神話傳說中,神明都是以人與動物的混合的形象出現,可以看出在最早的觀念中,人類與動物是一體的。

人與動物自古就有著無法分離的關係,這種關係是物質的也是精神上的。

動物為人類提供出行與飲食的助力,是人類的重要伴侶,同時是人類豐富的文化觀念裡的重要部分。人類社會中的許多文化都印刻在動物身上,使它們成為具有人文觀念的動物。

蛇在宗教中,體現了重要的文化符號。它用腹部爬行,行動敏捷,能生活在陸地與水中,冬天它們在土裡冬眠,春天重回大地。

它成為動物中大地最好的象徵,周期性的蛻皮更是加強了它在神話中的再生力量,所以古希臘著作中對雅典娜的描述是從地下出來的女神。

除了動物的特殊象徵,它們在希臘宗教中出現的原因是能夠讓人們更更加具象的認識抽象的神。出埃及記中,一位以色列人雕刻牛神說這是帶領他們走出埃及的神,受到了耶穌的懲罰。

因為在基督教中,嚴禁雕刻信仰的形象。而有形的動物指代了抽象的神,有利於人類對神的理解,這也是圖騰信仰向宗教信仰變化的產物。

古希臘人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將自然人格化,創造出不同的神與動物形象,這些形象也反映了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

雖然神話擁有藝術性質,但古希臘人創作神話的最初目的不是為了娛樂,而是出於功利的目的。為了滿足利益需求,創造了神話以及宗教。

原始社會中交通不便,世界各地區的人們處於與世隔絕之中,所以每個地區的作品集中體現了當地特色,希臘神話中的動物主要就是牛、馬、蛇和山羊等。

這些動物在宗教裡的多次出現並強調體現了它們在農民、放牧人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古希臘的生活裡,牛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同時在原始社會中,全世界都普遍對牛進行崇拜,比如在印度的古經文中記載神會降罪給殺牛的人。

牛在古代社會是人類耕種的重要工具,大多數以農業為本的國家禁止殺牛。它是最早被神化的動物之一,能夠與大地與天空相比,同時象徵了強壯的身體以及生命力。

動物的稱號也與神相對應,雅典娜被稱為貓頭鷹,象徵著智慧,宙斯被稱作鷹,因為鷹在古希臘被認為是萬鳥之王,和宙斯地位呼應。

由於動物的特殊性以及動物本身可以引起人類的聯想,加之文化與思想的轉變,動物的象徵意義具有多樣性。

三、動物被古希臘人視為與神溝通的媒介,通過獻祭得到神的眷顧

動物不但被用來表達神的形象與能力,還是古希臘人與神溝通的媒介,而完成溝通的方式就是人向神的獻祭儀式。

獻祭在古希臘的個人宗教活動還是集體宗教活動都是重要的儀式,往往宰殺牲畜向神獻祭,然後參與者共同進食。

牛和山羊是最重要的犧牲品,但是這種儀式也會造成社會負擔,過多的動物獻祭要求當地人對儀式上交自己的份額,每年狩獵之神阿爾忒彌斯的節日都會獻祭500頭山羊。

用於儀式的山羊每隻一般10公斤至30公斤,500隻山羊提供的肉,絕對可以分享給整個城邦的人食用,但僅有一部分可以享受到,因為對於普通人提供祭品是只會加重自己的負擔。

「我首先要向雅典娜獻祭,她曾親臨我們的祭神會飲。你們有一人去牧場挑選一頭牛,請金匠來為牲牛的雙角包上黃金,吩咐女僕們準備豐盛宴餚,將一切準備齊全。」

這是獻祭過程中的縮影,儀式過程中為神選擇各種動物,最能受到神歡心的是牛,宰殺後將動物的血或骨頭獻祭,人們分享肉食。

古希臘人的神靈意象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樣,都是經過自然、圖騰、動物後轉化為人格崇拜,雖然希臘宗教有著較高的理性,但在神話傳說中仍然可以看到動物崇拜的遺留。

動物在宗教中的超自然特性,使神的力量得到體現,動物不論生死在宗教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動物的地位正是古希臘人對其重視的體現。

