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聯手引爆了科技增肌新紀元。
某些健美網紅,外觀上顯然是「科技增肌」健身,但卻恬不知恥自稱是「自然健身」。其中的原因不止是臉皮厚。
根本原因是中、美兩國的2項發明,讓健美網紅們胸有成竹,肆無忌憚地撒謊。
圖文無關
1965年9月日,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人工合成胰島素成功,這也是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質。
1979年7月,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人工合成了生長激素(人)。
人工合成胰島素的主要成員鈕經義,人工合成生長激素首要功臣李卓皓(沒錯,也是華人)都曾獲諾貝爾獎提名,但都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令人惋惜。
人工合成胰島素,國人的驕傲
這兩項發明雖然都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都是救人的良方。
胰島素,大家都知道它是降血糖最後的防線;
生長激素,則被用來治療兒童侏儒症,解救了無數兒童(包括球王梅西)。
可惜,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職業健美界意外發現,這兩項華人的發明,可以引爆科技增肌新紀元。
生物天才李卓皓博士(美籍華人)
聰明的人類通過研究,進一步挖掘了生長激素的健美功效:人體注射生長激素後,可以加快骨骼肌蛋白的合成,增加肌細胞的維度、提高肌肉收縮力量。此外,生長激素還可以加快脂肪代謝,增肌減脂同步進行,健美選手的最愛!
另有研究認為:生長激素可以增加肌細胞(肌纖維)的數量,在此之前,人們認為肌細胞的數量固定不變,訓練只能增加肌細胞的維度。因此,健美選手注射生長激素,是對其他選手的「降維打擊」,因為生長激素刺激肌肉又多又快地長,你讓沒注射生長激素的選手怎麼玩?
希斯使用生長激素+胰島素過了頭
還有一個小問題:這肌肉不但要長,還得能保持住。
小問題怎麼能難住聰明的人類呢?
又有研究證實:人體注射胰島素後,可以防止肌肉組織的分解代謝,這意味著健美選手可以進行長時間的訓練,還不用怕過度訓練消耗肌肉。此外,注射胰島素後,可以顯著增加人體運動最大攝氧量,增加葡糖糖代謝,加快肌肉蛋白合成,真是增肌的雙重保險。
(註:職業健美常用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也是李卓皓博士發明)
黃金搭檔造就了一批魔鬼筋肉人
生長激素+胰島素,科技增肌的黃金搭檔!
更重要的是,這一對黃金搭檔,常規的藥檢無法檢出。
因為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是人體內源性物質,即人體本身就有,只不過含量較小。常規藥檢無法識別是否注射了生長激素、胰島素(理論上有識別的辦法,但普及有難度)
圖文無關
所以,臉皮厚的健美網紅們,如果通過生長激素和胰島素進行「科技增肌」,可以大膽地說自己是「自然健身」,因為就算他們參加藥檢,結論也是:沒有用藥。
生長激素+胰島素大約於上世紀90年代左右應用於職業健美,李卓皓博士如果泉下有知,估計要長嘆一聲(李卓皓博士1987年去世)
實際上,職業健美選手也很鄙視這些健美網紅,用藥不是罪,但撒謊可恥!健美網紅用欺騙的手段,向粉絲們兜售他們的「健康理念」,真的是害人不淺!職業健美選手用藥,只傷害自己,健美網紅宣傳「自然健身」,卻傷害了粉絲。
祖師爺的大肚子
事情並沒有結束,生長激素+胰島素,雖然是科技增肌的黃金搭檔,但是代價可不小:
長期注射生長激素+胰島素,可不只長骨骼肌,是人體所有器官都在長,有些器官長得比骨骼肌還快,最明顯的就是肢端肥大,不僅是手掌腳掌變粗,整個臉龐也會變樣走形:下巴突出、鼻子變大等。內臟也會瘋長至正常值的2-3倍,表現為大肚子,即健美肚。
另有研究認為:生長激素+胰島素直接損傷腸道,脹氣導致大肚子。
健美選手如果不及時上岸,還可能會導致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等。
格林的大肚子
展望,相信聰明的人類實力,今後一定會改良生長激素,讓生長激素只長骨骼肌,沒有其它副作用。也許到了那一天,改良版的生長激素,會真正成為增肌神器,返老還童成為現實。
不過,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請健美愛好者遠離生長激素+胰島素這一對科技增肌黃金搭檔!
大肚子,他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