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諾貝爾獎昨天頒獎,50位獲獎者帶走馬化騰1.5個億

2020-11-18 皮皮黑科技

中國的諾貝爾獎又頒獎了,50位獲獎者齊聚一堂,開開心心地領走了馬化騰1.5個億。

11月14日訊,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

根據報導,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不需要開發票。

自由支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拿這300萬買30萬杯奶茶都闊以!這獎項實在是太提氣了!


在小編看來,比諾貝爾獎獎金還要更高一籌的科學探索獎,對中國科學家來說意義更大。首先,這個獎是獎給45歲以下的科學家。搞科學,需要時間的積澱,但科學家也是人,他們的日子也得過。

「科學研究對我們去克服現在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極為關鍵。但當我們環顧周遭,會發現對科學的支持,尤其是對年輕科學家的支持,尚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對年輕科學家早期科學研究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探索獎』的發起人做得非常出色。」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教授(Prof. Honjo Tasuku)在致辭中說道。

這個說得非常在理。縱觀人的一生,青年時期擁有最好的戰鬥力,這時如果能得到資助,那必定是如虎添翼。不過事實上,大多數諾獎獲得者他們並不年輕,獲得諾獎後,很多人也開始慢慢走上安享晚年的道路,這也是人之常情。


如此說來,得到諾獎,是勝利的號角,但拿到科學探索獎,則是衝鋒的信號——這麼年輕就獲得了如此成就,誰不想繼續努力,再搏一搏呢?

小編看來,這就是中國版諾貝爾獎「科學探索獎」的最大意義,在國內開闢一條年輕科學家的跑道,讓他們先立下一個小目標,等走上了這個平臺,再心無旁騖地衝刺真正的諾貝爾獎,從而實現人生跨越。

這個獎的設立,把科學家推到了大眾視野,讓他們回歸頂流位置。畢竟科技改變生活,年輕孩子整天追捧的影視明星、帶貨主播,不應是孩子們心中崇拜的全部。讓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如此理想,也應讓孩子們看到。

雖然是本土化的諾貝爾獎,但這個獎也沒有那麼容易拿到。

今年,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

「騰訊會長期保持對『科學探索獎』的投入,助力國家基礎研究的長遠發展。我們也希望同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讓科學成為時尚,讓創新成為年輕一代的追求。」馬化騰表示。