參考文獻

《奧德賽》

《荷馬史詩》

《古希臘悲喜劇全集》

相關焦點

  • 宗教、文化、儀式,古希臘植被隨處可見,為何還會產生植物崇拜?
    比如荷馬史詩中形容狄奧尼索斯的勇敢時用到獅子跳入母牛群啃食苜蓿;勞克斯用樹葉比喻人的一生;阿波羅將凡人的生命比作綠葉等。橄欖枝三、為何古希臘會產生影響浩大的植物崇拜呢1、特殊地域,文化環境相互作用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希臘大陸是愛琴海區域的主要地區,因受海洋的影響,希臘溫和適宜的氣候為植被的孕育與生長提供了天然的佳境。
  • 古希臘神廟的毀滅,承載了基督教的輝煌,也伴隨宗教改革而遠去
    同時基督教在誕生之初對於神學的各種問題分析也是參考了古希臘神話,因此古希臘神話可以說是神學問題的起源。基督教在歐洲傳播擴散後,隨著宗教的改革,基督教逐漸佔據到了國家思想的主要地位,同時也成為民眾信仰的根本,所以過去的古希臘神廟也逐漸被改造為基督教教堂,同時在雕刻與繪畫上也逐漸將過去描述古希臘神話的內容改為了描述聖經舊約的內容。
  • 李雪琴:在垂頭喪氣的生活裡找樂子|Hear Her
    搬回瀋陽,是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回去,一有機會就回去,一回去她就覺得有了底,有了樂子,「在外面時間長了,有一些骨子裡的東西還在,但是表皮裡的東西忘了。回去找找,只要一踏上瀋陽的土地就能找回來,很神奇。真是一個汲取靈感的地方,身邊每一個人都極有意思,特別荒誕。」
  • 【寧聯會】神奇動物零距離|活動宣傳
    歲末將至,即將開啟寒假生活之際,寧聯會想藉助這個機會,讓大家齊聚臺北動物園,從繁忙的課業中稍作小憩,一同感受大自然和動物的神奇力量。同時,我們也希望藉此促進同學們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以紀念這次特殊的返臺之路。
  • 象徵、圖騰與信仰——金銀貨幣中的動物形象
    象徵、圖騰與信仰——金銀貨幣中的動物形象 浙江省博物館這些天正在舉行「絲路流金——絲綢之路上的金銀貨幣精華展」,展出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19世紀的絲綢之路金銀貨幣700枚左右,其中包括呂底亞、古希臘
  •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時間:2015-09-21 08: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國寶的實力可不像它們的外表那麼弱,光牙齒的咬合力就強過大多數肉食猛獸,野生大熊貓曾經有獨自力敵幾隻狼還毫髮無損的記錄。
  • 歷史上的古希臘宗教神話故事
    歷史上的古希臘宗教神話故事文/最大的開心節日根據羅德島的阿波羅多洛斯的說法,以及其他證據,像雅典娜一樣,狄俄尼索斯也是直接由宙斯本人生出來的。古代作家們認為他來自色雷斯,許多在宗教上和語言上有關聯的部族,包括蓋塔伊人和大夏人在內的巴爾幹人的家園。他在《伊利亞特》裡站在特洛伊人一邊。在《伊裡亞特》的第五卷中,色雷斯國王裡庫爾果斯因反抗狄俄尼索斯而被他弄瘋了,並最終自殺或被他殺了。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棕熊的文章,有網友評論:棕熊不是食肉動物,是雜食動物。確實,在我們一般看法中,以肉食為主的是食肉動物,以草食為主的是食草動物,葷素搭配的是雜食動物,這樣看來,棕熊確實是雜食動物。但這只是我們普羅大眾的看法,在生物分類學上卻不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
  • 你之所以「怕鬼」,是因為我國原始宗教的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
    所謂原始宗教,是指原始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這種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為主要內容的初期狀態的宗教。喪葬器皿不過到了新時期時代的中晚期,鬼魂觀念開始漸趨複雜。
  • 動物·刀劍·宗教:金庸綽號裡的中國文化!
    金庸小說中以動物為綽號的大約佔了三分之一,天上飛的,如雕、鷹等;地上跑的,如虎、豹、獅子等;水裡遊的,如魚、蛟等,還有龍、蛇、猿、犬、貂、量、狐等,可以說是各種類的動物都有所包括。可以看出,在武俠世界中,人們對以動物來命名的綽號是相當喜歡,並且以動物來作綽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 人間版「冥河」,動物掉進水裡就會變石像,一直保持死前的神情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普羅大眾對地球的認知太有限,於是旅遊探索便成了人們認識世界的必要途徑。優美的自然景觀固然吸引人,但有些詭異瘮人的景觀也有另一番吸引力。納特龍湖被稱為人間版的「冥河」,單此名字就可想而知不是個尋常的地方。這人間版的「冥河」南北長54公裡,東西寬24公裡,這一大片區域可以說是大部分生命的禁區,只因動物一旦掉進水中就會變石像,一直保持死前的神情。 納特龍湖的很多水域是紅色的,淺水域的紅色更加明顯,看起來就像紅葡萄酒,而造成這奇觀的原因是湖水裡含有大量的嗜鹽古菌。
