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風沙地貌圖》出版發行

2021-01-17 澎湃新聞
《火星風沙地貌圖》出版發行

2020-07-24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深空探測是人類航天活動的主要領域之一,是探索宇宙的必然選擇,對於科學技術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

在此之際,《火星風沙地貌圖》由西安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與各位讀者見面。本圖由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董治寶教授主編,是國內首幅以展示火星風沙地貌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地圖。

《火星風沙地貌圖》為4全開設計,銅版紙四色印刷。本圖由南極 、北極、中低緯度地區三部分組成,繪圖範圍基本覆蓋了火星全球。南極 、北極地區採用1:400萬地形圖作為地理基礎底圖,中低緯度地區採用1:1200萬地形圖作為地理基礎底圖。專題內容包含了不同類型的地理單元、風積地貌和風蝕地貌等。借鑑地球風沙地貌分類,兼顧火星風沙地貌的特徵,在全面詳細地考察火星風沙地貌的基礎上,對火星風積地貌和風蝕地貌進行了分類。其中,風積地貌設計了14種形態結構類型符號和5種沙丘密度,風蝕地貌設計了4種形態類型符號。

火星橫向沙脊 ↑↑↑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鏈↑↑↑

火星雅丹地貌↑↑↑

行星風沙地貌研究是對傳統風沙地貌學的進一步拓展和完善,致力於對太陽系內各行星,如地球、火星、金星、土衛六和冥王星等的風成過程的研究,著眼於探究風成過程的規律和原理,為認識行星環境及其演化提供證據。行星風沙地貌學綜合了大氣邊界層和沉積過程的研究,太陽系的行星只要擁有固態地殼和大氣就具有了存在風沙地貌的基本條件。不同於沉積構造,各類型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行星地表,其形態、分布格局和動態過程直觀記錄了現代或過去大氣和沉積環境特徵。因此,風沙地貌在反映行星地表環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現代的火星是一個荒漠星球,寒冷而乾燥,風沙地貌是火星地表最活躍最普遍的地貌過程,蘊含火星地表過程和演化歷史的豐富信息。開展火星風沙地貌研究是服務於火星探測工程的基礎理論研究,也是目前深空探測領域的前言和熱點研究課題,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在中國火星探測工程開始之際,陝西師範大學行星風沙科學研究院率先完成了《火星風沙地貌圖》的繪製工作。