相關焦點

  • 中國版諾貝爾獎昨天頒獎,50位獲獎者帶走馬化騰1.5個億
    中國的諾貝爾獎又頒獎了,50位獲獎者齊聚一堂,開開心心地領走了馬化騰1.5個億。 11月14日訊,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
  • 50位科學家獲獎1.5億,總金額超過諾貝爾獎,馬化騰功不可沒
    諾貝爾獎包括了物理學獎、和平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家這五大類獎項。每一個都是頂尖的榮譽,最初諾貝爾獎是以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命名的獎項,除了能獲得獎牌以外,還能獲得一筆豐厚的獎金。從2020年開始,諾貝爾獎的總額獎金增加到110萬美元,相當於700萬人民幣。
  • 諾貝爾獎和科學探索獎你想得哪個?網友:我想得美
    中國的諾貝爾獎又頒獎了,50位獲獎者齊聚一堂,開開心心地領走了馬化騰1.5個億。11月14日訊,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根據報導,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不需要開發票。自由支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拿這300萬買30萬杯奶茶都闊以!這獎項實在是太提氣了!在小編看來,比諾貝爾獎獎金還要更高一籌的科學探索獎,對中國科學家來說意義更大。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獲獎者
    本屆獲獎者將獲得的獎金總計1.5億人民幣。據 「科學探索獎」 管理委員會透露,今年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來自全國34個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 經過9個月的評審,2020年第二屆科學探索獎從1238名提名者評選出了50名獲獎者。每位獲獎者將在未來五年內得到300萬的獎金,並可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與去年相比,第二屆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分布的機構更加多元,女性比例也有少許提高。
  • 50人獲獎1.5億,總金額已超過諾貝爾獎
    ,此次共有50位中國青年科學家獲獎,獎金累計高達1.5億。其總金額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獎。這不僅是中國科學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科學研究歷史上一件幸事。    事實上馬化騰的這一顧慮在今年也得到了體現,美國對中國實行的晶片禁止政策,讓中國的企業遭受到了一定的打擊,正因為中國的晶片製造行業的不發達,讓美國一擊即中,陷入了困境
  • 馬化騰拿10億發起「科學探索獎」,能否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2020年11月14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共有50名前沿青年科學家獲獎,總獎金高達1.5億,每人將獲得300萬的獎勵。這是中國民間自發成立,獎金最高的科學獎。獎項頒布以來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很多人都為馬化騰這一壯舉紛紛點讚。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馬化騰表示,需要更加主動地發現人才、關愛人才,支持他們自由探索、樂在其中,讓科學技術更加自主自立自強。多方見證 為50人的探索之路加油打氣當天下午,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四百多名「科學探索獎」主辦方、發起人、評審委員會成員、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和機構媒體代表濟濟一堂,共同見證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捧起獎盃。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 50人共得1.5億!中國科學界傳來一個好消息,國人:必須支持
    據悉,我國舉行的「科學探索獎頒布典禮」已經是第二屆,在這場頒獎典禮中有50位科學家獲獎,並且將平均分配1.5億獎金。這些獎金儘管不是獎勵給個人,而是用於他們所研究的項目,但對於獎金的用途他們卻有著絕對的支配權。
  • 50人共得1.5億!中國科學界傳來一個好消息,值得所有人支持
    據悉,我國舉行的「科學探索獎頒布典禮」已經是第二屆,在這場頒獎典禮中有50位科學家獲獎,並且將平均分配1.5億獎金。這些獎金儘管不是獎勵給個人,而是用於他們所研究的項目,但對於獎金的用途他們卻有著絕對的支配權。據悉,這個獎項是由馬化騰聯合楊振寧、饒毅、施一公等國內一眾權威科學家共同發起,意在鼓勵中國當代年輕學者投身基礎科學的研究,而非急功近利的「賺錢科學」。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
    深圳特區報北京11月14日電(特派記者 周雨萌)14日下午,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等9大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
  • 袁隆平等7位科學家獲未來科學大獎 有人稱之「中國的諾貝爾獎」
    記者:蔡文清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共設置了「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每個單項獎獎金為100萬美元,大獎評審體系主要參考諾貝爾獎等國際著名獎項,因此也有人將它比作「中國的諾貝爾獎」。
  • 50位青年學者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獲獎,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騰訊基金會計劃投入10億元資金資助該獎項,每年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九大領域,遴選出5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 香港富翁斥資20億創立中國版「諾貝爾和平獎」 獎金為諾貝爾獎的兩倍
    香港富翁斥資20億創立中國版「諾貝爾和平獎」 獎金為諾貝爾獎的兩倍  olivia chan • 2018-09-28 14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線上舉行 獲獎者在各自國家領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綜合消息: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通過線上直播方式舉行。 「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的確非常不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在視頻致辭中說道。
  • 勇闖「科學無人區」50位青年迎來高光時刻
    當天,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場內紅毯、閃光燈、鮮花掌聲,莊重的儀式和高規格陣容給一個個年輕面孔以極大敬意。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青年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獎項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馬化騰10億元重獎50人,首屆7位中科大人獲獎
    11月2日,被譽為中國民間諾貝爾獎的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獎,其實早在今年九月就公布了獲獎名單,但頒獎的高光時刻,也是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來自數學物理、生命科學、天文地理、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等九個領域的50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本報電 (記者劉嶢)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近日正式揭曉,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今年的「科學探索獎」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同時,今年該獎項首次對港澳地區放開申請,港澳地區共有59人申報,最終3人獲獎。
  • 諾貝爾獎什麼時候頒發?諾貝爾獎頒獎過程
    到目前為止,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69位獲獎者。其中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因此歷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總共只有168人。  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58歲。其中有32人獲獎年齡介於50歲和54歲之間,幾乎佔到了總獲獎人數的20%。
  • 2017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 李玫憶)2017諾貝爾獎頒獎典禮10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向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的11位獲獎者頒發了獎章和證書。 1500多名來自瑞典王室、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等各界代表出席了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這場典禮。