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熱紅外成像技術測量海底地下水排放量
作為開發預防海岸水質惡化的方法的一部分,北卡羅萊納州威爾明頓大學進行的研究試圖解決與SGD點源位置有關的不確定性。本案例研究概述了如何將尖端的高解析度無人機系統(UAS)熱紅外(TIR)成像方法與最新技術相結合,以進行連續和自主的SGD監測。海底地下水排放是指地下水通過連接的沿海含水層從陸地流向海洋的過程,這是可溶解成分從陸地流到海洋的重要途徑。
-
地下水汙染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這些傳感器有三個範圍可供選擇,以測量游離氯的濃度。游離氯傳感器可以和流動池一起安裝用於新設備,也可用於替換其他具有4-20毫安輸出的游離氯傳感器。廣泛應用於工業廢水、冷卻水、瓶裝漂洗水、農業灌溉用水等。
-
實現精確測量兩大方法
打開APP 實現精確測量兩大方法 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6-07-20 16:48:34 為實現測量數據的準確性,選對合適的儀器外,測試測量方法選擇也不容小覷。
-
如何測量宇宙物質的總量?加州科學家提出新方法,測量結果很精確
在地球上,人類想要測量任何一種生物的重量或者種群數量都不成問題,但如果要對宇宙的物質總量進行測量,難度則會直線上升。測量宇宙物質總量的難度顯而易見,一是因為人類至今也沒有弄清楚宇宙是否存在邊界,二是因為人類無法通過直接方法進行測量,往往只能通過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從而導致測量得到的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
潮汐如何影響地下水
雖然我們不太能留意到地球和大氣潮汐,但它們確實影響到我們腳下的土地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資源:地下水。就像廚房海綿裡的水一樣,地下水佔據了如沙子和土壤這類地質材料間的孔隙。 我們設計出了一種無需抽水,鑽孔或取巖芯,只需要結合潮汐影響來檢測我們珍貴的地下水資源的方法。 在我們腳下的水 據估計,地下水佔地球上可用淡水的99%。
-
JGR:植被覆蓋變化對地下水補給的影響
黃天明等-JGR:植被覆蓋變化對地下水補給的影響植樹造林,是生態建設的主要手段,中國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建設的「三北防護林」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已經植樹造林63萬km2,相當於一個法國的面積。這些大規模的土地利用和覆蓋變化(LUCC),強烈地影響著當地的水資源。
-
洋盆尺度深層海水的溫度變化測量新方法提出
氣候變化是公眾及學者高度關注的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會導致氣候系統中熱量增加,而海洋吸收了其中90%以上的熱量,在氣候變化中起到關鍵作用。深層海水溫度實測資料不足,使人們對海洋深處的溫度變化特徵了解十分有限,制約對長期氣候變化的深入認識。
-
萬有引力常數的精確測量
它的精確測量及相關研究在引力實驗乃至整個實驗物理學中均佔據著重要地位。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Cavendish採用扭秤測量實驗室內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並以此首次比較精確地計算出了地球的密度,後人由此實驗推導出對應的G值為6.67(7)×10-11m3kg-1s-2,相對精度1%。隨後引力實驗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相對測量 大偏差特徵的自動化精確測量
利用精確的相對位置關係,可以實現上述慄子中大偏差特徵的高效定位與安全探測,有以下3種解決方案:測量可作基準的或者特徵組中最容易測量的特徵(較大特徵)為參考特徵,用以建立局部坐標系,然後在新的坐標系下根據已知的固定相對位置完成自動化的安全的測量。最後,回調之前的坐標系,進行正常評價。
-
數字PCR法可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高精確測量|測量|病毒|核酸|PCR|新...
記者陳海波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國際計量局近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測量國際比對結果。比對結果表明,數字PCR法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含量的高精確測量。該比對由中國計量院提出和聯合主導,世界多個國家計量機構參與,有利於提高世界各國新冠病毒核酸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
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於土壤及地下水汙染調查中如何做到高效高解析?