《火星風沙地貌圖》的出版,填補了我國火星專題圖出版的空白,為中國火星科學研究和比較行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為中國火星風沙地貌學研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原標題:《《火星風沙地貌圖》出版發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把專題地圖做到火星上去——訪《火星風沙地貌圖》主編董治寶教授
    「「風沙地貌圖對地貌學的研究很重要,可以全面展示風沙地貌類型、分布規律和發育環境,為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董治寶說。在風沙地貌研究中,由於特別重視圖的編制工作,董治寶帶領團隊曾出版了《庫姆塔格沙漠地貌圖》《騰格里沙漠地貌圖》《青藏高原風沙地貌圖集》等圖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陝師大《火星風沙地貌圖》獲「2020年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金獎
    教改探索【陝師大《火星風沙地貌圖》獲「2020年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金獎】近日,中國測繪學會「2020年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正式公布,由@陝西師範大學 行星風沙科學研究院董治寶教授團隊主編的《火星風沙地貌圖》獲得金獎。《火星風沙地貌圖》是國內首幅以展示火星風沙地貌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地圖。
  • 《中國海海洋地質系列圖》出版發行 實現地質基礎圖系更新換代
    項目成果之一,1:300萬比例尺《中國海海洋地質系列圖》出版發行,實現了中國海全海域海洋地質基礎圖系的更新換代,是該學科領域的成果集大成和重要裡程碑。《系列圖》包括海底地形圖、海底地貌圖、海底沉積物類型圖、空間重力異常圖、布格重力異常圖、地磁異常圖、海底資源分布圖和地質構造圖共8類16幅專題圖件,同時配備了共計8章近10萬字的詳細編圖說明書,對編圖數據來源、技術方法、各要素的基本特徵、分布規律和成因機制進行了詳細論述。
  • 《中國海海洋地質系列圖》出版發行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吳自銀研究員和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溫珍河研究員共同主編的《中國海海洋地質系列圖》(以下簡稱《系列圖》)出版發行,標誌著我國管轄海域海洋基礎圖系實現了更新換代,也是該學科領域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果。《系列圖》由兩家單位的30餘名科研人員歷時近8年研編而成。
  • 科學網—我國學者開展類火星風沙地貌研究
    」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重點資助,開始實施地球與火星風沙地貌的對比研究。 研究人員將在確定中國青藏高原及其鄰近地區的沙漠中的類似火星風沙地貌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形態學特徵,分析其發育環境。在風沙運動的一般原理和極端環境風沙運動規律的基礎上,闡明類似火星風沙地貌的形成過程。基於沙漠沉積學原理,恢復類似火星風沙地貌的演變過程。為認識火星風成環境提供依據,形成中國行星風沙科學研究團隊,參與國際研究。
  • 《中國海海洋地質系列圖》出版發行,我國管轄海域海洋基礎圖系實現更新換代
    本報訊 (記者 王中建)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吳自銀研究員和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溫珍河研究員共同主編的《中國海海洋地質系列圖》(以下簡稱《系列圖》)出版發行,標誌著我國管轄海域海洋基礎圖系實現了更新換代,也是該學科領域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果。
  • 《涼州詞·詩文叢》出版發行
    《涼州詞·詩文叢》出版發行 2020-10-1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友吐槽「好奇號」抗議美「佔領」火星(圖)
    遭網友PS惡搞的火星地貌圖遭網友PS惡搞的火星地貌圖遭網友PS惡搞的火星地貌圖遭網友PS惡搞的火星地貌圖遭網友PS惡搞的火星地貌圖【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宗澤】美國「好奇號」探測器日前順利登陸火星,引發全球關注。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2020-12-25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文版《中國沙漠與沙漠化》出版發行
    《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由科學出版社和國際著名的科學文獻出版商ELSEVIER出版集團聯合出版發行的DESERT AND AEOLIAN DESERTICICATION IN CHINA專著近期出版發行。該書被國家出版總局列為「中國圖書走出去工程」項目重點圖書,並計劃參展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 火星也存在和地球一樣的風沙地貌,其在特定的風況下才會產生!
    在地球上擁有豐富的地貌,而沙丘也是常見的一種風沙地貌,更多的少雨的地方經常被沙丘所覆蓋,沙質的地面在風的吹蝕和搬運之下形成了這種特殊的地貌環境,而研究人員在土衛六和火星之上也發現了這樣的地貌。這樣的沙丘在土衛六和火星上也有廣泛的分布。沙丘是如何形成的呢?更多的研究者認為沙源和風況則是它們形態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對於這樣特殊的穹狀沙丘,它們的詳細情況還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這種形式的沙丘一般在複雜風況和沙源不豐富的環境當中產生,由於受到了風況複雜程度的影響,它們也可以由新月形沙丘演化而成。當從不同方向吹來風時,新月就已經慢慢的被填滿面了,之後越來越高,最後形成了穹狀沙丘。
  • 《現代大氣光學》出版發行
    近日,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饒瑞中研究員撰寫的《現代大氣光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全面闡述了現代大氣光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反映了大氣光學研究的最新重要進展以龔知本院士、胡歡陵研究員為首的多位科技人員先後為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高技術要覽—雷射卷》編寫了第十一章《雷射在大氣和海水中的傳輸》、2010年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光學手冊》編寫了第二十五章《大氣光學》。
  • 新編《藻類名詞及名稱》出版發行
    由曾呈奎院士和畢列爵教授任主編,全國藻類學和植物分類學諸多專家參與編著的新編《藻類名詞及名稱》一書,日前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1979年第一版《藻類名詞及名稱》出版發行,該書收集名詞約2800條,名稱約4300條。受當時時間和條件的限制,第一版《藻類名詞及名稱》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不能滿足廣大藻類科技工作者的需要。
  • 塔克拉瑪幹沙漠風沙運動特徵初步查明
    日前,我國學者通過對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沿線複合沙壟等典型風沙地貌的風沙運動特徵進行研究,最終查明其風沙流結構與輸沙強度,並將典型風沙地貌組合區劃分出若干風沙運動狀態特徵帶,從而為工程設施沙害防護體系的構建與維護,提供了風沙物理學依據。
  • 大型藥學專著《礦物藥》出版發行
    繼《動物藥》出版之後,又一部反映中藥現代化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藥學專著《礦物藥》,由我校科研處處長張保國教授編著完成,近日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應用礦物藥治療疾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礦物藥資源豐富,歷代醫藥學家都非常重視礦物藥的臨床運用。
  • 《漢源年鑑(2020)》出版發行
    11月底,2020年版《漢源年鑑(2020)》由開明出版社出版發行。《漢源年鑑(2020)》分14個類目,印字62萬字,由漢源縣地方志編纂中心編纂,成都標點印務有限公司承印,開明出版社出版。
  • 《戈壁築路人》出版發行
    近日,在敦當高速公路階段通車之際,由甘肅省交通質監局組織策劃,以記錄敦當高速公路「品質工程」創建示範項目建設過程、謳歌隴原交通建設者精神為主題的報告文學《戈壁築路人》出版發行。    全書由序言、引子、正文、尾聲、附錄、後記等部分組成,共55篇約23萬字,正文共分四章50篇。
  •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 《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出版發行
    原標題:《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出版發行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出版發行。 為了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特別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了《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本書精選了十九大報告中所涉及的50多個最具代表性的經濟核心詞進行介紹和闡釋,每個詞條包括報告原文、重要背景、簡明要義和實踐指導四個部分內容,側重於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關注角度的內涵解釋以及實踐意義或政策建議
  • 南哲新聞|洪修平教授英文版禪學專著在海外出版發行
    洪修平教授英文版禪學專著在海外出版發行我校哲學系洪修平教授的禪學專著《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英文版《Chan-Buddhist Philosophy: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作為國家「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