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也存在和地球一樣的風沙地貌,其在特定的風況下才會產生!

2021-01-17 奇趣大百科

在地球上擁有豐富的地貌,而沙丘也是常見的一種風沙地貌,更多的少雨的地方經常被沙丘所覆蓋,沙質的地面在風的吹蝕和搬運之下形成了這種特殊的地貌環境,而研究人員在土衛六和火星之上也發現了這樣的地貌。

擁有複雜多樣的形態,這是沙丘的獨特魅力所在,而穹狀沙丘更是吸引科學家們的目光,這是一種擁有特殊外形的沙丘,它們外形渾圓,平面圖形近似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狀,看起來和饅頭差不多,個體空間分布不規則。這樣的沙丘在土衛六和火星上也有廣泛的分布。沙丘是如何形成的呢?更多的研究者認為沙源和風況則是它們形態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對於這樣特殊的穹狀沙丘,它們的詳細情況還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這種形式的沙丘一般在複雜風況和沙源不豐富的環境當中產生,由於受到了風況複雜程度的影響,它們也可以由新月形沙丘演化而成。當從不同方向吹來風時,新月就已經慢慢的被填滿面了,之後越來越高,最後形成了穹狀沙丘。而對於沙丘的形成過程,風的方向和強度都會有影響的。

當沙丘的高度越高,它的移動速度就會越慢。研究人員可以利用穹狀沙丘本身的形態特點和移動速度,可能推長出某個區域內的輸沙量的多少。而研究人員聲稱,穹狀沙丘的輸沙量對於沙丘的形態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類也可以根據自然界當中穹狀沙丘的形態、速度以及規模來推算某一區域內的風況變化和輸沙量多少。