一、汙染場地環境地球物理方法應用前提由於地質體在環境發生變化時,會產生相應的地球物理效應,引起汙染場地中的地下水和土壤化學性質和物理特徵發生變化,地球物理方法就是通過對這些物理場的觀測,從而達到汙染場地調查的目的。
-
著名「魔數」的最精確測量
越是精確的結果,越有助於物理學家檢驗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的那組宏大的方程。出現在任何精準測量之間的差異,都意味著可能存在被標準模型遺漏的粒子或作用力。這是迄今為止對精細結構常數的最精確測量。他們將常數的值測量到小數點後第11位,得出的結果為1/137.035999206(11) 。
-
示波器自動測量參數提供最精確的測量
最後增加的第三種工具是測量參數。這些參數都是隨著數字示波器的推出而增加的。這些工具沒有隨著新技術手段的出現而被取代,足以證明它們的實用性。下面我們將逐一介紹這三種工具,幫助您了解使用它們的原因,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們。 屏幕格線 最原始的測量技術是使用屏幕上的格線和計算格數。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快速估算振幅和時間測量值。顯示格線或柵格是在示波器上出現的第一種測量工具。
-
歐姆定律對電流精確測量造成缺憾的解決方案
導讀:在眾多測量工作中,需要對電壓和電流進行精確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來計算器件功率及其它電氣參數,例如功率效率測試和電池功耗分析等。
-
新哈勃精確的測量證實了宇宙加速膨脹,但仍然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Riess (STScI/JHU)簡而言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可以看到更遠的宇宙空間(以及更深入的時間),使得天文學家能夠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早期膨脹的速度。多虧了用哈勃望遠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已經能夠對宇宙膨脹率進行最精確的測量。
-
npj: 二維材料楊氏模量的新測量方法—簡便、精確、高空間分辨
但要精確測量2D材料的彈性模量卻難度不小,傳統的懸空測量法還存在不少的不足之處。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對於沉積在襯底上的2D材料,可直接高空間分辨地描繪其面內楊氏模量。
-
數字PCR法可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高精確測量
本報北京1月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國際計量局近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測量國際比對結果。比對結果表明,數字PCR法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含量的高精確測量。該比對由中國計量院提出和聯合主導,世界多個國家計量機構參與,有利於提高世界各國新冠病毒核酸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簡稱,是一種酶促化學反應,可用於基因診斷。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運用的是螢光定量PCR方法。
-
不斷向微觀發起挑戰,科學家精確測量了質子的半徑
利用半個世紀以來第一個通過電子散射測量質子大小的新方法,在能源部的託馬斯·傑斐遜國家加速器設施進行的實驗中產生了質子半徑的新值。這一結果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是電子散射實驗中最精確的測量結果之一。然而,根據均方根電荷半徑來測量這片雲的大小的實驗卻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這讓原子物理學家和核物理學家們忙得團團轉,必須得重新審視質子這個基本量。在2010年之前,對質子半徑最精確的測量來自於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在電子散射實驗中,電子被射向質子,質子的電荷半徑由電子被質子反彈或散射後的路徑變化決定。
-
歐姆定律對電流精確測量造成的缺憾及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9071.htm數字萬用表可對電流進行非常精確的測量,但是當電流超過10A時,許多數字萬用表內置電流表的量程可能就不夠用了。這時人們可能會採用卡鉗式電流探頭測量電流。這個方法的使用方便,但精度有限,大約0.5%~1%,而且短時間內就會產生漂移,必須經常進行手動歸零。
-
大直流電流精確測量的實現
雖然有許多儀器可以精確地測量小的直流電流(最大3A),但很少有儀器可以精確地(好於1%)測量50A以上的直流電流。這麼大的電流範圍是電動汽車(EV)、電網能量存儲和光伏(光電)可再生能源裝置等的負載典型值。另外,這些系統需要精確地預測相關能量存儲電池的電荷狀態(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