  • 古希臘神話的特點。
    古希臘神話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組成。神的故事主要包括開天闢地,神的產生、神的譜系、天上的改朝換代、人類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動等,其中又分前奧林匹斯神系和奧林匹斯神系兩大階段。古希臘神話的特點:(1)具有人神同性同形的特點。人和神同樣具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希臘神話中的神實際上是人化的神,希臘神話中的人實際上是神化了的人,顯示了希臘神話的進步性、現實性。(2)人本主義與樂觀主義並存。
  • 奧林匹斯山,古希臘人尊奉為神山,是奧運會的發源地
    奧林匹斯山,古希臘人尊奉為神山,是奧運會的發源地歷史悠久的古希臘文化植根於古希臘神話的肥沃土壤裡,而奧林匹斯山則是希臘神話的載體。中國人認為神仙都住在天上,而古希臘人認為統治世界的諸神就住在奧林匹斯山上,因此把它尊為「神山」。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這種動物為何取名為馬鹿?它們頭上的角,非常有意思!
    鹿這種動物,一般都是「溫順」的象徵。古代帝王將老百姓比喻為鹿,才有「逐鹿天下」這樣的成語出現。其實在鹿當中,也有一些代表力量的品種,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馬鹿。這種動物為何會取名為馬鹿呢?它們頭上的角,可非常有意思!
  • 為什麼西方的動物成不了精?
    疆域遼闊的世界帝國,斯多葛學派極力宣揚的「世界大同」以及「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精神,希臘神秘主義和東方宗教中不死學說的流行,猶太教創造出的人格化的神。這些,都為基督教的發揚光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思想源於古希臘,神學形式一般表現為:一神論、救贖論、上帝統治論。基督教成立時,社會上最流行的是柏拉圖主義。新柏拉圖主義的代表普羅提諾將柏拉圖的最高思想稱為上帝,並尊它為為「太一」,是宇宙萬物的中心點,道德的永恆源泉,所有事物之間的堅固紐帶。很明顯,基督教塑造自己的上帝時,致敬了這位「太一」。
  • 東西方世界都有對火的崇拜,而中西方火神在神話故事中有何異同?
    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有三大火神,分別是"燧人氏"、"祝融"和"神農氏",其中燧人氏教會了人類鑽木取火,並且創造了結繩記事,被人們尊稱為"燧皇",奉為"火祖"。而在西方世界中,古希臘神話中赫菲斯託斯被稱為火神,表徵徵西方世界中人們對於火的崇拜,甚至因此衍生了許多關於火的宗教,拜火的習俗等等。
  • 中國哲學的發生,為什麼源於原始宗教?
    作為中國哲學的「源頭」---原始宗教,是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人類才開始產生一種十分原始和樸素的宗教觀念。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認為,人類生活資料的獲得手段及其發展程度是最重要的,並把它們作為劃分原始社會人類發展階段性的標誌,他將「古代社會」分為:1.蒙昧期;2.野蠻期;3.文明期。
  • 我們為何要反對動物表演?為何不要去看野生動物馬戲?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近日,一隻馬戲團的老虎逃出了牢籠,但它不知道,這是一場末路狂奔。人們面對老虎出逃的新聞,有的恐懼,有的同情。但最終,在圍追堵截之下,它被抓住了,並死於被送往動物園的路上。
  • 古希臘神話中的潘多拉魔盒,為何會流傳如此駭人的故事?
    這些類型的"殺子"一方面是生受到生存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宗教信仰的結果,通過這些"殺子"的類型,我們可以看到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和對自我尊嚴的維護。在古希臘神話中,不同類型的"殺子"故事中都蘊含著十分突出的現實意義和藝術內涵。
  • 各國軍艦上養啥動物?英國養貓,戰鬥民族養熊,中國:換上條龍
    熟悉軍事的小夥伴們想必都知道,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海軍都有在軍艦上養動物的習慣。有些國家的海軍在軍艦上養動物純粹是為了好玩,給出海執行任務時閒著沒事幹的艦員們找點樂子,排解一下海上無聊的苦悶。有的國家海軍養動物則是為了一些功能性的事情,比如說貓能捉老鼠,軍艦上養貓可以防止鼠患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