另外對於火星土衛六沙丘的研究,我們也是缺乏更多的風況資料,研究人員只有通過遙感影像去觀測這些沙丘的樣子以及它們變化的規律,從而也可以推算出火星和土衛六的風況和輸沙特徵。那樣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火星和土衛六的地貌情況了。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我國學者開展類火星風沙地貌研究
    」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重點資助,開始實施地球與火星風沙地貌的對比研究。 研究人員將在確定中國青藏高原及其鄰近地區的沙漠中的類似火星風沙地貌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形態學特徵,分析其發育環境。在風沙運動的一般原理和極端環境風沙運動規律的基礎上,闡明類似火星風沙地貌的形成過程。基於沙漠沉積學原理,恢復類似火星風沙地貌的演變過程。為認識火星風成環境提供依據,形成中國行星風沙科學研究團隊,參與國際研究。
  • 《火星風沙地貌圖》出版發行
    本圖由南極 、北極、中低緯度地區三部分組成,繪圖範圍基本覆蓋了火星全球。南極 、北極地區採用1:400萬地形圖作為地理基礎底圖,中低緯度地區採用1:1200萬地形圖作為地理基礎底圖。專題內容包含了不同類型的地理單元、風積地貌和風蝕地貌等。借鑑地球風沙地貌分類,兼顧火星風沙地貌的特徵,在全面詳細地考察火星風沙地貌的基礎上,對火星風積地貌和風蝕地貌進行了分類。
  • 把專題地圖做到火星上去——訪《火星風沙地貌圖》主編董治寶教授
    《火星風沙地貌圖》的編制正是基於之前多年的研究興趣與積累展開的課題。1996年間,董治寶正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當時美國火星探測繼20世紀70年代後,進入第二個高峰期,董治寶第一次了解到火星探測的信息,對火星風沙地貌研究產生了好奇,之後便一直關注火星風沙地貌的研究成果,期望在中國開展相關的研究。
  •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世界風沙地貌「新成員」的存在
    新華社蘭州2月3日電(記者 張文靜)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首次在庫姆塔格沙漠確認了耙狀沙丘和沙礫磧兩種風沙地貌新成員的存在。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員董治寶介紹,自2005年以來,他和他的科研團隊多次深入庫姆塔格沙漠腹地,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和遙感影像分析,在該沙漠北部線形沙丘區確認了獨特的耙狀線形沙丘。
  • 火星仍然可能有生命體的存在
    由於火星有大氣層,而且黃道面與赤道面存在25.19度的夾角,因此火星也有四季變化。在地貌方面,由於受內動力和外動力地質作用的共同影響,火星表面發育了地球上幾乎所有類型的地貌,包括火山地貌、冰川地貌、風沙地貌、水流地貌、斷陷峽谷以及撞擊坑等多種多樣的地貌類型。火星表面存在大量與水活動相關的地形地貌,因此成為尋找地外生命的熱點,也是天體生物學家最為關注的天體。
  • 24萬平方公裡的柴達木盆地,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圖源/ NASA/JPL-Caltech/USGS 後來,火星的氣候由溫暖轉為乾冷,湖泊河流消失,大規模風成地貌形成。與此同時,火星上還有火山活動,並且曾受到隕石撞擊。因此,它的表面發育了地球上幾乎所有類型的地貌,包括火山地貌、冰川地貌、風沙地貌、流水地貌、斷陷峽谷以及撞擊坑等。
  • 陝師大《火星風沙地貌圖》獲「2020年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金獎
    教改探索【陝師大《火星風沙地貌圖》獲「2020年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金獎】近日,中國測繪學會「2020年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正式公布,由@陝西師範大學 行星風沙科學研究院董治寶教授團隊主編的《火星風沙地貌圖》獲得金獎。《火星風沙地貌圖》是國內首幅以展示火星風沙地貌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地圖。
  • 火星上的金字塔之謎,是否真的存在?和地球上的金字塔有關聯嗎?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其建築讓人驚嘆,但是在1987年,美國人居然在火星上也發現了形狀一樣的金字塔,其形狀結構與埃及金字塔如出一轍,難道火星上也存在文明痕跡,和人類一樣可以創造出完美的建築?難道真的存在火星人?
  • 塔克拉瑪幹沙漠風沙運動特徵初步查明
    日前,我國學者通過對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沿線複合沙壟等典型風沙地貌的風沙運動特徵進行研究,最終查明其風沙流結構與輸沙強度,並將典型風沙地貌組合區劃分出若干風沙運動狀態特徵帶,從而為工程設施沙害防護體系的構建與維護,提供了風沙物理學依據。
  • 火星上發現外星人留下的金字塔和城市(圖)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第四顆行星,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星,中國則稱為熒惑星。火星人或外星人留下的遺蹟就是最好的證據!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第四顆行星,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星,中國則稱為熒惑星。
  • 地貌最寄特的行星——火星
    火星雖然個頭不大,卻有著太陽系最高的火山、最大的峽谷,再加上火紅的顏色和美麗的極冠,地貌之奇 也堪稱行星之冠。 我們的地球又被稱為藍色的星球,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大約71%的面積是海洋,在太陽的照射下,海洋反射出藍色的光。與之類似,火星有時會被稱為紅色的星球, 這同樣與火星表面的組成成分密切相關。
  • 假裝在火星|細數地球上這些最像火星的地方
    地球上最像火星表面的地方在哪裡呢? 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的綜合影響下,這裡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最常見的情況,這裡幾乎沒有降水,所以也被稱為地球的「幹極」。
  • 地球和火星都有火山存在,為何火星上面的火山沒有地球上的活躍?
    而且地球上有很多地方的火山稱之為休眠火山,也就是說過一段時間就會噴發,可以說在地球上的火山是非常活躍的。與地球比較相似的是火星,火星上面也有火山分布著,可是據現代科學家觀測,火星上面的火山分布卻根本就沒有地球上這麼活躍,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如何假裝在火星?細數地球上這些最像火星的地方
    如果你看過電影《火星救援》除了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所吸引一定也注意到了影片中蒼涼、悽美的火星風光那麼,火星表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地球上最像火星表面的地方在哪裡?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的綜合影響下,這裡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最常見的情況,這裡幾乎沒有降水,所以也被稱為地球的「幹極」。
  • 兩萬裡第六次西行之十…穿越火星一號公路…火星營地…不像地球的...
    /details/228245#pvareaid=2174305 2/最不像地球的地貌 火星一號公路是鋪設在俄博梁無人區鹽鹼荒漠上的一條土石路,車輛通行受雪凍風沙的影響極大,這種雅丹地質地貌的融雪季節裡,道路情況惡劣,基本不能通行,受困無人救援。
  • 火星上存在生命?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給出了答案
    美國在登月計劃完成後,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地球的鄰居——火星。從1946年到現在,美國向火星發射了約有20次的火星探測器對其進行探索。火星上到底有什麼讓人如此著迷呢?據外媒報導,火星是整個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星球。
  • 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
    然而,科學家認為,金星和土衛六(土星的衛星之一)也經歷了類似火星的極光,因為它們缺乏自己的磁場,就像火星一樣。8火星日比地球日長得多一天取決於行星在其軸上旋轉所需的時間。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一次革命的行星比那些轉速更快的行星要長。每個星球的長度變化很大,因為它們都需要不同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次革命。在地球上,一天是24小時。
  • 穿越柴達木盆地,去看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圖/視覺中國 這裡的雅丹地貌中,有些傾斜的地層在風的剝蝕下形成獨特的單面山,單面山的斷崖下有開闊的風道,風吹出的一道道線條像高速路一樣消失在遠方。 火星「複製品」 無盡的荒漠,乾燥的鹽灘,嶙峋的雅丹,這些地貌組合造就了柴達木盆地的獨特美感。而風沙漫天、無比荒涼的柴達木盆地,更讓行星科學家激動不已,因為這裡的一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火星。
  • 揭秘最真實的火星!火星的構成其實和地球不太一樣!
    很簡單,它的表面是由一層厚厚的氧化鐵屑和相同顏色的巖石構成的。所以它就是一片紅色的世界,但也僅僅只是表面而已,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全部組成,我們必須深入到火星內部,了解到這顆星球的過去。水和大氣我們知道,火星太冷了,表面上的溫度處在20攝氏度到零下153攝氏度不等。因此液態水不可能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火星表面的特徵表明,液態水曾經在火星上流動過。
  • 「視覺中國」在茂名發現一片「火星地貌」
    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不僅有季節和晝夜,而且發現火星南極冰蓋表面下存在液態水湖,火星的地表也很像地球,有峽谷、山谷、沙丘和河流等的痕跡。因為人類至今還未登上過火星,雖然已有發射過幾十次的火星探測器,拍攝到一些圖像,可以讓我們在以光年計數的遙遠距離之外看到火星表面存在的地形地貌特徵,但更多的火星風景,還是需要大家去想像:被描繪為沙漠行星、砂礫遍布的火星,更似是戈壁荒原,這樣不可思議的環境是否真的適合生命生存嗎?「天問」,引發了大家對火星這個遙遠星球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